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七 試探(上)

bookmark

李成樑當初告誡李如鬆不要和蕭如薰走得太近,李如鬆覺得是有道理的,但是眼下,讓如此巨大的利益誘惑擺在李如鬆眼前的時候,李如鬆無法勸說自己不去動心。

他李家在遼東鎮守兩代人了,所依仗的就是在遼東半獨立的政治經濟局面,將近一萬人的家丁部隊是李家鎮守遼東壓服蒙古女真的主要憑仗,而爲了維持這支極其強悍的武力,李家需要投入的自然也不是少數一點點的錢財。

李家在遼東和蒙古人做生意和女真人做生意也和山西商人做生意,所得來的錢財全部都是用來養兵和滿足朝中打點,這是李成樑摸索出來的成功模式。

這些年李如鬆也在按照這個方式走,可是即使如此,不到一萬人的核心家丁部隊也讓李如鬆感到非常吃力。

而蕭如薰在緬甸那個蠻荒之地,鳥不拉屎雞不生蛋的鬼地方,居然一年能賺幾十萬兩銀子,還能養三萬兵!

李如鬆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推算,蕭如薰所得到的財政收入絕對不僅僅是一百萬這個數目,二百萬都有可能,否則三萬兵是絕對養不起的。

看他鎮南軍的裝備和待遇,還有士兵的體格與訓練程度,這一看就是精銳中的精銳,每個人每年沒有幾十兩銀子的投入是怎麼養活的?

武器,軍裝,伙食,住宿,平常的一些賞賜福利等等,全都是錢,李如松花錢花的自己肝兒都疼,而蕭如薰的家丁規模是他的三倍,還有水師,固然沒有騎兵,但是水師也是要燒錢的,火器更要燒錢,這又要花多少錢?

如果不是皇帝腦子壞了自掏腰包給蕭如薰養兵,那麼蕭如薰說的話就絕對是真的,他有來錢的路子,而整個大明都以爲緬甸是蠻荒之地,只是在做一些小生意而已,賺不到幾個錢,可誰知道蕭如薰已經在這裡吃的透肥滾壯了,比他李家還要壯。

這緬甸鎮纔是天下第一鎮啊!

李如鬆不由得產生這樣的想法。

而且更關鍵的在於蕭如薰言辭之中透露出來的和皇帝的親密關係,聯想到皇帝不遠萬里召回他,又拉着自己不讓走,非要讓自己帶兵在京城等着蕭如薰等了三天多,這似乎已經可以說明問題了!

蕭如薰的發展是得到皇帝的支持的,蕭如薰可能一直都在和皇帝有聯繫,皇帝對羣臣不滿已久,打算動手,山西派突然竄了出來自己找揍,那麼皇帝揍山西也就是情有可原的,只是這個皇帝面對羣臣萎靡已久,這突然雄起,難道晉系羣臣就沒有反擊的想法嗎?

當年晉系執掌朝政的時候,那是何等的風光無限啊?張居正最輝煌的時候對待晉系也要退讓三分,當初那個張璁更是絲毫不敢對晉系下手,足以見識晉系的強大,眼下雖然晉系一時疏忽,但是底蘊……

想到這裡,李如鬆恍然大悟了。

“難道說羣臣打算對晉系痛下殺手?”

李如鬆脫口問出。

只見蕭如薰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天下商幫苦晉商久矣,現在各地商幫並起,早就不是早些時候晉商一家獨大的時候了,李總兵,這一次他們自尋死路,把大同和半個山西給廢了,這時候指不定在什麼時候召開會議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可是,這個時候,怕是準備瓜分山西利益的會議早就召開過了。”

李如鬆倒吸了一口冷氣。

李成樑的推斷是對的,這一次,朝廷裡真的要起波瀾了,但是這場波瀾,卻不是蕭如薰爲主導,而是一大羣一大羣渴望利益渴望到眼紅的傢伙們一起推波助瀾,山西商人掌握的利益被天下商幫眼饞許久了,若是能得到將之吞吃,是誰都願意的。

若是隻有皇帝的話,李如鬆還會猶豫,經過李成樑的指導的他深知大明朝的皇帝不靠譜,時時刻刻都有成爲晁錯的危險,但是大明朝的文官很靠譜,在爭權奪利的問題上特別兇狠,平常一個不起眼的小官兒到了官場博弈的時候都能化身官場霍去病,動不動就要直搗對方老巢。

皇帝早就被排除出最高權力爭奪的圈子之外了,現在的皇帝就和吉祥物差不多,要是想搞到一點實際權力,立刻就會被人噴成名不正言不順。

皇帝要權力居然是名不正言不順!

這種皇帝讓武將們怎麼敢於靠攏呢?

可是蕭如薰偏偏就靠攏了。

他想做什麼?

你難不成他還想幫着皇帝奪回皇權?回到洪武永樂時代?回到咱們武將勳貴掌握大權的時代?那樣的時代雖然美好,但是也太……

等等!

一念至此,李如鬆忽然有些明悟了,很多過去他想不明白的事情他現在想明白了!包括爲什麼最早的時候他失去了朝鮮主將的資格而成爲副將,爲什麼最早的時候他佔盡優勢卻依然沒能競爭的過那個傢伙……

難道說,他們從一開始就……

看到李如鬆用難以置信的眼神看着自己,蕭如薰覺得李如鬆應該已經猜到一些事情了,李如鬆只是性子急了一點,肌肉多了一點,但是他不傻,他聰明得很。

“李總兵,有些事情我不多說李總兵應該也能猜到,我所想的只不過是得到一些名正言順的東西,我也想要改變一些在現在看來名正言順,但是在太祖成祖時看起來卻無比荒謬的事情,大明朝病得太重了,搞掉晉商只是治病的第一步而已。”

李如鬆深吸了一口氣。

“這些都是陛下所思所想的嗎?”

蕭如薰開口道:“也有我的諫言,但是主要都是陛下自己的意思,陛下苦於大權旁落久矣,苦於文官擅權久矣,李總兵,自古以來權臣弄權都不會有好下場,你應該也是明白的。”

“這些我當然明白,我只是萬萬沒想到,蕭總督居然有這樣的想法。”

“李總兵,你我都是武將,武將之苦應該也能體會到,前宋就不說了,國策如此,可大明朝不是這樣的,大明朝是從於謙開始被變成如此的,太祖祖制明明不是如此,可現在卻變成這樣,更可笑的是一旦有些真正有利的改革出現,那些破壞祖制的人卻一口一個祖制,這難道不是很荒謬的事情嗎?”

四百八十 拜訪徐光啓(下)一百八十三 豐臣秀次統籌全局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一千二百五十一 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三十三 葉公夢熊八百二十七 退而求其次一千零九 李太后的勸說信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五百六十七 拜見晉王殿下九百六十五 命運線八百五十六 朱賡憂心忡忡二十一 一將功成萬骨枯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六百四十 相顧無言的故人三百九十九 失望的陳龍正與熱切的歐洲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七百一十八 輝煌的勝利四 進入角色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上)九十四 平壤攻略九十六 踏血而行五百四十 糧食的疑雲(下)六百六十 男人的慾望一百六十九 挑釁一千一百四十一 所有人都在忙九百五十 不交稅的人十 夜襲一千一百二十八 鄭鷹的決斷一百一十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上)八百五十三 京師大亂(上)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潰五百七十 向死而生(下)七百二十三 多事之秋四百四十四 被套路的皇帝一百二十五 冷卻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五百五十三 往南六百六十七 沈一貫的野心不斷的膨脹着(上)九百一十三 趙虎忽然意識到了什麼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六十六 意見統一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六百三十一 煽動一千二百一十一 短視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七百三十七 老首輔以爲沈一貫當真不能爲首輔嗎?四百一十五 忘掉天主的總督八 難行之路九百七十二 隆武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十二 煩躁的哱雲二百九十一 坦白一百八十 高薪養廉?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八百七十八 先兵後禮?一千零六十七 只有一個柳成龍七百二十一 皇帝與秦國公一千二百六十一 切記你我吃的都是誰家的俸祿楔子 秀吉的野望三百一十一 最大的難題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六百九十八 孫承宗的報國志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一千二百九十七 大秦拒絕和西班牙人來往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一千一百一十二 宣戰詔書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一千零一十 來我這兒吧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二百三十四 王對王五百五十六 王世揚求活(下)一千一百一十六 直取婁山關一百四十 碧蹄館終焉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四百七十四 命三十六 八成把握八百七十 交手四百零四 優秀的文明九百二十五 你是大明的將軍?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來做這個皇帝吧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四百六十三 向馬尼拉進軍六百七十二 終於等到這一天了一千一百三十七 於事無補一千三百七十六 羣臣始終沒有看穿過皇帝哪怕一次一千零六十四 向大秦求援一千三百七十三 願我大秦繁榮昌盛,永世不衰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