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帝國崩潰

(擦一把鼻涕,喊一聲:求票票啦!)

公孫蘭站在李璟背後,一雙如蔥似玉的雙手正按在李璟肩頭幫他按摩揉捏。

力度不重不輕剛好,李璟微閉着眼睛享受着這難得的放鬆,聞着那股如蘭似馥的芬香,李璟整個身心都放鬆了下來。

“三郎欲以內閣來取代宦官干政乎?”

李璟閉着眼輕輕嗯了一聲,歷史上,中國有三個朝代宦官禍害最大,分別是東漢、唐朝和明朝,但不論是東漢還是明朝,這些太監與唐朝的太監一比,那真是差了十萬八千里。自肅宗之後,唐朝皇帝幾乎都是由宦官所立,皇帝成爲太監們的傀儡,甚至其中還有兩個皇帝被太監所殺,其中連元和中興的唐憲宗都是死於宦官之手。

而且唐朝宦官專權,宦官所掌的北司壓在宰相們的南衙之上,手中更掌握着朝廷的禁軍部隊,可謂是生殺予奪,皆在宦官之手。

晚唐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是毀滅唐朝的兩個巨大毒瘤。

李璟既然深知這兩點,自然不得不防。

太監能夠干政,很大原因還是由於皇帝需要制衡宰相們的權利,結果開始任用最親信的宦官,最後導致宦官干政。

因此,要想杜絕宦官干政,關健在於有人能代替宦官的這個角色,幫助皇帝平衡宰相的權利。想來想去,李璟決定新建一個內閣,來取代這些宦官平衡相權。

但內閣又不能太權重,不然最後就會完成成爲黨爭。而黨爭同樣是毀滅唐朝的一大禍害。

思來想去。李璟最後仿明前期設內閣學士。

不過這個內閣與明朝的內閣又不同。李璟設立的內閣其實相當於明朝的司禮監。

內閣學士共設九名,全部選用那些極有才名的文人擔任,品級設爲正五品,比起左右僕射的二品,六部尚書的三品要相差很遠。內閣學士爲李璟的顧問,有顧問諮詢與勸諫之職,同時還擔任經筵進講之職。最爲重要的,則是他們將按李璟的意思。對尚書省上交的所有奏摺草擬意見進行批覆。

所有的奏摺先交到內閣匯兌,內閣呈交李璟過目,再交到尚書省負責草擬意見,然後再由內閣報呈李璟批准,內閣按李璟的意思代筆批紅。

尚書省掌票擬權,內閣代行批紅權。

爲了防止內閣專權,所以任命的都是一些極有名望、品格端正的文人學士,並且他們的品級不高,設定爲正五品,遠低於尚書省一衆官員。更關健在於。內閣學士三年一任,不得連任。再次任職必須相隔三年以上。

不讓權利久掌握在一人手中,這是最佳的制衡之法。

第一批內閣學士李璟已經擬定了人選,這幾年來,由於登州的繁華,以及重教,崇文,大量的士人涌入東北道登州等地。其中有許多都是此時極爲名氣的文人詩家。

有一部份已經出仕東北道,但也有一部份暫時只是在文華閣中擔任着顧問諮議的閒職。

這一次,李璟就從其中挑選了幾人爲內閣成員。

如今的內閣名單是羅鄴、曹鄴、許棠、喻坦之、聶夷中、李洞、鄭谷、周鷂、皮日休九人。

原本李璟還打算任用崔致遠和杜仲武二人爲內閣成員,但一想他們的外戚身份,最後還是不想開這個頭,而只選了九名名望很高的文人出任內閣成員。

這些人都是如今名重一時的文人,一部份也做過官,少部份屢試不第,但名聲不錯。

其中的曹鄴,大中年間進士,先後擔任過天平節度掌書記,太常博士,吏部侍郎、洋州刺史。後來辭官歸裡,如今遷居登州。李璟親自拜訪過他,交談過後覺得這人不但有文名,對於政務方面也很熟習,因此,已經決定任曹鄴爲內閣首輔,然後以在濟州擔任過縣令的羅鄴爲次輔。

文人們愛惜羽毛,特別是這些名士,內閣學士的官職不高,但權重。不過比起普通官吏來,這些人弄權的可能性更小些。

李璟如今擁有五省三十州一百縣,必須有一個強力的中央朝廷,雖然萬事草創,但卻是必須經歷的。

聽李璟有些傾訴似的講解了一番新制後,公孫蘭倒也弄明白了不少。

“崔李二位僕射與六部尚書及諸位大將,他們看來也是支持三郎的新制的,相信,有大家的支持,這個新制能迅速的推行下去,很快見到成效。”公孫蘭安慰着李璟。

李璟點了點頭,開弓沒有回頭箭,如今改制觸動的利益並不多,李璟也確實不用太擔心。畢竟,他的這支軍隊,其實一開始就是一支新式軍隊,雖然後來收納了不少歸附軍隊,但歷經整編,已經溶入其中。正因如此,這是一支與其它藩鎮和朝廷禁軍完全不一樣的軍隊,李璟纔有把握這個時候推行新制。

二人說着話,便聽到外面趙江報道:“郡王、公孫中丞,外面有監察廳來人。”

公孫蘭立即出去,片刻之後拿着一封信走了回來。公孫蘭任監察廳中丞,還兼任着第四司調查司的郎中,負責分析匯兌情報,並協調各司情報共享。

公孫蘭進來,將信遞給李璟。

李璟接過信,這信筒已經打開,取出書信,上面卻是一封密信,由阿拉伯數字和漢字以及各種符號組成。不由的苦笑的還給公孫蘭,情報系統內的信件傳遞,用的還是他當初設計的密碼暗語。只是就算如此,此時他面對着這封鬼劃符,也是一字也看不懂。

“這是剛從長安傳回來的情報,是用飛鴿和快馬以及快船一起傳遞的,從長安到這裡,只花了兩天時間。”公孫蘭輕笑着說道。

長安到新更名爲遼陽的遼東城。距離三千五百里之遠。這信卻能在兩天之內送到。真是了不起。看來其中監察廳的飛鴿系統居功至偉。不過能動用飛鴿、八百里加急、快艇送來的信,裡面的內容肯定不會簡單。

“是什麼消息?”

公孫蘭認真翻譯過後,臉色也不由微變,向李璟道:“駐守東都的汝州招募士兵因上元節賞賜太簿,在兵馬使李光庭的率領下做亂東都,燒安喜門,焚掠市肆,由長夏門去。緊接着。河中再次軍亂,河中都虞侯王重榮作亂,剽掠坊市俱空。”

聽到這個消息,李璟也不由的皺了皺眉。不久前朝廷在汝州南設立的溵水防線剛剛不愧自散,忠武軍節度薛能兵變被殺,忠武軍一分爲三,徐州的感化軍將士被殺三千,其實將士已經逃回徐州。連防線的最高指揮官鄭、汝把截制置使,泰寧軍節度使齊克讓都害怕忠武軍反戈,已經率軍撤離。

這個時候。河中又一次軍亂,連東都都亂了。

“黃巢渡過淮水在泗州殲滅曹全晸後。遂入潁、宋、徐、兗之境,所至吏民逃潰。目前已經攻隱汝州南申州,並輕鬆渡過溵水防線,已經奪下汝州,直逼東都。”

“朝廷什麼反應?”李璟問。原本東都這邊有崔安潛在,李璟認爲黃巢不能討到好去。可是現在看來,黃巢沒有動手,在汝州、陳許一帶的溵水防線的幾萬人馬就直接崩潰了。崔安潛現在在東都,後面是河中王重榮亂軍,前面是黃巢在進入河南後又一次膨脹起來的三十萬軍隊,壓力很大。

“朝廷以河中節度使、同平章事李都爲太子少傅,以王重榮權加河中留後。以周岌爲忠武軍節度使兼許州刺史,以秦宗權爲蔡州刺史,以鹿宴弘爲陳州刺史。”

李璟不由的冷笑一聲,周岌、秦宗權、鹿宴弘等人殺節度使、刺史自立,朝廷現在不但不敢追究,反而正式承認了他們奪來的職位,這說明朝廷現在已經極度空虛了。而河中做亂的王重榮,也成功的趕走了原節度使,自己當上了留後。

內憂外患,哪怕這幾年朝廷有過改善,但到頭來,結果還是一團糟啊。

“朝廷下旨,召河東節度使鄭從讜以河北西面招討使職移交陰山以北行營節度使李克用,召其率本道河東軍,並大同軍節度副大使辛讜、振武軍節度使於琄、天德軍節度使赫連鐸、夏銀節度使拓跋思恭,河陽節度使李涿,六鎮各率本鎮兵馬南下討伐黃巢。”

李克用居然成了河北四面行營招討使,朝廷賜權節制安慶、薩葛、契必、韃靼、奚五部騎兵,全面負責對河北叛軍的圍剿。

“黃巢傳檄各鎮,‘各宜守壘,勿犯吾鋒!吾將入東都,即至京邑,自欲問罪,無預衆人。’三十萬軍直殺向洛陽,齊克讓與之相戰,所部一戰即潰,洛陽之地,眼下崔安潛只有兩萬餘兵馬。鄭從讜等人遠在河東,一時難至。天子已經下令崔安潛與張自勉、杜慆等放棄東都洛陽,退守潼關,以保長安!”

李璟聽到李儇居然下旨讓東都的放棄洛陽,退守潼關,以保長安的時候,也有些覺得不可思議。洛陽雖然在安史之亂遭到破壞,但依然是中原大都,其防禦力不言而明。更何況,雖然溵水防線失守,齊克讓又兵敗了,忠武軍軍亂,河中軍軍亂,可崔安潛手裡依然有兩萬餘人。河陽軍也就在洛陽黃河對岸,只要能據城堅守,鄭從讜等六鎮官兵也能迅速趕到。

可現在天子卻下令放棄東都,原因不言自明,他們最擔心的還是自己的小命。堅守東都雖然也許能守住,可若黃巢直攻潼關,一破潼關可就是兵臨長安城下了。這個時候,洛陽雖好,也不及長安萬分之一了。

只是他們難道沒有想過,做爲大唐的東都洛陽一但陷於敵手,會造成怎麼樣的震動?

一想到這裡,李璟也不由的有些胸悶,心煩意燥。雖然他曾經期待過這一天的到來,但當這一天真的就要到來的時候,李璟心中卻依然有股難言的煩燥。

大唐帝國,就要毀滅了!(未完待續。。)

第631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942章第780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302章 謀士雙璧之李振第907章 軍備競賽第886章 突破第598章 復國第76章 夜宴第549章 李克用飛虎落平陽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21章 勝第218章 各取所需 回師第738章 初夜第837章 逼反第480章 春寒賜浴華清池第292章 兵變第410章 猛虎不可爲犬欺第81章 招兵買馬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749章 瓜分第655章 衆將擁戴第208章 投降不殺,棄械免死!第428章 七軍震憾第766章 吾王萬歲第616章 稅收第902章 子弟第70章 截殺第886章 突破第884章 豬兄狼弟第486章 朱阿三誤投鎮國軍第984章 三箭之誓第334章 殺人立威第857章 虎落平陽第676章 東北道大行臺第503章 以卵擊石,不自量力!第25章 發財了第896章 山西都督第897章 借威第802章 廣明元年第140章 岌岌可危 千鈞一髮第743章 雙喜第923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711章 兵來將擋第206章 海神之怒第176章 撤退第173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13章 十五戶抽一丁第385章 老師出山,七鎮匯聚!第827章 回馬槍第496章 臨河而戰第497章 入獄第386章 直搗黃菊第448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664章 我棄之如敝履,爾視之若珍寶第146章 盤點 一場驚喜一場憂第283章 無敵狂飆第86章 巫山雲雨第438章 黑鴉軍的末日第968章 樑晉爭鋒第45章 考覈第726章 背水一戰第816章 一夜婉轉承歡第76章 夜宴第468章 放虎歸山第649章 朕意已決第689章 秦王再封第642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11章 揚帆出海第833章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第766章 吾王萬歲第707章 合縱第941章第419章 風雪入朔州第36章 好兄弟第168章 沒有攻不破的城堡第1009章 新目標 東西兩京第490章 梟雄初露崢嶸第251章 星火燎原第686章 帝國崩潰第618章 深謀遠慮第629章 死將第5章 捕食鯉魚者杖六十第240章 自由的條件第643章 扯旗造反第443章 英雄起於微末第901章 狗咬狗第562章 又是一個大豐收第677章 小朝廷初具氣象第514章 碧玉破-瓜時,郎爲情顛倒!第123章 當街執行軍法第319章 書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風 流第292章 兵變第664章 我棄之如敝履,爾視之若珍寶第95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516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34章 壯士斷腕第720章 反制第61章 瘋子第845章 敗訊第357章 搶幽州第130章 鎮將府的新條例與憲兵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