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pc的默認應用有六個:電報、wordpress、numberpress、artpress、scape和應用商店。少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地圖。這是因爲唐寧決心要重塑整個地圖系統,研發的難度非常大,所以耽擱了時間,趕不上第一波默認應用。
所有的人都有一定的路盲症,因爲傳統的地圖是由歷史演變而來的,規劃得再好的城市都有有定的盲目性,這種盲目性就導致了城市居民的路盲症。道路名稱裡頭匯聚着人類社會中最無聊的命名方式之一,什麼北京路、南京路、廣東路,名字本身其實沒有任何的意義,這是對信息資源的極大浪費,城市的老居民們記住了大量的名字,可是卻無法在第一時間向新人傳達任何信息,一個旅遊者根本無法從“廣東路”“牛頓路”這類生硬的命名中享受任何信息福利。
唐寧就是要改變這種局面,把傳統的無厘頭文字型命名全部改爲數字型,首先是分區,找準商業中心的中心點,以它爲中心劃定一個一平方公里的正方形作爲“中央區”。比如,在蘇州,觀前街的中央被設定爲中心,東西一公里,南北一公里的正方形變成了數字化分區的中央區。圍繞着這個中央區的8個方向各有一個公里的格子,是從1至8共8個區,從中央區的正東面起,到東南面結束,形成一個九宮格式的分區。
圍繞中央區的第一圈被稱爲一環,共8格,第二圈則變成了16格,爲二環,第三圈變成24格,爲三環。三環覆蓋的範圍是7乘7公里共49平方公里,現在大多數城市的總體規模不超過這個數字。看圖者可以從以顏色區分的環數立即找到數字位置的大概位置,然後再根據具體的格數把目標鎖定在1平方公里,這是步行可以到達的距離。當所有的地圖都被這麼數字化之後,看客尋找目標的能力就大幅提升,所有的路盲都能在第一時間找到目標1平方公里處。
以後土豪要顯擺自己的房子地段好,只要說出自己是幾環內就行,最土豪的說“中央區”,二土豪說“九宮格”,到了北京石景山區,那就是10環的邊緣地帶了,這個基本上是大都會的極限環數。
在無人機時代到來之後,這個分區還有現實的意義,因爲無人機的運輸距離是直線的,可以根據格子數來確定收費標準。一格內多少錢,五格內多少錢,等等。
無人機時代還在醞釀中,現實中還要爲那些無聊的道路名稱數字化,南北走向的是奇數,從1到無窮大,順序是從西到東。東西走向的路是偶數,從2到無窮大,順序是從南到北。將來要是城市擴展,數字可以爲負數,而如果是新開闢了小路,可以用小數點來分隔,比如1號路和3號路之間有了小路,可以叫1。1號路,1。1號跟1。2號之間的路,就叫1。1。1。
以前已經有約定俗成的路名可以當成數字名稱的別名,這根本無所謂,甚至城市規劃部門閒着無聊也可以爲新建的道路起名字,這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但在數字化地圖裡,一切都命名都井井有條,絕不能隨便改規則。這極大地方便了出租車司機,他只要問乘客你要去哪個區就行。大多數城市只需記49個區以內的走法,跟日語的五十音圖難度差不多。
道路的命名法也被用在郵編上,以每座建築的大門爲一個整數號,從西到東,右手邊爲奇數,左手邊爲偶數,將來也是可以出負數,新增建築則可編爲小數,完全不影響原有號碼,以免產生困惑。小區內的道路一般不計入城市路號,不過也會被郵政系統按數字化分法編號。
唐寧還打算向預算富裕的城市兜售用熒光材料噴塗的門牌,使人在黑暗中找到指路的燈塔。他把熒光門牌包裝成跟智慧公路類似的產品,叫“智慧門牌”。鑑於風鳥快遞幾乎包攬了各大主流國家的郵政系統,所以他有足夠的動力去改進全球郵政系統。
智慧門牌跟智慧公路的熒光一樣,不僅可以導航,還可以傳達信息,它有類似於二維碼一般的圖案,通過獨特波長的光線傳遞到傳感器中,郵遞小子的信號柱上可以輕鬆地接受到可觀的信息量,從而識別出門牌號碼來。
自動識別門牌號有什麼用呢?郵遞小子又不是瞎子,還用機器來判斷,不是浪費嗎?彆着急,這樣做當然是有好處的,它能解決郵遞小子的一個大問題——戶主是否在家?這個問題誰知道?聰明的賊知道,入室盜竊之前,他們會觀察一陣這家人的電錶是不是在轉動,智慧門牌的策略跟聰明的賊差不多,通過判斷住戶的水電使用情況大概可以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而且還是蠻準確的。大白天你可能不用電,但不會不用水,上廁所之後就算不洗手總得衝一衝吧?
來到某家之後,與網絡聯通的機器就可以幫郵遞員做判斷,是要上去“呯呯呯!開門,你的水錶到了!”還是優雅地離開,抑或是兩次離開之後給戶主門上貼上一張通知單,讓戶主自行到郵局領包裹。
寄掛號信、掛號包裹的用戶有福了,服務更好的郵政系統可以安排統一晚上送達,有了智慧的郵政系統當然會計算出用戶在家的最佳投遞路線和時間,將郵政系統外包給風鳥快遞的城市將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優質服務。
以前風鳥快遞只送到節點,不送上門,因爲唐寧不喜歡做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所以第三方郵政公司、快遞公司還是承擔了最後一公里的服務,有了智慧門牌之後,風鳥快遞也可以自己做上門服務了,而且做得比誰都高效。這纔是唐寧的風格。
爲此,唐寧還專門責成solo團隊爲郵政服務開發了自動平衡的電動自行車,可以輕鬆運送100公斤的包裹,這是溫莎企業第一次,涉及電動自行車行業,他的目標是當人們問負重自行車哪家強時,人們會第一個想到這種叫“風鳥信使”的自行車。
風鳥信使擁有跟solo一樣的導航系統,因此可以使用專門爲solo設計的綠色通道,可以大幅減輕郵遞員的勞動強度,更妙的是郵政的數據和綠色通道對接之後,可以實現自行車的自動駕駛,新員工再也不用擔心被領導批評效率不高了。
綠色通道的普及有一個大問題,因爲只有溫莎財團獨家掌握這門技術,所以市政部門爲一家公司單獨開闢一部分道路顯然會受到競爭對手的詬病,爲此,唐寧乾脆讓solo團隊設計一種高架路,凌駕於地面之上,又不佔用太大空間,想必在市政部門那裡阻力會小很多。
因爲空中綠色通道僅爲solo和風鳥信使準備,系統還會調節交通節點的流量大小,所以它的負重能力要比真正的高架交通小得多得多,也便宜得多,這纔是唐寧有意發展高架交通的原因,否則在商業上就會失敗。
最後的方案是鋼結構,底闊頂窄,對開的雙方在上面可以近距離打招呼,使綠色通道的道友們可以增進友誼。路面的骨架是鋼筋網,然後再用高質量水泥鋪設,採用預製件建築方式,由於本體重量大,又是下粗上細,它連打地基都不需要,可以安靜地施工,也可以隨時拆遷。
每一個構件長爲30米,寬度則根據路面而定,一艘飛艇起重機可以操作部署到位,差不多三分鐘就可以現場安裝好,平均構件從工廠到現場的距離爲3公里,飛行時間爲6、7分鐘,則10分鐘左右鋪設30米,每天可以鋪設1。5公里的高架。每個7乘以7公里的“完美城市”格子級的幹線可以有84公里,工期也不過是56天,用十艘起重機,則竟然可以在一個星期之內完成這偉大的城市高架綠色通道工程。
算一算能夠在綠色通道自由穿梭的收益,這麼做的好處是顯然則易見的,作爲solo項目的延續,廣州城市政當局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空中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省爲了進一步提高廣東塔的地位,把中央區設定爲以廣東塔爲地標。廣東塔本不是廣州城的中心,不過這不是原則問題,唐寧不會干涉。
廣州人很喜歡木棉花,因此solo團隊的某個土著建議在空中綠道的兩旁栽上木棉花,以增添喜氣,每當春暖花開時,廣州市民就可以享受“紅紅的花開滿木棉道,長長的街好像在燃燒”的似火風情。
因此,後來廣州市民又把空中綠道稱爲紅棉花道。當紅棉花道大功告成之際,正巧是廣州市民中位數收入超過上海,位居大清國第一名的大喜日子,正是紅紅火火。
這個時候,亞洲城市的居民收入排行榜是這樣的:1。新加坡;2。札幌;3。廣州;4。加爾各答;5。上海;6。東京。北京錯過了成爲老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