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食品安全戰略_一、加強政府對食品安全領域的監管

實施食品安全戰略

“國以民爲本,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食品安全關涉國計民生。食品的質和量是人民生命健康權的基本保證,關係到社會的穩定乃至國家的存亡。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就改革和完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機構和方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現代化和法治化水平作出了戰略部署。十八屆五中全會對食品安全作了新的要求,強調“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形成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讓人民羣衆吃得放心”。可以看出,創新食品安全治理體制、機制和方法,完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加強食品安全法治保障,已成爲全社會共同關注並期盼妥善解決的重大課題。

一、加強政府對食品安全領域的監管

全國加強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於2015年6月11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食品安全關係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是廣大羣衆的心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要以貫徹落實新食品安全法爲契機,創新工作思路和機制,加快建立健全最嚴格的覆蓋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的監管制度,完善監管體系,全面落實企業、政府和社會各方責任。以基層爲主戰場加強監管執法力量和能力建設,以“零容忍”的舉措懲治食品安全違法犯罪,以持續的努力確保羣衆“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是多個部門通力合作參與的體系,這是由食品安全涉及環節的廣泛性所決定的。然而現實中,食品安全監管卻陷於

“一個部門管不了”“多個部門不好管”的尷尬境地。《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政府要在加強市場監管,彌補市場失靈等方面發揮主要作用。”當前情況下,加強政府對食品安全領域的監管,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應建立供給推動的政府監管機制。一是政府要從價格與質量安全、企業利潤的關係,市場結構、行業規模、企業特徵角度,監督企業或行業形成符合投入產出比的價格機制。二是要依據信譽機制發揮作用的前提——市場利益的顯著增加與企業累積信譽所投入的適當成本,從不同質量安全等級對應合理價格的監督、不同類型企業的信譽與所在行業信譽的評估與公開、市場環境建設等角度,確立政府監管的信譽機制。三是要從企業規模、分佈與組織模式、市場類型角度,通過對同類食品企業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與退出、獎懲措施等,加強行業規範,確立公平有效的市場競爭機制。

第二,建立需求拉動的政府監管機制。政府要從食品的質量安全等級細分、不同消費者羣體的收入水平、購買意願等需求影響因素角度,引導需求主體形成優質優價的價格機制。要依據信息機制發揮作用的前提——消費者理性推測與有效甄別,從食品安全知識傳播、虛假信息排查與立法規制、信息發送形式與披露時間、信息發佈機構及再監督機構的角度,確立政府監管的信息機制。此外,爲重建消費者信任機制,要從質量安全保證承諾規範化法制化、第三方(質量安全認證與檢測等機構)監督和失責的懲罰與退出、政府監管績效的公衆可信性角度,建立政府監管的

信任機制。

第三,建立供求協調的政府監管機制。政府要基於供求雙方的價格形成機制,依據當前食品價格與理論分析的均衡價格間的差異,量化價格與質量安全的不同關係,形成協調質量等級與價格的監管機制。要在量化企業食品安全懲罰與補償額度、消費者效用損失的關係基礎上,結合當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條款,從懲罰約束與利益補償的互補角度,進一步完善政府監管的獎懲機制。針對典型食品安全事件的跨區域產業鏈條化特徵,應建立政府部門之間合作式的行政干預與經濟措施(補貼、保險等方式)的合理調配機制,誘導市場供求主體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

總體來說,嚴格食品安全監管過程,需要從找問題、抓改革、出實招入手,全面提升治理能力。一是以統一權威爲目標,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合理劃分各級食品安全監管事權關係。尤其要健全鄉鎮(街道)或區域食品安全監管派出機構,着力解決基層監管能力薄弱問題,防止食品安全在第一線失守。綜合設置市場監管機構的地方,要把食品安全作爲綜合執法的首要責任。二是將風險分析、日常監管和應急處置有機結合,優化食品安全監管模式。要提高風險監測和評估能力,完善食物中非食用物質名單。建立部門間風險監測數據共享與分析機制,提高應急能力,強化跨區域、跨部門應急協作和信息通報機制,健全國家食品安全應急體系。三是構築食品安全工作新格局。食品安全不是監管部門一家的事,而是各級地方政府承擔的屬地責任,必須綜合發揮資金投入的激勵作用,宣教科普的引導作用和刑事司法的威懾作用。

(本章完)

一、充分認識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二、進一步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_二、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深化國有企業改革_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至關重要促進人口均衡發展_二、二胎政策的實施和影響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推進實現教育現代化_二、促進教育公平二、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必須要有新理念一、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_二、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_二、新時期統籌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着力點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_四、努力構建扶貧新格局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_五、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舉措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_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總體思路及主要目標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_三、“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機制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_一、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形勢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_四、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的重要舉措推動區域協調發展_三、構建區域協調發展長效機制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_二、積極推進大衆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_二、“一帶一路”建設的原則和主要內容大力發展服務業_二、我國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優勢與不足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_一、統籌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取得的成績推動區域協調發展_三、構建區域協調發展長效機制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_二、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具體要求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_三、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政策舉措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推進實現教育現代化_二、促進教育公平一、從“網絡大國”邁向“網絡強國”推動區域協調發展_三、構建區域協調發展長效機制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_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_二、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具體要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四、促進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發展繼續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_三、新時期深化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_四、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念,切實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_五、加強與沿線國家的合作二、必須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堅持重大改革於法有據繼續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_三、新時期深化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加快建設製造強國_四、我國加快建設製造強國的舉措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_一、新時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大力發展服務業_三、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着力點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_一、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十分緊迫實施食品安全戰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_四、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的重要舉措二、準確把握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科學內涵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_二、加快構建發展新體制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_三、變中突破,打造發展新機制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推進實現教育現代化_二、促進教育公平一、“十二五”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國開放型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_一、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意義二、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必須要有新理念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_二、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_二、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深化國有企業改革_三、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_二、新時期統籌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着力點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_一、保持戰略定力穩中求進,主動適應新常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_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總體思路及主要目標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推進實現教育現代化_三、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_三、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_三、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要任務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_二、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具體要求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實現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_二、準確理解經濟增長“7%左右”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_三、推進軍民融合發展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_二、科學認識新階段新特徵,正確把握新常態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_三、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_三、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_三、推進軍民融合發展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_四、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的重要舉措深化國有企業改革_四、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深化國有企業改革_三、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促進就業創業,縮小收入差距_三、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縮小收入差距大力發展服務業_一、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已成爲國家發展的戰略重點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_三、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_四、全面提升我國各地方開放態勢三、把提升領導幹部依法履職能力作爲硬要求、硬標準、硬約束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_一、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大意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_一、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實施食品安全戰略_二、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促進人口均衡發展_一、我國當前人口形勢和人口問題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_一、當前我國扶貧開發工作的現狀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國家大數據戰略_三、促進大數據發展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_五、加強與沿線國家的合作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推進實現教育現代化_二、促進教育公平大力發展服務業_二、我國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優勢與不足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四、促進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發展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推進實現教育現代化_三、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_二、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實現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_二、準確理解經濟增長“7%左右”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_一、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歷史沿革積極促進中小企業發展_一、全面認識中小企業的基礎地位和重要作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_一、新時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國家大數據戰略_三、促進大數據發展二、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必須要有新理念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_五、加強與沿線國家的合作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_三、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_三、分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區域協調發展_二、區域協調發展的主要任務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_二、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具體要求推動城鄉協調發展_五、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_一、正確理解自由貿易區和自由貿易區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