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五十三 看走眼了

bookmark

北虜們不會明白蕭如薰的心情,他們只知道前進和殺戮,在蕭如薰感懷往事的時候,他們的腳步不曾停歇,一路往他們的隕命之地衝殺而來。

這處山谷已經被蕭如薰設下了天羅地網,不管是誰,只要進來,就別想再出去。

數員大明朝最兇狠的將領已經磨刀霍霍,就等着將北虜送上死路。

李如柏和李如梅帶着“敗兵”匆匆忙忙地從前線跑了回來,一路穿過山谷和谷後的李如鬆會合去了,他們將是剿殺北虜的主力。

他們全部離開伏擊圈之後,很快,北虜馬隊就來了。

“來了!”

王輝低呼一聲,在千里鏡裡,他看到到了黑壓壓一片北虜縱馬飛馳而來。

蕭如薰也同樣在觀察那支北虜。

“大約只有數千人,絕對不是主力,這應該只是先鋒,先鋒都有數千人,主力定有數萬人的規模,只要不出意外,這次來的就是陽和城的北虜主力,這支先鋒只是來探路的,放他們過去。”

蕭如薰下令道。

“是!”

王輝領命,沒有下達攻擊指令,山谷兩側的明軍都按兵不動,讓這支北虜通過山谷,等到了一定的位置之後,自然會有伏兵收拾這支先鋒。

北虜的先鋒三千人出現在了明軍的視野之內,他們呼嘯而來,騎着戰馬飛馳而過,向山谷那頭衝鋒而去,明軍按照命令沒有動手,靜待新的攻擊指令。

“又有人來了!這回好像更多!”

王輝又低吼了一聲。

蕭如薰也看到了,比之方纔要規模更大的塵土,這就意味着有更多敵軍正在縱馬前行,果不其然,幾乎就是下一個瞬間,北虜騎兵大部隊出現了。

“還真是主力,這個數量也太多了一點吧?”

王輝頗有些驚訝。

“這不算多,北虜部落全民皆兵,下至十歲上至五六十,只要還能上馬拉弓,就都是戰士,和咱們這裡可不一樣,他們又沒有文官!”

王輝想了想。

恩,的確是這樣。

只是這一次不知道又是多少斬首多少殲敵了。

蕭如薰的戰績上又要增加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了。

說起來,自從跟着蕭如薰上陣殺敵以來,蕭如薰還未曾打過敗仗,哦,不,有一次,那一次,就寧夏之役爆發沒多久,哱拜派他的手下將領來攻打平虜城的那一次,蕭如薰出城迎敵,結果被箭矢射傷給擡了回來。

在那之前蕭如薰沒打過真正意義上的仗,或者說從未真正指揮過一場獨立的戰鬥,那是第一次。

不過後來就好了,傷病還未復原,蕭如薰就帶着他們三千多人打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打勝仗,一仗斬首北虜三千,改變了整個寧夏戰局。

蕭如薰也因此從地方武將被提拔爲中央關注的武將,被兵部和皇帝記住,並且緊隨其後指揮了朝鮮之役,奠定了大明名將的聲威。

而那三千北虜首級被官兵們在長城之外鑄成了京觀,震懾了套虜三年,使之三年不敢入寇寧夏。

從那以後,蕭如薰連戰連捷,無論面對什麼樣的敵人都不曾輸過,以多打少也好,以少打多也好,反正就是沒輸過。

東渡日本攻其本土,將日本分裂至今,南下南洋滅掉洞武國設立緬甸鎮,讓南洋諸多小國重新迴歸大明的朝貢體系,實際上統治着整個南洋地區。

北上之前還把弗朗機夷給收拾掉了,拿下了呂宋國,令其重新建國臣服大明,但是實際上還是有蕭如薰直接派人統治,袁黃的兒子袁儼是呂宋國國相,也是實際上的統治者。

王輝是蕭氏家將出身,和趙虎還有陳燮一樣,是蕭如薰的三大起家將領之一,從蕭如薰離開家裡接受平虜城守將寧夏參將的職位以來就以家臣的身份跟隨蕭如薰至今,勞苦功高,地位尊崇。

他負責執掌火器部隊,是三個元老家將裡面功勞最大,也是最常跟隨蕭如薰戰鬥的一人,但是就是他,也從來不曾知道蕭如薰的底線在什麼地方。

到底什麼樣的局面能把蕭如薰逼入絕境?到底什麼樣的敵人才能讓蕭如薰完全沒有辦法?

他不知道。

蕭如薰不僅擅長戰爭指揮戰術策劃,還有戰略規劃能力,是個非常厲害的大帥,鎮南軍中一般部隊都不喊他蕭侯,而以“大帥”稱呼蕭如薰,面對外人喊蕭侯,關上門大家都喊“大帥”,因爲在大家看來,蕭如薰當之無愧是大家的“帥”。

跟隨一位百戰百勝的將軍是值得慶幸的,因爲那就意味着自己只要照着命令去做而且不會運氣太差以至於戰死,那麼就一定可以跟着他一起得到功勞,蕭如薰從來都不會獨霸功勞,部下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功勞。

但是這也是一件有點鬱悶的事情,因爲大帥太能幹,把一切都能看透,交給你做的事情都不用你去思考,只要照着做就好,根本沒有你能建議改變的地方,偶爾有一些很重要的事情大家一起參詳,但是也提不出比蕭如薰更好的主意。

感覺就像是面對這一座高聳如雲的大山一樣。

想當初,初次遇到蕭如薰的時候,王輝可從未這樣想過,當時只覺得這個眉清目秀看上去有些柔柔弱弱甚至有點怕生的小男孩就是自己要跟隨的蕭家四公子嗎?

軍伍之人可不喜歡柔柔弱弱的怕生的男孩子,軍伍之人只接受豪情男兒,小男生還是不要來湊合的比較好,你可以去讀書啊!

不過無論是他還是趙虎還是陳燮都看走眼了,事實證明,蕭如薰的確是一個非常標準的豪情男兒,不止如此,還是一個遠遠超過他們所要求的底線的男兒。

蕭家老將軍應該也不會想到自己的四兒子會遠遠超過他,甚至於蕭家的列祖列宗吧?

那一年的小男生,已經成爲眼下執掌四鎮二十餘萬軍隊的總督了,怎麼想怎麼覺得時光飛逝,怎麼想怎麼覺得不可思議。

可這個事情就是這樣的發生了。

他很冷靜的發號施令。

“待他們全部進入伏擊圈之後,立刻發炮,滾木礌石其下,弓弩手放箭,鳥銃手按兵不動,待其向兩側山體發起衝擊的時候再行射擊!”

“諾!”

一千二百八十六 救火閣老李廷機一千三百一十九 贏了帝國首輔,輸了回家入土三百四十三 大雨和辣椒九百九十九 『友情』提示五百五十一 大亂驟起八百九十 這個自作聰明的傢伙喲!四百二十四 歸來的利瑪竇六 備敵三百八十五 凱旋(中)六百九十七 新任大同巡撫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三百八十六 政治動物三百五十七 以倭治倭一千三百六十九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八百零二 陳用賓做出了決定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五十 葉夢熊的忠告九百五十五 麻貴做出了選擇三百一十五 出征(下)五百二十六 旁觀者眼中所見之物七百五十七 沈一貫沒安好心五百一十一 劉西投敵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一千零五十九 毛文龍的決定九百四十五 也不能讓這些人繼續姓朱了四百零八 條件(上)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二百一十九 蕭如薰的隱憂五 視察軍營二十二 他是怎麼做到的?二百七十七 救火隊員李太后(下)四十四 一切都將見分曉一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議和條款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六百零五 不怕死的扯力克(上)五百七十一 肉搏!肉搏!肉搏!七百一十一 誠意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三百四十 手足無措的莽應裡(上)三百五十六 皇帝的復甦一百五十 錦衣衛出動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七百六十 有弟兄們在,此事就有希望九百七十一 貳臣石星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一千二百七十三 今日始知皇帝滋味三百八十四 朱翊鈞的韜光養晦六百八十 聯合阿拉幹一千零七 兩杯酒九百三十六 還請陛下重登大寶一千零一十二 一個人在戰鬥四百一十四 西班牙人的準備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三百九十五 陳龍正西行記(一)十一 何樂而不爲四十五 掀翻巨城,如揭紙片一千三百六十一 蕭如薰的託付一千零三十四 何和禮滿臉的絕望之色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一千零八十八 黑閻王與黑無常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六百零九 省錢政府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六百二十 當幸福來敲門一千三百零一 秦軍獨步全球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五百九十三 不聽命令的軍隊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一千零二十 大變革與肅清朝堂一千零六十三 平壤的災難二百四十四 一切遂成定局八百三十七 閃亮登場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一百四十一 戰後六百八十四 好男兒(下)二百零八 德川的同志遍佈豐臣內外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一千二百二十五 李氏的危機一千二百五十九 這是聖君啊六百二十四 血債血償五百八十九 大捷來報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六百八十七 抄家進行時(上)七百六十六 奇怪的換防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五百二十三 紫荊關不保?七百二十八 勳貴的擔憂(下)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四百一十七 利瑪竇重重的鬆了口氣七百四十一 沈師傅,你太叫朕失望了一千一百四十八 特洛伊木馬(下)一千零八十二 戰爭結束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