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留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聞問,司馬師不假思索,便輕笑而道,“昔兒被天子詔令禁錮,爲門戶計當深居簡出、以示恭順。若猶與夏侯稚權交遊,一旦事泄而天子罪責於他,世人則贊彼不忘舊誼,而我亦被迫承其情也。阿父乃社稷重臣,一行一舉朝野皆矚目,兒身爲長子,不能分憂已是慚愧,豈能受恩於他而令阿父他日難爲邪!”

“此言大善!”

饒是夙來喜怒不形於色的司馬懿,聽罷都忍不住拊掌盛讚了句,“子元處事先慮其害而後思所得,可謂世事洞明也。”

贊罷,他猛然想起個事情來,便又繼續發問道,“子元於細微處所慮無遺,然先前推舉石仲容者,好色薄行,可謂失察矣。”

石仲容,乃是石苞。

先前在長安販鐵時被司馬師遇見,一番攀談之後覺得頗有才幹,便將之推舉給司馬懿,闢爲大將軍府掾屬。

但入府以後,石苞的名聲不是被贊爲才俊,而是德行欠缺。

也讓是時以恭謙修德聞名的司馬懿頗有微詞,覺得聽取了自家長子的舉薦闢石苞入府,乃是讓自己有損清譽的敗筆。

“阿父之言,還請恕兒不敢苟同。”

提及了石苞,司馬師也正色回道,“兒自是知‘士有百行、以德爲先’之言,然而尺有所長、寸有所短,世上無完人也。陛下以雍涼防務託付於阿父,不可謂責任不重。且逆蜀兵卒勇銳、連年興兵來犯,正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以圖克時艱之際也。石仲容雖無有細行,然才幹超羣、有裨於時,願阿父取其長而寬其弊也。”

且解釋完了,他似是恐司馬懿復堅持己見,便又低聲加了句,“兒竊以爲,現今家門清譽已然無可附加且阿父位極人臣,闢僚佐募門生故吏重德者亦無裨於時。如此,何不攬才略過人之輩,不吝擢拔之,上可裨國、下亦是利家。”

這次,司馬懿沉默良久,始終沒有迴應。

但所謂知子莫若父,反之亦然。

司馬師對自己阿父的性情早就瞭然於胸,知道他沒有出言反駁,那便是心已許之了。

之所以沒有口出肯定之言,不過是覺得方纔自己所言中,門戶計更甚於社稷計,故而才自持身份而守默慎言罷了。

是故,司馬師也不復再言及石苞,而是將話題轉到了夏侯惠身上,“阿父或許不知,兒之所以與夏侯稚權斷交,最大的緣由,乃是爲求裨益自身耳。”

“哦?”

心照不宣的司馬懿聞言,當即借坡下驢,“我兒此言何解?”

“回阿父,蓋因兒知,我與夏侯稚權終有一日不免相左也。”

對此,司馬師侃侃而談,“兒先前與夏侯稚權多有書信往來,對時局、吏治、軍爭以及民生等諸多事情皆有涉獵,各抒己見之餘,亦彼此折服。是故,兒敢斷言彼非秦元明曹爽之流可比肩也。”

“我魏國武帝、文帝時,諸夏侯曹掌軍而士人秉政,但如今已然不復矣。夏侯稚權有才略,備受天子器異,他日亦當宗室與元勳之魁,不免爲君權遏世家之權馬前卒。阿父乃先帝遺詔輔政大臣、三世重臣,自鍾太傅薨後,廟堂之望當之無愧。亦不可免,他日阿父必然與夏侯稚權有衝突之時。”

說道這裡,司馬師正襟危坐,改容而道,“兒身爲長子,自當爲父分憂,與之斷交,則可臨事先慮彼將何爲,而後自施爲。如此,兒可常懷居安思危之心、如履薄冰之慎,事事皆謀定而動,自是可裨益自身矣。”

原來如此。

我兒是將之當作了他日之敵啊~

司馬懿心中恍然,也由此陷入更久的沉默中。

一直待到堂前的火盆將冷熄,司馬師又起身去添加木炭後,他才起身往後院而去,“我睏乏了。此間諸多案牘子元且先代勞之,有所決後復來尋我定奪罷。”

正撥弄火盆的司馬師聞言,一時微愕。

但很快,他就眉目舒展、笑顏如三月春風那般溫潤——就在此時此刻,他的阿父不再將他視作仍需要教誨培養的後輩,而是將他當作了可計議事情之人,並且決定開始將河內司馬氏的權柄逐步過渡給他了。

故而,他也直身整理儀表,正色朝着司馬懿的背影而拜。

“唯。兒,必不負阿父所望。”

對於桓範的綢繆以及長安發生的這一幕,身在淮南的夏侯惠自是不知道的。

他如今正往徵東將軍官署而去。

是滿寵使人招他,且原因他也能猜得到,算算時間,無非是樂良趕到淮南了。

就是有些腹誹。

滿寵尋他過去,該不會是想討要那五百騎兵吧?

讓他有這個擔憂的緣由,是因爲近日他將新軍的事務逐一梳理了一番,前去稟給李長史之時,還被告知了張騎督在染疾臥榻後,便以年歲漸長而難堪戎馬爲由,請滿寵上表求去職。滿寵表於廟堂時,恰好天子曹叡有將樂良給夏侯惠當部將、外放來淮南之意,便權且讓樂良兼領淮南騎督了。

但此中,隨着樂良而來的五百騎兵不會劃入淮南騎兵曲。

而是獨立成營,歸夏侯惠督領。

以先前夏侯惠才督領兩百騎斥候營時,便膽敢算計驅兵三千來詐降的孫布推斷,滿寵想討要那五百騎兵也是無可厚非之事。

少時,至徵東將軍官署。

夏侯惠剛想請在外值守的甲士通傳,卻被告知滿寵已有過囑咐,讓他到了便直接進入就是,無需傳報。什麼時候,我也有這般待遇了?

自知素來不被滿寵待見的他,倏然間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更有了“欲取先予”的警惕。

大步而入,熟門熟路的走進滿寵的署屋。

滿寵一如既往的拎着個小酒囊,端坐在案几後昏昏欲睡,李長史則是在側位上閉目養神,但奇怪的是樂良竟是不在。

難不成,樂良還未趕到淮南?

帶着疑惑,夏侯惠拱手見禮,“末將見過將軍、長史。”

“嗯,坐。”

滿寵的眼睛微微睜開一條縫,用下巴往李長史身側的坐席一努,旋即又閉上了。

這是,還有其他人過來?

“唯。”

應了聲,夏侯惠步來就坐,也不由往身側的李長史撇去。

但李長史只是睜眼對他笑了笑打過招呼後,便繼續闔目養神了,也讓他不敢造次,索性也學着耷目靜靜的候着。

好一陣等候。

署屋內除了滿寵偶爾抿一口酒水、發出滿足的聲音之外,三人猶如木雕泥塑般死寂。

但很快,隨着風塵僕僕的孫禮與安豐太守曹纂趕到,刺史王凌、張穎與樂羊等將主、就連猶抱病的張騎督都過來了。

噫!

看來此番是軍議啊!

該不會是斥候打探到賊吳孫權將來犯了吧?

而滿寵讓我列席其間,是不是意味着我部也要臨陣禦敵?

哈哈哈~戰功來了!

陸續給紛至沓來的各人還禮之餘,夏侯惠心中滿是期待。

然而,很快他就有些懷疑了。

就在最後趕到的張騎督就坐,滿寵便讓李長史主持軍議,盡是問些各郡縣與戍守點的糧秣囤積以及各部士卒輪休狀況。且王凌還談及了刺史府準備了多少冬衣、防具,歲末將給每部戎卒調撥多少酒水肉食犒勞等等。

搞得一直靜靜傾聽的夏侯惠都有點猶豫——爲了融入其中,我是不是也該將新軍的狀況稟報一番?

畢竟我與曹纂不同。

曹纂因爲還領着安豐太守的關係,所募的士家新軍都併入郡兵之列,隸屬於刺史府;但我麾下三千士卒可是築壁塢屯田在外,不管刺史府還是徵東將軍府都沒有參合其中。

只不過,待偷眼看到上首老神在在的滿寵,只是在聽着個人的稟報時偶爾點點頭,絲毫沒有將目光撇過來詢問之意,夏侯惠又將念頭作罷了。

或許,他讓我過來列席旁聽,只是因爲我也是淮南將主之一,不好將我卻之在外罷。

夏侯惠隱隱有了覺悟。

也安之若素靜靜的傾聽着,趁機瞭解一番現今淮南防務的狀況。

軍議持續小半個時辰。

最後,在滿寵示意李長史與刺史王凌儘快給各部調撥冬衣、輜重等,以及叮囑各人恪盡職守、督促麾下士卒不可鬆懈後便散了。

而看着各人陸續辭去的夏侯惠,也有了作別之意。

正好,可以尋鮮來壽春的曹纂敘敘舊,讓他沽酒割肉飲宴一番,也算是此番入城有所得了。

但卻是不料,他纔剛想起身,就被席位離得很近的李長史偷偷扯了扯衣角。

這是讓我且先留下之意?

不動聲色的略略側頭看去,見李長史依舊與對席的王凌正覈對着一些細枝末節,夏侯惠便又耷拉下了眼皮。

又是好一陣的等候。

終於,待王凌也緩步離去了,滿寵的目光便投了過來,用早就渾濁的雙眼定定的盯了他好一陣,才徐徐而問,“稚權今中堅將軍矣,猶有以身犯險之膽略否?”

這是

用我臨陣之意?!

有些百無聊賴的夏侯惠,頓時就亢奮了。

且覺得滿寵的激將法很不適合:面對賊吳孫權,真不需要對我用激將法啊!

第201章 唯勇氣也90.第90章 引蛇126.第126章 挑釁第166章 歸淮南54.第54章 匹夫第166章 歸淮南第189章 逞口舌第212章 隨你罷第206章 夜話第143章 晚矣第237章 變幻第159章 鴻鵠志第192章 邙山宴245.第45章 無心101.第101章 當變93.第93章 言外意79.第79章 主次第232章 入營93.第93章 言外意第278章 人辱之第192章 邙山宴2第137章 禍伏第187章 無裨83.第83章 皆學問46.第46章 安分第25章 爾敢第138章 不語第278章 人辱之第286章 復甦85.第85章 識趣第29章 居不易第13章 可恨第44章 花明第262章 人心向背第185章 死地第171章 留下54.第54章 匹夫第181章 京口督100.第100章 魏闕第259章 罪人45.第45章 無心第226章 臣惠斗膽第164章 非莽夫第287章 校事48.第48章 無畏94.第94章 閒歸家第242章 有三敗第20章 可志同第273章 夜談第202章 賊兵退第159章 鴻鵠志第185章 死地101.第101章 當變第190章 可堪否110.第110章 見策第31章 收桑榆108.第108章 鮮卑129.第129章 改道第215章 稚權何如第233章 默契第252章 有兒子了第164章 非莽夫第2章 入闕第245章 他日罷第12章 復哀之105.第105章 蜜餞64.第64章 後事第146章 示好第261章 卻之不恭89.第89章 詐關第17章 初見69.第69章 副職第176章 不武第279章 幸與不幸第200章 利令智昏2第244章 觀滄海第141章 發狠68.第68章 擋我者第217章 惠求教第174章 盡私圖第245章 他日罷第20章 可志同第34章 門戶計第30章 失東隅第171章 留下133.第133章 私心第288章 大噪91.第91章 當歸第274章 薦才57.第57章 以何戰60.第60章 不覆轍98.第98章 終陌路第29章 居不易85.第85章 識趣101.第101章 當變第134章 罷歸第1章 楔子110.第110章 見策120.第120章 不可避第260章 好心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