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一 難以回首

bookmark

蕭如薰曾經無數次的設想過和麻貴還有梅國禎重逢的場面,但是絕對不包括這樣的場面,這樣的場面是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他無法設想梅國禎和麻貴居然處在這樣的立場上。

他由此想起了一件非常令人難以回首的往事。

八百年前的大唐時代,在一座名爲睢陽的城池裡,一羣飢腸轆轆的人爲了對抗帝國的叛軍而陷入糧盡援絕的地步,爲了保住這座城池,爲了盡忠,他們不得已做出了一個殘酷的決定。

當其時,城內所有可以吃掉的東西都已經被吃掉了,注意,是任何,除了磚石泥土木頭之外的任何東西都被吃掉了,但凡是能吃的,都已經被吃掉了。

自然,軍隊的保障程度在平民之上,在軍隊陷入糧盡的絕境之前,城內普通百姓已經糧盡多時,被迫走上中國老百姓千百年來都走不過去的詛咒之路——易子相食。

那座城池的主宰者叫做張巡,在這之前,他已經和帝國的叛軍戰鬥了二十一個月,轉戰三座城池,從一個小小縣令,憑藉戰功,在二十一個月裡面火速升遷到了御史中丞、河南節度副使的官位,成爲帝國不可或缺的一方大員,這不僅是他的奇蹟,也是這個時代的奇蹟。

然而在當時,任何官員的職位在他的眼裡都不能和兵士碗中的一口糧食相提並論,他很清楚自己的軍隊已經到了極限,已經陷入了絕境,城內百姓已經開始易子相食,軍隊口糧馬上就要告終,一旦沒有了糧食,軍隊就註定會崩潰,再也無法對抗面前的叛軍。

儘管在此之前,他已經取得了殲敵十二萬的輝煌戰績,但是眼下,他的確已經到了極限。

在那樣的背景之下,張巡守衛的睢陽城內發生了軍隊食人的事件,是張巡所允許的,他貢獻出了自己的妾侍,他的副手貢獻出了自己的家奴,以這樣極端的方式,睢陽守軍在絕境之中堅守到了最後,雖然最後依然城破死難,不過七日之後,準備充分的唐政府軍就反攻得手,將筋疲力盡的叛軍一舉攻破。

接着,唐政府軍一路凱歌,最終平定了安史之亂。

然而這一切,是張巡再也看不到的了。

史書記載張巡爲了守衛睢陽吃了三萬人,於是張巡的歷史面目便同時具備了國家英雄和食人惡魔的雙重身份。

千百年來,爭議不斷,即使到了蕭如薰現在所處的大明,張巡依然是一個不可觸及的禁忌話題,自然,蕭如薰知道這是不準確的,張巡並沒有吃那麼多人,吃人在那樣的環境之下也並非顯得那麼無法饒恕。

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吃飽穿暖的我們是不能體會睢陽守軍當時的處境的,而且張巡並未吃光全城,張巡食人惡魔的這一面目多少有着唐政府的推波助瀾在裡面。

他作爲一個縣令,在兩年之間坐火箭般的成爲帝國大員,他的戰績是那樣的輝煌,以至於顯示出了其餘唐政府要員們的庸碌無能,他的出現將政府官僚們的怯懦自私徘徊不前揭露的一覽無遺。

這是一手造成安史之亂局面的達官貴人們所無法接受的,所以他們不能允許一個活着的張巡以帝國功臣的身份進入朝堂,將朝堂上本已劃分完畢的蛋糕再給搶走一大塊。

張巡必須要死,這就是賀蘭進明執意不救睢陽的原因,也是其餘友軍見死不救的重要原因,張巡死後,他們極有默契的一起進軍,十日之後就收復了睢陽,接着就是洛陽和長安,開始了戰略反攻。

張巡的事件在當時有着極其濃厚的政治意義,大員們竭力污衊張巡,誇大他吃人的一面,爲的是削弱他死後的民憤,睢陽城的大部分百姓毫無疑問是在絕望之中餓死的,到了那個地步,『人相食』已經是求生慾望所導致的必然,而非刻意爲之。

即是如此,食人也是那些養尊處優知書達理從來不用擔心自己沒飯吃的達官貴人們所無法接受無法忍受的事情,以唐代的風氣之開放都無法接受,就更不要說注重道德的宋代和注重道德到了病態程度的大明朝。

你可以貪污,你可以酗酒,你可以圈地,你可以抗稅,但是你就不能沒有道德,而且你有沒有道德這個標準還不是掌握在你自己手裡,也不是普羅大衆說了算,而是『讀書人』說了算。

無數歷史事件告訴我們,人民羣衆的眼睛並不是雪亮的,更何況眼睛再亮沒有用,腦子轉不過來,就只能成爲幕後黑手的幫兇。

大明朝的識字率低得令人髮指,你能指望連字都不認識的人可以明辨是非嗎?大家活着已經非常辛苦了,竭盡全力的活下去就是全部,還能有餘力明辨是非嗎?

說穿了,老百姓只能強勢圍觀,然後喊666以爲聲援。

蕭如薰幾乎都能想象出來這件事情傳到了朝廷裡面之後,那些道貌岸然的傢伙們會是如何如何的憤怒,如何如何的上竄下跳彈劾梅國禎和麻貴。

更要命的是,梅國禎和麻貴死死守衛的大同,並沒有睢陽那樣的戰略地位,張巡守衛睢陽是保護了江淮之地,爲唐政府利用江淮之地的稅賦收入進行戰略反攻爭取了非常寶貴的時間,讓安史之亂得以順利平定。

他的戰果是那樣的輝煌,所以唐政府和後人無法一棍子打死張巡。

可是大同不一樣!

他們守住了大同,但是依然導致了戰局的擴大化,大同城的死守沒有改變大同鎮徹底淪陷的事實,這是無可辯駁的。

除了忠誠除了精神,蕭如薰找不到任何爲他們推脫的理由。

望着麻貴,蕭如薰真的是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思慮良久,蕭如薰只能緩緩詢問:“梅巡撫可還好?”

麻貴點了點頭。

“梅巡撫還活着,只是太久沒吃東西,身體太虛弱,躺在牀上已經動彈不得了。”

“這……他不是……”

蕭如薰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詢問,難道要問他不是有人肉吃嗎?爲什麼還會餓着?

麻貴知道蕭如薰想要問什麼,他的面色更加灰敗了。

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五百二十八 讓士兵重燃戰鬥的信念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三百九十三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上)四百零五 利瑪竇忽然爲自己的前途和命運擔憂了起來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一千二百二十八 難以接受的破衣服六百 悲哀的抉擇八百八十九 批評與期許二百三十一 明軍血戰德川軍(上)五百八十八 沈一貫的邀請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二百零五 斬!!一千二百四十五 老奴不做男人好多年了一千零二十五 回去?怎麼可能?八百三十九 謝禾覺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六十七 最後一關一千一百六十六 孫時泰不甘心四百四十六 趙志皋到底是看不穿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四百三十 興師問罪(三)一千一百五十一 宋承恩的投桃報李三百八十五 凱旋(中)四百八十四 梅國楨借糧(下)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五百八十八 沈一貫的邀請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二百二十 定鼎勝局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四百一十一 合作(下)六百一十八 試探(下)七百七十九 口出粗鄙之語的傻子三十八 許朝欲降七百三十二 瘋狗精神四百一十三 焦躁不安的西班牙人六百四十四 爲敵(下)一千零八十三 啼笑皆非一千三百四十八 重拳出擊三百 翁婿夜話(上)一千一百四十三 開發大西南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三百二十二 未戰先亂九百六十 鬥富戰爭二百三十二 明軍血戰德川軍(中)五百七十七 那閣老你會怎麼回答呢三百三十六 火器狂人蕭如薰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一千三百七十二 親上加親八百三十六 這纔剛剛開始一千三百三十三 方從哲抵達南京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一千零三十八 我錯在哪裡了?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七百一十七 小心與囂張一千二百九十六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二百五十九 朱翊鈞的組合拳二百七十一 李太后駕到一千三百八十 放我走吧六百二十五 細作?五百八十八 沈一貫的邀請八百六十五 蜀道難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七百六十一 老夫親自爲你牽馬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九百三十五 沈一貫還真是一個鬥士二百一十三 豐臣秀吉追上了織田信長的步伐七百四十六 大明的千古罪人五百五十 太原急報一千一百零一 大秦的警告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七百三十五 張誠覺得自己挺委屈的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五百一十五 悲催的努爾哈赤一百零二 賭徒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五百七十九 仇敵(上)一百八十六 吹起的枕頭風一千一百零二 戰爭已經開始七百八十四 我可憐的孫孫喲一千二百六十八 陳龍正已經活在當下了八百一十四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二百七十五 凡人的悲哀四百四十 準備戰爭吧三百七十四 燈塔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四百零三 大義凜然的騙子三百七十一 大勝一千零二十二 棋子的妙用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五百七十八 趙志皋最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