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

袁世凱上臺之後,積極擴編北洋軍事武裝,將清朝末年的新軍9個師11萬人,巡防營舊軍4萬人,擴大爲新式陸軍12個師另16個混成旅,約計22萬人。再加上舊巡防營軍和張作霖等軍,共約計30餘萬人。

反觀另一邊,在南京擔任留守的黃興卻在大刀闊斧的遣散部隊,之前黃興已經拉起了近十五萬民軍。

此時的革命黨人已經開始被袁世凱分化,特別是這個跑跑將軍黃興,此人絕無作戰意志,基本上都是見風頭不對就跑,袁世凱詐唬了幾下,他便以爲國家已經統一,不需要這麼多民軍了。

以至於革命黨的20個師被裁減到了5個師,革命黨人的力量大減,不過財政支撐不下去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而在華東自治三省的夏鈞,則在努力的編練部隊。

5個混成旅已經經過了初期訓練,此時已經被他派駐到了沿海地區,開始在沿海大量修築防禦工事。

這些防禦工事從去年就開始修了,夏鈞有他自己的海防規劃,在沿海可能被登陸的地區都開始修築堅固的地下工事。

這種地下工事炸彈、炮彈都是炸不掉的,只要一小支部隊便可以防禦整個陣地,以等待大部隊的到來。

至於其他五個讀力團,夏鈞正讓他們向鄰省進發,到鄰省去剿匪,同時兼保護商業之責,這五個讀力團本身成立的意圖就是防禦鄰省進攻,還不如主動點,到他們的地盤去剿匪,順便警告一下週邊各省。

至於手上的三個步兵師和一個炮兵師,元宵節部隊一重新集結,馬上開始在自治三省內部展開剿匪的高潮。

三省之中,福建的土匪基本上已經絕跡,浙江的土匪也滅得差不多了,唯獨江西的土匪未除。

張季玉和林成貴的第二、第三步兵師被調入江西,與剛組建的江西各地武裝部民民配合,對江西土匪進行徹底的清剿。

江西土匪在春節前已經遭到了一次打擊,不過繼續爲匪的依舊很多。

這次剿匪一開始,第二師、第三師便給了江西土匪雷霆般的攻勢,兩個師分散成營,甚至是更小的連級單位,在江西四處出擊。

這樣的分散作戰給指揮部帶去了較大的挑戰姓,不過也正是因爲這次分散作戰,讓指揮部和各級軍官都積累一定的指揮經驗。

也因爲剿匪,夏鈞手上的積分上升了三百餘萬,而五個讀力團分別進入了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廣東五省。

這五個省份中,以湖南土匪爲多,特別是湘西地區,那裡的土匪簡直是多如牛毛,湘西土匪起碼有五六萬,不過進入湘西的第三讀力團此時還在湘東對土匪進行圍剿。

而夏鈞開始在各地修建軍用、民用機場,空軍飛行員第一批招募了500人,成立了殲擊機大隊、強擊機小隊。

當然,空軍還缺少轟炸機。

夏鈞打算自己研製轟炸機,安東尼?福克作爲華東航空製造公司總設計師,而夏鈞也提前培訓了一些設計師。

這些設計師組成了華東航空製造公司的設計團隊,開始了對轟炸機等飛機的研究,爲此夏鈞爲轟炸機設計提供了電動投彈器、轟炸瞄準具、駕駛和領航儀表方面的技術,這些技術都十分簡單,但在這個年代卻是沒有的。

很快他們就設計出了第一架飛機,一種裝了150馬力的雙翼轟炸機,設計時預計可以裝載500公斤炸彈。

很快圖紙就進入製造狀態,這時的飛機很簡單,都是採用木質結構以及蒙布,而因爲動力不足,因此多采用雙翼。

不過華東航空製造公司並不受動力方面的限制,華東內燃機制造廠已經能夠製造450馬力的大功率發動機,在設計上有很大的空間。

參與飛機設計的安東尼福克因爲參與了技術上的問題,所以簽訂了華東自治政斧的保密協議。

協議規定,福克不得向外界透露一切關於這些技術的細節,同時就算是離職,也只能在中國開設飛機制造廠。這傢伙來了,夏鈞自然不可能放他走,就算他辭職,夏鈞也不允許他離開華東自治三省。

同時還將研究農用飛機,說白了就是把轟炸機的炸彈換成肥料或者殺蟲劑,亦或者是種子。

除了轟炸機,偵察機是目前的主要研製對象,這主要是用於出口的,其要求就是比其他國家的偵察機更快、更便於觀察。

空軍方面的逐漸比較平穩,海軍方面的發展則很快速,海軍人員已經發展到了五千,擁有潛艇61艘,魚雷艇80艘,10艘300噸級驅逐艦,以及1艘8000噸級巡洋艦已在馬尾進行建造。

海陸空三軍都已經進入了穩步發展的階段,空軍和海軍處於擴張狀態,陸軍則未進行擴張,但很快就要施行義務兵役制,這樣的制度主要是爲了儲備兵源。

義務兵役制施行後,成年公民必須入伍兩年,這兩年主要是對他們進行常規的軍事訓練,兩年後可退伍回家。

而職業軍擴建時,則從這些退伍或者正在服役的義務兵中選拔,同時爲了能有良好的兵源,在浙江、江西的農村也開始訓練民兵。

未來中國將面臨動輒幾百萬兵力對戰的情況,而職業均在平時是無法維持這麼龐大的數目的。

在建設軍隊的同時,夏鈞也在不斷的進行投資,德國人的貸款第一批到達後,夏鈞就投入到了生絲業之中,華東集團開設了幾家生絲加工廠。

生絲產量最大的也就是太湖邊的浙江湖州府,那裡有許多經營生絲起家的富戶,資本小的有幾十萬兩,大的有數百萬兩。

宣傳部開始給湖州府的蠶農宣傳新蠶種,這種蠶種已經從培育基地中培育出了一批,採食量比一般的桑蠶高出50%,吐絲比一般的桑蠶高出30%,從孵化到成繭只需24天。

就養蠶來說,其產量限制不在於桑蠶長得有多快,而在於桑葉有多少,因此在這些方面這宗新蠶種並無太明顯優勢,而且還更耗費桑葉,不過重點在於新蠶種的抗病能力和生存能力極強,且可以大量放養。

同時配套的還有高產桑樹,這種桑樹長出的桑葉生長快速,比一般桑樹多出80%左右,非常適合放養桑蠶。

生絲是一種重要的軍工、交電原料,這年頭穿絲綢的人會逐步減少,但市場還是比較好的。

在投資生絲廠的同時,夏鈞開始給紡織業、造紙業大量提供先進生產設備,這些設備主要由華東機械製造廠生產,已無需夏鈞在兌換平臺上兌換,也無需到國外去訂購,而圖紙在之前已經購買了,並且已經用這些圖紙向洋人的機械製造廠訂購了一批設備。

在與美國開放零關稅的前夕,華東自治三省的商業活動是異常活躍的,華東自治三省的各種商品以各種渠道開始向中國各省蔓延。

因爲關稅的收回,進口棉花價格降低了許多,讓那些紡織廠的競爭力大大提高,而染料業在華東化工公司在淮安等地大量生產化學原料後也得到了突破姓的發展,燃料成本大大降低,更是給棉布帶去了極大的競爭優勢。

就在交通正在改善的華東自治三省來說,染過色的棉布比土布價格高不了多少,而以前,染色的棉布是貧苦百姓的奢侈品,他們穿的都是顏色單調的土布。

當前紡織業普遍使用先進紡織設備,加上勞動力成本較低,以及染料業的發展,華東自治三省的棉布開始向外省蔓延。

就國內的商業競爭來說,除了華東自治三省和相連的省份外,在其他省份並無交通上的優勢。

很多未開發地區,是那些行腳商的天下,在這些地區,洋人的商品和華東自治三省的商品在運費上無明顯差別,而這些地區的自給率也比較高,大多保持着濃重的農村自然經濟模式。

而在長江流域,則是洋貨的天下,華東自治三省的貨物通過華東近海運輸公司的輪船開始進軍長江流域市場。

長江流域人口密集,是中國最主要經濟地區。

不過中國的財富基本上已經被榨取得了很多,百姓普遍貧窮,主要的財源來自於農業,同時也是重要原料產地。

例如彙集在漢口的牛皮,長江流域每年能提供十萬擔的牛皮,這些原料爲四大洋行所爭奪的對象。

剛進入長江流域的華東自治三省商品,很快在長江流域殺出了一條血路,洋貨開始抵制華東自治三省的民族商品,特別是幾大洋行開始聯手封殺華東自治三省的商品。

在殘酷的價格拼殺,以及運輸控制上,華東自治三省的貨物一度敗下陣來,不過當華東近海運輸公司開始運營後,民族資本又重振旗鼓,再次向長江流域的市場發起衝擊。

這次衝擊的力度更加兇猛,而那些民族商品也變得有了組織,全部商品都貼上了一種新商標。

商標採用計算機創作的版紋,下面三個在不同光線、角度下變幻眼色的‘中國製造’四個字,邊上還寫着:“支持國貨,振興中華。”

同時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商品被貼上了精品商標,這種商標是夏鈞成立的‘中國商品質量檢測站’所擁有,各種商品都可以申請使用這種商標,前提是商品符合質量要求,並且需要繳納一定保證金。

貼着這種商標的商品,在使用時出現質量問題可以找‘中國商品質量檢測站’,檢測站將用商品保證金對消費者進行賠償。

民族資本的反攻號角在這個初春已經正式吹響了。

()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210章 七大軍區第78章 春節大捐款第217章 收復西藏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21章 記者招待會第351章 國家氣運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193章 鉅額賠款第235章 南洋共和國成立第97章 走向穩定第75章 改組第11章 金銀國有第3章 通電第34章 新武器第62章 不務正業的委員長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73章 光復會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21章 記者招待會第48章 合圍第361章 複雜的世界局勢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243章 帝制呼聲高漲第84章 華東自治政府的強權政治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418章 法德戰爭爆發第64章 潛艇第70章 長江都督第138章 協約國的雄鷹災難第124章 大敗日寇第143章 華東級戰列艦第42章 給美國佬準備的大悶棍第227章 保護大熊貓第210章 七大軍區第337章 瘋狂的鐵路建設第317章 中俄聯軍反攻計劃,民用飛機發展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18章 自治議會第32章 情緒很穩定第145章 無奈的協約國第238章 軍國主義與資本主義間的抉擇第329章 可以擠奶的北極熊二百零九章 中國國防部長第19章 摩托化部隊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362章 第三世界聯盟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200章 華東王,建威將軍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203章 到達中國第182章 全體投降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300章 營救尼古拉二世,摸營夜襲第112章 殲滅第287章 1917年發展報告第159章 帝制來襲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333章 海軍競賽的開端第79章 鹽稅風波第386章 烏克蘭自治,民族自由精神第48章 合圍第72章 秋收到來第64章 張自忠、衛立煌第332章 英美日都慫了第327章 政治特赦,孫文回國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68章 農業投資(二)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96章 毫無誠意第295章 華人滲透下的澳大利亞第93章 張作霖的不合作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226章 等待橫財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40章 收回關稅第354章 空降斬首,包圍殲滅第64章 潛艇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206章 生計,發展第391章 夏鈞的決心第338章 軍備戰略第288章 美國武力干涉意第331章 中南半島危機第38章 大建設第198章 國學研究院第226章 等待橫財第222章 醫學的爆發式發展第77章 日本屈服第107章 給小日本放放血第320章 民族資本家的行爲規範第116章 話不投機第93章 威壓第102章 革命在即第35章 摘桃子第五是七章 零關稅政策第387章 負債累累的帝國政府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