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海運

已經是四月最後一天,秘書監又送來了本月大事簡報,以及下個月需要處理的各種事務。

其實也沒什麼需要特別關注的了。

因爲大方向已經定下,細節有人完善,進度有人在推動,政策有人在執行。

宰相們都很專業,也很勤政,處理起來非常快速——更主要的,靠譜。

邵樹德只需做個監督者,時不時抽查、巡視,看看有沒有人陽奉陰違,有沒有人消極怠工即可。

總體而言,他這個皇帝當得是比較舒坦的。

有時間欣賞歌舞,有時間出外打獵,有時間寫作著書。

五月份幾乎就是四月的復刻版,邵樹德完全可以預料,六月還是五月的復刻版。

在戰爭結束、體制改革進入尾聲之後,這個天下已經沒有太多花樣了。現在需要做的,其實就是所謂的復刻。每復刻一次,天下就更太平一分。

五月份最大的事情,大概就是天威軍集體“轉業”了。

這又是一支臣服在邵賊淫威下的雜牌部隊。或者說被熬鷹熬得受不了,於是同意前往遼東當府兵。

整整一萬五千人,老規矩,先當募兵拿餉,慢慢等待分地、分部曲。

剛剛還完歷史欠賬的遼東道府兵,現在又缺部曲了。

第二件是則與鎮兵有關。

經過幾年時間的努力,疏勒鎮一萬二千鎮兵的家屬悉數遷移完畢,駐于闐國的五千鎮兵及其家屬也到位了大半,考慮到姑墨州的開發漸漸有了起色,於是議置姑墨鎮兵。

此鎮軍員額爲六千,從橫野、平盧、廣捷、落雁四軍中招募,舉家遷移而去。

姑墨鎮軍組建完畢後,還有龜茲鎮軍,不過這大概率是兩年後的事情了。

仔細算算,西域的鎮軍其實不少了。

于闐那五千就算了,完全是靠當地養着。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疏勒鎮軍一萬二千人、高昌鎮軍六千人。

雙河鎮軍在經過同光四年、五年的努力後,陸續增加到了九千。今年不會繼續增加,北庭那邊需要好好夯實一下根基,明年繼續開闢荒地,改造農田,同時會小幅度增加一千鎮兵,後面會增加到一萬二千,這也是雙河鎮軍的額定兵員數。

第三件能稍微提起點興趣的,則是有關海運的。

俗話說需求催生技術。當你有足夠的市場需求時,技術是有極大可能迭代進步的。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大夏的海運事業蓬勃發展,船隻也經歷了兩次迭代改進,最重要的兩個指標操縱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也正是這樣的進步,將渤海商社從前期可怕的高沉船率中解救了出來,成本逐步降低,願意從事海運行業的人也多了起來。

出海當水手,可不僅僅是工錢高那麼簡單。事實上,當船隻拔錨起航時,每個水手都可以合法攜帶一個規定尺寸的小行李箱,他們可以在裡面存放規定種類的貨物,並在到達目的港後自由出售,無需交稅。

好吧,稅不稅的其實都沒那麼重要了,關鍵是貨物。這是可以賣很多錢的,少則兩倍,多則數倍,一趟出海,所得夠他們揮霍很久了——大航海時期不成文的規矩,不然即便是走投無路的乞丐,他也愛惜生命,不會輕易上船過那危險重重且生活條件豬狗不如的日子。

水手數量的充沛,令展開更大規模的航運成了可能。

稅務監杜曉、戶部尚書鄭珏建議,在入秋北風乍起之後,嘗試從穆州海運一批糧食至河北,再通過黃河輸送至洛陽。

這只是一次“試運營”,規模也不大,兩艘船裝載大約六千斛遼東粟麥,就數量而言,簡直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政事堂的宰相們同意了,邵樹德也沒有反對的理由,更別說這事分外合他的心意。

於是乎,他大筆一揮,在上面御筆硃批:“到港後,酌情加發賞賜。”

遼東的發展很快,雖然不斷安置移民、府兵、部曲,消耗了大量糧食,但畢竟二十多年過去了,遼東道諸縣的基礎已經非常厚實,積攢在各個倉庫內的糧食有增無減,滾雪球效應十分明顯。

有鑑於此,戶部打算收一批糧食回來,存入含嘉倉城。

長途陸路轉運成本太高,十車糧食都不一定能到兩車。但如果是水運的話,成本就會降低到幾十分之一的程度——前提是不沉船。

但話又說回來了,即便沉船又如何?還能全沉到海底不成?只要能回來一半以上的船,那都是大賺特賺啊。更何況,發展了這麼多年,航線成熟,沿途水文情況也比較瞭解了,近海航行時,還能臨時靠泊泰封、百濟、新羅三國的港口躲避惡劣天氣,安全性其實比較高了。

再刨除運輸過程中可能被海浪打溼損耗的那一部分,這是一項穩賺不賠的買賣。再者,想要動用遼東的糧食,除了海運還能怎麼辦?

批完奏摺後,邵樹德又來到輿圖邊,按着東邊漫長的海岸線,若有所思。

歷史上有人大規模海運糧食嗎?

有的,那是一個將漕運玩廢后,不得不求助於海運的王朝:元朝。

元朝定都北京,因爲北方多歷戰亂,且很多土地被蒙古人劃作牧場,再加上黃河肆意逞兇,實在凋敝,不得不從南方調運糧食。

第一次海運在至元十九年(1282),這是一次探索,在兩眼一抹黑,什麼水文情況都不知道的背景下,冒險將4.6萬石江南糧食運到北方,全程1.3萬餘里。

從此以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有元一代,海運航線被不斷摸索了出來,共有2-3條,非常成熟了。最快的十天就能從浙江抵達大都,讓人驚訝不已。

時間安排也非常科學。夏至以後,颱風還沒來,南風卻已勁吹,於是抓緊裝糧上船,儘可能一次走多些船,省得出發晚了遇上臺風,船毀人亡。

最多的一年,從南方運了約350萬石糧食到北方,一般都在二百萬石以上。

船隻損毀率也不高。

最初還不太熟悉,沉船率大約是四分之一,後來逐步降低,有元一代,海運損耗整體平均在5%以內,後期壓縮到了1%左右。

對比明清漕運,動不動三成“漂沒”,真的很良心了。

但爲啥說“不愧”是元朝呢?他們的管理水平實在是太差勁了,又很肆無忌憚。自從發現海運捷徑後,就開始狠命壓榨江南。海運沉船的,也必須由“海船戶”(一種戶籍)自己掏錢補上,因此搞得很多海船戶家破人亡,最終讓江南士民對海運視爲畏途。

元朝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老這麼壓榨江南不是個辦法,北方得有點生產力啊!於是開始治理黃河,結果把自己給治沒了……

可惜的是,從江南發家的明朝繼承了江南百姓對海運的痛恨,開始改漕運了。

邵樹德覺得,凡事就怕走極端。

漕運、海運爲啥非此即彼呢?兩個都有不好嗎?

像遼東的糧食,你既不能陸運,也不能漕運,除了海運沒有別的辦法。

沿海多灘塗,沒有良好港口的地方,那就走漕運。

沿海有好港口,適合海運的,就省點錢走海運,不但損耗低、運輸成本也低——唐代漕運,因爲比明清多了幾百裡陸路,故平均只有70-80%的到貨率,但就這水平,其實還是比明清高那麼一點。

“海運!”邵樹德的手指頭從遼東穆州、理州等港口往下劃,繞了一個半圓外,落在了滄州無棣港上面。

這裡有一條運河通往永濟渠,可溝通黃河通至洛陽。

“洛陽現在不需要南方糧食,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啊。”邵樹德坐會了御案後,拿出渤海商社、安南商社的資料來看。

數據最多的還是渤海商社。

十幾年了,平均每年二十多艘船轉運遼東的各類物資。

最近三年中,只有一年沉了兩艘船。

放大到十年,損耗率大概10%以內。

再看看最初,呃,確實有點高。

但很明顯,隨着時間的推移,損耗率是逐步降低的。

對航線越來越熟悉,水手們越來越熟練,管理水平也逐漸跟上來了,各方面都在進步,損耗率當然是要下降的。

凡事只要去做、去練,時間長了,總會有成果。

如今船舶製造技術也慢慢上來了,今後損耗只會越來越低,長期穩定在5%以內,甚至在幾十年後,可以向1%邁進。

唯一需要擔心的,大概就是這種規模的海運,會吸引海盜的聚集了。

這是無可避免的,但也是可以打擊乃至消滅的。

老實說,海盜們又不是傻子,搶一船糧食,惹怒官府,不死不休,何必呢?真要搶東西,我不如去搶滿載絲綢、瓷器之類貨物的船,兩者的收益不在一個層面上。

“因噎廢食不可取。”邵樹德合上渤海商社的資料,心中下定了決心。

即便被海盜搶一點,其實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海運成本太低了,完全可以覆蓋這些損失。

元朝一個胡人政權,都能每年海運200-300萬石江南糧食至大都——明朝每年的漕運量,也不過就400萬石,卻要調動十幾萬人——大夏這會沒有“百萬漕工”既得利益羣體困擾,還猶豫什麼呢?

漕運、海運並行,兩者互爲對方的備份,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想到此處,他有點想去東邊看看了。

第二十六章 抄截第1155章 大冤種第三十五章 跑馬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還是解釋一下吧。第二十章 刪丹嶺第1258章 內部爆破第二十一章 驚聞第四十二章 變亂發個單章,來龍去脈。第五十章 下謀上第十二章 舊地重遊第十章 安排與路線第六十章 穿白袍者朱延壽!第五十七章 小作文第十七章 督戰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第八章 招撫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七章 收拾整頓(三)第1290章 軍不發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五十一章 有用之身第四十六章 上表第五章 鐵斤城第二十五章 市井(一)第九十章 圍追堵截第十五章 北方與錨定物第六十一章 深遠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第八章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二)第十四章 味道第二十五章 土壤第1168章 品茗第二章 馴化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五十二章 清理棘刺第1074章 正旦朝會第585章 諸葛第1037章 想說放棄不容易第七十八章 觀察者第五十二章 漫漫撤退路第1087章 樣板第三十七章 封賞第三十九章 勸降第四十四章 學生第1290章 軍不發第五十一章 真正的力量第四十六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十五章 消費第三十四章 洛陽行營第六十五章 授劍與交待第十二章 不如合兵?第十三章 談第四章 兵諫第三十章 西行第1092章 各項準備第1266章 土著與移民第三章 輿圖第589章 新操作第七十五章 路線第1328章 營州風貌第七十五章 武昌第十八章 金城(一)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九十章 殷鑑第八章 暗流第一章 遭遇戰第1303章 彙報與江西第一章 家人第九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二十六章 感受第二十三章 遮虜平(爲盟主王華督加更)第四十二章 上表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六十七章 奔襲第五十五章 逼迫第六十六章 立威第七章 河陽與柔州第1239章 佈告諸州第1229章 轟然倒地第四十章 休閒(二)第六十章 史館第1214章 名城第十六章 東面第1193章 蘆臺軍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1142章 遼陽第六十七章 兵亂第六十八章 逮住第954章 西行之汴州第1334章 說動(給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三十四章 就很突然第九十三章 熱海第十七章 副將(爲盟主李仁軍加更)第二十八章 見死不救第十二章 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