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月的債券利息和資金閒置成本,就是雷霆在這個項目上需要付出的數字。
假設年息6%計算,三個月自然就是1.5%,100元虧1.5元,是什麼概念呢?是300次最小价格變動,也就是業內人常說的300個點。
這就是直接的剝削。
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後面要答應20個點呢?原因就在於可能性敞口,和國有機構的戰略目標,他們不是看重這些錢,而是想拿到地位。
國家政策是確定了,金融市場化是大勢所趨,國有和民營金融機構必將增加合作和溝通,這一次你拿到300點的利潤,沒錯,確實賺到了,但那又如何?誰都知道這是不長遠的,這不是確定模式,你只展現了你的強勢。
我拿你20個點,加雙份期權,加期貨方式行權,加上各種詳細條款,卻有可能成爲延續使用的方式,這是長遠的戰略目標。
那麼問題又來了,爲什麼這樣做就會出現可能性敞口呢?可能性敞口對雙方代表着什麼?
建行握有美式期權,他們可以在4月1號之前直接行權,用低於市場20個點的價位用期貨合約的方式拿下雷霆吸納的債券籌碼。
也就是說,他們可以選擇在4月1號的時候拿下頭寸,這樣做的話,不必去承擔風險敞口,直接賺20個點。
另一種辦法是在4月1號之前拿下債券頭寸,這就代表着他們要承擔200億泰銖債券的風險敞口,他們先賺20個點,然後承擔債券價格變動的風險。
衆所周知的是,債券價格變動不會大,而且在某一時間區域內會穩定朝着同一方向變動。
一張100元的債券,年息6%,一年後的價格是106元,那麼它差不多一天漲價0.0166元,一個月多0.5元,假如貨幣價值不變的話,它就是這麼漲。(還有一些其他的計算方式,省略,這個最好理解。)
但只要是上市證券,就不會說價格不變,不變的話,你上個毛市?可以買賣的東西,價格在時間軸上面是處於變化狀態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1月1號發行的債券,票面利率6%,持有半年,你算103元,然後突然的,存款利率變了,很誇張的達到6%(實際上不太可能),你就會發現,咦,我的錢拿去存銀行,跟拿來買債券,居然是同樣的收益誒。
怎麼辦?賣了債券,換取現金,放在銀行,恢復資金的流動性,也就是說,債券貶值。
拿去買債券,有種相當於把金錢的流動性犧牲掉的意思,債券票面利率大於銀行利率的部分就是爲流動性買單,息差變小就代表流動性貶值,變大則是增值。
還有一個是通貨膨脹,也可以說貨幣的價值變化,你一年前的100元買了債券,一年後變106元,但是一年後的106元買不到一年前價格100元的物品,這也會導致債券價格的變化。
所以合約造成的可能性敞口就非常好理解,價格是變動的,趙蔚華有權利在看出變動趨勢明顯向好的情況下,直接提前拿下雷霆持有的債券頭寸,如果上漲,那當然是他賺更多的錢。
假如債券價格變動趨勢不明顯,或者看空,那就不動咯,反正建行和央行籤的不是固定價位合約,建行和雷霆籤的也不是固定價格的合約,他們穩賺20個點。
4月1號之前行權,敞口出現,4月1號之時行權,敞口封閉,穩賺20點,這就是小小的對衝,雷霆毫無疑問佔據了完全劣勢。
付出20個點,只是第一次開價的十五分之一,剩下的那個區間,就是雷霆用可能性的優質頭寸換來的,那些期權條款。
葉柳說雷昊拿自己當誘餌,就是因爲雷昊的成績單非常耀眼,趙蔚華只要提前行權,並且拿到比20個點更多的利潤,那就是政績,以後這種模式就會成爲定式,國有金融機構會陸續用這種模式壓制雷霆等機構。
但雷霆也不是沒有收穫,最起碼他們是替自己和後來者拿到了可以接受的合約模式,相比幾百個點的價差,20點加期權方式,已經是“溫柔一刀”咯。
各讓一步,長期合作,定下基調,就是雷昊拿到手的東西。
換一個角度去看,如果大家完全競爭起來,說不定給央行的價差還不止現在這些東西呢,所以……央媽還是大氣,不像建行這些機構如此看重利潤,它要的是穩定。
12月13號,週三早上,滬市,雷霆。
這段時間的週中例會,雷昊比較少參加,但是投資部門相關的會議,他有的時候還是會抽空露個臉,就如同現在的固定收益部內部會議,夏亦北尚未完全卸任,只因爲kh國銀和雷霆的固定收益部有些重疊的地方還沒脫離,他這個雷昊的嫡系必須掌權。
關於和建行的合作、關於儲備管理司的業務,少不了夏亦北的參與,因爲只要是債券,一向來都是夏亦北的領域。
會議室裡面,氣氛卻不是那麼美好,雖然大家知道集團跟建行的這份合約已經是極爲難得的好合約,但,這是有可能損害雷昊頭上光環的一份合約。
“20個點位,三個多月的時間,”夏亦北在發言,他不去看坐在主位的雷昊,而是對着老下屬們開口道:“這些都不是事!即使有隨時失去頭寸的危險,我們也能賺回來!”
“事實上,我們可以拋開和建行的合約,的確,我們的敞口有隨時關閉的風險,但即使這樣,我們的目標非常簡單,再持倉、再開一個敞口,我們只要把20個點賺回來就行!這是前提!”
“即使我們的合作方拿到了高於20個點的利潤,只要我們不出現虧損,我們就是成功的!”
“這可以看做是對抗,但實際上,這也不是對抗,當我們拋開建行的合約,我們就是獨立參與市場的個體,盈虧全是看我們自己。”
夏亦北在定基調,從雷霆的角度出發,這次的合約是爲了以後打下從匯儲結構調整那裡獲取信息的基礎,所以他們給建行讓了一步,但只要出現盈利,誰也不能說雷霆輸了啊。
雷昊認可夏亦北給固定收益部下的基調,雖然他不十分認同這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