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四十五 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

這樣的結局,是蕭如薰絕對不願意看到的,他進兵大同救下他們二人,難道就是爲了再次看着他們死在自己面前?

麻貴是名將,是國家急需的軍事人才。

梅國禎是難得的有武略的文官人才,而且不和其餘文官同流合污,對民有深刻的同情心。

這是什麼?

這是盟友的對象啊!

蕭如薰收起自己的悲傷心情,用冷靜的思維稍微深思一下,便想到了一些重要的東西。

此二人在道德學家們看來,已然是食人的惡魔,不可與之爲伍之人。

麻貴還好說,畢竟是武將,與他同伍的都是大老粗,對這一點怕是不會太在意。

梅國禎可就不同,與他爲伍的都是“飽學之士”,那可都是當了官以後就是一人吃飽天下不餓的主兒,有着無與倫比的精神潔癖和強迫症,怎麼可能能接受他重回道德君子的隊伍?

和麻貴比起來,麻貴猶有生存之路,而梅國禎則是必死無疑。

梅國禎自己也知道,自己也清楚,所以才如此絕望。

在作出那個決定的時候,梅國禎大概也就想到了自己的結局,與此同時死掉的是對文官集團和士紳階級最後的幻想,這是一個必須要挽留住並且拉入陣營之中的人。

正在此時,有軍士送來飯粥和菜湯,熱乎乎的,蕭如薰便讓麻貴和梅國禎先吃粥喝湯,把身體養好,之後暫時不要離開這裡,等自己的消息。

送菜飯來的是王輝,王輝自然也看到了城內的景象,並且安排親兵將這些駭人的景象全部毀掉深埋起來,但是隻要看過,就不可能忘記。

“四郎,這種情況,真要上報了朝廷的話,怕是會死人的。”

蕭如薰點了點頭:“那是自然,那些一人吃飽天下不餓的道德君子們可不會忍受這種事情的發生,那不就是說明他們的無能和怯懦嗎?和當年的張睢陽一樣,他必須死,他不死,道德君子們的遮羞布就沒了,有些時候,這塊遮羞布真的非常重要。”

“那……那咱們真的就把這裡的情況上報朝廷?全都照實說?”

王輝詢問道。

蕭如薰思考了一下。

“那是自然,據實以報,分毫不差,將所有情況說明,包括食人的事情,一個字也不差。”

“啊?”

王輝大驚失色:“那麻將軍和梅撫臺不就……四郎,他們不是你的故人嗎?這要是真的上報上去了,他們還有活路嗎?難道咱們不想想辦法?只要讓他們不要亂說不就好了?”

蕭如薰停下腳步,深深吸了口氣。

“就是因爲是故人,我纔會這樣做。”

蕭如薰如此說道。

爲了做大事,無論是蕭如薰還是皇帝都需要幫手,麻貴和梅國禎是最好的人選,是故人,和文官集團不對付,但是如果不把他們的後路全給截斷了,又怎麼能放心的讓他們真的成爲自己人呢?

再者說了,王輝想的也是天真,那麼多人都看到了,他以爲自己下令就能管住那麼多人的嘴?就不會有別人說嗎?到時候蕭如薰還要被別人說成是故意隱瞞罪責,煩得很,那些文官的嘴炮有多厲害,蕭如薰是真的不想嘗試。

“可是這樣的話……”

王輝的話沒有說完,就被蕭如薰打斷了。

“好了,不要多問了,王輝,準備紙筆,我要寫東西。”

王輝一頭霧水的跟上了蕭如薰的腳步。

端坐下來拿起筆,對着面前的紙張,蕭如薰略有些猶豫,但是思慮再三,還是提筆寫下了這封要遞交給內閣和兵部的奏表,寫完這封奏表之後還要寫一份請戰奏表,目標是歸化城。

之前的鋪墊已經做得差不多了,眼下是該收穫的時候了。

將大同城的奏表和請戰奏表寫完之後,纔是真正的重頭戲。

要寫給皇帝的密奏,絕密文件。

麻貴和梅國禎的事情,蕭如薰本來倒是可以嘗試着爲之隱瞞,雖然難度不小,但是栽贓到那些已經死掉的北虜的身上,再把軍隊打發的遠遠的,也的確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蕭如薰思慮再三,還是不想這樣做。

他深刻的感覺到爲了對付文官集團和各地商幫,自己可以得到的助力太少了,皇帝身邊只有太監和錦衣衛特務,但是這兩大組織在文官步步緊逼的現在也算不上多可靠。

所以除了大義名分之外,皇帝其實是相當孤立的存在,手上也沒什麼實權可以真的幫到蕭如薰什麼。

全指着皇帝,那自己是必死無疑的,所以就要從外面尋找助力。

一般的文官肯定是不行的,包括徐光啓在內,都不是可以真正信任的人,真要做那樣的事情,就要找絕對可以信任的人,什麼是絕對可以信任的人?

就是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人。

沒有退路的人是絕對不會背叛投敵的,就好像那些投降敵軍的叛徒,他們知道自己沒有退路,爲了活命,就必須要發揮自己百分之兩百的能力,而且絕對忠誠,相當可靠。

麻貴暫且不論,要讓梅國禎徹底沒有退路,就只能將這些事情上報到朝廷,等那些道德君子們威逼梅國禎以死殉道的時候,梅國禎將沒有任何退路。

人才難得,爲了得到人才,有些時候還真是要不擇手段,就像是吳用用那些下三濫的手段將自己看中的人才逼上梁山的故事,在對方佔據大義和絕對優勢的時候,若要破局,就不得不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了。

等他們的退路徹底沒有之後,說服他們,讓皇帝用大義名分招攬梅國禎和麻貴,讓他們假死,然後偷天換日,將他們送到緬甸去避風頭,以備將來不時之需。

如此行爲雖然頗有幾分不擇手段的意思,但是逼人上梁山之人何嘗不是被逼着呢?

一份密奏寫完,蕭如薰放下了筆,拿起紙張稍微吹了一下上面的墨跡,然後嘆了口氣。

自己真的是變了,面對昔日舊友,都能戰勝自己的善念而用上如此手段,現在是如此,那麼越到後來,自己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三百九十 萬曆二十二年年末九百五十九 三個人的門面一千一百零八 咱們老蕭家又添男丁了二百八十一 雙生子楔子 秀吉的野望九百六十一 一堆爛泥七百八十 都是奸賊!一千三百二十九 大秦的百姓還遠遠沒有過上好日子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二百二十四 換約之戰(上)一百七十二 強襲對馬港(上)二百三十九 蕭如薰召開三方會談八百九十三 誅殺(上)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四百六十 菲律賓海戰(四)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一千二百一十三 喊殺聲驟起一千二百九十二 布延進獻傳國璽(上)一千二百七十七 朝氣蓬勃沐五郎一千一百二十三 秦軍的蛻變五十四 相互之間的猜忌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八百六十 麻威下定決心要在漢中和李汶決一死戰五百六十一 死有餘辜(上)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五百一十一 劉西投敵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三百零七 要生了二百八十九 團聚難一百一十六 強襲開城(上)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六百二十七 光明之心四百九十 大帆船貿易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一千一百七十八 百僚未起朕先起(下)五百一十三 督戰與逃兵三百一十二 約談二將一千二百七十一 你這朝廷,盡是些魑魅魍魎!五十七 蕭如薰縱論朝戰(下)一百七十九 這仗打的值番外——大明罪將蕭如薰死於此(下)七百八十八 良知(下)一千三百零九 成功的政策一千三百四十九 北伐的準備(上)一千一百八十五 兩全之策九百四十四 你就是太聰明瞭八百六十五 蜀道難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一百三十七 血戰碧蹄館(六)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三百三十五 戰象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五百零五 向使蕭鎮南在此,何愁北虜不破?二百三十七 德川家康的窘境九百一十六 毒酒九百三十九 劉黃裳開城三百七十七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七百八十九 運氣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九百三十八 玄武門之下一百零三 伏擊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五百三十六 他們可以向南來,我們亦能往北去四百零八 條件(上)一千二百九十四 朕與你們的遮羞布一千一百六十九 不鼓勵原則一千二百八十四 藩屬國動向(上)五百五十二 平行的世界八百七十 交手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八十四 談判專家八百零三 進抵昆明一千二百五十五 簡單易懂的指令一千二百五十七 名存實亡的暹羅(上)一千一百九十 永遠懷疑四百五十九 菲律賓海戰(三)七百一十六 他們的膽都被打破了九百三十三 這座城池似乎已經不太適合作爲京師了一千一百五十九 勇士九百五十六 嗅覺敏銳的孔尚賢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三百五十七 夜襲(二)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七百八十二 滿朝文武,無一骨節矣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五百七十八 趙志皋最後的努力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八百五十七 第二輪北伐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