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一 一將難求

bookmark

前面大佬在衝鋒陷陣,那麼後面的小弟們的危險係數就大大降低了,大多數人一看,那就跟着算了。

反正到時候責任也不是咱們這些底下人擔負。

他們想的也非常明確。

就是跟在大佬後面燒殺搶掠,搶到的都是咱們自己的,這筆買賣怎麼算也不算虧,就算到時候朝廷追究又能怎麼的?這裡五萬多士兵還能一起追究不成?你朝廷有這個膽子?

權衡再三,所有將官紛紛表示一定支持蕭如薰的北伐,蕭如薰終於統一了內部思想,確定了以歸化城爲北伐目標的戰略意圖,並且大膽的予以實施。

至於請示。

蕭如薰決定收復大同之後再做請示,先斬後奏,等朝廷指令抵達的時候,他搞不好已經把歸化城拿下,正在裡面歡慶勝利呢!

不過皇帝那裡還是需要交代一下的,蕭如薰目前緊靠皇帝面對羣臣,反正就是不會和羣臣站在一起,所以就要靠皇帝的支持來站穩腳跟,自然需要對皇帝交代一些事情,正好,把那些價值最高的珍寶也一起獻給皇帝就是了。

他秘密寫了一封密摺,讓親兵進到他的帳篷裡面,然後小聲耳語幾句,親兵點點頭,轉身離開了。

正月二十八日,蕭如薰率兵抵達了太原城,在太原城做了一番安排,給大軍補充了糧食,從那些糧洞裡面將堆積如山的糧食給弄了出來充作軍糧,將軍隊的後勤工作做好,整頓軍隊一天,然後動兵往北邊的雁門關而去。

就目前得到的軍事情報來分析,北虜一開始是兵分兩路的,一路是平型關,一路是雁門關,平型關這裡早早地攻破了,雁門關這裡被山西巡撫魏允貞帶兵死守兩個月,愣是沒讓北虜攻破。

後來北虜發現事不可行,又得知平型關被攻破了,就分兵一部分往平型關而來。

結果正好撞上了柴國柱帶兵收復了平型關,被柴國柱用紅夷大炮狠狠收拾了一頓之後,又發現平型關也拿不下來,這樣子拉鋸了好一段時間之後才從平型關撤走。

撤走之後,按照雁門關的來報,那一批北虜就沒有再回去,不知道是去了大同的別的什麼地方,反正平型關已經被柴國柱守住了。

而雁門關門口還有北虜在嘗試進攻,人數大約有三萬多,努爾哈赤率領遼東騎兵抵達之後,魏允貞便轉消極防禦爲積極防禦,屢次下令努爾哈赤率領遼東漢騎出擊關外北虜。

關外北虜被努爾哈赤連消帶打,也就是人數多扛得住,而努爾哈赤兵少,不足以及破他們,饒是如此,他們也被努爾哈赤斬殺了三名將領,斬首三百多顆,無法再直接威脅雁門關城。

魏允貞用自己的毅力和堅持將雁門關死死守住,沒有讓另一股北虜從雁門關南下,可以說蕭如薰可以從容調兵進攻扯力克並且最終全殲扯力克軍,魏允貞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的。

若是沒有魏允貞死守雁門關牽制一路敵軍,山西的戰況怕是早就更加惡化了,與此相比的,董一奎在平型關戰死就略顯唏噓了。

蕭如薰還記得當初在寧夏和董一奎共事的時候,聽聞董一奎戰死在平型關的消息,蕭如薰還有些難過,等柴國柱傳來戰報說只找到了董一奎的首級而沒有找到董一奎的屍身的時候,蕭如薰就更加唏噓了。

將軍百戰死。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尤其是在大明將門普遍衰落的萬曆時期,雖然傳聞中又一蕭如薰爲首的五虎大將,但是誰都看得出來,眼下的局面不過是一時興盛,大明的一時興盛非常勉強,這些將軍們的橫空出世也非常勉強。

除了蕭如薰一個人可以獨當一面在各方面戰場取得勝利堪稱帥才之外,其餘的將軍們也只是將軍,可以率領偏師,而無法統御全局,面對一路偏師敵軍可以與之戰,但是面對對方全力衝擊的一場國戰,他們一人就無法抵禦。

這不是他們自身的能力不足,而是所處的環境限制了他們的發揮,他們無法成爲帥,因爲只有文人可以做帥,武人只能做將。

他們沒有蕭如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得到掌握十幾萬大軍的權力,他們最多也只能帶一兩萬人做一路偏師罷了。

而有做帥才潛力的幾個人,董一奎就算一個,可惜他戰死了。

剩下的幾個人裡面,有的地域之見太甚,名聲太壞,已經沒有做帥的未來了,比如李如鬆;有的則是前景不明,生死不知,讓蕭如薰甚爲擔憂,比如麻貴。

所以綜上所述,大明的名將們各自爲戰,可以在各自的戰場上將各自面對的敵人打敗,最不濟也能牽制住。

但是一旦遇到一場雙方都傾盡全力的國戰的時候,誰也無法單獨抵禦強大的北虜南下,而可以統御全局的人物卻根本不能被允許存在。

文官集團忌憚文帥更甚於忌憚武將,一旦有功就必須要調離前線壓制起來,比對付武將還要犀利,因此,大明問題的根結在於過於強大的文人政府和他們奉行的省錢主義,若是不能改變這些,那麼談什麼都是假的。

蕭如薰緬懷了一會兒董一奎,便繼續率軍北上了,不過在率軍途徑汾州晚上紮營休息的時候,蕭如薰被一名錦衣衛總旗求見了。

“你說你是駱指揮使派來的?”

蕭如薰坐在帥帳之中,一邊寫軍令一邊看了看這名錦衣衛總旗。

“正是,蕭總督,某家是奉了駱指揮使的命令而來,而駱指揮使則是奉了陛下的命令而來,我等前來就是爲了將山西大同兩地晉商大戶藏糧之處告訴蕭總督,請蕭總督指揮我等將這些藏糧洞全部拿下。”

蕭如薰停下了筆端,看了看這個總旗,嘲諷的笑了。

“我還真以爲你們錦衣衛天不怕地不怕,百官見了你們都要逃命,結果也有你們怕的?這還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這名總旗面不改色道:“蕭總督說的是,這件事情是錦衣衛的不是,但是那種情況之下,我們探知這些藏糧洞的時候,已經死傷了百餘名弟兄,只是以爲對方勢力過大,我等實在是無可奈何。”

“看起來駱指揮使的日子不好過啊!”

蕭如薰寫完了一份軍令,拿起來吹了吹,放在了一旁。

“都是爲陛下辦事而已。”

這總旗小聲的說道。

七 成立鳥銃隊四百四十九 山頭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一千零九十一 他們被皇帝打敗了一千零三十七 還有轉機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七十八 苦澀的努爾哈赤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三十四 準!一千二百七十二 去把袁儼殺了九百六十四 爲你們準備的賞賜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九百九十七 趙世卿死了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一千零二十六 炫耀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一千二百九十九 隆武盛世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四百二十五 蕭如薰的套路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四百八十六 莫大的諷刺一百二十七 穩渡臨津江六百八十六 廢人(下)一千三百二十六 皇帝的意志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八百九十七 張延壽兵變三百三十九 再會袁黃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五百八十 仇敵(下)九百一十八 你真是一個瘋子二百二十七 本多忠勝眼前最後的光景七百七十三 你竟敢謀害我!一千一百八十 武三十一 朱翊鈞的驚喜一千二百九十八 卑微吧,仰望吧,跪下抱頭唱征服吧!十九 著力兔來援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一百零一 新的軍令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五百九十九 困獸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一千一百九十 永遠懷疑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一千一百四十四 他不是神二百四十 三方會談(上)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八百六十四 劉鄧之爭三百七十 唯一一杆線膛槍四百一十三 焦躁不安的西班牙人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六百九十九 殺心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一百四十一 戰後八百六十八 難怪那麼能打八百四十八 我決不允許任何人侮辱我的將士一百八十八 豐臣秀吉的死期即將到來十一 何樂而不爲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四百八十七 密謀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九百零五 黑鳩二百一十六 太閣的頭顱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九十六 踏血而行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八百三十五 殺人了!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一千二百零一 井伊直政的心理陰影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