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刺史門生

(感謝雪漂漂588打賞,謝謝支持!)

李璟的話讓崔芸卿十分滿意,就連他身後的一衆緋綠袍州上官員也都大感意外,露出驚訝讚賞神色。

崔芸卿撫着三綹長鬚笑道:“良家子弟出身,且又能文允武,年紀輕輕,就已經立下大功,真乃英雄出於少年。季玉,吾有愛才之意,意欲收你爲門生,不知吾可有這個資格啊?”

王重和張宏等在後面聽的都眼睛發亮,尤其是張宏,他本來也是一個讀書人。讀了大半輩子書,入京應考卻屢試不第,要不是有個堂兄做了文登縣令,他到現在連一個不入流的佐吏都還當不上。說來這並不是因爲他沒有本事才氣,而是因爲上面沒人。現在見堂堂從二品的柱國,從三品的實職上州刺史崔芸卿居然當着這麼多人的面,主動提出要當李璟的師長,這份震驚就別提了。不說崔芸卿的官職,就是他出身河北清河崔家這等高門世族的身份,也能對李璟有着巨大的幫助。可以說,李璟一旦成了崔芸卿的門生,那真是鯉魚一躍龍門,一飛沖天,前途無亮了。

有羨慕的,便也有妒忌的。

王重、張宏等人羨慕無比,而崔芸卿身後的那羣官員之中,卻有幾人面色陰沉了下來。其中一個便是身着緋色官袍的州長史封彥卿,封彥卿爲從五品上州長史,屬於州三上佐官之一。而且封彥卿與崔芸卿出身差不多,崔芸卿出身清河崔氏青州房,是大唐五姓七望之一出身。而封彥卿出身渤海封氏,爲淄青崔、封、韓三大姓之一。雖然名望不比清河崔氏,但也略低而已。

青州封氏與韓氏都是南北朝時隨後燕慕容德南遷的大族,崔氏青州房就是當時南遷的大族。當時北魏攻後燕,有大量豪強大族隨慕容南遷,其中就有清河崔氏、張氏、房氏,渤海封氏、高氏,平原劉氏以及韓氏等。

南下幾百年後,這些原本的河北大族通過大量招納門附、門生,漸成爲青齊高門大族。其中,又以崔氏、封氏、韓氏三族最強。

登州刺史崔芸卿調任登州刺史不過半年,在他之前,封彥卿便已經在登州當了五年長史。上一任刺史病重,近一年的時間裡都是由他代爲主理州事。原本以爲,按慣例,刺史之位將由他接任,卻不成想最後上面直接調了一個新刺史來。崔芸卿名門出身,又是進士入仕,來頭不小。封彥卿便想與他和睦相處。爲此,他特意提出讓自己的侄子封亮拜崔芸卿爲師。可結果,事情提了幾次,最後還是被崔芸卿拒絕了。

原本封彥卿還覺得這是因爲崔芸卿有點讀書人的清高,又覺得自家侄子確實有點上不得檯面,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可現在,崔芸卿居然要將一個剛見面不到半個時辰的土團鄉夫收爲門生,雖然他剛纔也確實覺得李璟十分不錯,年紀輕輕,一表人才,能文允武。可是,崔芸卿的這個舉動,依然被封彥卿看做爲是對他的極大侮辱。

侮辱,這不但是對他的侮辱,也是崔氏對封氏的極大侮辱。這一刻,封彥卿不但恨上了崔芸卿,而且順帶把李璟也給恨上了。

李璟對於這一切依然絲毫不知,他整個人還處於有些不敢相信之中。

崔芸卿居然要收他爲門生?這太不可思議了,他不過是一個土團小兵,如崔芸卿這樣的大人物居然主動收他當門生。這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入了崔芸卿之門,那他可就真的一步登天了。就算崔芸卿不是登州刺史了,光憑着崔氏門生這頭銜,也能混的風生水起了。

崔芸卿見李璟似乎被震驚的不知如何回答,在馬上輕笑道:“怎麼,難道你不願意?”

李璟被這句話驚醒,這個時候也顧不得考慮爲什麼了。連忙上前幾步,在崔芸卿的馬前恭敬的跪下行了拜師大禮。

“學生李璟拜見恩師!”

“哈哈哈,好,好,好!”崔芸卿連喊三個好字,跳下馬來彎腰扶起李璟,還親切的替李璟拍了拍衣袍,笑道:“未曾想到,臨到暮年,老夫還能遇到如此一塊璞玉,這真是比聽到你們的赤山捷報還要令老夫高興。”

“嗯,你既拜我爲師,那麼我便送你一見見面禮。”說着,崔芸卿將自己腰上懸掛的一把劍解下賜給李璟。

李璟伸手接過劍,眼中卻不由閃過喜愛表情。這不是一把普通的佩劍,這居然是一把相當寶貴的玉頭劍。

玉頭劍,又稱玉具劍。整個劍上飾有完整的四個玉飾。劍首和劍柄等部分用玉石材料製成的劍,有玉首、玉格、玉璏、玉琕四部分,是古代佩劍中裝飾最爲隆重豪華高貴的裝飾劍,帝王官員平時或上朝佩帶以顯示尊貴。這種玉具劍起於春秋,興於西漢,亡於魏。

《禮記·玉藻》:“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玉,爲君子象徵,玉具劍也是身份的象徵。

“恩師賜我此劍太過貴重,學生不敢接受。”雖然玉具劍早已經亡於魏時,但現在這種劍更加珍貴,他一個小小的團結兵,又哪敢佩帶此等象徵着君子與富貴的寶劍。

崔芸卿見李璟並沒有被這把劍所震動,微笑道:“漢光武以玉具劍賜馮異,名曰七尺。你手上這把劍,便是上古名匠仿七尺而築。雖非真正的七尺劍,可卻也價值千金。不過今日老夫收得一好門生,這把跟隨了老夫三十餘載的寶劍便賜予你吧。”

李璟聽說這劍值千金,更是不敢接受了,連連推辭。

“長者賜,不可辭!”崔芸卿笑了笑,“好了,劍你就收下吧。你看,今日衆百百姓還在此引頸翹盼,想要爭先一賭擊殺西火寨衆賊匪的勇士們呢。州中已經特爲你們準備了一個隆重的入城儀式,特爲你們遊街誇功。既要表彰你等軍功,也要讓我們登州的百姓,一起享受這剿匪勝利的喜悅!”

李璟也知道此時城門前的這一幕,到了明天肯定會開始四處傳播。他也明白見好就收,再下去,也許就容易引起別人的羨慕妒忌恨了。當下收起這把鑲着美玉的七尺長劍,與崔芸卿行過禮後重新返身上馬,準備入城。

PS:七尺,這裡的七尺是漢七尺,漢一尺約二十三釐米,七尺也就是一米六,這是把長劍。

Ps2:新書榜分類第三,總榜十七。兄弟們再來點票票,再升五名就能上首頁榜了,票票請投給木子,謝了。

;

第598章 復國第504章 王仙芝的顫抖第187章 退意第957章 勸進第314章 冠軍大將軍第313章 養寇自重第527章 會獵於野(三)第279章 汝之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418章 威鎮八軍第618章 深謀遠慮第8章 君子易處 小人難防第834章 飛揚跋扈第716章 莫道君行早第726章 背水一戰第922章 東京登陸第598章 復國第701章 進退每542章長安天子第484章 收購沙陀契丹人首級第876章 饕餮盛宴第181章 跟我回登州吧第575章 帝國的清晨第382章 出燕入晉第470章 馬球風雲第59章 虎爭第175章 一百萬啊一百萬第508章 今日家僕明日國君第723章 緊迫第345章 趁火打劫第73章 波詭雲譎第1009章 新目標 東西兩京第173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375章 大破高家將第39章 左一都第一隊第189章 點石成金第640章 管中窺豹,可見一斑第264章 都裡鎮錢多人傻,速宰!第515章 老泰山拔劍發兵第965章 李璟的目標第405章 野望第951章 急報第719章 迷 魂 陣第841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426章 千鈞一髮 六胡血戰第846章 孤注一擲第63章 謀定第455章 奉上九條命根子第997章 南征第334章 殺人立威第307章 奪帥第367章 水陸並進 兩線出兵第901章 狗咬狗第934章 勝利的曙光第775章 征途第141章 挽狂瀾於既倒!第367章 水陸並進 兩線出兵第704章 造反無罪第344章 防微杜漸第220章 大軍壓境第121章 詭異難料的美婦人第395章 十八騎勇闖敵營第23章 鎮東海第217章 海上會盟第543章 兼淄青平盧軍留後知節度事第187章 退意第215章 天上掉餡餅第804章 杯弓蛇影第637章 遼西走廊第892章 秒殺第593章 殖民第575章 帝國的清晨第578章第5章 捕食鯉魚者杖六十第511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第794章 背叛第488章 哪個少女不懷春第78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986章 援朝第618章 深謀遠慮第162章 憤怒的封彰第359章 飛虎子李鴉兒第213章 繳獲半隻艦隊 兄弟之盟第77章 交換第579章 十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第857章 虎落平陽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644章 最狠婦人心第170章 到你們上場的時候了第393章 李橫衝第310章 鎮東軍威武第719章 迷 魂 陣第565章 商隊第630章 內外交困,四面楚歌第241章 以戰養戰第955章 長安戰慄第948章 李家有女可爲後第296章 再度晉升 討賊軍令到第194章 春雷動第511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第268章 禽獸總比禽獸不如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