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兩太保對戰三門徒

白馬銀槍高思繼與鐵槍王彥章率各自一都騎兵趕到之後,立即藉着新到之勢力,直接發起了一波反衝鋒。沙陀人被這一衝,黑夜裡也不知道究竟來了多少人馬。

只聽到外面喊殺聲不斷,鐵蹄如雷,在關下更有戰鼓號角鐵哨聲不斷,陳鐵山死戰不肯退。不過此時沙陀人也慌亂了,先前幾百個鎮東軍士兵就和他們拼了半夜,此時再來援兵,他們哪敢停留。

王鐵槍衝鋒在前,一馬當先,兩把鐵槍右砸右刺,馬前無一合之敵。高思繼和劉尋此時也沒有辦法,王彥章已經帶着兵直接衝進了敵羣,猶如虎入羊羣。這個時候他們不跟上,要是等沙陀人反應過來,他們的援兵不過數百,那可就危險了。藉着一腔餘威,三人組成了這支巨大鋒矢的箭頭,呼嘯着直往沙陀人的陣中鑽去。

一鼓作氣,陳鐵山試圖重新組織起一場反攻,但他的堅持,卻反而被王鐵槍當作了目標,直接衝殺到近前。陳鐵山挺槍來戰,雙方交戰數合,高思繼和劉尋又到,陳鐵山卻是不敵,落敗而走。劉尋卻是認出這人就是這關下的敵軍主將,哪容的他逃走,直接槊杆在馬耳朵上一敲,戰馬配合許久早有默契,會意的向前直接一個猛躍過去,一下子躍出一丈多遠,藉着這個勢頭,劉尋也是用盡全身力氣,直接平端馬槊,藉着極速,對着陳鐵山的後背就猛的刺了進去。

三尺槊鋒直接一刺到底,從背上刺入,從胸前透出。

巨大的衝擊力,直接把陳鐵山從馬上帶起,他的屍體穿過槊鋒之後在留情節處卡了一下,然後槊杆微微彎了一下,再猛的一下,那槊杆的彈性直接將陳鐵山的屍體彈出了鋒刃,掉路到了人堆之中。

主將既死,沙陀兵更無再戰之心,只是一味的向着南面奔跑。

劉尋三鎮率着數百騎兵緊隨其後,就如同羣狼驅趕着羊羣,驅趕着他們不斷的往關內衝去,把沙陀人自己的兵馬衝散。

依然還在與李存孝他們對峙着,誰也沒能制服誰的李嗣昭聞報,臉色如同鐵青。怎麼也沒有料到,被幾十人奪去的關城,居然到現在也沒有奪回,反而讓敵人又一支援兵趕到,連整個關門樓也奪去了,現在更連陳鐵山兄弟也都戰死了。

“立即將這十八個刺客拿下,然後全軍奪回關門!”突然一道喝聲響起,李嗣昭回頭,卻見是自己義母,劉氏突然出現。在他的旁邊,義兄李嗣源也在一旁。

“夫人怎麼回來了?”

“這關上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情,我怎麼能離開。”劉雲娘剛離開泰戲關沒多久,就有人來報說有刺客闖進,殺了劉知節,並且已經擒拿了李克修三兄弟做人質。

等聽到李嗣昭投鼠忌器,因爲有人質在敵手,一直無法處理後,劉氏毅然和李嗣源帶八百騎趕回來了。

只是沒有想到,這邊的情況比她預料中的更糟糕。

“夫人,三位將軍在刺客手上!”李嗣昭黯然道。

劉氏道:“我知道三位叔叔在刺客手上,可是現在關只除了三位叔叔還有五千多弟兄。先是刺客出現,接着又奪了城門,現在又來了敵軍的援兵。可以預料,敵人的大部馬上就要出現。再這樣猶豫下去,不但救不了三位叔叔,就是我們所有人也都逃不掉。聽我的,立即拿下這三個刺客,然後全力奪回關城。”

“快去,不管出了什麼事,最後我來負責!”劉氏急了。

李嗣昭還在猶豫,李嗣源已經立即領命,轉身對身後的八百騎道:“跟我來!我們去奪回關門。”

八百騎縱橫而去,李嗣昭見此只好下令對李存孝等人動手。

李存孝十八人此時已經退入了鎮將府大堂之上,以李克修三人做着人質。李嗣昭進攻,可李克章被捆起來,被李存孝抓在手中,擋在門前,進攻的沙陀人畏手畏腳,攻了一陣,反而被李存孝捅死了十幾人。

另一邊,李嗣源帶着八百騎衝向關城,半路上見到許多敗逃之兵被鎮東軍驅趕過來。

連忙下令列陣迎敵,以弓箭射住陣腳。

“任何人不得衝擊陣腳,圍令者當場射死!”看到那些敗兵被驅趕着直接向陣前趕來,李嗣源大喝。

可是那些敗兵本就不是精銳,此時慌了手腳,只想逃入李嗣源的大部中,哪顧的許多。

見警告無效,李嗣源大喝:“陣前二十步者,全部亂箭射死,放箭!”

一陣箭雨過後,衝在最前面的十幾人頓時中箭倒地。

這一下,那些亂兵終於清醒了一些。衝擊自家軍陣可是死罪!

前有攔截,後有追兵,這些沙陀兵此時已經沒有了退路,最後只得在陣前停下轉身,開始組成一個鬆散的陣列,回身迎戰。

劉尋見沒能驅敵衝亂敵陣,不由的皺眉,看來沙陀人中也不全是陳鐵山那樣的將領。

兩軍當下展開激戰,一方是劉尋等四百餘騎,新到勢頭正銳,一心想要直接衝入關內,擊破敵軍。而另一邊李嗣源臨時得劉夫人之命,眼下正有不負軍令的死戰之意,一心要破敵奪回關城。

不多時,李嗣昭也得了劉夫人之命,又率了一部前來。

“三位將軍奪回來了?”李嗣源見李嗣昭出現,連忙問道。

李嗣昭有些黯然道:“刺客拒不肯降,還在府中放火,鎮將府被燒成了白地,三位將軍和刺客都死於火中,連點灰燼都找不着了。”

李嗣源也沒有料到竟然是這樣的一個結果,義父九兄弟,先前起兵之時,留在長安城的克儉與克讓已經被殺,如今竟然在這裡又沒了三個。

“不用去想那些沒用的了,現在還是先拿回關城要緊。夫人判斷,敵人大部很可能馬上就到。”李嗣昭咬着牙,一臉的憤怒。李嗣昭雖然現在是李克用的養子,但其實他自小是跟着李克矛的,與李克柔更親。現在這個養父死了,這讓他如何不怒。

李嗣昭、李嗣源二人含怒出手,當下兵馬又多,再無後顧忌憚之憂,越打越猛。

反而劉尋四百餘騎,在衝殺一陣之後,漸漸陷入了苦戰之中,以寡敵衆,漸漸難支。最後反而被李嗣昭兄弟二人逼的不斷後退,重又退回到了關下的那個簡陋陣地。人困馬疲,最後只得下馬,在劉尋原來的那個車陣基礎上,又堆了一圈屍體做爲防守陣地。

“再堅持一會,郡公就要到了!”

黎明的曙光出現,曦光照亮了大地。

打到了這個地步,李存孝依然生死不知,連王鐵槍和高思繼帶來的四百人也折損的差不多了,陣地後,只餘不到百人,而且幾乎都帶着傷。這個時候就算撤退也來不及了,唯有堅持,也許纔有一線生機。

對面的李嗣源李嗣昭也對鎮東軍的這點人十分欽佩,兵都快打沒了,可後面的四杆幡旗依然不倒。

“對面的將軍可否報個名,在下對於幾位十分欽佩,不忍眼看着你們在此身隕。不如你們放下刀槍,歸附我沙陀軍。某雖只是一員小將,但卻願意在義父面前,爲幾位力薦。”李嗣源在陣前喊道,他已經帶兵半包圍了這裡,準備發起最後的衝鋒。不過那幾員將領的表現實在驚豔,他不由的想要招攬一下。這些鎮東軍造成的殺傷太大了,越是到了此時,如果他們做困獸之鬥,他的手下不免再添傷亡。

“小子,先把你自己的名字報上來再說!”王鐵槍靠在一具已經冰冷的屍體上,面容疲倦,可卻神色自若,絲毫沒有半點恐懼之意。

“在下李嗣源,我旁邊這位是我義弟李嗣昭,我兄弟二人都是大同李留後義子。”李嗣源大聲道。

王鐵槍躲在屍體堆成的掩體之後,高聲道:“我們乃是生死四兄弟,我大哥號稱一百步計智將劉尋,二哥乃是人稱白馬銀槍高思繼,某使兩把鐵槍,人稱鐵槍將王彥章,還有先前帶着十八騎潛入關內的,那是我們四弟,人稱打虎將的李存孝。招攬就免了,我們都是鎮東軍使李郡公的門生。老子只問你一句,我們四弟現在何處?”

聽到這四個居然是李璟的門生,李嗣源感嘆了一下,難怪如此厲害,原來竟然是李璟的門生。這時他也知道招攬無望,有些索然道:“你說的那位四弟,潛入關中殺我沙陀大將,還劫持了李留後的三位弟弟,我們好心勸他歸降,可他卻放火把自己和三位將軍都燒死了。既然你們不願意降,那我們兄弟倆就送你們三兄弟一起去地下與他相會吧!進攻!”

沙陀人嗚嗚的進攻號角悠揚響起,緊接着城外也響起了嗚咆的號角聲,與沙陀人的號角此起彼伏。

黎明終於到來,而迎着曙光一同降臨泰戲軍城的,還有李璟率領的足足五千鎮東軍趕到!

(未完待續)

第710章 火中取粟第960章 忠義第43章 練兵之法第448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714章 戰守第986章 援朝第25章 發財了第856章 斬帥第37章 偶遇郡主第910章 虛虛實實第734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940章第517章 叛逃!第709章 狂野第834章 飛揚跋扈第298章 刺史之位 軍號鎮東第258章 兄弟第543章 兼淄青平盧軍留後知節度事第853章 楊行密第21章 勝第200章 奇兵破賊寨第953章 得之桑隅,失之東隅第886章 突破第511章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第956章 劍履上殿,贊拜不名!第994章 欲問天子名,日從日上生第376章 收將 奪城第723章 緊迫第625章 服軟第250章 魚上鉤了第1015章 智取河陽第686章 帝國崩潰第100章 盜匪來襲第652章 河北道兵馬元帥第925章 搶關第564章 鑌鐵之國 耶律阿保機第877章 一錘定音第317章 聖旨到!第619章 名將之威第970章 墊腳石第265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639章 霸業初成第281章 機發飛火 一戰功成第792章 虎膽龍威第747 章 人質第828章 朱溫降唐第206章 海神之怒第979章 先下手爲強第646章 底氣第424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11章 赦放第351章 平遼第600章 碰撞第427章 反擊、伏擊第176章 撤退第608章 齊人之福第254章 地道戰第526章 會獵於野(二)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315章 安東都護府第634章 奚王牙帳第704章 造反無罪第710章 火中取粟第128章 潛流涌動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529章 會獵於野(五)第361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愛美人更愛江山!第755章 將計就將第881章 輕取雁門第686章 帝國崩潰第457章 龍顏大怒第971章 真龍第822章 雛第857章 虎落平陽第875章 功敗垂成第179章 增援第752章 羊人第612章 天子御封,安東郡王!第1001章 中計第792章 虎膽龍威第810章 吞併五胡第210章 決勝千里第1006章 羣雄逐鹿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940章第717章 杭州八都第583章 橫行天下第459章 以退爲進第616章 稅收第656章 圖窮匕乃現第25章 發財了第111章 揚帆出海第315章 安東都護府第684章 廢除節度使第59章 虎爭第553章 糧食纔是硬通貨第71章 一個不留第593章 殖民第570章 顛覆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