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以人爲本、依法推進,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以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爲重點,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利用,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加快建設美麗中國,使藍天常在、青山常在、綠水常在,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堅持把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爲主作爲基本方針。在資源開發與節約中,把節約放在優先位置,以最少的資源消耗支撐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在環境保護與發展中,把保護放在優先位置,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在生態建設與修復中,以自然恢復爲主,與人工修復相結合。二是堅持把綠色發展、
循環發展、低碳發展作爲基本途徑。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建立在資源得到高效循環利用、生態環境受到嚴格保護的基礎上,與生態文明建設相協調,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三是堅持把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作爲基本動力。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斷深化制度改革和科技創新,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爲生態文明建設注入強大動力。四是堅持把培育生態文化作爲重要支撐。將生態文明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加強生態文化的宣傳教育,倡導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五是堅持把重點突破和整體推進作爲工作方式。既立足當前,着力解決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制約性強、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打好生態文明建設攻堅戰;又着眼長遠,加強頂層設計與鼓勵基層探索相結合,持之以恆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要實現,到2020年,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主體功能區佈局基本形成,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在全社會得到推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具體來說有以下主要目標:一是國土空間開發格
局進一步優化。經濟、人口布局向均衡方向發展,陸海空間開發強度、城市空間規模得到有效控制,城鄉結構和空間佈局明顯優化。二是資源利用更加高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0%~45%,能源消耗強度持續下降,資源產出率大幅提高,用水總量力爭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5以上,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三是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減少,大氣環境質量、重點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環境質量得到改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0%以上,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達到56%,溼地面積不低於8億畝,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生物多樣性喪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全國生態系統穩定性明顯增強。四是生態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確立。基本形成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和用途管制、生態保護紅線、生態保護補償、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等關鍵制度建設取得決定性成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