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京口督

吳郡丹徒,京口。

在頗爲簡樸的官署內,一身燕服的吳徵北將軍孫韶正在設宴待客。

來訪之人乃屯騎校尉吾粲。

吾粲是吳郡烏程人,年輕初爲縣中小吏時得到了孫河賞識與擢拔舉薦,故而與孫河這一支頗爲親善,每每歸桑梓省親都不忘來拜訪一番孫韶。

嗯,孫河子嗣大多早亡,今僅少子在世,故而門楣是由四十多歲的侄子孫韶撐着的。

拜訪邊將,總不免要言及戰事。

二人在敘了些閒話後,孫韶便主動問及了去歲末的戰事。

雖然他早就知道了結果,但想從隨徵合肥的吾粲口中得悉一些細節,以及魏軍的最新狀況。

私下坐談且二人熟稔已久,吾粲倒也不忌諱什麼,徑直將戰事的經過大致說。

也讓孫韶聽着聽着,就忍不住搖頭嘆息、滿臉惋惜之色。

孫權在發兵前,他是諫言過不可的。

理由有三。

一者,是暮冬時節興兵,受限於大江各支流水淺,江東水師很難策應戰事。

比如坐鎮在丹徒京口的他,就因爲中瀆水在冬春時節水位太低無法通行大船,故而沒有引兵北上淮水策應。

但當時孫權覺得魏國洛陽中軍無法馳援的機會太難得,不想放棄。

且聲稱自己可依託大江往來的便利,以舟船從武昌與京口轉運各部士卒過去一併攻打合肥,如此就能彌補了荊襄與青徐不能配合作戰的弊端了。

另一,則是孫韶覺得在蜀兵沒有犯雍涼的情況下,吳國沒必要興兵北伐。

因爲興兵了,也大抵會無功而返。

既然吳蜀兩國都互盟了,且先前都各自北伐失利數次了,爲何兩家都不吸取教訓,約定好同期出兵北伐呢?

魏國國力雖雄厚,但也難扛雙線同時作戰的損耗吧?

哪怕吳蜀兩線都難以取得戰果,但只要雙方同時多出兵幾次,魏國總會有失誤的時候吧?

都有了前車之鑑,何不作爲後事之師呢!

最後,則是孫韶覺得江東很難在合肥取得戰果——攻破合肥舊城的機率都很渺茫,更莫說如今魏國還拆舊修築了離巢湖很遠的新城。

不是他自喪銳氣,對吳國已然失望了。

而是覺得江東攻破合肥的時機,很早之前就已經錯過了。

自襄樊之戰起,孫權便常留在柴桑與武昌,吳軍主力也隨去了荊州,指望從荊襄戰線上取得成果。

然而,荊襄戰線又怎麼可能取得進展呢?

襄樊與夷陵之戰是吳蜀兩國不可化解的仇恨,兩家雖然互盟了,但間隙猶在。在吳國大舉出兵荊襄之際,蜀國又怎麼可能放心的併力北伐!

或許,在吳國佔據襄陽的時候,蜀國第一時間不是出兵雍涼而是增兵永安吧。

況且從魏國的角度出發,是絕不允許吳國佔據完整荊州的。

得襄樊可威逼宛洛。

魏國定都在洛陽,兵力也大多駐守在洛陽以及雍涼,吳國一旦將襄陽佔據與圍困樊城了,恐魏國雍涼各部就浩浩蕩蕩從武關南下馳援了!

如先前襄樊之戰後,魏曹丕還讓曹仁放棄了襄陽與樊城。

但吳國將軍陳邵入襄陽城還沒幾天,曹丕就覺得宛洛受到威脅了,便再次讓遣曹仁出兵將城池奪了回去。

所以孫韶覺得吳國若想北伐建功,機會是在東線。

但不是在合肥。

而是在青徐二州,在於是否完整的掌控泗水之地。

他駐守在吳郡丹徒京口、督領青徐二州方向戰事將近二十年了,對敵我雙方的優劣早就看透澈了。

一來,石亭之戰後魏國東線受重創、兵力寡少,被迫龜縮而守。

如若吳國偏師入巢湖、主力進軍青徐二州,以魏國淮南的兵力而言,根本不敢分兵前去馳援,唯有依靠洛陽中軍前來救援。

以魏國駐守徐州將士的戰力、士氣與數量等方面對比,肯定要比淮南更容易攻破。

再者,徐州士庶對魏國的歸附感很低。 不管怎麼說,早年曹操在徐州肆意屠戮的殘暴,如今仍在黎庶的口口相傳中。

且割據徐州的臧霸也沒有被魏國徵調歸去洛陽幾年。

最後一個緣由,也是最重要的緣由。

吳國興兵北上青徐二州,能讓內部上下戮力同心。

不管是早年孫策定江東基業,還是後來孫權稱帝建立吳國,其中功勞最大的乃是寄寓在江東的外來人士。

其中以青徐、淮泗人士最多。

而這些寄寓在江東的外來人士,如二張、周瑜、魯肅、呂蒙以及諸葛瑾等人,也被孫策以及孫權給予了很豐厚的待遇。

不可免的,也變相的擠壓了江東本土世家的利益。

江東的良田與銅鹽之利是固定的,一部分被外來人士佔有了,本土世家自然就心生怨懟,也不會熱衷爲孫家謀求萬世基業了。

故而,若是吳國先將幾爲白地的廣陵郡好生經營,讓寄寓江東的人士督兵北上青徐二州,讓江東世家看到自家利益可以恢復的機會,自然也就積極配合吳國的北伐了。

且若是吳國順遂的佔了泗水之地,也更容易將淮南打下來。

淮泗二水相通,以江東水師的精銳,是有機會橫陳在淮水中切斷魏國洛陽中軍來救援淮南、將壽春城圍困至糧盡的。

當然了,魏以騎稱雄。

吳國若是佔據泗水之地,也很難守得住。

但不試一試,又怎麼知道呢?

既然吳國有佔據千里中原腹心、兵指洛陽之志,與魏國陸戰是必然要經歷的過程。

今日避免了,他日又怎麼避免!

這就是孫韶在石亭之戰後,積極沿着中瀆水北上經營廣陵郡的緣由。

但是,可惜了。

他的方略沒有被付諸以行。

在十數年前孫權開始致力西線時,孫韶的年紀並不大,且他這一支是被孫策賜姓納入宗族的,故而很難影響廟堂決策。

如今他官居徵北將軍、是江東的宿將了,且孫權也將遷都歸來建業了,但在他私下建言北上青徐方略時,孫權還是回書否決了。

彼猶堅持着先破合肥奪壽春、據淮水之險後再籌謀青徐之地。

就連廟堂諸公的想法也大抵如此。

對此孫韶也無可奈何,將失落藏在心中。

故而現今聽罷吾粲的講訴後,他在嘆息之餘也在心中斟酌着——若不,自己請吾粲聯合幾位廟堂重臣,一併向陛下諫言?

嗯.

還是先帶着吾粲過江,看看我在廣陵郡內的經營效果罷。

在確實可以發兵北上的基礎面前,我說服他、他說服其他重臣參與,以及一併勸說陛下等都能更加順利一些。

再者,蜀兵已然近三歲沒有北伐了。

去歲陛下在暮冬時節猶不捨魏國邊疆多事的機會,想必蜀國也不會錯過,今歲就要出兵了吧。且依着他們猶喜春季出兵的習慣,我得儘早上疏給陛下才行。

想到這裡,孫韶心意有決。

正想找個理由邀請吾粲一併渡江,去廣陵郡看看呢,卻被官署外一陣急來的聲音給打斷了思緒。

“報!”

“將軍!北岸急報!”

也讓孫韶當即憑案起身,肅然看去廳堂門口處。

只見一個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的將佐在甲士的帶領下跑進來,二話不說便伏地而拜,“報將軍,廣武湖張副將反!李戎將被殺,王校尉被擒,大半屯田卒被裹挾北去!”

第227章 求貶惠48.第48章 無畏第229章 圖什麼啊第284章 初春寒49.第49章 逢時48.第48章 無畏53.第53章 染徵袍第267章 錄功55.第55章 詔來第185章 死地第286章 復甦第193章 邙山宴3第38章 何懼之94.第94章 閒歸家第242章 有三敗第284章 初春寒第239章 此事易也64.第64章 後事第192章 邙山宴2第255章 歲末第216章 位高權重第222章 就職99.第99章 蓋彌彰第269章 出鞘第251章 觖望127.第127章 衝突第32章 上疏第171章 留下第208章 無心之舉第41章 當黜之100.第100章 魏闕第225章 御駕來第36章 社稷計第175章 驚喜來第2章 入闕第181章 京口督109.第109章 請纓63.第63章 死別第228章 如你所請151.第151章 易也第271章 重術第261章 卻之不恭第155章 與宴第220章 莫爭長短88.第88章 發衝冠第44章 花明第8章 面君55.第55章 詔來第30章 失東隅68.第68章 擋我者第248章 勘察90.第90章 引蛇第245章 他日罷第199章 利令智昏1第283章 委蛇132.第132章 破襲第6章 求教62.第62章 厚顏第244章 觀滄海第253章 山下的人第216章 位高權重第193章 邙山宴396.第96章 小婢女57.第57章 以何戰第165章 鷙鳥130.第130章 當百第196章 瞞天第140章 蹙眉49.第49章 逢時第181章 京口督第187章 無裨88.第88章 發衝冠第39章 弗改第284章 初春寒第254章 君心97.第97章 自擇之第275章 好大兒第159章 鴻鵠志69.第69章 副職第36章 社稷計第269章 出鞘第32章 上疏第156章 何惑哉第185章 死地第232章 入營59.第59章 難改57.第57章 以何戰128.第128章 拔刃第33章 逐出89.第89章 詐關第181章 京口督151.第151章 易也第41章 當黜之第166章 歸淮南第136章 離析75.第75章 取輕第176章 不武第185章 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