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二僧

bookmark

蘇遊聽完陸玄一番言語,頓生大開眼界之感。

鬥劍之事,他聽陸玄提及九嶷山棋局之時便已有所瞭解,所以不難理解,如今一聽魔教具體情況,感覺又漲了不少見識。

“之所以不願與這白骨宗修士多做糾纏,還有一個原因。”

陸玄繼而又提及了魔教返潮之事。

餘崖與蘇遊,都還年輕,對於魔教修士,想必也沒怎麼接觸過,陸玄雖然也不曾見識過太多魔教修士,但早年江湖浪蕩,也遇到過許多行事如同魔教中人的武林人。

雖說並非修行之輩,但修士與凡人差別實際並非多大。

此外南疆遭遇,不說瘟道人之事,只說在落魄山與老黃一番談話,大抵對於南疆魔教之人行事也有見識。

相比之下,餘崖二人對此沒有具體概念,初一接觸,也難從來訪的白骨宗修士楚休身上有多少的見解。

聽了他方纔的一番話,或許能夠記住,但對於魔教修士應該也沒有什麼具體印象。

如今魔教返潮,連在九嶷山論劍之時都能撞見,足見遊蕩南北的魔教修士不少。

餘崖和蘇遊要是沒有一定的謹慎之心,說不好不知什麼時候就遭了劫去。

二人雖然也如普通人一般,性格上少不了一些小毛病,但整體而言還是難得後輩,陸玄也不想他們因不小心落得難以收拾的下場。

“魔教返潮?家師似乎也提及過此事。”

餘崖聽得陸玄言語,微微一怔。

“未知孤竹真人可還說了些什麼?”

陸玄問道。

孤竹真人也是玄門高人,想來應該用有所提點。

“之叫我如是遇見魔教中人,行事小心些,旁的倒也……”

餘崖下意識回答,不過說着忽想起了自家之前對於陸玄將楚休趕走的不太理解,心中一時有些慚愧,他方纔還覺得陸玄行事有些過於謹慎了。

現在仔細一想,自家師父都有過提點,教他面對魔教修士時不可掉以輕心,他自己卻忘了。

陸玄沒有注意他的變化,點頭道:“魔教返潮,不是小事,紫府洲當有變化,所以現如今的局勢,慢說遭遇魔教修士,便是同道中人,未曾全面瞭解之前,最好也不要失了警惕。”

“尤其魔教旁門之輩,法術神通千奇百怪,隨意暴露自家信息,一個不好就遭了算計,餘道友這十數年來想來也有過見識,當不必我再多說。”

“受教了!”

二人俱拜謝陸玄提點。

陸玄罷手,不再多談。

……

且不說寧遠縣城之中發生的二三事,只說九嶷山論劍,引來四方修士,玄門真修有之,旁門左道之輩有之,便是魔教修士也不少見。

回道人乃是旁門高人,並無門戶之間,所以往昔論劍,廣邀羣修,也沒設下門檻。

便是作惡多端的魔頭,論劍之日,也都是來客,石樓山上,不可尋仇。

即便是要爭鬥,自可在黑白棋局之中論個高低。

回道人修爲高絕,世上強過他的修士寥寥無幾,況且他也有幾位好友,便是昔年鬥劍虧輸,玄門方面也未曾取了他的性命,足見其人影響。

如此條件之下,倒也沒人敢在九嶷山造次。

這也是九嶷山論劍能夠一直舉辦下來,甚至越來越熱鬧的原因之一。

……

相距寧遠縣不遠的江華縣境內,便來了兩名僧人。

一者爲頭陀,面目兇惡,身量高大,臂上盤了一條玄金大蛇。

一者爲老僧,鬚眉灰白,面色疾苦,身材瘦弱好似竹竿。

二人之中,頭陀寡言,倒是一旁老僧有說有笑,四方觀量,似乎是在讚歎這周遭山水。

也就是在荒郊野外,否則二人這等組合,必然引來百姓矚目。

“法師可曾來過這九嶷山?這論劍之局聽聞十分熱鬧,卻不知是個什麼章程?”

見頭陀有些不耐,老和尚轉了個話題。

頭陀聞言搖頭,道:“我昔年脾性比之如今還要暴躁,受師父約束,不曾四處走動,這九嶷山論劍瞭解還真不多,不過我那師弟曾雖師父來過,當是有所瞭解,可惜以他脾性,不喜這般熱鬧,當是未曾來此,不然倒能問上一問。”

“一路行來,所見數位道友,俱是來觀這論劍盛事,想來不是一般熱鬧,真不知回事何等景象,說來我隨法師四方行走,見過不少修行之輩,還真不曾聽過這等修行盛事,實在教人好奇。”

“你這和尚就是話多了些,不過話說回來,我那師弟要是性格似你一些就好了,也省得那般無趣。”

“廣休法師佛法精湛,自有了悟,非我這等俗人所能比較。”

“哪有什麼俗不俗的?不都是兩個肩膀抗一個腦袋?難不成修習了佛經就成了妖孽不成?就是佛祖也是人,我那師弟,就是本性如此,太過無趣,可不是什麼佛法高深。”

“說來倒是許久不曾見得陸老道了。老道士也是個喜歡熱鬧的,他哀牢門下,與峨眉又親近,這等盛事,當不會錯過消息,或許還能在此見到也說不定。”

“是有些年頭不曾見過陸居士了,也不知他如今修行如何?”

聽其言語,不難知曉二人身份,這一頭陀一老僧,正是昔年隨同陸玄在中和寺鬥劍,鬧過不小事情的韋馱和尚與了塵。

要說這二人也是頗有緣法,中和寺鬥劍過後,便離開了大和城。

因從陸玄這裡得去雪山寺修行法門《大雪山身輪印》,了塵便一直跟在韋馱身旁,請教修行。

韋馱雖有些不耐,也不愛指點他人修行。

但時日長久,了塵豐富的江湖經驗將一路行來不少事情都安排妥當,一來二去,韋馱也就適應了了塵的存在,再沒趕他走。

韋馱和尚從陸玄那裡學了駁獸之語,便一直惦記着搜尋駁獸蹤跡,於是這十數年來,都是在深山大澤之中尋幽探境,只是未有多少收穫。

如今回到湖廣,則是聽人說起了九嶷山論劍,此等盛事是難得熱鬧,不想錯過,這才暫時放下自家目的,來到九嶷山。

一百七十二、煉劍三百五十八、賀臘梅三百二十三、參悟二百一十五、於白九十五、宴四妖寒芒先至三百四十九、門戶一百九十三、魏夫人七十四、胖住持寺中訴苦八十五、教女有愧,無奈思玄二百八十四、將軍一百六十、水井(四更求訂閱)二百七十八、萬事俱備三百二十七、着!三百四十四、過渡一百三十四、狐耳三百零四、紅葉仙子三百四十七、壁畫第一百二十六、秦師姐迴轉哀牢 陸道人巧救嬰兒一百一十五、陸道人尋法靈山 風雷洞轉煉風雷二百七十五、大荒仙子二百七十一、坎離玉圭一百二十三、勝輪開舉寶華會 陸玄幻化火工僧二百三十六、變故一百五十二、靈符(四更求訂閱!)三百零七、客氣四百一十一、自在天魔舍利一百五十六、樗蒲二百一十四、高人一百六十四、清淳三百七十、鬥木獬三百九十一、去處一百五十六、樗蒲四十一、靈堂奉香別有意一百二十二、秦師姐釋義道行 韋和尚怒闖佛寺一百六十一、水府二百三十二、海船二百七十七、劍胚二百六十七、賈靜剛纔那一章一百一十二、收蛇蟲百姓稱仙 蛇毒嶺散修鄧甲七十一、白眉老僧耍蛇人剛纔那一章一百六十五、弘德八年一百八十二、風水二十四、前路得通心自悅一百一十一、見告示府尊愛民 陸道人仗義行俠八、器體斑駁百字碑三百零六、泉眼三百零一、鯨海道人二百五十、又是一年二十二、能得平淡真安樂三百五十九、女子九十六、妖魔內丹,山魈易主第一百二十六、秦師姐迴轉哀牢 陸道人巧救嬰兒一百一十、飛龍遁直往滇南 昆彌城耍蛇異事二百零三、指點一百四十六、百毒經(三更求訂閱!)四百零四、青城掌教七十五、惡頭陀臥石相拒三十九、陰晴圓缺皆自然三百一十九、迴歸故地二百三十三、燭巫七十八、韋和尚頑童本性三百三十九、人二百零三、指點二百七十二、即遇坎離龍虎現一百七十二、煉劍三十八、旁門左道隱行蹤二百零七、惡人自有惡人磨三百二十四、麻煩二百五十六、《鉤鏡姻緣·詩四首》三百五十六、籌謀十、日暮西山人已老三百七十八、驚愕一百二十九、黎羅山月雲師太 中和寺鬥劍之日二百二十三、流兇四族一百八十一、白元縣四十四、玄關一叩破天門一百九十六、安平三百四十二、體系架構七、垂髫童子何如鱉二百零九、魔教一百九十四、雲光三百七十四、釋然二百八十一、豔羨一百一十一、見告示府尊愛民 陸道人仗義行俠六十、百年功果雷劫試二百二十九、裹素洲一百三十七、化身十五、舊事難提潯陽會二百零八、魔佛一百四十九、黃山虎二百五十四、人世恩怨多煩擾二十四、前路得通心自悅三百三十、虛空二百九十三、十二骨珠二百八十四、將軍三百二十三、參悟二百三十九、兩截八十八、誰爲教主,玉真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