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李橫衝

(感謝林霜衣、金色大地、無間嘯風幾位的月票支持,謝謝大家,九月的一半又過了,大家手上出了月票的請投給木子!)

當黎明到達之時,蔚州治所靈丘城已經換上了鎮東軍和李璟的旗幟。在這兩面旗幟旁邊,還有一面稍小的將幡,上面寫着此時佔領靈丘城領兵將領的官職。

“鎮東軍押衙先鋒銀槍營副十將橫衝都將頭李”

這中鎮東軍使李璟四個門徒中排名第四的李孝存的將幡,在上次的直谷關一戰中,李存孝勇冠全軍。當時四小將繞小道突然在直谷關後殺出,守軍措手不及,匆忙迎戰。李孝存只以百人冒着箭雨殺上城頭,守關將領來戰,結果李存孝一出手就將其擒獲。關上兵馬還想搶回主將,結果李存孝的渾鐵槊一下一個,沒有人能近的了身。

那一戰,死在李存孝渾鐵槊之下的,居然多達一百一十三人,並且還生擒直谷關守將,以及隊頭都將等十餘名軍官。

這一戰,徹底打出了李存孝的威名,戰後,參與此戰的士卒們都驚爲天人,紛紛在軍中傳說着李存孝的勇猛,並有人給他取了個外號李橫衝。

李璟聽到這些後,笑着乾脆也喊李存孝叫李橫衝,並且直接挑選了二百名精銳騎兵交由李存孝統領,這個都就賜名橫衝都。劉尋和王彥章、高思繼三人也都受到賞賜,各直領一都精銳騎兵。

破關之後,鎮東軍沒有繼續迅速前進,而是暫時休整。李璟只是派了李維的飛鷹營的騎兵四散開來。前往蔚州打探消息。

“郡公何不趁勝出擊。趁靈丘城還沒來的及防備或者逃跑之前殺過去呢?”郭承安跟隨在李璟身後。一起登上直谷關上眺望遠方。

李璟微微一笑,沒有直接回答,卻反而轉頭問李振,“興緒,你以爲我們此時也應當立即出擊嗎?”

“此時出擊可以將靈丘城中的朱邪黨徒一網打盡。”李振捻着鬍子說道,不過略沉吟後又道:“不過郡公攻下此關,卻在此地暫時休整,振以爲。郡公之意似乎是打算如羣狼圍獵,發現獵物並不直接衝上去,而是先在後面驅趕追逐,然後等到對方筋疲力盡之後,那時便自然會有掉隊落單的,如此便可以輕鬆的將後面的捉到。”

這個解釋僅僅只是從戰術的角度上說明李璟沒有立即進攻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其實是李璟入晉之後,就沒有打算真正的要和沙陀人硬戰。沙陀兵雖少,可沙陀人的強悍也是不容忽視的。鎮東軍雖然連戰連捷。可卻也無法掩飾鎮東軍其實還太過年青的弱勢。

這樣的弱勢,以往都或者因爲對手太弱。或者因爲戰術謀略上的優秀而彌補了這個弱點。但這裡是代北,是沙陀人的地盤。沙陀人的彪悍是不需要解釋的,哪怕現在李克用父子不在大同,可這些沙陀兵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硬打硬的打過去,雖然肯定能夠擊敗他們,但也會對鎮東軍造成極大的損失。

直谷關一戰,雖然李存孝他們一千人就拿下此關,而且李存孝一人就殺了一百多人。可戰果統計,此戰殲敵一千,參戰的鎮東軍也損失了近五百人。

以一千攻一個千人把守的險關,最後奪下關城,還將敵全殲,傷亡以一換二。如果在別人看來,這是一個極大的勝利。可在李璟看來,這卻是鎮東軍從未碰到過的巨大戰損比例。特別是那些沙陀人最後只逃走了十餘騎,其它的全都戰不降,戰到了最後一人。

李璟從幾個沙陀傷兵那裡得知,最後逃走的卻是李克用新收的養子,李嗣源。聽到這個名字時,李璟大爲驚訝了一下。李嗣源,李克用十三太保之一,歷史上,他與李存孝本來還同是李克用的養子,兩人是兄弟。李嗣源雖然不如李存孝那般的勇猛絕倫,但也一樣是一個勇將、智將。

在史上,李嗣源纔是真正的李橫衝。在他很年少時便追隨李克用南征北戰,英勇無畏,能徵敢戰。歷次征戰中,李嗣源常常率領最精銳的騎兵,強行衝破敵陣,世人皆傳“李橫衝”,以驍勇名振當時,他曾於青山口擊敗後梁名將葛從周,在幽州大敗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借黃河封凍之機奇襲兗州,而結束樑晉四十年爭雄,最後攻入汴州,滅亡後梁者,正是李嗣源的部隊。可以說,在後唐百戰建國的過程中,李嗣源居功至偉。

而且李嗣源是一個難得的樸實忠厚、忠誠正直的人。不過在五代的浪潮之下,就算是李嗣源這樣忠厚之人,最後也不得不在後來的時勢大潮推動之下,被逼成了叛軍首領,又不得不一步步走下去,逼死的莊宗李存勖,成爲後唐明宗。

拿下了直谷關,竟然漏掉了這樣的一條大魚,李璟不免覺得有些遺憾。如今的李嗣源,還僅僅只是李克用新收的義子,可李璟卻知道,這人在晉軍之中,絕對屬於五虎上將的級別,更何況,這還是坐了後唐七年龍椅的明宗皇帝。

正是此戰,沙陀人那悍不畏死的彪悍讓李璟不得不考慮一個事實,那就是真打起來,如果沒有數量優勢,鎮東軍眼下其實還不如沙陀軍。強打,必然得付出極大的損傷。

“興緒,你說我們此次入晉的目的是什麼?”李璟問。

入晉當然是應旨平叛,但事情沒有這麼簡單。李振心裡對於李璟的評價,這個主上表面上看起來是個無利不起早的人,可其實,他雖然年青,卻極具戰略眼光,他的很多動作,其餘都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入晉,不僅僅是因爲皇帝的旨意。雖然李璟表面上對皇帝相當的忠誠,但李振卻早看出,這只是因爲眼下對皇帝保持忠誠是對鎮東軍最有利的作法罷了。如果不是這樣,李璟是絕不會如此順從皇帝旨意的,從本意裡,他就看不到李璟那種骨子裡的那種真正的對皇帝的忠誠。

入晉平亂,爲的是什麼?

李振想來想去,覺得是爲名聲,聲望。眼下李璟雖然說得天子看重,可畢竟實力不強,連一個節度使都不是,現在只是一個防禦使,上面還有都防禦使,觀察使、節度使。

特別是李璟如今得罪了大宦官田令孜,李璟要與他對抗,是完全處於下風的。要想改變這種情況,那便是增強自己的實力。這實力不但包括兵馬錢糧地盤,還同樣包括名望聲勢。

李璟不是世族豪門出身,雖然做了崔芸卿,於琄的門生,做了宋威的義子,可這方面還是不足。這樣一來,李璟只能靠打仗,來提高自己的名望聲勢。李璟能有今天,也正是這麼一路走來的。

沙陀人的叛亂,一開始便勢不可擋,朝廷接連換帥都遏制不了。

如果這時李璟能擊敗沙陀人,那麼李璟和鎮東軍的威望便將真正的名傳天下。那個時候,就算田令孜這樣的大宦官,也不得不顧忌良多了。

李振將自己的想法,有所保留的說了出來。

“既然是要借平叛,來壯我鎮東軍聲威,可這不是更應當出擊嗎?”郭承安一時有些沒轉過彎來。

李璟微微一笑,並沒有將自己的所有想法說出來。

打仗,也有幾種打法的。眼下朝廷七鎮平亂兵馬中,李璟只是一路偏師,雖然擔任東面行營都統之職,但地位是遠不如鄭從讜的,甚至連於琄和李鈞也大不如。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李璟真的賣命的一路打過去,最後和留守代北的沙陀人拼命,就算收復了代北,其實功勞也不大。

這場平叛,最關健的不是收復代北,而是擊敗李克用和李國昌。

李璟的目標是李克用父子,現在,他不打算在這裡無謂的消耗力量。更何況,如果他在這邊把李克用的後院真的給立即佔了,自己白白消耗了實力,反很有可能讓中路的鄭從讜等兵馬撿了便宜。

“攻下直谷關,弟兄們也累了。先暫時的休整一下,另外,就地收集軍糧。對了,按先前的佈置,對於蔚州,咱們要三光,牛頭牲口搜光,錢糧金帛取光,百姓邊民全部移光。”李璟道。

李璟現在的想法很簡單,他只需要帶大軍一路威壓過去,迫代北各城的沙陀兵主動撤離。然後他輕鬆的收復各城,並且順便把代北的牛羊馬匹,錢糧財物通通搶光。甚至他要連那些代北的百姓通通遷往遼南、登州。

至於那些留守的沙陀人是否會撤走後,前去與李克用他們會合,以增其勢力,這個李璟可就不管了。

入晉第一功,收復代北。這是李璟的目標,而且,他既要收復代北,還不打算和沙陀人硬拼,而是要輕鬆的接收這些空城。先把這些人趕去與李克用匯合,最好是李克用得了這些兵後,能把朝廷的兵馬猛揍一頓,要不然,如何顯示鎮東軍的勇猛與不凡來。

李振此時已經終於琢磨出李璟的想法來了,不由輕擦了擦額頭的汗水。主上這是準備讓太原的各鎮兵馬不好過啊,但願老天保佑這些官兵,不會被打的太慘。(未完待續。。)

第97章 韓家公子與蕭家小娘子第580章 東成西就第94章 組建左右家丁隊 意外得悍將兩員第886章 突破第269章 公理只在弩車投炮射程之內第814章 使命召喚第280章 新軍師出奇謀 二正合二奇勝第605章 大唐中興,似乎指日可待了!第836章 飛虎弒子第50章 慶賀第352章 夜襲渤海公主第799章 老成謀國第273章 懷疑猜忌第428章 七軍震憾第978章 樑藩第561章 李璟沒有最狠,只有更狠!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61章 瘋子第36章 好兄弟第882章 王冠易主第481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1012章 一戰定江山第446章 死掉的敵人才是最好的敵人第801章 出局第805章 不自量力第483章 十二路諸侯共討草賊第693章 圍獵第248章 聯合艦隊渡海來襲第57章 暗箭傷人第574章 糧票第903章 宮變第295章 大被同眠夜御三女 納姐妹花收服大將第650章 帝王雄心第620章 來者不善第135章 裡應外合 賊多勢衆第900章 幹了第219章 小賊欺吾太甚!誓滅汝!第36章 好兄弟第168章 沒有攻不破的城堡第726章 背水一戰第72章 禍水東引第597章 便宜舅子大瑋瑎第184章 返回沙門鎮第151章 什麼都可以拿來賣第686章 帝國崩潰第475章 招甚鳥安第800章 孤與將軍解戰袍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1000章 全線出擊第775章 征途第2章 一門三寡婦第613章 戰爭賠款第150章 遲遲趕到的聯合增援官兵第840章 軍令狀第976章 秦軍總兵力四百三十萬?第118章 花和尚裸身戰戍兵第745章 棄卒第25章 發財了第227章 壓跨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43章 勝了!第60章 要債第110章 高利貸第113章 有錢能使鬼推磨第680章 燕王第290章 納王惋君兩家休兵,交青泥城少主身死第549章 李克用飛虎落平陽第397章 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第475章 招甚鳥安第878章 指導第799章 老成謀國第420章 大破樓煩關第393章 李橫衝第241章 以戰養戰第971章 真龍第78章 十年太久 只爭朝夕第606章 東線無戰事第734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977章 上原驛第414章 鎖定勝局第55章 賭鬥升級第41章 開訓動員第556章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第250章 魚上鉤了第42章 七禁五十四斬第518章 風雲再起第690章 霸王條款第853章 楊行密第456章 長安兵變第124章 接掌沙門鎮第9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580章 東成西就第616章 稅收第502章 功高震主第801章 出局第64章 行動第590章 十八萬北伐第236章 衙內第23章 鎮東海第277章 噩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