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向2000萬冊發起衝擊

第468章 向2000萬冊發起衝擊

儘管有了陳懷愷把關,但陶玉書還是不放心的打算去雲南待幾天,給陳凱戈施加點壓力。

現在距離西柏林電影節還有五個月的時間,要是香江那幫導演,她絲毫不擔心。

可陳凱戈他們這羣學院派出身的,你不給他點壓力,他真敢給你拖個半年一年的。

陶玉書去了西雙版納,孩子主要是由張桂芹和阿娣照顧。

適應了家裡有個保姆的生活之後,張桂芹已經不怎麼抱怨了,有人分擔這些事情確實輕鬆了不少。

尤其鼕鼕現在馬上四歲了,每天活蹦亂跳的像個猴子,看起來累人的很。

阿娣在還有一個好處是,林二春現在早出晚歸,她平常都是一個人在家,要找說話的人都得去衚衕裡。

有了阿娣,張桂芹也有了說話的人。

這天林朝陽正在給他的新小說收尾,李拓和陳健功來到了家裡,還糾集了住在西院的幾個人,懇求林朝陽下廚給大家解解饞。

“你這一走就是兩個月,弟兄們肚子裡的油水都熬幹了。”

陳健功說的可憐巴巴,不知道的還以爲離了林朝陽他們飯都吃不上了一樣。

吃飯的時候,大家聊天提起了這幾個月來燕京文壇上的一些大事。

消息傳開後,文壇震動。

這幾個月來,只要是文學界有聚會,這件事必然會成爲討論的焦點。

李拓說起來頗爲後悔,“早知道前兩年應該多抱抱老王的大腿,跟老林混個什麼勁啊!我要是抱緊了老王的大腿,現在怎麼着也是個司級幹部了吧?”

“打住!打住!”林朝陽制止了兩人的暢想。

他們倆的暢想基本屬於京爺的胡侃,玩笑居多,一點正經沒有。

祝偉又說起《人民文學》現在的情況,王蒙走後,《人民文學》並沒有再設主編,而是將劉昕武調到雜誌社任常務副主編。

從當紅作家搖身一變成爲國內第一文學雜誌的一把手,衆人說起來對劉昕武充滿了羨慕。

只有林朝陽自己知道,劉昕武這個常務副主編幹不了幾個月。

聊着聊着,李拓突然關心起《楚門的世界》什麼時候能在國內上映。

“這個你得問中影去。對了,你關心這事幹嘛?”

“好歹也是在戛納電影節上得了大獎的片子,關心關心還不行嗎?”

陳健功笑着說:“他不是關心電影,是關心電影上映後國內這幫人的反應。”

《楚門的世界》去年出版後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並且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

幾個月前《楚門的世界》電影在戛納電影節上大放異彩,消息傳回國內,立刻讓那些對小說的爭議陷入了瞠目結舌的境地。

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不僅在香江是這樣,在內地更是如此。

《楚門的世界》的電影能在國際知名的電影節上得獎,這水平得多高啊,還有什麼可質疑的。

那段時間,原本反對和批判這部小說的聲音被壓制的毫無反抗之力。

不過吵架這種事嘛,只要一方不認輸,基本不可能吵得贏。

時間慢慢過去,獎項帶給《楚門的世界》的影響力加持逐漸衰弱,那些反對、批判聲再次活躍起來。

這讓一向力挺《楚門的世界》的“林吹”李拓很是不爽,他現在迫切需要電影上映好給那些反對者狠狠上一課。

“這些人現在就是仗着電影沒在國內上映胡說八道,我就想看看,等電影上映了之後他們是副什麼嘴臉。”李拓憤憤不平的說道。

“能是什麼嘴臉,閉上嘴當什麼都沒發生過唄。你忘了得獎的消息剛傳回來的時候了?

這些人啊,只要是不符合他們的審美,那就是萬惡不赦,你還指望這羣人轉過頭來誇《楚門的世界》好?”

陳健功和李拓聊的不亦樂乎,一旁的章藝謀聽他們聊的心癢難耐,忍不住追問起林朝陽一些電影拍攝和參展的細節。

對於他這個學院派出身的電影人來說,能在戛納電影節這種國際頂尖的電影節上得獎,那是夢寐以求的事。

林朝陽跟他們關注的點不太一樣,電影的獎項拿完了,票房也都出爐了,剩下的事跟他關係都不大了。

唯一的關聯就是電影的影響力能夠反哺原著小說。

得獎之後,《楚門的世界》原著小說不僅在香江熱門,在國內同樣如此。

畢竟這個時候在國外拿了大獎,那妥妥是爲國爭光啊!

不光是文學愛好者們,老百姓們也想看看知道這部小說到底講的是什麼事,憑什麼能在國外拿大獎呢。

這個時候電影遲遲不在國內上映,反而變相的助長了《楚門的世界》小說的銷量。

自6月份以來,《楚門的世界》在內地的銷量一直居高不下。

跟香江那種市場太小,銷量一下子爆發後便開始萎靡不同,內地的銷量在大幅增加之後仍保持着平穩下跌的走勢。

5月份銷量還只有13萬冊,6月份突然便飆升至51萬冊,7月份45萬冊,8月份39萬冊……這個銷量跌幅可以說是異常的健康。

也因爲這一波獲獎後的強力反彈,《楚門的世界》在內地出版一年之後,銷量很輕鬆的便突破了300萬冊大關,累計總銷量320萬冊。

按照這個趨勢,到明年上半年銷量有望破500萬冊。

成功的影視改編往往會給原著小說帶來巨大的讀者反饋,林朝陽已經因此受益過不止一次了。

今年除了《楚門的世界》,《棋聖》的含金量也在不斷的上升。

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結束後,這部小說的銷量並沒有一路下滑,反而因爲第二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的開賽變得愈發火熱。

中日兩國的圍棋爭霸,促使越來越多的民衆對圍棋這項本來冷門的棋類運動產生了興趣。

一年多以來,中國民間對於圍棋的的關注和學習熱情一浪高過一浪。

在這樣的熱潮之中,《棋聖》幾乎成了每一個圍棋愛好者和關注者的必讀讀物。

截止今年7月底,《棋聖》的累計銷量已經成功突破了1000萬冊,成爲了林朝陽的作品中又一部銷量突破千萬冊大關的超級暢銷書。

從0到1000萬冊,《棋聖》用了近五年的時間,但從1000到2000萬冊需要花費的時間一定是少於五年的。

因爲在8月份,《棋聖》又賣出了38萬冊。

一部小說在出版五年之後仍然能夠取得如此耀眼的銷量,這已經打破了圖書市場的一貫規律,簡直毫無道理可言,但事實擺在這裡。

眼看着《棋聖》又以更快、更兇猛的姿態向2000萬冊銷量發起了衝擊,人們只能感嘆林朝陽踩了狗屎運。

寫了一本與圍棋有關的小說,又剛好撞到了中日兩國的圍棋爭霸在民間掀起的熱浪。

銷量高了,也意味着收入的激增。

雖然林朝陽是前年纔跟燕京出版社重新簽訂了版稅合同,但《棋聖》的銷量大爆發更多的還是集中在了近兩年。

這也就意味着他還是收到了大部分以銷量來計算的版稅收益。

迄今爲止,《棋聖》爲林朝陽創造的稿費和版稅累計已經超過了200萬元人民幣。

在1986年這個時間憑藉小說版稅獲得單本超200萬人民幣的收入,可以說是冠絕了中國文壇,並且這個記錄還將不斷被刷新。

朋友們聚會,經常性的會提到林朝陽的收入問題,這一點很難避免。

聊天離不開作品,聊作品就會聊到銷量,自然也就聊到了收入。

林朝陽與旁人還不同,他的作品一向暢銷,又是國內第一個敢於向出版社提出版稅付酬的作家。

這三年來,版稅付酬制度並沒有在國內出版行業大範圍的流行開。

原因也很簡單,版稅付酬可不是哪個作家跟出版社提一嘴要求人家就會答應的。

沒有名氣、沒有實力、沒有以往作品的暢銷,哪個作家敢有勇氣跟出版社提出這樣的要求?

更何況,版稅付酬制度對於作家來說同樣存在風險。

作品銷量不佳,他們拿的收入說不定還沒千字稿酬多,實際上這一點也是很多作家最爲頭疼的。

別看八十年代文學熱,但大部分名氣不大的作家,作品出版後銷量並不比後世多多少。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那年李拓和馮濟才一起爲四川文藝出版社編輯短篇小說集。

號稱要“彙總近年以來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說”,他們也確實是這麼做的,編的也很用心。

可惜最後小說集出版後賣了一年,還不到兩萬冊。

這當然談不上虧錢,但出版社也沒賺什麼錢,基本屬於賺吆喝的狀態。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除了這些作品本身已經具備了相當高的曝光度和知名度,許多讀者都已經看過,很難提起購買小說集的慾望之外,根本上還是新時期以來國內文學商品的發展出現了偏差。

提到八十年代的文學,很多這個時期的讀者、文學愛好者會想到什麼?

《人民文學》《收穫》《十月》《當代》《燕京文學》……

人們的腦海中閃過的一定是這些知名文學雜誌的名字,因爲八十年代的文學熱潮很大程度上就是這些文學雜誌撐起來的。

其中的原因也並不複雜,人道洪流帶給中國文學界的災難是深重的,那段時間裡中國的文學創作陷入了停滯,乃至是倒退的境地。

作家羣體青黃不接、文學作品質量堪憂、印刷紙張短缺、政策風向不明朗……七十年代中後期中國文學界要面對的問題是複雜的。

但在這個時候,能夠完美應對這些棘手問題的載體——文學雜誌崛起了。

背靠大型出版社不需要擔心印刷紙張和政策的風險,人道洪流前便名滿全國,擁有吸引衆多投稿者的名氣,編輯能力出衆可以高效率的篩選和培養出有潛力的作者。

文學雜誌的崛起看起來順理成章,但這些雜誌的崛起在催生文學熱潮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品的傳播。

因爲八十年代的絕大多數文學作品在出版之前都會在文學雜誌上發表一遍,這樣做固然會增加作品和作家的知名度、影響力,但也削弱了讀者對作品出版後的購買慾。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出版物的價格相對於人們的工資收入來說並不便宜,甚至可以說是昂貴。

既然在文學雜誌上能夠看到大多數優秀的、知名的作家的新作品,那就沒必要再花錢去買出版的那份了,除非是喜歡到不行的作品纔有可能再多花一份錢。

因而我們就會看到八十年代文學界的一個有趣的現象。

許多知名文學雜誌每期的銷量都是幾十萬份、上百萬份,但等那些刊登在其上的作品獨立出版後,往往就很難達到這個水平了。

你可以說讀者可能是衝着雜誌的名氣去買的,但問題是雜誌的名氣和銷量也是作品帶來的。

而這樣的現象並不是個例,而是普遍現象。

林朝陽是少有的能夠打破這種現象的作家,早幾年在國內各大文學雜誌之間,他有個“林百萬”的名號一直在流傳。

所謂“百萬”不是指稿費,當年林朝陽可還沒拿到百萬級別的版稅呢,而是指哪家雜誌如果能夠刊載他的新作,當期銷量便可以輕而易舉的突破百萬份。

一開始還有人不相信這個事實,可隨着和林朝陽合作的雜誌越來越多,這個事實被不斷驗證。

尤其是1983年《渡舟記》和1984年《闖關東》在《花城》的發表,可以說給中國的各大文學雜誌帶來了一股巨大的震撼。

其中尤其是《闖關東》,單期超300萬份,創下了中國文學雜誌行業神話一般的銷量,也帶動了《花城》雜誌銷量和影響力的整體上揚。

那一年,《花城》在讀者當中的地位堪比《人民文學》與《收穫》。

可惜的是,在《闖關東》之後林朝陽便決定作品不再在雜誌進行首發。

《花城》的這股強勁的發展勢頭也沒再保持下去,這兩年銷量跌跌不休。

好在再怎麼跌,也比沒發表林朝陽作品之前強了不少。

十一期間,陶玉書剛從雲南回到燕京,就聽說了《楚門的世界》確定在國內上映的消息。

大半個地球都上映完了,國內的放映才姍姍來遲,這件事最不滿的不是林朝陽夫妻,而是林朝陽的那些忠實擁躉們。

送來這個消息的是王蒙,從當了文化部尚書之後,老王同志可謂日理萬機。

國慶好不容易有了幾天休息的時間,特地跑到林朝陽家來做客,美其名曰是做客,實際上是邀功。

據他說,《楚門的世界》在國內的引進之所以會這麼慢,原因就是卡在了審覈上。

電影局有位負責審覈的同志認爲這部作品跟《1984》一樣,具有政治影射寓意。

“那天我跟達明同志聊天,無意間聊起這件事才知道你這部電影卡在了電影局那裡。

好歹也是在國外得了大獎,爲國爭光的片子,要是不能在國內放映就太可惜了。

這幫人簡直就是胡搞!

然後我就跟方禹同志瞭解了一下情況,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問題。

《1984》現在在書店都可以買到了,《楚門的世界》的小說也在賣,憑什麼電影不能上映呢?

多虧了達明同志是現在說,要是再晚一段時間,說不定這事我就沒資格管了。”

王蒙口中的“達明”是中影公司的總經理丁達明,“方禹”則是電影局局長石方禹。

而他所說的“再晚一段時間就沒資格管”的事,也是有原因的。

在今年以前,電影局是隸屬於文化部的,到了今年1月,電影局被合併進了廣播電視部。

不過現階段電影局與廣播電視部的合併並不算徹底,發行相關工作仍然歸文化部管理。

這也是丁達明爲什麼會向王蒙彙報工作的原因。

聽完了王蒙聊《楚門的世界》的情況,林朝陽道了聲謝,又調侃着問道:“您老這麼大領導跑我們家來,不會就爲了給自己表功吧?”

要是單純的想邀功賣好,誰也不會跑別人家裡來主動開口說這事。

王蒙笑的眼睛眯起來,看起來狡猾大大滴。

“我聽說你跟玉書夫妻倆在香江開了家電影公司,《楚門的世界》你們還是出品人之一。”

林朝陽問:“電影這事不是不歸你們管了嗎?你怎麼還關心起這個了?”

“不是我操心,是方禹同志操心。他之前不知道你們夫妻倆的事,也是藉着《楚門的世界》才瞭解到你們現在在搞電影。”

王蒙的話除了說明來意,也是在爲石方禹解釋,證明他之前確實不知道《楚門的世界》被卡的事。

林朝陽對此倒沒什麼感覺,後世《霸王別姬》得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還沒法在國內上映呢。

“怎麼着?領導有什麼用得着我們的地方?”林朝陽問。

“具體我就不知道了,你要是沒什麼想法的話,明兒我讓他過來,你們見面聊一聊。”

原來王蒙是過來打個前站,石方禹一個正廳級幹部,要來專程跟林朝陽見面聊聊,他大致也能猜到要聊什麼。

次日,林朝陽見到了石方禹,這不是兩人第一次見面,當年《高山下的花環》審查時兩人就曾見過面。

石方禹見了林朝陽很是熱絡,先是提到了《楚門的世界》引進中出現的疏漏,向林朝陽表達了歉意,然後又順勢提到了這部電影的製作。

林朝陽向他介紹了一番電影投資和製作的一些情況,石方禹感慨道:“真是沒想到啊,《楚門的世界》本來是我們內地的作品,竟然被香江的電影公司拍成了電影。”

▲ TTκan▲ ¢ o

說到這裡,石方禹的來意已經昭然若揭。

“說起來是我們的工作沒做到位啊!不僅是《楚門的世界》,我這兩天關注了一下才知道,你們現在已經跟我們這邊的製片廠合作電影了?”

“是,剛跟西影廠合作了一部電影,陳凱戈導演,改編的阿誠的《孩子王》。”

石方禹點了點頭,其實情況他都瞭解。

“那這部電影……是奔着電影節去的?”

這句話纔是石方禹今天來的重點。

官員嘛,誰不需要政績?電影局的官員也不例外。

這些年來,電影局沒少支持國內的電影出國參加外國電影節,爲的是什麼?

除了那少的可憐的政治和文化影響力輸出之外,更多的就是出成績。

電影海外獲獎,對於電影人來說是成績,對於電影領域的官員而言自然就是政績了。

所以當石方禹聽說了《楚門的世界》的引進竟然被手底下的人卡在那裡的時候,他的震怒可想而知。

內地作家寫的小說,沒在內地拍攝,以外片的身份拿了大獎,已經讓他這個電影局局長很沒有面子了。

現在引進竟然還能被卡住,簡直是倒反天罡!

當公務員,要講政治,但不能只講政治。

《楚門的世界》在戛納電影節上大放異彩,哪怕是有些小問題,那也是瑕不掩瑜,說到底是爲國爭光的。

“是,想看看能不能參加明年的西柏林電影節。”

石方禹問:“爲什麼不是參加戛納電影節?”

他說完又怕林朝陽誤會,解釋道:“我就是覺得你們畢竟在戛納電影節上有所積累。”

林朝陽說:“《孩子王》的故事風格比較適合西柏林電影節。”

林朝陽的話很簡略,當官兒的都是人精,石方禹哪裡會不明白他的意思。

好得獎嘛!

“有把握嗎?”石方禹滿心期待的問。

“這個哪裡說得準。不過凱戈水平不錯,入圍應該沒問題。電影節嘛,入圍了誰都有機會得獎。”

在林朝陽的記憶中,西柏林電影節現在的藝術總監哈德恩是非常欣賞《孩子王》的,不過這種事他肯定沒必要說。

石方禹見林朝陽神色間很有信心,聯想到《楚門的世界》在戛納電影節所取得的輝煌戰果,也不由得對陳凱戈多了幾分信任。

“那電影報名你們是想……”

《孩子王》是合拍片,出品方都有資格報名參賽。

但林氏影業纔是主導方,他們要是以公司的名義從香江報名的話,那片子即便獲獎了也跟電影局沒多大關係。

林朝陽知道石方禹今天來的目的,心想做個順水人情也沒什麼。

“參加電影節的事,恐怕還得電影局這邊幫着費費心。”

石方禹聞言笑容滿面,“應該的,應該的。《孩子王》這麼優秀的影片正應該爲我們國家揚威海外才對。”

“那就給您添麻煩了!”林朝陽客氣的說。

“欸,《孩子王》是國產電影,這不都是我們理應做的嘛。

正好中影有個小余在民主德國進修過,跟西柏林電影節關係不錯。”

聊完了《孩子王》報名參展的事,石方禹心情大好,又隨口跟林朝陽聊了一陣香江電影市場的情況。

他聽林朝陽說了許久,感慨道:“香江的電影產業發展的確實要比我們內地好多了,你們搞這個電影公司大有可爲啊!”

林朝陽擺了擺手,“哪裡有那麼好搞啊!”

石方禹聞言面露不解,他明明剛纔還把形勢說的一片大好,怎麼這會兒又說不好搞了?

隨着我們跟國內合作的逐漸深入,以後這些矛盾少不了。”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雖然電影局不一定能幫上什麼忙,但讓領導瞭解一下情況也沒壞處。

可能是覺得自己的迴應不太厚道,石方禹又說:“我會跟銀都方面溝通溝通,你們都在香江,可以互相有個照應。”

林朝陽也知道以石方禹的地位能提供的幫助其實很有限,他笑着向石方禹道了一聲謝。

又過了兩天,林朝陽的新作完成了收尾,他第一時間給李士非去了個電話。

第235章 “女大不中留”第256章 腹有詩書氣自華第263章 老張,你怎麼看?第25章 鴿子精第240章 下回再見就是萬元戶了第376章 版稅12%第129章 好好好,你們就這麼玩吧第106章 這不巧了嗎第237章 她是林朝陽的愛人第272章 有可能是絕經第120章 坦白從寬第443章 大火特火第219章 《棋聖》第545章 第三屆茅盾文學獎第516章 中國圍棋必勝的秘密第232章 倒爺的誕生第468章 向2000萬冊發起衝擊第162章 你一個編劇,懂什麼劇本第90章 正常人的反應第322章 有什麼了不起的第180章 露了一把臉第513章 半壁江山第90章 正常人的反應第248章 啥玩意都能當個‘家’了第331章 不一樣的結尾第49章 好風憑藉力第246章 你們少吃點,我心裡好受第130章 要兩塊給五塊,你啥意思啊第96章 部隊需要你這樣的人才第433章 神來之筆第257章 你們不出價,我怎麼哄擡稿費?第147章 現象級作品第487章 破例的條件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塗第240章 下回再見就是萬元戶了第323章 暗中標註好了價格第303章 叔,我分不清啊第377章 十分之一就夠了第67章 讓他見識見識社會的險惡第119章 華僑公寓第544章 優秀也是一種罪第512章 不是錢的事第171章 外國讀者第552章 大賣的潛力第290章 黑了心的東西第12章 好福氣啊第452章 鹹魚要翻身第453章 戛納電影節第467章 請個病假很合理吧?第386章 年輕人,氣太盛第373章 燕京,我跟你一起去!第425章 金棕櫚,你得過嗎?第502章 公平、公正、公開第527章 陶總是個講究人第523章 也許會從這部小說開始第547章 作家的神聖職責第257章 你們不出價,我怎麼哄擡稿費?第60章 等爺以後有錢的第442章 不妨等幾年再看第541章 林陶玉書第130章 要兩塊給五塊,你啥意思啊第77章 《傷痕文學的必然興起與衰落》第398章 等你的分紅第427章 清水灣片場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216章 還得是我親姐夫第238章 多給點稿費不過分吧第328章 你可回來了第367章 官方的態度第299章 借一部說話第154章 狗皮膏藥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東西第355章 搞點文化產業第50章 老頭兒,你棋品一般啊!第307章 請個創作假第534章 碰瓷馬爾克斯第504章 視榮譽如生命第340章 《讀小說札記之一》第229章 白撿的僑匯券第295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408章 寧當雞頭,不當鳳尾第238章 多給點稿費不過分吧第514章 朝陽同志操碎了心啊第488章 輿論洶洶第348章 頂五個團第16章 七七級中文系第450章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第49章 好風憑藉力第58章 培養一位國際主義戰士第322章 有什麼了不起的第517章 《入殮師》第176章 註定成爲經典第174章 偉大的亞倫·布什內爾第200章 《人民日報》爲我證明第308章 獎項背後第211章 沒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第127章 回京後的好消息第366章 不如《少林寺》第492章 震驚到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