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在右,文人向左。
也許這就是宿命。
如果說娛樂圈裡有文人的話,那麼一定是導演,北電出來的導演。
中國的導演是以代劃分的,前面的四代導演都是一羣拓荒者、奠基人。上世紀20年代,作爲中國電影的開拓者,以張石川、鄭正秋、任彭年先生等爲代表的第一代導演,創作了第一批故事片,標誌着中國電影的誕生。
活躍在三四十年代的第二代導演,開始重視寫實,把電影從“玩耍”中脫離出來,擺脫了舞臺的限制,發揮出電影藝術的專長。
第三代導演活躍於五六十年代,因爲時代的因素,這段時間電影發展曲折,所拍攝的影片在努力的反映時代,展現矛盾衝突。
第四代導演或者說第四代電影人,則是十年浩劫之前畢業的那一批北電學生,他們畢業即失業,所以創作生命是在78年以後纔開始的。但是受時代的侷限性,他們沒能接觸到蘇聯之外的影片,所以電影語言的創作力和表現力很受影響。他們對歷史的反思和對農村的關注,直接影響到了第五代導演,因爲第五代導演都是他們的學生。這裡面很多人都成爲了真正的大佬,電影官方話語權的掌控者。
第五代導演是最出名的一代導演,指的就是北電78班畢業的那一批,陳開歌、張國師、田莊莊、吳梓牛等。這裡就不再多講了,具體有多牛逼,可以說豆瓣上那些國產高分電影大半都是他們拍的。順路提一句,小鋼炮不算第幾代,這是文人的事情,野路子出身的人就算了吧。
第六代導演就是在九十年代冒頭的那一批,經歷了八十年代的思潮和九十年代的衝擊,他們有點迷茫了,整個的創作色調都是“灰暗”的,關注社會邊緣羣體,思路還是那種國外拿獎的文藝思路,所以他們的作品不受主流觀衆的待見。標誌性人物就是路學常、賈樟科、王曉帥等。
至於第七代,呵呵,沒有第七代導演了,最多有個“新生代”。
因爲文人已死。
看到這裡就可以看出來,第四、五、六代導演都是北電爲主體的一羣文人。他們反思歷史、關注弱勢羣體,所以纔有了前後兩次“七君子”事件,所以現在的觀衆說他們只看到了社會的陰暗面,只會家醜外揚。
呵呵,粉飾太平,歌功頌德的事自然有御用狗腿子的幹,那麼剩下的那羣文人幹什麼呢?只剩下“罵街”了......
張向東的這種心理狀態,老陳自然明白。同出一脈,思想相承,老陳也是從這個心路歷程走過來的,這也算是北電一系傳承已久的通病了。
只聽他勸道:“不要這麼想,向東。你們這一代跟我們那一代還是不同的,你是08年畢業的,我是82年畢業的,中間有差不多三十年的差距,而這三十年恰恰是我國社會發生巨大變革的三十年。這三十年裡,不僅僅是經濟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且人們的心理狀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當年,農村是我們國家的主要構成部分,城市人口很少,在社會生活中不如農村,所以我們關注農村,關注農民。而現在呢?可以說城鎮纔是我們國家的主體,農村、農民反而成了少數。你別看身份證、戶口本上寫的是農村戶口,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是依託城市在生活。他們在城市裡工作、上班,只有年節的時候纔會回到農村,可以說,他們也是市民,不是城市戶口的市民。這就是現在的社會人員構成大環境。”
“另外,當年的農村閉塞,擡頭就是院裡的一片天。而現在,電視、網絡這麼發達,農民跟市民有區別嗎?沒有本質性區別。大家的見識、思維方式沒有根本性的區別,就算農民離開了農村,來到城市,生活過一段時間之後,那麼他跟市民沒有任何區別。也就是說,現在整個社會的思想性只存在個體性的差異,不存在陣營性的差別,只有階層矛盾,沒有階級矛盾,這就是當今的思想大環境。”
“在這種環境下,像你們這樣成長起來的一代,剛好就是國家由弱到強的一個時期,也是民族自信心由弱到強的時期。這個時期裡,所有的一切都是圍繞着‘變強’這一主題進行的,國家不允許你開倒車,人民也不待見你開倒車,這就是國心所向,民心所向。”
“上面說了這麼多,你也明白了吧。一個導演,一個真正的大導演,他必須要緊貼着他所處時代的脈搏,聆聽這個社會的聲音,他才能創作出真正的好的作品來。一個導演的眼光,決定了他作品有多獨到;一個導演的視野,決定了他作品有多闊達,一個導演所站的高度,決定了他作品有多全面;一個導演有的氣度,就決定了他作品有多森嚴。這幾點綜合起來,就是你一個導演有多牛逼,作品纔會有多牛逼。”
說到這裡,大家都笑了起來,沒想到老陳還會來這麼一句。
“不要笑嘛,不僅是你們年輕人,我這個老頭子也是在努力的追趕着這個時代。”老陳笑眯眯的再次跟張向東幹了一杯。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張向東感嘆了一句。“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訓,方有三千越甲吞吳之盛況。以古比今,我們這些當導演的確實該把握當下呀。”
“你明白就好。在新生的這一代導演裡面,我最看好你。現在露頭的那麼幾個人,寧皓格局不夠,最多不過也就是另外一個小鋼炮。姜聞老憤青一個,在走第六代的老路,不過是走的聰明一點罷了,除非轉型,要不註定也不會有多大的出息。陸釧,人生厚度不夠,他的能力撐不起他的野心,屬於眼高手低的那種,這個就最致命了。剩下的那些個誰誰誰,不值一提。”老陳大概是喝的有點多了,說話就有點放的太開了。
古有青梅煮酒論英雄,今有導演喝多了罵同行,這也算是一樁雅事了。
文人嘛,不都好這口嘛,喝多了指點江山,臧否古今,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改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