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建設

“噗通”

楊雲濃剛越過陳新公事房的門檻,就跪在地上,一路膝行過來。

楊雲濃跪在地上邊走邊道:“陳大人哪,下官日思夜想,天天在家求神拜佛,總算得償所願,看到陳大人平安歸來,這心裡暖融融的。”

陳新趕緊扶起他道:“多虧楊指揮使這份心意,本官看來一定是滿天神佛都受了楊大人感動,才讓本官平安歸來。”

楊雲濃聽他口氣有些怪異,連忙改口道:“大人言重了,都是大人自己洪福齊天,總之大人無恙,下官就心滿意足,陳大人帶領虎狼之師,得不世之功,文登營上了邸報,名震天下,下官雖未能隨扈左右,也與有榮焉。”

陳新請他坐了,聞言哈哈笑道:“威海、成山、靖海,如今與文登營本是一體,楊指揮使亦可算我文登營的人。”

楊雲濃雖然打仗不入流,但政治覺悟頗高,陳新現在連升數級,文登營又拿到了三衛的考績之權,明明白白的是他現管,所以他一收到陳新回來的消息,就先帶了禮物跑來拜會。原來的下屬變了上級,他稱呼上馬上改過來,而且沒有一絲生硬。

楊雲濃滿口贊同,奉承一番之後,一本正經的道:“陳大人,前幾日成山和靖海的掌印指揮亦來了此處,現今還等在衛城,小人明日通知他二人來拜見大人。”

陳新嘿嘿笑道:“那邊麻煩楊指揮使了,楊大人做事就是熱心。聽說我出征之時,也常來麻子墩打聽消息,可見一斑。”

楊雲濃乾咳一聲,他那時以爲陳新必死無疑,想着吞併麻子二墩,也是做得張揚了些,現在陳新的口氣不善。楊雲濃生怕他公報私仇。

“下官都是來看看有沒有能幫上忙的,陳大人進京勤王,不能出力就罷了。力所能及幫大人解決些後顧之憂,下官還是能做的的。以後大人用得上的地方,一定遵照大人心意。絕不打折扣。”

陳新打量幾眼這個胖子,現在這種品級的衛所官已經對陳新沒有絲毫威脅,他不打算跟這人浪費太多時間,直接開口道:“那本官便多謝楊大人扶持,這裡正好也有件要緊事,要先跟楊大人說道,文登營兵額三千五,朝廷沒有那許多餉銀,讓我文登營清理文登荒地,凡文登縣境內無論軍田民田。均由文登覈查後納入軍屯,威海衛的田地咱們都清楚,凡是六月前沒有施肥、播種的地,都算荒地,到時還要請楊指揮和王同知當面交割。”

“一定到。一定到,大人只管通知一聲。”楊雲濃根本不講價,滿口答應下來,陳新現在只清荒地,要是自己去亂爭一通,到時陳新強要他們把隱田吐出來。才真是虧大了。

楊雲濃一臉媚笑,“有大人指點着,咱們威海衛定然越來越好,不過大人也別隻留意城外,威海城內也有那許多軍民,也要請大人多費心,尤其城內商業凋敝,昨日正好又有兩戶租客退租官鋪,一時也無法尋到商家,大人人面廣,下官斗膽請大人代爲尋找。”

陳新也不拒絕,反正楊雲濃是來送禮的,店鋪肯定要接着,既然楊雲濃如此懂事,他侵佔威海衛的隱田就放他一馬。

“嗯,正好劉先生這邊有人要開商鋪,正好填上這個空子,萬勿耽擱了百姓生計。”

回到威海的第三日,兩人帶領在威海的戰兵和一些民衆,到墓地祭奠了陣亡士兵。儀式已經形成定製,文登營各級軍官和民政系統的管理人員都要擡棺,祭奠過程簡單而肅穆,軍隊列隊鳴槍取代了放鞭炮,使得葬禮更加具有軍隊的特點。

威海的忠烈祠就建在墓地旁邊,由民政出資,屯戶出力修成,裡面擺滿這次陣亡士兵的靈牌,裡面香火煙氣縈繞,劉民有專門僱了一些老年軍戶,每日在墓地和忠烈祠打掃,供奉日常的香火。一些家屬每日在裡面祭拜,最近都是哭聲不斷。

這次勤王總共陣亡五百多人,佔了文登營總編制的兩成,尤其以殺手隊傷亡居多。很多人是去年纔來到威海的東江兵,他們在作戰中尤其英勇,斬殺最多,傷亡也最多。

傷員中不能繼續服役的七十多,傷愈能歸隊的一百餘人,這些傷兵都是珍貴的資源,一部分將培訓後進入學校,對十歲以上的學生進行軍訓,另外部分進入屯堡,擔任屯堡職務,陳新堅定的要加強對基層的控制力度。

劉民有在這點上也贊成他的意見,這些傷兵有紀律,服從性強,再參加識字的速成班,是很好的屯長人選,他們還懂一些軍事,能輔助教官進行訓練。未了保證他們的權力,屯堡的耕牛、種子、田地分配等權力都在他們手上,以文登營目前屯戶的構成,也沒有宗族勢力能和他們抗衡。

按陳新的計劃,還要抽調部分老兵培訓,然後派到各個新的屯堡訓練農兵,農兵的方陣是長矛和火器混編,主要模仿古斯塔夫方陣,甚至編制更小,調動更加靈活,縱深比莫里斯的荷蘭方陣還要淺,穩固程度不如厚重的西班牙和瑞士方陣,古斯塔夫解決的辦法是前後兩排方陣,加強連隊炮兵火力,再配以一定的的騎兵。

瑞典訓練精良的火槍手能夠在前進中輪換裝彈射擊,掩護長矛兵進攻,這使得古斯塔夫的長矛手不再是單純的防禦力量。但方陣的機動性天然不足,仍然是防禦重於進攻。如果不搭配高度機動的騎兵,就無法獲得決定性勝利,尤其是面對流寇和建奴這樣流竄犯罪的團伙來說,擊潰容易,殲滅很難。

每個屯堡編制的是九十六名長矛手加九十六名火槍手,隊形縱深四排或六排,附加一個五十人的火槍分遣隊。加上指揮官、鼓手、旗手、號手、親兵,合共二百五十人,編爲一個連隊。這樣的編制更側重火力輸出,陳新打算以後再配上連隊用的青銅炮或虎蹲炮,正面火力會非常強大。長矛兵面對的敵人將是被火器大幅削弱和震撼的。

軍屯農兵目前定位就是文登的守衛和後備力量,等到燧發槍大量生產後,這些人可以很快成爲正規軍,火槍兵的訓練比冷兵器兵種更加簡單,使用火器的兵源要求也沒有冷兵器那麼高,而且兵種單一,能迅速召集起一支龐大的軍隊,與炮兵和騎兵短期集訓一段時間,就能當做正規軍使用。

如果文登能建設七十個屯堡,三萬戶就能拼湊出一萬五有基礎的兵員。平時可以防備本地,戰時能快速補充戰兵的損失。只要海路通暢,以這樣的部隊在文登依託墩堡體系內線作戰,確實不需要怕任何人。而文登戰兵營,陳新打算仍然使用現在的模式。增加輔助兵種,提高陸上和海上的機動能力。

首批抽調的老兵都是伍長以上的,編制先調入訓練隊,他們將首先在威海的墩堡試點,摸索方陣的訓練方法和作戰模式,形成條例後推廣到文登駐地的其他軍屯。農兵暫時是民兵性質。但他們是以後燧發槍步兵的預備兵源,因爲古斯塔夫方陣更接近線列,所以他們能很快適應新的燧發槍戰術。

準備抽調這批老兵時,陳新突然發現沒有軍官培訓機構,現在的訓練隊教官都是面對新兵訓練的,培訓軍官顯然並不合適,於是他在威海軍營劃出一塊地方,辦了一個軍官培訓班,他的目標自然是軍校,但軍校也不是想開就開的,場地經費都是小問題,關鍵沒有教師和教材,況且開武學也有些引人矚目。所以陳新打算從軍官培訓班開始,慢慢完善。

首先要解決的便是教師,必須有實戰經驗,又要識字還要能表達,陳新想來想去都找不到合適的人,只好先讓這些主官兼任,教材也讓軍隊來編寫,他立即招來代正剛、王長福和董漁等人,分派他們各自寫一些戰術和後勤教材。

代正剛和王長福兩人都是大老粗,雖然現在能識字了,但哪裡寫過教材,無奈被陳新逼得緊,當做作戰任務一樣安排,他們只得又去抓來屬下的把總、百總想辦法出主意,然後找來本部的訓導官潤色,一羣軍官每晚挑燈夜戰,寫出來一部分,交給陳新初審後全部被打回重寫,原因是抄襲作戰條例過多,不適合軍官培訓,陳新給他們的要求是從實戰總結出一些指揮原則,教授給以後要提拔的軍官。

代正剛和王長福抓頭的時候,陳新也沒放過天津的朱國斌等人,他給這些主官也預留了題目,盧傳宗的第一部在灤州表現出色,安排給他的教材是城市巷戰,朱國斌則是步騎協同和騎兵追擊。

六月底,東江又來了一波小的難民潮,袁崇煥去年殺了毛文龍之後,跟皇帝上了個摺子,請登州儘快給東江補充軍糧,並且說東江已經餓了八個月了,希望能快一些。第一批糧食到了之後,稍稍緩解了東江的惡劣情況,但斷糧八月的後果就是東江兵大多沒有了戰鬥力,在建奴入寇之前,袁大人突然又將東江的兵額減爲一萬八,而當時遼東已經封凍,東江各島毫不知情,加上開年後朝廷忙着應付四城戰役,東江又被選擇性遺忘了,東江鎮各島再次斷糧,飢寒之下,島兵已經談不上對朝廷的忠誠,再加上劉興治叛亂,從遼東沿岸和東江各島都有人陸續出逃,因爲文登營的名聲已經傳到東江鎮,威海成爲了他們的第一選擇。

毛文龍苦心經營的東江鎮分崩離析,實力不到頂峰的一半,樑廷棟當時打算把東江整個移到關寧或薊鎮,被孫承宗一頓駁斥,並且給皇帝算了一筆帳,計算了搬遷的時間,至少兩三年,安置費就更加驚人,樑廷棟只得打消了這個念頭,同樣有人建議讓文登營移鎮的,也是被溫體仁用差不多的理由駁斥。

由於大政方針的問題,東江又鬧起饑荒,威海照例還是以商人的名義和他們交易,用糧食換人,隨船有一些原來東江的人,講了一下威海的情形,各島島民爭先恐後,沒選上的很多人都偷船自己逃到威海,島將雖然不滿,但他們沒有什麼好交換的東西,新的總兵也沒來,只得看着威海不停的挖牆角。

王足貴和秦律方開始在難民和周圍漁民中徵召水手,陳新至今對水師一竅不通,而且遼海周圍水營的水平都很低,包括後來有名的尚可喜在內,不過是矮子裡面拔高子,所以陳新給水師定位暫時以運輸爲主,更像是武裝商船,除了軍餉和人事抓着不放之外,其他都由這兩人自行決定。

劉民有也忙着民政的事情,他人手充足,副手都在威海,倒是比陳新的事情更順利。忙碌之中,很快到了七月。。。)

第70章 畿南第31章 障礙第6章 一家第42章 委員會第46章 合機銃第200章 編劇第100章 百里第209章 新兵第78章 步兵突擊第121章 對策第120章 螻蟻第4章 紅海第23章 防線第51章 新生活第17章 考驗第43章 你賺了多少第63章 地利第26章 名聲第144章 大霧第165章 政與商第80章 柴火第6章 運河縴夫第35章 四城之戰(二)第23章 果實第52章 半渡第56章 散彈第198章 兩手攻勢第77章 十五步第71章 水刑第104章 T第10章 繁華第180章 亂選第36章 轉移第19章 大明之光第43章 檄文第90章 開價第48章 夜海燈號第165章 政與商第19章 大明之光第195章 鄖陽第76章 煙業行會第12章 有房一族(一)第65章 決戰日第22章 前後受敵第170章 青州佈局第22章 商稅第10章 質疑第50章 宣川第100章 百里第96章 都是生意第83章 新督師第211章 各有難處第38章 脫險π第35章 農兵第60章 利益第32章 後金紅夷炮第26章 暗夜第203章 任重道遠第27章 觀察員第45章 青皮第19章 何處第158章 當局不迷第1章 合作關係第7章 窩棚一第26章 衝擊第54章 生死之間第10章 金州第20章 狹路相逢第33章 稅務外協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32章 混亂的庭審第一百九十章第211章 各有難處第177章 龍步兵第95章 買路錢第59章 掃蕩第94章 夜火第35章 兵城第10章 金州第24章 對立第15章 繼續談第72章 萬馬尾聲茶館第46章 獵人-上第38章 脫險π第200章 編劇第40章 改個號娶個小第135章 填壕第26章 名聲第94章 河濱大勝第59章 靜夜傷逝第104章 殺戮第35章 會場第147章 真正的利益第109章 大行業第40章 四城之戰(六)第35章 會場第53章 巡撫沒了第33章 稅務外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