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箭手在這裡是一個很難定義到底應該不應該算是主力部隊的部隊。在有些軍隊裡,弓箭手是獨立成軍的,運用大量的弓箭手整齊的射擊來對敵軍進行遠程彈幕覆蓋,顯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優勢。但這樣一來一支弓箭手部隊就要搭配其他步兵隊伍兩到三支才行,否則獨立成軍的弓箭手顯然很容易被敵方分散衝鋒的方式擊潰。
而有的弓箭手則是分散到各個部隊裡的,每一個步兵團裡都會有一些弓箭手,這樣每個步兵團就都成了有近有遠的部隊,可以單獨出發作戰。一般來說小國家的軍隊都是以混編步兵團爲主,而較大國家的軍隊則是以單獨的弓箭團爲主。
顯然哈斯王國已經不能算是小國家了,兩萬人的軍隊裡有單獨的弓箭團兩支,每支弓箭團120人一共240人。看起來似乎比騎兵還少,但這是因爲在很多將領看來,弓箭團只能當作消耗和製造優勢的軍種,卻不能作爲決定性的戰力。在有其他部隊掩護的情況下,弓箭團可以做到對其敵軍的消耗,但一般來說只要任意步兵和騎兵衝擊弓箭團,他們立刻就會失去最主要的戰力,迅速失敗。
一支兩萬人的大軍裡弓箭手人數如此之少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訓練不易。每個弓箭手都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成軍,否則根本談不上齊射,一個有的人射得遠有的人射得近的弓箭團即使做出了齊射的樣子,也只能算是漫射而已。同時制式弓箭也是一項很耗費金錢的裝備,被爛弓箭裝備起來的弓箭團還不如不用他們呢。好弓箭自然能在精準度和射程上取得優勢,但它們的價錢絕對是不菲的,同時它們對弓箭手的要求也更高。
這樣的種種限制,導致了在許多國家弓箭團的地位雖然有,但是弓箭手的數量上卻一直上不去的狀況。240名弓箭手走出隊列的時候還是很震撼的,因爲他們兩人一列,排出了120人一行的長陣,同時舉起了手中的弓,然後停頓了一下,在聽到領頭的人弓弦響起,他們也紛紛放開了手上的弦,箭矢以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差裡射了出去。這樣的齊射方法因爲沒有人指揮,所以經常有人不小心放了弦就導致大家都把箭射出去,但卻比有人大着嗓門指揮方便不少。
箭矢還在天空中飛着的時候,蠻王軍這一邊也紛紛舉起了手上的盾牌,盾牌雖然簡陋,但是卻可以大大削弱箭矢的傷害,儘管一定會有倒黴的人被箭矢射中,不過更多的只是傷而不死,噼裡啪啦的箭矢射中盾牌的聲音比慘叫聲大得多也密集得多。
第一波箭雨沒有給蠻王軍帶來多大的損失,因此新兵們初次上陣的緊張情緒得到了緩解,甚至還有激動的人向對面的哈斯軍揮舞武器進行挑釁,大家的情緒開始進入戰鬥前的興奮狀態。
哈斯軍的弓箭手們面對敵人的盾牌根本沒有顯露出什麼情緒上的波動,因爲他們早就知道自己手上的弓箭本來就被盾牌所剋制,他們也很明白從自己手上飛出去的箭矢只能對對方造成一定的傷害而已,並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他們開始一直朝敵方放箭,因爲他們知道這是他們的任務,在開戰前儘可能的削弱敵人,而敵人的防護能力是強是弱與他們沒有關係。於是箭雨一波又一波地落到了蠻王軍的頭上,大家儘量地用盾牌遮擋自己,有不少箭矢穿透了盾牌扎到了人手,但好在被射死的極少,輕傷和失去戰鬥力的人佔了大多數,也有許多箭矢扎到了地面上沒有形成威脅。
不斷地有傷員被拖下去,也有在原地被射死的人,但高昂的士氣讓蠻王軍的勇氣依舊存在,甚至因爲發生在身邊的受傷和死亡感到了憤怒。被動挨打是一支軍隊的大敵,但泰達米爾的士兵們卻燃起了戰意,只希望對方的步兵上來然後大家殺個痛快。
連續開弓讓弓箭手們的體力消耗很快,爲了追求效果,哈斯王國的弓箭團所用的裝備還不錯,那就是說他們的弓弦更硬,開弓更難,會更快地讓弓箭手陷入力竭的狀態。連續十波箭雨讓哈斯軍的弓箭團不得不停下了射擊,箭手們的手臂都已經開始發酸了,再開弓只會打顫。
箭雨之後蠻王軍的減員並不算太多,受傷的人都往後面轉移了,剩下的人繼續列好了陣勢,準備迎接接下來真正的挑戰。而哈斯軍也知道接下來纔是真正的對戰。步兵陣開始移動了,整齊地邁步前進,哈斯軍向背靠城堡的蠻王軍緩緩逼近。
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隨着哈斯軍的逐漸接近,他們在軍官的帶領下開始了小跑,小步地跑起來之後將更有衝擊力和殺傷力。兩軍臨近中,突然蠻王軍之中裂開一些缺口,手持標槍的人從這個缺口之中衝出來,向小跑逼近的哈斯軍投擲起了標槍來。
長長的標槍也算是遠程武器,普通的士兵遇到遠程武器絕對不是埋頭衝鋒而是想辦法躲避一下,於是這種人之常情就讓哈斯軍的整齊衝鋒變得混亂起來,有的人繼續衝鋒,有的人則有些退縮。哈斯軍的士兵也並不都是老兵,他們即使有的訓練有素,但也是沒見過血沒上過戰場的新兵,在遇到標槍飛來的時候很難無動於衷。
不斷有哈斯軍的士兵從缺口中跑出來投擲標槍,不斷地繼續混亂着哈斯軍的陣形,反正木質標槍成本低,原材料到處都是,個人也能製作。木質標槍的殺傷力比它的威脅力差得多,即使標到人也只是受點傷最多失去戰鬥力而已。
但是標槍造成的作用則是哈斯軍的衝鋒受挫,蠻王軍立刻發動了反衝鋒,速度一上來,那些面對標槍依舊埋頭前進的哈斯軍立刻就成了四面受敵的狀態,很快就被殺死在半途之中了,然後面對着洶洶而來的蠻王軍,哈斯軍的士兵見到擋在自己前面的士兵被砍瓜切菜一般殺死,內心不由得生出了一些畏懼。
等到真正接戰的時候,由於衝鋒起來的衝擊力,蠻王軍一下子就削掉了哈斯軍的一層外圍士兵,瞬間的傷亡不低。在這個時候哈斯軍的前線部隊頓時就產生了動搖,他們被這一波標槍和順勢衝鋒打了個暈頭轉向。
士兵們絕對是同心協力才能發揮戰鬥力,當一支部隊裡的士兵們懷着五花八門的心思,那麼他們的戰鬥力自然大打折扣。這時候哈斯軍的第一線部隊就是這樣,他們面對的是士氣高昂,爭先恐後進攻的蠻王軍,而他們自己內部有的人被蠻王軍兇猛的攻勢嚇到了,腳步下意識地正在後退,以至於原本是他們先發動的衝鋒,反而被蠻王軍一直推着向後,只能疲於招架,對蠻王軍造成的傷害非常有限。
哈斯軍的最高將領蓋倫將軍非常吃驚,他覺得自己判斷失誤了,對蠻王的士兵們戰鬥力估計錯誤,沒想到他們的戰鬥力這麼強。蓋倫沒有衝到第一線,不知道那種此消彼長的微妙之處,並且他太相信自己一手訓練出來的士兵了,對他們抱着過高的期待,所以才認爲他們既然訓練有素,那麼就應該在戰場上的表現比對面由農夫組成的軍隊強。
但有時候高昂的士氣要比訓練有素更加有用,蓋倫再等了一會兒之後,見前線的士兵竟然持續被削減着數量,而竟然隱隱有頂不住的跡象,只能嘆息一聲說道:“傳令,第二波部隊上前支援。”
原本蓋倫是不願意這麼快就派上第二波部隊的,但是形勢嚴峻,如果等第一波部隊崩潰的話,那就很難收拾了,因此他只能先動用第二波部隊重整前線的頹勢。
第二波部隊加入前線之後確實立刻穩住了前線的局勢,但是這樣一來第一波部隊和第二波部隊就糾纏在了一起,第一波部隊的士兵猶有餘悸,前進的決心有限,而第二波部隊又不能完全替代第一波部隊展開的接觸戰線,一時間在第一線還是蠻王軍佔據着上風。
泰達米爾一直在觀察着戰況,他對於自己的士兵如此勇敢感到十分驚喜,決定這一次直接派出王牌,將自己的劣勢儘量扳回來。這可是個不能錯過的好機會,否則下一次可能就沒有這麼好的時機來降低雙方士兵的規模差距了。
第二波部隊幾乎就是哈斯軍這一次準備的全部攻擊波了。總共就兩萬人的部隊,有五千人在爲軍隊做各種服務,只有必要的時候參加戰鬥。此外還有一千騎兵兩百四十弓箭手等,再加上一路留守後勤轉運點的士兵,哈斯軍剩下的可用士兵不足一萬二。
蠻王軍就有六千人,兩個攻擊波前後上之後竟然在數量上與蠻王軍的差距縮小到只有幾千人,在有限的接觸範圍裡蠻王軍根本不用考慮對方的人數優勢。
泰達米爾騎在馬上熱血沸騰,指揮道:“出動法師小隊,出動精銳裝甲軍團。”精銳裝甲軍團就是裝備了鋼盾和鍊甲的一千常備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