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不足
永樂19年的紫禁城新春國宴,很多人至死都念念不忘。雖然無數人的文章筆記中記載了當時的那一幕,可是更多人卻終生無緣耳聞,只能在字裡行間尋找那份特別的感覺。
雖然在筵席結束後,無數人想要找個機會和唐少哲說說話,談論一番剛纔的音樂,但是卻都未能如願。不是唐少哲自傲身份不肯應對,而是他和三位內閣大臣全被朱棣叫走了。
這個時候,纔有更多的人去注意唐少哲本人,而不是剛纔所彈奏的那三首樂曲。經此一次,很多人都要對此前關於唐少哲的判斷重新解讀了。
他不再是那個僅僅是依靠自己本身修真秘術被街頭巷尾津津樂道的修道求仙之人,而是以縱/橫的才氣並有着被皇帝所看中神秘底牌的炙手可熱對象。
在衆人的新議論中,唐少哲卻坐在皇帝+三位內閣大臣的面前作着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告狀。
“陛下,你之前可是說過在我奉命助興之後答應我一件事的。”唐少哲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臉,看得其他人暗自發笑。
唐少哲現在也學乖了,逐漸明白了應該在什麼場合條件下說什麼話。若是之前肯定還是一副穿越客牛氣沖天的架勢,誰也不放在眼裡。可是此刻,他卻懂得裝可憐來借勢。
朱棣自然不會跟他計較,微微點頭道:“怎麼,唐真人還信不過朕?”
“陛下金口御言,我怎麼可能信不過?”唐少哲一臉的裝傻。
“那就快說吧。雖然你不說,朕大致也猜得出來。”
唐少哲雙目中神采一閃即逝,隨即趁着朱棣高興,道:“哦?陛下果然厲害。不妨說說看,真若說對,那說明陛下甚有慧根,不妨隨我去修真吧!”
這番話其實對皇帝說來,那是絕對的大不敬之罪。周圍上至內閣首輔,下至伺候太/監,沒有一個人不翻白眼之後暗暗咋舌的。這簡直是當面調戲中央帝國至尊的權威。
偏偏朱棣卻不在乎,他是早已見識過唐少哲的種種神奇之處,心裡很清楚自己的世俗力量根本管不了這個傢伙。真要計較起來,還是拿他毫無辦法。
所以,他不得不接受這種很新鮮的體驗,裝作沒聽到後,道:“是不是爲了昨天城外遭遇大股山賊之事?”
“山賊?”
這一次,沒等唐少哲開口,旁邊的三位內閣大臣開始膛目結舌了。京師之外怎麼會有山賊?順天府難道已經失職至此了?
正準備開口請罪的楊榮,耳邊卻響起來朱棣的嘆息聲:“與順天府尹無關。這是有人假扮山賊行兇。”
安撫了三位內閣大臣後,朱棣才轉向唐少哲,正色道:“若是此事,朕可以給你打個包票。無論涉及到誰,都會一查到底,給你一個交待。”
聽到朱棣的這據承諾,唐少哲心裡明白:這裡面雖然也有自己提出宏偉計劃征服世界的原因,但是更多的功勞要記在當日自己神出鬼沒與朱棣身邊的動作上。
分封世界關係到的,是朱家長盛不衰的王朝壽命。而他神出鬼沒的身手,卻是時時刻刻足以威脅到朱棣本人的性命安危。
無論是再怎樣雄心勃勃的帝王,沒有了性命也就萬事皆休了。即便朱家的大明王朝千秋萬世,可是他朱棣卻早已化爲塵埃了。
看在隨時可以威脅到他的份上,朱棣很快做出了決定。猶如當年發現應天府紫金山上萬福寺的那一位,展示了那種神秘力量後的忍讓。
唐少哲看到朱棣這樣知情識趣,他自然也要投桃報李。說不得當場再度聯繫主神,從隨身空間中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幾樣良種。
沒等朱棣開口詢問當日他與內閣大臣秘密商議後發現的問題,唐少哲已經先他一步開了口:“陛下,蒙您多多照顧,我感激不盡。容我在此獻上大明的未來——良種。”
看着朱棣疑惑的目光,楊榮當下就將方纔吃飯之前和唐少哲討論的話題簡略的彙報了一遍。聽到這幾樣就是唐少哲宣稱可以養活全天下百姓的良種,朱棣頓時雙目發亮。
他是一個精通戰爭的帝王,可是這卻使他更加的注意農業。久居軍中的他,比別人更加明白後勤的重要性。而後勤的根本,就是糧食。
“你是說,這幾樣便是你剛纔說過的良種?”別說朱棣激動,連楊士奇這樣八面玲瓏的人都控制不住語音的顫抖。
“是。”唐少哲點點頭,先指着拿出來的雜交水稻良種,道:“這種水稻種子,乃是修真界用無上秘法培制而成的。”
不待別人發話,他繼續道:“方纔問過閣老,大明現今的水稻產量不過是畝產2石,240斤上下。這還需要風調雨順,萬事大吉。
“但是我拿出的這種水稻,卻可以輕鬆達到畝產800斤(注)。而且口感極佳,絕不是占城稻那種生澀的味道。即使比之上等粳米也絲毫不落下風。”
這話已經讓在場的幾個人,從皇帝到內閣宰輔一個個不敢相信。可是聽到唐少哲後面的話語,幾個人徹底相信的之前所言。因爲後面說的數據,實在太不靠譜了。
唐少哲又拿起紅薯遞給朱棣,道:“這個是紅薯,不但味美甘甜很好吃。而且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
“大明雖不曾有過這樣的東西,可是在我給陛下的那副天下堪輿圖中卻有盛產此物的地方。此物如今也被修真界用無上秘法加以培制過,產量極高。”
紅薯這東西來自美洲,直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才帶回西班牙獻給女王。後來西班牙水手又將紅薯傳至菲律賓。
而明朝直到萬曆十年,也即公元1582年,才從當時的西班牙殖民地呂宋將紅薯引進中國。因此,紅薯又被稱作“番薯”。
李時珍甚至在《本草綱目中》誇讚說:“南人用當米穀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壽,亦由不食五穀而食甘薯故也。”
當朱棣和三位內閣大臣各自拿起一個從未見過的紅薯仔細觀察時,聽到了唐少哲口中繼續說出的話,嚇得幾個人差點失手將紅薯摔在地上。
唐少哲很平淡道:“這紅薯一年兩熟,分爲春薯和夏薯兩種。夏薯產量少些,一般來說畝產只有4千斤(3500公斤)。春薯產量多些,畝產可以達到8千斤(7000公斤)。”
“多少?”
不是朱棣君臣沒見過世面,只是唐少哲這話說出來實在太嚇人了。別說他們,就是當初唐少哲自己去選購良種之時聽到這樣的介紹都嚇了一跳。
話說紅薯原本產量就很高,而唐少哲又是專門去買回來的現代改良之後的優秀品種,那產量對於明代之人而言,根本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在唐少哲肯定之後,楊榮甚至顫巍巍的再度確認了一遍。幾個人這才相信剛纔不是自己耳朵聾了,而是對方真的說出了畝產8000斤的數字。
君臣幾個人滿是懷疑的互相對視一眼後,楊士奇才試探道:“即使此物的滋味不甚合口,僅憑這樣的驚人產量,也會讓百姓們雀躍不已。”
他開始懷疑剛纔唐少哲誇讚此物“味美甘甜很好吃”的話中有水分。不怪他生疑,這樣大的產量,還口感上佳,那裡還是凡間能有的東西!世上哪有如此盡善盡美之物?
金幼孜也贊同道:“是呀,此物一年兩熟。倘若唐真人所言不虛的話,一畝地即可有1萬2千斤的收成。果真如此,我大明百姓再無飢耒之患也!”
唐少哲如今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被別人賣了自家產業還幫人數錢的傻小子了,兩人口中的話語那裡還會聽不出來。
Www_ ттkan_ CΟ
他也不多說,直接取出道:“陛下可以讓御膳房現在將此物煮熟後拿來讓各位嚐嚐。”
朱棣立即下令道:“來人,將此紅薯按照唐真人的交代,煮熟後再呈上來。”
因爲紅薯是第一次在大明亮相,唐少哲說不得還要親自給內侍指點一下如何去做,煮多長時間,如何判斷是否熟了之類的常識。
說完之後,他又指着桌上的玉米道:“這個叫做玉米,也是煮熟後可食用。顆粒飽滿,滋味甘甜,味道也不錯。一年一熟,畝產900斤。”
根據唐少哲在現代考證的,各省通志和府縣誌的記載,玉米最早傳到我國的時間是公元1531年,距離哥倫布發現美洲不到四十年。
“還有這個喚作土豆,不但可以食用,還可以釀酒。滋味上雖然不如前兩種作物,但是也微有甘甜,並且適應任何地域種植,對氣候和水分都不挑剔。”
土豆傳入中國的年代最晚,距今不過百餘年。它也是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最早於公元1570年傳入歐洲的。它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同時含有蛋白質、礦物質(磷、鈣等)和維生素。
這一次,沒等到他報出產量,楊士奇直接開問。這時候唐少哲才抱歉的笑笑,道:“哈,忘記說了,土豆通常的畝產是2500斤。”
金幼孜又問道:“這……土豆也可以煮熟食用麼?”
見唐少哲點頭認可,朱棣哪裡還有不明白,直接大手一揮,道:“來人,將這個……玉米和土豆,也拿去御膳房,煮熟後呈上來。”
“遵旨。”
(注:文中的計量單位“斤”通指明代“斤”,即1斤=16兩,此乃度娘查證出來的數據,準與不準,筆者不敢斷言。文中明代計量單位皆以此爲準。順便說一句,產量數據也是度娘提供,筆者取平均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