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妻相隨

(感謝wssssssss88、卡納瓦羅5、圓周周、我只愛中國諸位的支持,謝謝!)

廣明元年,季夏。

自從李璟通海經營海上貿易以來,秦藩的海上貿易日漸繁榮。位於山東半島的登州港原本就是大唐的四大海港之一,更是北方第一港,李璟經營七年下來,規模與氣象都遠非昔日可比,已經成爲大唐最爲繁忙擁擠的港口。

如今大唐十大港口,排名已經變成了登州港、旅順港、大連港、秦王島港、青島港、天津港、海州港、廣州港、杭州港、明州港。秦藩境內的港口就佔據了十大港口中的七個。

尤其這兩年來,國內戰亂的不斷加劇,登州商業對內銷售量大減,秦藩不得不加強遠洋海外貿易,便得沿海港口城市更加的興盛起來。五月開始,隨着夏季風的到來,也帶來了無數隨季風航行北上的而來的船舶,登州港也比往年還要提前進入繁忙的季節,每天都有無數的遠洋巨輪揚帆入港,不捨晝夜。

許多從千萬裡之外初到此地的蕃商都驚駭於此地的場面,對於他們來說,在一生的航海經歷裡,都不曾見過這樣的港口。單是那些揮舞着旗幟引導海船進出港的引導艇,它們的數量之多。效率之高,如蝴蝶穿花一樣的迅捷靈巧都叫人驚歎不已。更不用說那些來自四海的遠洋船隊。他們有的是東方而來的船隻,有從遼東、海東之地來的,有從新羅、東瀛、渤海來的,還有從南海諸多島國,以及從交州西南的諸夷蠻之地而來的,更多的還有從遙遠的非洲和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乃至更遙遠的波羅的海。

這些遙遠的蕃商在見到秦藩的遠洋艦隊和阿拉伯人的遠洋商隊帶回歐洲的無數珍貴精美的東方商品而驚歎,各式各樣的玻璃製品,陶瓷製品。香水、絲綢、唐三彩、還有工藝驚人的鐘表、紙張等等,無一不是能帶來巨大利潤的商品。見識到東方貨物的受歡迎和高利潤後,泰西之地的商人們紛紛組建遠洋商隊跟隨而來,等待着滿載東方的貨物,回去大發一筆。

雖然一路上已經見識了很多大唐的海港,但當他們進入登州港之後,才發現。原來一山還有一山高,登州港才真正是世界上最繁華的港口。

數不清究竟有多少短裝打扮的漢人男子正賣力的幹着裝卸的工作,數不清有多少琳琅滿目的貨物,不知從何而來,亦不知道將向何而去。這是何等的壯觀與氣派,商人們操着各種各樣的語言大聲的喧嚷。幾乎無論來自何處的商人,天涯海角,五湖四海,都不難從這些嘈雜的聲音裡聽到自己所熟悉的鄉音。在這些衣着各樣且華麗的船主們身後,簇擁着各種裝束的強壯的侍衛和奴僕。還有許多預備背井離鄉謀取富貴的海商們,這些人中的許多都家境貧寒。卻已經滿腔希望的寄託於流傳甚廣的海外一夜暴富的傳奇冒險上,他們甚至無力支付出海的費用,只好跟船主們討價還價的以求充當水手抵路費,在他們的臉上,看到的只是義無反顧決的決然,充滿着希望的冒險之心。

在這熙熙攘攘的碼頭人羣裡,身着藍色官服的海關官員格外引人注目,無數雙眼睛緊盯着他們的一舉一動,對於許多人來說,他們的決定往往意義重大,而正因如此,他們的檢查過程看起來更顯得嚴厲而挑剔,討好與嘆息等各種喜劇片縈繞在他們耳邊,他們都象是完全聽不見,臉上只有那種刻板的表情。他們的目光時不時的,會望向不遠處碼頭堡壘中的水師陸戰隊和港口裡停泊的水師戰艦上,然後,臉上的神情就越發的凜然而不可侵犯了。

所有入港的船隻都得經海關檢查,然後按貨物價值徵收關稅。

不少曾經來過大唐,或者祖輩們來過大唐的蕃商們發現,以往打着進貢的旗號來大唐,並不需要交稅,或者只需要交一點點稅就可以在大唐貿易的好事,早一去不復返了。雖然相比以前來,如今的秦藩海關官員,並不會索要好處,可這關稅卻是一文也不能少的。

這樣一副異常忙碌與熱鬧的景象,往往是讓人驚歎之下又暗自嘀咕的,許多新來的人不免驚奇的擡頭望着天空。

“不是都說如今大唐遍地烽煙,戰亂不斷嗎?聽說這天下最強的秦藩眼下也窮兵黷武,四處和人開戰呢,他們來時經過廣州港,這座從前大唐的第一港口,一座曾常年聚集着二十餘萬蕃商的海港,如今可是十分的肅條,完全沒有從數年前的戰火毀壞中恢復過來。可到了北方,到了登州,這裡的繁華,卻讓人難以想象在不遠的地方,正戰爭四起,烽煙不斷。

可看看港口無數的船舶,那樣五帆、七帆大船,還有港口附近無數的蕃坊、倉庫,讓他們迷惑起來,那些建築的頂部還籠罩在清晨白茫茫的迷霧中,若隱若現,但是下面卻早已經市門大開,燈火通明,讓人遠遠就能看到裡面堆積如山的貨物。

不過今日,這些都不是這個夏季風蕃商們到來旺季裡清晨最引人注目的事情,往來於這個港口的人們,忙碌的同時,今日眼角的餘光都在情不自禁的向位於港口一側的北面望去,一隊隊身着秦藩藍白兩色水師軍服的士兵持槍而立,將那塊區域與繁忙的商港隔絕開來。

在那裡忙碌的人們,明顯透露出與這邊港口大多數人格格不入的氣息,他們靜泊於港內的船隊。約有大小三百餘艘,他們孤傲又神秘的停泊於那片軍事禁區之內。任何船隻不小心靠近。都會立即招致一旁巡邏水師戰艦的驅趕。

出現在這些船上的梢工,雜事,水事,也絕不似尋常商船上的水手們,決沒有大聲喧譁,更沒有人肆意歡笑,他們安靜的呆在各自的位置上,溫順的聽從那些操着山東口音官話的人指揮。

數百個步履矯健的漢子正忙碌的裝一箱又一箱的貨物搬下船。一些大漢的臉上,還有令人望而生怖的刀疤,他們步履整齊,絕少說話,神色氣度與旁邊的那些水師陸戰隊員十分相似,只是身形更加高大,甚至膚色各異。既有標準的北方蠻人,也有精瘦的南洋人,更有非洲的黑人,以及泰西那些白膚金髮深眼窩高顴骨的泰西人。

很難讓人想象,這羣各種族的彪形壯漢,是如何聚攏到一起。並如此溫馴聽話的。

當一些明顯十分珍貴的箱子被搬上岸後,接着是更多的大麻袋,明顯一看就知道是糧食。

三百多條船隻,裝載的貨物太多了,他們從早上一直搬到午後。還在搬運。

一堆堆的貨物從船上搬到碼頭,堆積如山。然後通過碼頭上的軌道馬車,一列列的又運向了碼頭區的倉庫中。

最讓人驚訝的是,他們搬運上碼頭的貨物,除了精緻的箱子,還有如山的糧食外,甚至還有成捆的兵甲與旗幟,最後甚至牽上來無數的戰馬。

如果不是此時水師的士兵正守衛在旁,這樣的貨物上岸,加上那羣運貨的人,只怕都以爲有海賊準備搶劫碼頭了。

也有一些剛從渤海新羅海道過來的海商,隱隱從那些搬運貨物的漢子們身上聯想到了他們的身份,然後通過細細辨認那些飄動的薄霧中的旗幟,看清楚了書生在那上面的一個斗大的“張”字,最終隱約猜出了他們的身份。

這不免更加讓人驚歎了。

登州港的人這些天已經見到了無數前來的船隊,自從不久前傳出,秦王將要率軍親征南下胡人之後,先是天平、義成、宣武這三個與秦藩關係密切的藩鎮各派出五千兵馬到登州港上船前往天津,增援支持秦王迎戰胡人。而後,秦王的第十二門徒和第十三門徒楊行密與錢鏐也都先後分別帶領一萬和一萬五千兵馬北上,經過登州港前往天津,聽候秦王調派。

還有消息說,現在連嶺南東道節度使於瑰、嶺南西道節度使於球、福建觀察使、威武軍節度使張蕤也正在準備調兵北上支持秦王。

秦王親征,諸鎮響應,主動出兵支持,這讓登州港的秦人自豪無比,這就是如今秦王的威望。

但是,心思縝密的登州港的官員和海商們,心裡都清楚,眼前這隻龐大的船隊,決不會是東南諸鎮的艦隊。

那些觀察敏銳的人會注意到,在每年的夏季,其實登州港都會迎來一隻打着張字旗號的大艦隊,而且這面張字旗下還會有一面鯊魚旗。有個曾經是鎮東海海賊團中跟隨過白鬍子他們,後來洗手上岸,轉到港口做了一名小吏的人還記得,這面旗幟代表着一個人,海上女王張鶯鶯。他也還知道一些更隱秘的事情,比如這位如今佔據着新羅南方沿海諸島和沿海之地的張鶯鶯,現在還有一個新的名號,清海女王張鶯鶯,被新羅人把他和新繼位的新羅女王金蔓合稱爲新羅雙嬌。而且他還知道,這個在新羅海有着無比影響力的女人,其實還是李璟的女人,他們之間甚至還有一個六歲的女兒。

這數年來,繼承了曾經海上王張保皋勢力的張鶯鶯得到李璟的大力支持,以新羅南方的清海鎮諸島爲大本營,乘着新羅王朝腐朽之際,公然對抗新羅王。數年經營,如今新羅內亂四起,短短時間內,王室內亂不止,已經換了三位王,崔鶯鶯的清海鎮勢力越發的強大,有着蔓陀羅公主稱號的金蔓公主正式接替新羅王位,張鶯鶯卻已經在清海鎮建立了朝鮮王朝,即女王位,並立了六歲的女兒爲王儲,封清海公主。

新羅女王與朝鮮女王並立,三韓半島局勢緊張,偏偏這個時候,張鶯鶯的龐大艦隊卻出現在了登州港,這不由的讓人疑惑不已。

登州港內,那小吏還在陷入沉思當中,便聽到一個同僚指着碼頭,高聲說道:“老黑快看,朝鮮女王的儀駕,後面還有清海公主的儀駕,天啊,那個清海公主真的是秦王的女兒嗎?”

他順着指向望去,果然,便見一隊錦衣衛士舉着旗幟、金鼓、斧鉞,簇擁着一個乘輦的王冠女子,緩緩而來。

“那就是朝鮮女王嗎?居然如此年青和美麗...”

“那便是海上女王了,不如此哪配的上秦王...”

“她來做什麼?還帶着這麼多兵馬,聽水師的人說,女王帶來了兩萬人,連她那支屢立功勳,數次大敗新羅王室軍隊的海上軍團都帶來了!”

小吏輕笑,自豪無比的道:“當然是要去北方,去追隨秦王殿下,蕩滅胡虜,夫君上戰場,婆娘來相助,這不很正常嗎?”

第15章 團結兵第942章第390章 聞風而降第130章 鎮將府的新條例與憲兵隊第962章 威懾力第28章 轟動蓬萊第292章 兵變第372章 李璟的三個要求第222章 如煙花般絢爛第159章 整頓商戶 七尺劍殺豬刀第263章 你懂個卵子 這是一種威懾力第454章 天子的裁決第874章 天梯第880章 心存僥倖第842章 十步殺一人第571章 新登州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564章 鑌鐵之國 耶律阿保機第698章 非常規戰第317章 聖旨到!第37章 偶遇郡主第493章 章臺柳第911章 過火第905章 在秦王頭上撒尿第333章 反了第85章 法華院驚魂第772章 秦晉之好第712章 飛雷炮第452章 大唐第一劍俠第985章 再添一把火第290章 納王惋君兩家休兵,交青泥城少主身死第970章 墊腳石第568章 沒有硝煙的戰爭第527章 會獵於野(三)第293章 威鎮遼東 滿載而歸第645章 反將一軍第634章 奚王牙帳第200章 奇兵破賊寨第593章 殖民第73章 波詭雲譎第901章 狗咬狗第691章 十六軍南下第736章 麗華第420章 大破樓煩關第871章 血戰大同第474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580章 東成西就第418章 威鎮八軍第241章 以戰養戰第509章 玉郎 飛將 賴子 小孟嘗第230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228章 崔芸卿力保第629章 死將第223章 壯士斷腕 以戰練兵第629章 死將第650章 帝王雄心第275章 再見舊情人第928章 女真第353章 霸業根基初成第12章 娶妻納妾第313章 養寇自重第79章 終於有了第一塊地盤第615章 各懷鬼胎第859章 不死第731章 輾壓第405章 野望第732章 大捷第1026章 掃蕩關中第28章 轟動蓬萊第898章 突然的機會第74章 事泄第781章 漢兵以略地第656章 圖窮匕乃現第372章 李璟的三個要求第166章 遼海會賊第737章 相遇第894章 這不可能!第801章 出局第1006章 羣雄逐鹿第878章 指導第1003章 長安天子,魏博牙兵第479章 桃花依舊美人不再第902章 子弟第634章 奚王牙帳第798章 逆襲第836章 飛虎弒子第381章 槍打出頭鳥第581章 再起第201章 滿載而歸第445章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第757章 願降第434章 壯士斷腕第909章 人的名 樹的影第884章 炮響第454章 天子的裁決第35章 賣軍功第942章第117章 超乎想像的沙門島第16章 替人從軍第982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