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

bookmark

誰有那麼大的膽子?

是啊,誰有那麼大的膽子,會去幹這種誅九族掉腦袋的事情呢?

怎麼想都不可能的對吧?

但是,它就是發生了。

看着趙虎錯愕的神情,袁黃忽然覺得這個問題挺滑稽的。

是啊,上溯千年,哪朝哪代出現過這樣的情況呢?

皇權不是被權臣架空,而是被文人進化而來的士紳豪強團體給挾持,國家表面是被文官團體掌握,推行正確的文官政治,實際上則是被以文官政治爲保護傘的地方士紳豪強和商幫聯合體給掌握。

上面是文官以大義和金錢矇蔽搪塞對抗皇帝與異議者,下面則是以舉人身份過渡到士紳豪強的團體掌握地方實權,架空明政府的基層組織,或者說明政府的地方政府組織就被他們掌握,因爲他們也是體制內的。

明政府是典型的小政府,政權只到縣一級,縣以下就沒有政府,這就給士紳團體大開方便之門。

士紳優待的國策之下,士紳團體開始主導國家,一如兩晉時代被世家門閥所主導的政治體制,大明的士紳團體成爲了新的世家門閥,而且更加強大,更加具備可延續性,更加海納百川,吸納讀書人加入他們。

而與此同時,洞悉了國家政治遊戲規則的商人們也從弱勢羣體的形象當中掙脫出來,開始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幾乎快要趕上他們的老祖宗,也就是被商鞅變法廢掉的那羣鉅商大賈。

二者合二爲一,將經濟特權和政治特權融爲一體,走出了一條具備大明特色的官商主義道路,終於成就了不敗金身。

而大明朝的商鞅——張居正,則終究沒有成就商鞅的事業,雖然一樣身死,但是張居正沒有商鞅的強悍,他沒能扶植起在他死後足以保衛變法改革成果的強大的新利益集團,所以人亡政息。

或許張居正嘗試過,比如恢復秦軍的首級至上制度,試圖扶持軍隊勢力,可是今時不同往日,張居正知道商鞅的套路,其他人就不知道嗎?

時過境遷,天下早已換了人間,張居正的失敗打從一開始就露出了苗頭,比起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張居正,張璁顯然聰明得多,他只對勳貴勢力和皇莊下手,避開了文官團體,所以他的風評不似張居正那般極端。

大明朝有堪比大變法時代的豪商巨賈,有堪比那個時代累世貴族的士紳豪強,卻沒有堪比商鞅的變法之臣與堪比秦孝公的銳意變法之君,也沒有那個時代風雲際會般的局勢,失敗是無法避免的。

那之後,大明朝似乎就沒有希望了,而官商士紳豪強們也愈發的肆無忌憚了。

所以,如今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似乎,也不奇怪吧?

袁黃是這樣思考的。

“軍師?軍師?”

趙虎的呼聲把袁黃的思維拉了回來。

“嗯?哦!”

袁黃的思維飄得有些遠了,他深吸了一口氣,開口道:“想一些事情想得有點遠了,伯威,此番北虜南下,的確是有人在背後主使,但是背後主使之人可能沒有想到會造成那麼可怕的後果,他們低估了北虜的貪婪。”

趙虎不可思議的問道:“這個事情,朝廷知道嗎?”

袁黃點點頭:“朝廷知道,並且已經有些準備了,這個事情是必須要一查到底的,否則,沒辦法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只是……”

趙虎問道:“只是什麼?”

袁黃略有些憂慮的皺了皺眉頭。

“此事不該是蕭侯參與進去的,蕭侯雖然得封總督,但是依然是武將,是勳貴,大明朝朝政歷來不允許武將和勳貴參與進去,蕭侯言辭之間,似乎有想要參與進去的想法,這很危險。”

趙虎不大明白這裡面的關節。

“都是同朝爲官,爲什麼不行呢?四郎可是總督,總督也是文人的官兒,藉着這個官名難道就不能做些什麼嗎?陳元德本來也是武將,現在是警察提督,也在管民政,四郎說過在其位,謀其政,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袁黃點點頭,作爲曾經的文官團體當中的一員,他非常明白這裡面的關節。

“其他歷朝歷代都是如此,沒那麼嚴重的分別,但是大明朝的分別就是如此涇渭分明,能干預朝政的,只有在京的進士文官,沒有掌過兵,沒有打過仗,出身要清清白白,不能有一絲一毫的瑕疵,否則,都將被排斥。”

趙虎露出一臉費解的表情。

“這又是個什麼道理?朝廷裡何曾有了這種規矩?”

袁黃一愣。

是啊,他說的對啊,朝廷裡面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樣的規矩的呢?太祖開國嗎?成祖靖難嗎?還是說……土木堡之變?

嗯,現在想來,很多事情都是從土木堡之變開始的。

那一段時間的前後,大明朝真的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了。

“總而言之,這不是什麼好事,我已經派人送信去給四郎了,讓他不要參與此事,仗打完就立刻回來,京城裡的漩渦不是他能參與進去的,一個不好,可能會有性命之危!”

“性命之危?!”

趙虎瞪大了眼睛:“有人要害四郎?”

袁黃面色嚴肅。

“倒不是說有人要害蕭侯,而是說蕭侯貿然參與到這件事情處置當中的話,極有可能會落人話柄,還會招致朝廷的打壓,輕則丟官,重則喪命,像當初戚少保一般都是比較好的下場了。”

趙虎忙忙說道:“四郎可是侯爵,是勳貴!”

“那又如何?勳貴正是朝廷主要提防的對象,更不要說是蕭侯這般在邊疆鎮守手握兵權的特殊勳貴,只是因爲緬甸一地的特殊性才能允許蕭侯掌兵,若是換作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

朝廷對蕭侯的提防可一點都不少,只是蕭侯一直以來都忠心爲國,安守本分,朝臣找不到理由和藉口,又需要蕭侯和緬甸幫他們收容中原難民,如此纔有我等看似平和的生活。”

“軍師的意思,是說朝廷如果找到了藉口和機會,是不會輕易放手的?”

趙虎看着袁黃。

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一千二百零七 售賣軍火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九百六十二 爲難的老臣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七百零五 朝臣開始忌憚蕭鎮南了?八百四十九 再會葉夢熊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一千三百五十六 西北兵團首次出戰一千三百七十四 我來了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七百七十六 還是要走到那一步了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六百九十 袁黃最大的念想八百七十九 一起殺了!七百八十九 運氣四百七十九 拜訪徐光啓(上)八百二十八 吳下阿蒙七百九十一 再遇陳龍正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千零四十五 幫褚英奪權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一百八十五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三百六十六 袁黃的期待三百四十四 王的抉擇(上)三百五十三 劇烈的碰撞一千零六十二 郭再佑戰死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五百八十六 掌舵者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一千零六十五 權慄很崩潰五百八十八 沈一貫的邀請九百一十一 房守士的決定八百四十五 動手!八百三十 爲難的李化龍八百四十七 投名狀六百二十四 血債血償七百二十六 在危機中尋找機遇一千零八十一 戰爭結束了(上)一千一百七十四 秦軍改組十六 逆賊安敢言生死大義!十四 武官的困境五百二十四 萬曆二十六年伊始一千三百三十七 西南土改五百三十八 縱馬奔馳的李如鬆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八百三十四 亡國之根九百一十五 文官們的騷動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三百二十八 利瑪竇傳教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一千一百一十五 崩潰的楊軍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六百二十一 開始吧一千二百九十一 李昖的今天,朕的明天一千二百三十三 成立自衛隊一百零三 伏擊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三百一十六 納瑞宣王的決議二百七十九 門庭若市的蕭府十五 哱雲勸降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九百九十八 天子之怒八百六十三 馬千乘做出了決定二十三 主動出擊一千零九十六 西南用兵在即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一千一百六十八 壓力山大的中央政府一千零一十四 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八百九十四 誅殺(下)九百四十七 我不改革了,我要重新制定規則四百 背鍋俠的勝利五百六十五 蕭如薰的囑咐八十七 戰爭財九百一十九 一切開始的地方四百六十六 阿門!七百七十八 最後一步一千二百五十三 怠政?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五十一 蕭如薰的對策六百八十三 好男兒(上)一百八十四 稀世的名軍師之謀劃一千三百四十一 有面子的熱那亞總督(上)五百四十八 爲了活命(下)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一千二百八十九 李昖抵京(下)二百九十五 蕭如薰的威勢六百五十四 就是現在!一百九十七 議和的開端(下)二百九十三 夫妻重聚二百五十一 三王並封九百七十九 替罪羔羊柳成龍一千一百七十 無法迴避的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