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倒行逆施

bookmark

燕齊一戰,燕國固然勝得容易,可戰爭畢竟不是兒戲,齊國處於防守一方,雖然不敵燕國精銳,可畢竟佔據着地利優勢,因此雖然最終燕國取勝,仍然付出了數萬人的死傷。

除此之外,之前王佑在國內大肆徵兵的後遺症也開始顯現出來,缺少了男丁,百姓們度日艱難,馬上就要開春春耕,沒有男丁就沒有人去耕地。

更關鍵的是,之前堅壁清野南遷的百姓們,到此時仍然沒有看到返家的希望。

天京城的百姓們正在爲勝利而歡欣鼓舞,可是其它州縣卻是民心動盪,百姓們怨聲載道,沒過多久,就出現了多股民變。

有的百姓搶了府衙糧倉後就逃走,在惡水險峰處佔山爲王。

有的則高舉反旗,高呼着“王侯無種,取而代之”的口號收攏流民,四處攻略。

還有些乾脆就是無糧的州郡兵直接叛亂,這些人最是可怕,所過之處如蝗蟲般,不但搶掠燒殺,而且還裹挾沿途百姓,意圖進攻國都。

一時間,報急的奏摺如雪片般飛進了皇宮。

所有人都以爲王佑會焦頭爛額,會召喚羣臣議事,一些臣子更是早早的準備好了的應對措施,準備上書言事。

燕國從劉威揚時代,就遭遇過許多次民亂民變,朝廷其實早有一套應對手段,總結起來,無非就是剿撫並用,然後再拋出幾個替罪羊來平息民怨。

可沒想到,王佑的反應完全出乎衆人想象。

一開始,王佑沉默無聲,似乎對外界民變一無所覺。

可等到張士傑和耿中霄領兵返京後,王佑卻如動如雷霆,當即下旨,令禁軍護衛天京城,耿中霄出發平叛。

王佑的態度很明確,給神策軍的旨意也很明確——巡視全境,剿滅不臣。

沒有撫,只有剿!

耿中霄來了又走,換上了一披紅氅,整個人都好像蒙上了一層血色。

鎮壓,血腥而殘酷的鎮壓!

無論是爲求果腹而不得不反的亂民,還是被鼓動裹挾的亂兵,耿中霄的手段只有一個——殺光!

一路走,一路殺,反抗者殺,降者亦殺,殺到沒人敢反,殺到反賊死光死絕。

王佑的強硬和耿中霄的狠辣,讓與聞者無不咂舌,百姓們噤若寒蟬,大臣們則紛紛上表,多數都是勸王佑少造殺孽,當愛惜百姓,行剿撫並行之策云云。

有些人更是言辭激烈,直指王佑如此行事與暴君無異,若繼續如此,民心離散,國之將亡。

還有人直接指出王佑的愚蠢,沒有百姓的國家,一如失去血液的人。人無血必死無疑,國無民也是死路一條。陛下現在做的事情就是自毀根基,大凡頭腦正常的人絕不會這麼做。

面對這些指責,王佑的反應一如既往的強硬,他不但將那些言辭激烈的臣子論罪下獄,同時又給耿中霄加官進爵,封其爲武安候,食邑萬戶。

於此,王佑暴君之名徹底坐實。

張士傑交還虎符,王佑論功行賞,以滅國之功封其爲武定候。

張士傑本想找機會與王佑深談一番,可是王佑並沒有給他機會,只是例行公事的勉勵幾句,收回虎符後,便命其回府療養。

將軍百戰猶未死,按劍沙場覓封侯。

張士傑從軍多年,一直在禁軍中廝混,少有立功機會,誰都沒有想到,臨到老邁時,他竟然一戰滅國,立下了不世功勳。

華燈初上,張府中喧鬧非常,下人們把府邸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每個角落都掛上了紅燈,從遠處望去,整個張府紅彤彤一片,旺如火爐。

老爺凱旋歸來,而且還封侯了,下人們俱是歡欣鼓舞,如果說張府是一棵大樹,那他們就是攀附在這棵大樹上的蔓藤,樹長得越壯越結實,他們才能活得越好。

也就是張素素身懷六甲,不宜太過吵鬧,所以他們只是多點了些燈籠,否則的話,他們必然會敲鑼打鼓,一路從宮門把老爺迎回來。

不但張府中人喜氣洋洋,其它文武官員也紛紛來賀。

與耿中霄不同,張士傑一向廣結善緣,雖然限於職務原因少與人深交,但他畢竟爲官多年,又是三朝元老,相識的同僚實在太多了。

待張士傑回府時,遠遠的看到張府情景,連他自己都被眼前的一幕震撼到了。

就見張府前人來人往,絡繹不絕,送禮的馬車一直排了兩條街,張府管家站在門口,正滿臉喜色的迎接着來客,身邊幾個小廝有的負責接禮,有的負責唱名,幾個帳房先生在旁負責記錄禮單,這大冷天裡,竟然忙得滿頭大汗。

不知道的,還以爲張府在辦什麼喜事呢。

張士傑臉色一沉,這種時候還如此招搖,就不怕皇上怪罪,百官彈劾?

他正想發火,不過轉念一想,自己的爵位來的名正言順,是用實打實的軍功換來的,若是低調隱忍,沒準兒會讓人以爲自己有什麼想法,反倒不妥。

想到這一節,他臉色變幻一陣,最終還是露出了笑臉,催馬近前,在府前翻身下馬。

一見是他,管家馬上一臉喜色的迎上來,躬身行禮道:“老爺,您回來了。”

張士傑微微點頭,臉上露出和煦的微笑,正想說話,來送禮的客人紛紛上前拜見。

能登張府門的自然都是朝中同僚,六部官員差不多都來齊了,就連一些宗室子弟都派人送了賀禮過來。

張士傑心裡不耐,但也不好得罪,只能忍着性子一一回禮,笑顏相對,又吩咐管家設宴招待,又推脫剛剛回府,身子乏了,要先歇息一陣再來陪宴。

能來送禮的人哪個不是人精,也都不差這一頓飯,當下都謝絕了宴請,又恭維了一陣,留下賀禮,便各自散去。

等客人們都走光了,張士傑終於鬆了口氣,回到正堂,接過下人遞上的熱茶,輕抿一口,朝一臉喜色的管家問道:“素素怎麼樣了?”

提到張素素,管家臉上笑容微斂,輕聲道:“小姐身子重,這段日子有些煩躁,其它的倒好。”

張士傑點點頭,伸手揉了揉太陽穴,又問道:“叫個人去看看她歇了沒有。”

“是。”

管家很快回來,回報小姐還沒休息,要過來拜見。

“算了,還是我過去吧。”

張士傑擺擺手,起身往外走,同時斜睨管家一眼,哼道:“把禮帳都記好,明兒個一早把東西和帳本都送進宮裡。”

說罷,也不理一臉懵懂的管家,大步走出了正堂。

第九十章 許諾第四百九十九章 決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抗令第四百四十一章 陰謀(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立威第二百五十七章 祖陵驚變(下)四百六十四章 端倪初現(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燃燒的大地(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出海(七)第三百三十三章初露端倪第四百零六章 見招拆招第四百八十六章 七曜之爭(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雪落(五)第四百八十七章 七曜之爭(五)第三百四十一章 武者風采(上)第四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三百五十九章 合併第三百二十二章 人心未散第二百七十章 毒謀(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京之變(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遊騎第四百四十八章 當年情(五)四百七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零五章 誰是贏家第六十七章 拉攏梟衛第一百五十五章 金蟬脫殼(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輓歌(八)第三百二十六章 西墨第二百九十七章 輓歌(八)第五十七章 選拔(中)第四百三十九章 歷練(五)第四十四章 魚目混珠第一百七十八章 沆瀣一氣第四百五十八章 首善地第四百零八章 鬼王迴歸第三百五十三章 矩子裁決(下)四百七十九章 流言蜚語第三百六十六章 商會的力量第二百九十三章 輓歌(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無定(五)第二十九章 重逢第五十二章 脫困第四百五十八章 首善地第二百三十二章 矩子(上)第四百一十二章 天命再會(一)第一百九十九章 器械之爭(二)第三百六十一章 蘇慎(二)第一百五十一章 惡狼(下)第四百章 一月期限第九十三章 變數第二百五十八章 牢籠(一)第四百四十三章 陰謀(四)第四百三十九章 歷練(五)第三百一十五章 梟雄的誕生(十)第二十九章 重逢第一百三十七章 黑手不止一個第一百七十四章 再見伊人(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雪中行(一)第八十七章 迷惘第二百零二章 器械之爭(五)第五百零二章 驚變(下)第三百六十章 蘇慎(一)第一章 草原巡邊第二百二十章 吳家港(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會戰(二)第一百零六章 少年英雄(下)第二百三十章 無定(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吳家港(四)第六十八章 夜會第二百四十三章 漸行漸遠第二百三十七章 一敗塗地第三百一十八章 七曜(下)第一百二十章 告捷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海(十四)第三百一十章 梟雄的誕生(五)第四百五十五章 再議天下計(二)第二十八章 噩耗第七十四章 新任務第四百三十一章 出海(十一)第七十一章 一對一第二百零五章 誰是贏家第十六章 逆天改命第四百零八章 鬼王迴歸第一百五十七章 雪中行(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今時意(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七曜之爭(一)第三十章 良心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戰(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準備上京第二百八十三章 燃燒的大地(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燃燒的大地(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牢籠(五)第二百八十三章 燃燒的大地(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輓歌(三)第一百九十二章 血戰(二)第六十章 第三面旗第二百三十三章 矩子(中)第三百六十四章 沈丹嬰第二百零一章 器械之爭(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出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