五百九十三 不聽命令的軍隊

bookmark

因兵荒馬亂,道路難行,蕭如薰接到以內閣名義下達的加急總督授職令的時候,已經是七天以後的正月二十八日了。

彼時,蕭如薰已經用代理四邊總督的名義將榆林山西兵馬主力十萬人調回,並且令忻州駐步軍一萬,太原駐步軍一萬,祁縣駐步軍一萬,孝義駐步軍一萬,汾州駐步軍一萬,剩下的五萬騎兵才被命令南下到孝義西南的溫泉縣與之會和。

不得不說,當時蕭如薰面臨的情況還是很嚴峻的,因爲榆林和太原的兵馬之所以遵守命令南下,並不是因爲代理總督這個身份,而是因爲害怕。

太原是怎麼丟掉的,大家心裡都有數,那些傢伙因爲失守了太原而感到害怕,從而不得不從前線撤回來,生怕自己成爲王世揚的是殉葬品或者是替罪羔羊。

等他們抵達了目前的對敵前線之後,才知道王世揚已經將所有責任攬下來,並沒有拉誰一起去死的做法,鬆了口氣的同時,也開始放鬆下來,對蕭如薰的軍令開始陽奉陰違了。

大明朝的文官派系山頭林立,軍隊自然也是如此,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一點是肯定的,蕭如薰出身寧夏,如果寧夏兵前來,自然對蕭如薰恭敬有加,因爲是自己人,倍感親切。

宣府大同的邊軍、山東的齊兵、江浙一帶的南兵、四川的川兵和廣東兵也曾經在朝鮮戰場和蕭如薰並肩作戰,受過蕭如薰的恩惠,他們一定也會遵守蕭如薰的軍令。

李如鬆麾下的遼東兵雖然和蕭如薰有過不愉快,但是眼下李如鬆帶頭遵守軍令,遼東兵和女真兵自然也遵守軍令。

可是除此之外,九邊的甘肅、榆林、太原、薊鎮、固原五鎮和蕭如薰沒有任何來往,屬於陌生人。

在大明朝的軍中,陌生就是對立,別說你是哪裡的,首先你不是自己這邊的就是外人,外人肯定要被警戒,甭管你名聲有多大,大家沒看到就不算。

這些邊鎮自己都有自己的小山頭,整天窩裡橫,但是臨了對外也是團結一致,這個鎮的警惕那個鎮的,那個鎮的警惕這個鎮的,互相警惕。

就算是宣大太原榆林這相鄰極近的幾個邊鎮都是如此,就更不要說西北邊陲的寧夏鎮出身的蕭如薰了。

儘管名氣大,戰果輝煌,但是你不是咱們自己人,咱們就是不能聽你的,不然你會害咱們。

這已經是慣性思維了。

再者說你蕭如薰雖然名氣大,但是你這個總督是私相授受,算不得數,大家遵從你的號令是給王世揚面子,不是因爲你這個代理總督,反正等新任總督來了你還是要退位不是?

所以這些步軍雖然按照了蕭如薰的命令分兵駐守,但是被命令前往溫泉鎮的五萬騎兵卻出了問題。

他們來是來了,但是卻停在溫泉鎮東北十五里處不再往前,太原鎮的騎兵和榆林鎮的騎兵分做兩部分停下來休息,對蕭如薰派來的要求他們速速進兵的軍令視若罔聞,拒不服從,屢次搪塞。

太原總兵董一奎之前已經戰死,王世揚緊急調任董一奎弟董一元繼任太原總兵官,但是董一元還沒有趕到,太原鎮兵馬現在是羣龍無首的狀態,幾個參將遊擊在副總兵李維的帶領下固守不前。

戰事發生的時候榆林總兵達雲剛剛調走,王世揚的調兵令傳來的時候,榆林鎮便以副總兵王威爲總兵官帶領榆林邊軍數萬趕赴太原。

渴望功績以便坐穩榆林總兵職位的想法是王威主動要求出擊北邊的原因,結果造成太原的失守和戰局的崩盤,雖然王世揚主動當起了背鍋俠不做掙扎,但是現在這種情況之下,王威當然不敢隨便上前。

太原鎮的兵馬也是這樣的想法,兩隻兵馬心中有愧,生怕蕭如薰會做些什麼,於是乎兩隻兵馬就停在這裡不願上前,叫蕭如薰十分惱火。

蕭如薰又不是王世揚,不打算就之前的事情做些什麼,畢竟王世揚已經擔下全部責任,蕭如薰還要用這些兵馬北上反攻,明明是好心好意喊他們過來準備分潤給他們一些功勞,結果太原和榆林的兵馬居然不識好歹!

他已經把北虜最後的一萬兵馬圍困在了溫泉鎮之內,只帶大軍到來便立刻下令總攻,將北虜一舉殲滅的同時防止還有漏網之魚逃走,這樣的話他手下不到兩萬人的兵力就難以辦到。

一片好心居然被當做驢肝肺,蕭如薰也是給氣得夠嗆。

“再給他們下一道命令!用代理總督的名義下達!若是他們繼續畏縮不前,就以怯戰不前的罪名加以懲處!”

蕭如薰又派了一撥傳令兵。

說實話,起兵作戰那麼多年,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之前遇到的要麼是李如鬆這種不停命令只想打仗的傢伙,一頓棍子下去就服服帖帖,還有就是羣龍無首的潰兵敗兵,直接收攏人心即可。

可這些傢伙有組織有團隊,建制完整,同時進退,而且自己這個總督說到底是代理的,大概這些邊將根本就不認爲朝廷會真的把總督的職位交給自己,之後肯定會有新的文官來接任,所以他們打心眼兒裡並不把自己當回事。

而且自己是寧夏鎮出身,之前的戰役也沒有給他們什麼恩惠,這兩鎮兵馬對自己不理不睬倒也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只是如今戰局緊張,蕭如薰急等着收拾掉這最後一支北虜軍隊,要知道,他咬牙切齒痛恨的北虜南下元兇、順義王扯力克就在溫泉鎮之中被圍困住,他還等着幹掉北虜生擒扯力克獻俘給皇帝,結果這些傢伙居然畏縮不前!

“混賬!”

再一次被搪塞之後,蕭如薰正在吃飯,聞訊之後便把手中的飯碗狠狠地摔碎在地上。

他只覺得心中有一種黑色的情緒正在蔓延。

一旁的李如鬆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但是他也明白蕭如薰爲何要等大軍齊備再行出戰。

因爲扯力克這條大魚要是被放跑了實在是太可惜了,所以不到萬無一失的狀態之下絕對不輕易出戰,現在等一些時候還能消耗北虜的戰力,一舉多得。

但是榆林和太原的兵馬實在是太過分了。

喊你們來分潤戰功你們居然不來!

“提督,乾脆就讓末將帶兵把那兩個總兵給抓過來,直接接管兵權,然後揍他丫的!怎能爲那兩個畏縮不前的鼠輩而貽誤戰機呢?”

蕭如薰緊鎖眉頭嘆了口氣。

“我到底只是提督的身份,沒有朝廷詔令,他們都不認這個所謂代理總督,他們根本不相信我會當總督,來是都來了,因爲害怕被王世揚牽連,要來打探消息,但是現在對我的命令當然是陽奉陰違,能搪塞就搪塞。”

李如鬆不滿道:“難道就這樣等着那個不知道是誰的鳥總督過來摘桃子?咱們好不容易把北虜追上了圍在了這裡,這是咱們兄弟的功勞,分給那些蠢貨已經是多餘的了,怎能讓那個不知道是誰的總督佔了便宜?”

一千一百九十八 失敗的談判(下)四百零九 條件(下)一千二百八十七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千三百 爹爹,我怕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一千三百五十五 萬事俱備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六十一 我們要個孩子吧九百六十八 沒有爲何四百一十二 朝廷的官船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一千零四十四 他們活着比死了更有用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二百一十 豐臣秀吉的最後時刻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六百五十八 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九百九十四 吳惟忠歸來五百四十二 蕭如薰第一次對自己堅持的理念產生了懷疑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五百七十七 那閣老你會怎麼回答呢六百一十 敢不敢?三百九十六 陳龍正西行記(二)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一千一百八十五 兩全之策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二百六十四 夢醒時分六百五十八 這場戰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一千三百五十一 隆武六年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一百四十二 淪爲鬼域的漢城七十六 隱藏於歷史之中的細節一千一百三十六 她可真是聰明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三百八十九 來自北方的風暴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七百一十 駱思恭所求之物五百九十三 不聽命令的軍隊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二百九十 父子兄弟終團聚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一千零二十一 衛改府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四百一十 合作(上)一千零五十五 求生之路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六百六十二 穩穩的做飯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潰六十八 李如鬆不服!六百七十七 主持公道五百五十四 殘酷的命運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八百九十五 僵局一千一百零四 孫時泰的覺悟(下)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九百五十七 蕭某人最厭惡沽名釣譽之輩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五百三十九 糧食的疑雲(上)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一千三百五十九 民生百業皆平等,無有高低貴賤之分一千二百一十 事出反常必有妖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一千二百六十五 袁儼被捕一千一百八十二 來真的?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爲什麼要流淚?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七十 蕭李爭鋒(下)五百八十五 弄死他們九百三十四 爲我而戰吧,士兵們!九百八十三 大秦宗室(上)五百零九 陰狠的套路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九百四十六 已經爛掉的東西就直接切掉吧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五十八 惶惶不可終日的朝鮮君臣三百零九 龍鳳胎(下)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六百七十九 歷史變局一千一百五十八 極惡惡人蕭如薰一千二百五十四 閱兵式五百三十四 李如鬆的疑惑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