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逼反

(感謝君子愛我所愛、書友120514022223886兩位支持,謝謝!)

八月十六日,李璟在遼東城下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八個軍的戰兵,加上四個軍的團結兵,還有八個軍的鄉兵,一共二十個軍十萬兵馬齊至遼河東岸集結,然後一路路開過遼河城下,接受李璟與諸將的檢閱。

閱兵儀式過後,李璟又向全軍舉行授勳儀式。

獲得各級勳功的將士千餘,李璟與諸將分別爲獲勳將士頒發勳章,並賜勳劍。

一級武騎勳章、二級屯騎勳章、三級驍騎勳章、四級遊騎勳章、五級飛騎勳章、六級旅騎勳章、七級勳章雲騎、八級羽騎勳章。

另外還有特別龍驤勳章、特別虎賁勳章、特別豹韜勳章、特別鷹揚勳章、特別鳳翔勳章、特別天狼勳章。

這次頒發的勳章都採用金銀鑲嵌寶石製作而成,十分的美觀大氣寶貴。本身就含金量十足,而且所有的這些勳章不但代表着榮譽,還代表着極多的特權。

根據不同等級的勳章,八等勳章獲勳者將被稱爲勳士,六等特別勳章獲勳者將被稱爲爵士。

勳士能夠享受一份勳士津貼,以及見官不拜,並將獲得二十畝免賦勳田

而爵士不但享受一份豐厚的爵士津貼,見官不拜外,還將獲得五十畝免賦勳田。

每個獲勳的勳士還將獲得一把勳劍,軍械司特別打造的精鋼橫刀,鯊魚刀鞘,黃金劍柄。

而獲勳的爵士所獲得的更是珍貴無比的大馬士革變刀,這些烏茲精鋼打造的名刀。還用玉裝飾,玉具大馬士革勳刀。

一千多名獲勳的將士,其中只有不到百人獲得特別勳章,獲得八級勳章的也只有三百餘人。剩下的,更多的則是獲得‘戰鬥勳章’一枚。戰鬥勳章授予戰鬥十次英勇的將士。一次性獎勵一筆賞金,剩下的便是榮耀,和見官不拜。

另外,這次平遼戰役,李璟還頒發了遼東戰役勳章,所有參加遼東戰役的將士都獲得一塊。做爲紀念,並獎勵他們的英勇戰鬥。

每個獲勳的將士,都穿着特別的勳服,佩着勳刀勳將,佩着勳章,在全軍面前展示。

高德貴死後。遼東城頭上的高句麗人現在羣龍無首,雖然由高德貴之子高安武繼高句麗王之位,但明顯並沒多少威望。外有大敵壓城,內城各個實權臣下,高安武的日子很不好過。

此時站在城頭上,看着不遠處唐軍旁若無人的在城下閱兵,那盛大的規模。鼎盛的氣勢,讓高安武等一衆人都個個面色陰沉。契丹將領耶律達更是幾次提出要率契丹兵撤離。

高在鎮國軍停戰的這兩天,城下的投石車又多了許多。雖然那超級投石器還只有十座,可是那小一點的投石器大大小小的卻越架越多,現在整個遼東城四面,已經樹起了大小三百多架投石車。

再看着城下的鎮國軍那不斷匯聚的大軍,營地更是連綿不絕,數十里長。

等唐軍一旦繼續開戰,估計他們根本撐不了多久。

眼下唐軍越是不急着攻城,城中的將士越發的士氣跌落。

城外。

李璟給檢閱諸將。並給有功將士授勳之後。請出了張泰,公開向全軍將士和隨軍民夫宣讀了聖旨。十萬將士根本無法接受皇帝的旨意,一時羣情譁然。

張泰看着那場面,心驚膽顫。這裡就如同一堆乾柴,隨便一粒火星。都有可能引起大火。

不過讓他鬆了一口氣的是,李璟並沒有打算引起這場大火。

李璟在臺上向全軍將士宣佈自己接受朝廷的調任,並大講忠義等等,還讓各軍將士聽從新任的五位節帥的統領。然後又公開宣佈了對鎮國軍二十萬兵馬的裁軍。

所有的團結軍、鄉兵再服役三個月之後,將在新年前徹底解散。

另外的十萬鎮國軍,每鎮五萬人四軍,保留兩個軍一萬人爲戰兵,剩下的兩個軍則轉爲團結兵,解散回師,秋冬集訓。

李璟公佈了裁軍名單。其中水軍、控鶴騎兵、銀槍郊節軍、金甲勝捷軍、捧日軍、鐵林軍、黑旗軍、神捷軍、飛熊、選鋒十軍,被列在裁軍名單之中。

剛剛還鬆了一口氣的張泰一聽到這裡,不由的愣住了。李璟所公佈的裁撤十軍,可謂是他麾下精銳中的精銳了。把這十軍裁下來,那鎮國軍剩下的十軍也就沒剩下什麼了。

他心中苦笑了一下,李璟果然沒有這麼容易就放下一切的。

果然,李璟很快又宣佈,他暫時將繼續留在這裡,等待朝廷派來的鄭崔二人接任。在此期間,李璟將招募被裁撤的十軍做爲他的河北道兵馬元帥的牙兵,等候交代這裡的職責後,一同隨他赴河北上任。

下面原本還激動的將士,馬上就安靜了不少。其中被點到名的十軍將士,心中安心不少。不管要去哪,只要是跟着郡王走就不會錯。其它分開隸屬於新的五鎮的十軍,則要沉默許多。至少那些被裁的團結兵和鄉兵,都有些唉聲嘆氣。雖然他們當的是團結兵和鄉兵,但待遇其實並不差,甚至比其它地方的牙兵都還好。現在被裁撤,不免心中失落。

李璟又與諸將一起上臺說了許多安撫軍心的話,雖然不少將士都不滿朝廷的這個安排。但是蛇無頭不行,李璟這麼遵守朝廷的旨意,而且又暗中與諸將召軍中的各級軍官分別議事安撫交待過,讓他們安撫軍心。

這個時候,各級軍官保持沉默,支持李璟的決定,下面的士兵雖然一時無法接受,但也無可奈何。總的形勢,仍然在李璟的控制之下。

雖然可能兩三月內,現在的情況還不會改變,但想到李璟要離開。鎮國軍一分爲五,剛剛還激昂熱烈的士氣,一下子便低沉了許多。

接下來的幾天,李璟便乾脆取消了對遼東城的馬上進攻,繼續進行休整。

八月十九日。遼東城中契丹將耶律達乘夜率兵出城北走,高安武不敢阻攔。

契丹人一走,城中士氣越發的低落。城中高句麗人見契丹人撤離,李璟並沒有追擊,結果人心異動。當天晚上便又有有開城逃跑。接下來的幾天,每天晚上都有高句麗將領率部離開。

過了幾天。城中甚至已經有人開始大白天的就直接闖門離開。

高安武雖然想要阻止,可幾次下來,反而造成了想離開的兵馬與守軍流血衝突,甚至差點引起全城騷亂。最後高安武不得不讓人離開,如此一來,短短的半個月內。城中的兵馬已經跑的差不多了。連高德貴原來的老部下,這個時候也料定遼東城無法守住,不斷帶兵離開。

九月初,當長安皇帝遇刺的消息傳到遼東之時,遼東城中已經剩下不到三萬兵馬。城中的密諜傳出消息,高會武已經完全無心處理軍政事務,每天就是醉生夢死。沉於女色之中,完全的自暴自棄了。

得到這個消息,李璟立即下令擂鼓點將,吹解聚兵,同時派人向遼東城中送達勸降書,讓高安武開城投降。給他三天時間考慮,限期攻城。

這些天李璟沒有攻城,其實一直在等候長安那邊的消息。

等了這些天,長安的消息終於傳來。表面上,李璟纔剛剛收到長安皇帝遇刺的消息。

可實際上。李璟現在與長安之間早建立了一條交通線,快馬每日早晚傳遞消息。從長安到遼東城下,李璟五天就可以收到長安的消息。這條通訊線,幾乎能達到極限的一日千里傳遞。

早在半個月前,李璟就已經收到了天子遇刺的消息。得到李維的密報一切按計劃中進展。

也正因如此,李璟這段時間纔會這麼個悠閒安穩。

不過朝廷開始一直沒有公開皇帝遇刺的消息,直到不久前,李維與公孫蘭在一家暗中秘密控制的長安小報上突然揭密公佈了天子遇刺的消息。

李維不但通過這份小報公開了天子遇刺的消息,還把朝廷已經查出刺殺幕後之人是河北三鎮的消息也公佈出來。甚至把諸多原本保存在六扇門中的證據一起公佈出來。

一石激起千層浪,誰也沒有想到,一份小小的報紙,居然能爆出這樣的猛料來。

自從登州建立報館,發行報紙之後,從東往西,各地不斷的開印報紙,京城長安這樣的地方,百萬之家,辦報當然更有前途。到現在,長安城中大大小小的報紙有二三十家。一開始朝廷對報紙是不聞不問,到後來的管制,再到後來的重新開放,使得現在長安的報紙雖然比較謹慎保守,但同樣成了長安達官百姓們獲取諸多新聞的重要途徑。

秦報原來只是這其中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報社,擁有的全部員工只有三個人。發行量更是隻有三千份而已,可當秦報用當天全版的篇幅公開了這件朝廷一直在保密中的刺殺天子案之後,立即就火了。

各家報社紛紛轉載,當天,秦報增印了一萬份,全部售光。

第二天,朝廷前來調查時,秦報三人就已經完全不見了蹤影。

但他們引起的軒然大波卻越來越大,第二天長安的三十多家大報小報,甚至連週刊雜誌也全都發行了增刊和號外,連篇累牘的報道河北三鎮刺殺天子案。

同時,更有幾份報紙還把憲宗時藩鎮派刺殺入長安當街刺殺宰相的事情翻出來。

也有那些消息靈通的,更直接把朝廷連日來的一些兵馬調動信息給登了出來。

刺殺發生之後,河東節度使、太原尹、北都留守鄭從讜召集五千河東兵,並集結了夏銀節度使拓跋思恭的党項騎兵、天德節度使赫連鐸的吐谷渾騎兵,此外還有安慶、薩葛、契必三部騎兵。正向盧龍鎮嬀州方向進發,兵馬足有兩萬精銳。

而同時,吏部尚書崔安潛也奔赴河南,與張自勉在許州集結了宣武、忠武一萬五千兵馬,向黃河一線進發。

同時,這家報紙還報道,關中的神策軍也調動頻頻,另外洛陽方面也傳來消息,河中、河陽、義成、昭武等軍也在動員。

所有的這一切,似乎都直指河北三鎮。

這些報紙的猜測,更加證實了先前秦報說的河北三鎮行刺天子的報告。

還有報紙更加指出,其實三鎮刺殺天子,一切只因爲天子要仿憲宗皇帝削藩。並公佈了先前皇帝對李璟和鎮國軍的處置調動,聲稱,朝廷拆分鎮國軍只是第一步,拆分鎮國軍後,便是對付河北三鎮,並把朝廷任李璟爲河北道兵馬元帥,以及鄭從讜與崔安潛等各種兵馬調動的事實做爲依據。

至於有人說朝廷調動這些兵馬,是爲了派他們入遼增援,討滅高句麗之事,卻是沒有人相信的。以李璟和鎮國軍的能力,小小的高句麗早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哪還需要朝廷千里迢迢派兵前去討伐。

那份報紙編輯一口咬定,這不過是朝廷的假途滅虢之計而已。河北三鎮看出了朝廷的打算,所以想要來個魚死網破等等。

不得不說,這番帶着陰謀論的言論,卻是得到了長安無數官員百姓的支持。

甚至當天,長安無數官員雪花似的上奏朝延,請立即發兵征討河北三鎮。更有官員上奏,這個時候,應當暫時停止拆分鎮國軍之帶來,讓李璟暫時繼續帶領鎮國軍,讓他率兵先放下高句麗,先入關助朝廷掃平河北三藩。

田令孜當天下令金吾衛查封了那幾家言論過火的報館,同時下令所有的報紙發行前一律得先送交大理寺審。審覈通過才能發行!

可不管朝廷方面如何處理這些報社,這個時候,朝廷已經無法再隱瞞保密刺殺事件了。面對天下的議論紛紛,還有官員們的羣情洶涌,一致聲討河北三鎮,李儇和田令孜都須要立即拿出一個應對措施來。

而就在這個關健時刻,盧龍軍行軍司馬李全忠,突然向義武軍發難。

成德軍王景崇、魏博軍韓簡與盧龍軍劉嶽各出兵支持,四路兵馬突襲一直忠於朝廷的義武軍,易定二州易手,義武軍節度使侯固被突襲兵敗身亡。

前後只用了十天時間,四路兵馬就滅掉了轄治易、定二州的義武軍。

隨後,李全忠自稱義武軍節度使,並把其原來轄治的瀛、莫二州中的莫州交給劉嶽。

一時之間,整個河北,除了南面的義昌軍,其餘四鎮皆反!(未完待續。。。)

第992章 開疆拓土第810章 吞併五胡第416章 小朝廷第456章 長安兵變第714章 戰守第302章 謀士雙璧之李振第220章 大軍壓境第81章 招兵買馬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2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897章 借威第588章 萬事俱備第749章 瓜分第15章 團結兵第743章 雙喜第688章 萬衆期待第990章 二世第825章 另立天子第758章 在下一盤很大的棋第255章 佔領第353章 霸業根基初成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675章 大齊開國皇帝第181章 跟我回登州吧第862章 殘酷第705章 謀位第56章 萬貫豪賭 八棱金箍狼牙殳第986章 援朝第930章 黃色警報第661章 滅國第806章 曲徑通幽第233章 脣槍舌戰第13章 十五戶抽一丁第404章 軍妓第160章 人口突破一萬 新學堂開學第83章 返鄉第746章 淪陷第526章 會獵於野(二)第244章 尚君長求見第798章 逆襲第538章 無恥第65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83章 返鄉第351章 平遼第574章 糧票第721章 暗戰第998章 釜底抽薪第891章 龍騎兵第343章 以文馭武第562章 又是一個大豐收第294章 無雙美眷 洞房花燭第78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章 鬥米二百錢第34章 搶功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肥羊第618章 深謀遠慮第355章 河北強藩 幽州盧龍第600章 碰撞第39章 左一都第一隊第435章 慈不掌兵第140章 岌岌可危 千鈞一髮第971章 真龍第271章 一女二嫁第180章 爲了婊子和錢第3章 鬥米二百錢第623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第492章 點將不如激將第357章 搶幽州第598章 復國第48章 升賞第44章 斬首與二十軍棍第974章 以壯觀瞻第31章 自來熟的青衫男第778章 滅頂之災第254章 地道戰第791章 征服第539章 亂戰臨沂第494章 迷霧暗襲第585章 蔡州賊第445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550章 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315章 安東都護府第282章 虎去狼來第229章 喜上添喜第51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33章 前節度使於琄第1009章 新目標 東西兩京第143章 勝了!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90章 聯姻第58章 得金贈槊 結義四兄第462章 五軍五衙第134章 借刀殺人第29章 垂青第634章 奚王牙帳第651章 拆分鎮國軍第957章 勸進第387章 無敵的放羊娃第590章 十八萬北伐第512章 月色撩人,春色無邊!第987章 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