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爲社稷君臣議事 惜舊情再入皇宮

這幾句話,真的把康熙鎮住了,這是什麼關係?陳近南、長平公主,這韋小寶也太不仗義了,竟然把兒子都交給這些人**,可他轉念又一想,陳近南死了,長平公主既然能把武功教給建寧的女兒,說明她也釋然了。

“哈!哈!哈!”不論你們的師父是誰,但你們的父親是韋小寶,這朕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康熙說着,偷眼看了看韋小寶。

“皇上,小人這次來京城,其實就是想把犬子留在這裡,希望他能有機會替小人保護皇上。既然孩子想在外面歷練一下,我也不好再說什麼,反正他以後就交由皇上看管就是了。”韋小寶真誠的說。

“那就是皇上和韋兄弟想在一塊兒了。這兩件事都是喜事,咱們大家乾一杯。”這一陣,多隆一直很拘謹,剛認回自己的女兒,他也不敢表露什麼。

“好,大家乾杯!”康熙帶頭,大家一飲而盡。

“皇上,小人還有一事不明,這次深秋的舞獅大會,是官府舉辦,還是江湖人士私自舉辦的?爲什麼京城一下子來了這麼多的江湖人士?”韋小寶看着皇上說。

“這個事,讓多隆和你說說吧。”康熙看着多隆說。

“韋兄弟,自你走後,京城開了很多家會館,絕大多數是官僚、鄉紳和文人們開的同鄉會館,或者工商界的人士們開的同鄉行幫會館。這些會館大多數都建在宣武門外。

“這些會館這些年每年金秋都要舉行各種慶祝大會,有舞龍大會,有舞獅大會,有的會館還蓋了大戲樓子,金秋時節請名角登臺唱戲,讓人們免費觀看。

“只是今年,不知爲何,舞獅大會置後了,京城還來了不少江湖武林人士。給京城的治安帶來了不少的威脅。”多隆說。

“就是,九門提督也和朕說了這個事,這些江湖上的人,比你韋爵爺還不好管理。”康熙看着韋小寶笑着說。

“哦。皇上,您還記得同仁堂嗎?”韋小寶看着康熙問。

“記得,那時朕和你小桂子剛剛擒獲鰲拜不久,突然得了一種怪病。全身紅疹,奇癢無比,宮中的御醫也都束手無策。朕每天鬱悶,你說陪朕出去散散心。

“你我君臣二人微服上街,你我二人信步走進一家小藥鋪。當時的掌櫃看了朕的病情以後,給朕開了一些大黃,讓朕泡水沐浴。

“回宮之後,你就開始給朕張羅泡水,如藥店掌櫃囑咐每天沐浴。三天之後,朕的病就全好了。這全是依靠小桂子,是小桂子強拉着朕進了那家藥鋪的。”康熙說着,眼睛裡閃爍着淚光。

韋小寶眼睛也溼潤了,“皇上,事後您還給那個藥店送去一塊寫着‘同修仁德,濟世養生’的金匾,並且御賜藥店名爲‘同仁堂’。”

“韋小寶,你和朕提起這同仁堂所爲何事,難道還怕朕不派人去江湖上找你嗎?”康熙轉爲微笑道。

“皇上,臣是這樣想,可以讓多大哥去和同仁堂協商,讓他們聯繫京城藥店,由藥商出頭組織一支舞獅隊,也去參加這次舞獅大會。這樣,我們就可以知道這次舞獅大會的真實內幕。”韋小寶說完看看皇上,又看看多隆。

“嗯,這個主意不錯,就按照韋小寶說的辦。多隆,你去聯繫藥商,讓他們聯名組織一支舞獅隊。不,讓九門提督凱布音去辦理此事,多隆督辦,這樣就與皇宮撇開關係了。只是,這舞獅奪霸,需要江湖人士才方可爲之,去哪裡找江湖認識呢?”康熙說着開始思索着。

“皇上,這幾個孩子就可以。他們的武功只比那些所謂的江湖或者武林人士高,不會比他們低。”多隆說着看了看韋小寶。

“可以,具體事宜讓內人幫忙指導,我想舞獅奪魁不是什麼大事。”韋小寶說。

“嗯,就按照你們說的辦。但是一定要保護好孩子們的安全。”康熙說着看着這幾個孩子,他是打心眼裡喜歡,也許是愛屋及烏的緣故吧。

“這個請皇上和韋兄弟放心,微臣定會在舞獅那天,讓大內高手便服去觀看舞獅大會,屆時策應局勢的變動。”多隆道。

“還有一事,多大哥,你知道舞獅大會的總策劃地點嗎?是哪家會館組織?那些會館主要協助?”韋小寶說。

“這個我知道,主要組織者是虎坊橋的湖廣會館,協助者就是四川會館、福建會館和山西會館。其他會館也當支持,但沒有出什麼力。”多隆這幾日對這些都已摸清楚了。

“那是哪一天舉行舞獅大會呢?”韋小寶又問。

“寒食節那天!”多隆答道。寒食節,也就是立冬。

“好,還有九天,這九天,我們一家人負責探聽這幾個會館的組織內幕,多大哥負責組織一個舞獅隊。叫的越響越好,也算民間組織,到時候就好進場子了。”韋小寶說着看看皇上,意思是皇上還有什麼高招。

康熙微微一笑,“韋小寶,這些年的東奔西跑,腦子還是那麼活泛。你不在朕身邊真的可惜了!哎!”康熙長嘆一聲。

大家都能看得出來,康熙對韋小寶那是真的在乎。

“這以後,你們一家人就在京城暫居一段時間嗎?”康熙看着韋小寶問。

“不!”韋小寶看了看皇上,“皇上,小人想着舞獅大會之後,小人就去江南了。等皇帝南巡之時,我們還會繼續爲皇上掃平障礙。”

“哦,也是,你也一大家子呢。由你吧!今晚你們就隨朕移駕皇宮,這個不能商量。你桂公公住過的那個尚膳監管事住的地方朕一直給你留住,新的管事有了新的住處。”康熙看着韋小寶說。

雙兒輕輕碰了一下韋小寶,她是怕韋小寶進了皇宮就出不來了。這點動作,也被康熙看在了眼裡。

“哈!哈!哈!夫人,你們要是長留京城,你現在已是當朝一品夫人了,可是你家爵爺執意要走,朕也留不住他。此去皇宮,朕也不會大張旗鼓,以免朝中人議論。

“只是,明日是朕的四字胤禛十歲的生日。幾個孩子一直在皇宮,還沒見過外面的世界。朕的長子胤褆比你這三個孩子也就小一兩歲,真想讓他們也認識認識,沒有別的意思。

“夫人不必擔心朕要真的想抓韋小寶,也絕不會是在皇宮。況且,朕也惹不起你們母子四人的功夫,那不把皇宮鬧翻了!”皇上說完,衆人都笑了。

“明天下午,多隆也帶着夫人和孩子們到皇宮來。朕就是舉行家宴,不通知文武百官。”

“喳!”多隆答應了一聲。

天交未時,幾個人吃完了飯,都下了樓。韋小寶和皇上共乘龍輦,雙兒和雙雙隨着宜妃乘風輦,蘇銅錘和李虎頭跟着侍衛騎着馬,進了皇宮。

多隆走下樓送走皇上等人,暗暗吃驚,皇上與宜妃各乘一輦,就是已經準備好把韋小寶接進皇宮了。他們一家三口也回了自己的府邸。

一零六 謀者有意爭者淡 刀劍無情人有情第一七零章 小寶爲主勤爲事 康熙恤三十六英雄救美情難奈 少女懷春意相左一八六 傷離別珠淚漣漣 遭伏擊塵世茫一一五 韋繼業再生妙計 店掌櫃凌然拒查一零四 康熙狠心關阿哥 雙雙無念伴青六十八南巡途中喜與憂 北歸路上實與虛五十五 盡心力周護阿哥 露鋒芒威懾羣雄五十九 李虎頭絕望歸山 韋小寶守諾南下一二八 鹿鼎山全家團聚 結良緣喜事七十一 光明頂家人團聚 議事廳再談二十八 袁承志中土收徒 韋小寶舍子救難三十八遭逼婚窮途末路 解悶氣官府難護二一一 有心做下報仇事 無意發現自一七五五十一 思大局夫妻共識 念知己兄妹同癡一四五 與陷阱賊人逞能 救父急英雄遇一九一康熙親人皆異志 小寶父子卻同心一二六 喜相聚中秋快樂 愁相爭徹夜難一三二 蘇銅錘及時趕到 衆兄弟再陷七十四 巡江南明察暗訪 設埋伏螳螂捕一七九 議大事舉兵千里 論小情思慮一一五 韋繼業再生妙計 店掌櫃凌然拒查一四三 遇險情裝作糊塗 探虎穴就是財迷五十五 盡心力周護阿哥 露鋒芒威懾羣雄二零零 武林人齊聚西北 清兵顧衆說紛紜一五一 蘇銅錘詳說得失 雍親王謹慎宴七十七四十九別京城華山祭拜 衆門派力戰華山一二六 喜相聚中秋快樂 愁相爭徹夜難八十五四十九別京城華山祭拜 衆門派力戰華山第十四章 現身治亂傷別離 屈體逗幼喜天倫四十二一五三第十九章 兩太子精心安排 四小俠輕鬆奪魁九十四 衆阿哥各懷心思 廢太子聖心難測一八六 傷離別珠淚漣漣 遭伏擊塵世茫一一八 晚一步情況突變 經一心力挽狂瀾二零三 韋家軍合力破陣 小天驕再學新招五十九 李虎頭絕望歸山 韋小寶守諾南下一五一 蘇銅錘詳說得失 雍親王謹慎宴四十一一九四一七三 前人一首出塞曲 今人沿路話悽二一六 舉家同慶端午節 君臣再敘幼時誼二零四 計劃破惱羞成怒 良言勸卻惹飛一九二 解後顧小寶北上 爲隨親天驕練九十三一八七 遇險情英雄無奈 救危難俠女有二一五 皇上無奈巧解圍 小寶有心再思一一四 出狼窩又逢虎豹 與救星大展龍威二二一 賊心不死屢出手 忠心星夜送一七九 議大事舉兵千里 論小情思慮第二十章 脣槍舌劍江湖怨 刀光劍影兒女情一二九 君臣誼再次獻寶 兄弟情又言別一三六 金牌一出鎮宗廟 公子終是遇佳人六十一 雞鳴寺適逢狗賊 揚州府再遇刺客二一九 說詳實阿哥落淚 探行蹤無意聽五十五 盡心力周護阿哥 露鋒芒威懾羣雄一一九 祖孫見悲喜交加 夫妻議以牙還一五五 作繭自縛阿哥恨 起死回生異鄉一三零 爲寶藏監守自盜 斥衆賊以巧制拙二十九 三峰山小俠出手 禪窟寺女兒多情二二八 江湖上再起波瀾 皇宮裡疑心凝二一一 有心做下報仇事 無意發現自六十八南巡途中喜與憂 北歸路上實與虛二一八 神垢寨順利得手 破廟裡細審匪二十四 解危難銅錘施手 遇惡霸雙雙解悶第十三章 徐州府千頭萬緒 煙雨樓談古論今三十一 進相國寺遇竊案 出開封府尋寶蹤一零八 童言無忌拉郎配 智者有慮促人爭一五六 千叟宴美女送禮 滿漢席阿哥招辱二一三 韋小寶首戰告捷 雍親王分析案一一四 出狼窩又逢虎豹 與救星大展龍威一一四 出狼窩又逢虎豹 與救星大展龍威一三二 蘇銅錘及時趕到 衆兄弟再陷一五一 蘇銅錘詳說得失 雍親王謹慎宴一一八 晚一步情況突變 經一心力挽狂瀾第十三章 徐州府千頭萬緒 煙雨樓談古論今一七五一七四 拜佛只爲求平安 適逢險惡兩邊六十七 光明頂留言警告 長江邊同慶新年六十六 銅錘玩轉聖火令 康熙疑慮收兵一一二 太子復位近瘋狂 康熙靜坐看端一七七 康熙無奈難懲罰 手足相殘再生六十八南巡途中喜與憂 北歸路上實與虛一六四 君臣互信平煩事 兄弟相殘生奸一零四 康熙狠心關阿哥 雙雙無念伴青一三四 石家莊巧計救難 光明頂卻逢危機第七章 偶然出手得舊識 精心安排知新情八十九一零四 康熙狠心關阿哥 雙雙無念伴青二二七 韋家人躲個清淨 阿哥們探個四十四一四五 與陷阱賊人逞能 救父急英雄遇一一六 拉薩城智鬥賊人 皇城根繼祖遇害六十二 國姓爺魂歸故土 聖火令再現江二零零 武林人齊聚西北 清兵顧衆說紛紜六十八南巡途中喜與憂 北歸路上實與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