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紫微帝御 太霄真宰(中)

當年上清宗以四方八天的架構,成就太霄神庭,又分立四御,統御諸天。

其名由道經中來,便是玉皇、紫微、勾陳、后土。其中:

玉皇帝御總括萬有,決議定策;

紫微帝御掌控中樞,排布神明;

勾陳帝御統御道兵,征戰殺伐;

后土帝御調控靈脈,運化元氣。

相應帝御入主,就是太霄神庭發揮最強力量的保證。

這裡面,玉皇代表宗門意志,是由上清宗最核心的修士——絕大多數時間是由掌教親領,但真正主控神庭中樞,爲其提供源源不絕動力的,卻是紫微帝御。

事實上,每一尊帝御都代表着一部極其上乘的法門,修煉到極處,存思召神,自成無上神通。

這類法門神通又極是艱深,就算上清宗人才濟濟,也不能保證“四御”之法代有傳承。

若真如此,上清宗第一個要保的,必是紫微帝御無疑。

紫微帝御又號“衆星之主”,是周天星君中最尊者,以其爲核心的星君體系,也是太霄神庭中神明系統的主體,上涉尊神,下關道兵,更是神庭基本結構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據說當年太霄神庭癱瘓,諸天神明被天魔所污,便是由於當時的紫微帝御修爲境界尚有不足,主持太霄神庭力不從心,爲了提升神通法力,不得以用了類似於“心魔精進”法門,被魔頭趁虛而入,釀下大禍。

當然,也有說這本就是魔門處心積慮的陰謀的……

不管怎樣,紫微帝御對於上清宗、對於太霄神庭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故而又有一個稱號,即“太霄真宰”。

張天吉當年也是親眼看到太霄神庭墜落的當事人之一,雖是數百年過去,當時心神凝滯,啞然無語的狀態,仍記憶猶新。

當初他愣怔的程度有多深,如今心絃震動就有多麼激烈。

如果,如果……

如果太霄神庭真的重立於九重天上,北地、玄門,乃至於整個修行界,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他想不到,也不願去想。

有人因爲紫微帝御法相之事,心中糾結,作爲當事人,餘慈的心思則要專注太多。

如今他不知道,也不會去理睬“紫微帝御”的背景,他甚至沒有受到這尊法相之後,直趨無上之境的神通法力影響。

他能夠感覺到,當法相凝就之後,諸天星力活躍得過份,氣機的靈動也是前所未有,某些星辰投影甚至都要自發勾連在一起,通脈貫竅,化生靈性,彷彿隨手一捏,就可以捏個“神明”出來。

可這又如何?

統御神明、道兵或許聲勢驚人,應對同級或較低層次的對手,最是便利,可若對上羅剎鬼王,未免就有些花哨了。

餘慈不爲所惑,他要的,是貫通動靜、生死法則之後的境界法理,是駕馭億萬裡開外凌厲鋒芒的掌控能力,更是與此界最強存在之一正面對衝、不避不讓的強絕意志!

除此之外,再無他物。

不管那紫微帝御法相如何展現,都不過是他統治力的自然運化,是附加的華彩光環。

勝,自有無上威嚴;敗,也就是一個笑話。

這一刻,幾欲塌陷的天地法則體系,將一應法則、元氣,以及與之相關的巨量信息,都傾注過來,勢頭不像東華虛空時那樣猛烈,卻是綿延不絕。

千變萬化的法則、質性混雜的元氣、洶涌澎湃的信息,都要由余慈接收、承受,並且消化。

在這樣連續的沖刷下,他的意志沒有受到污損,反而愈發地光潔堅硬,不爲任何因素而動搖。

自然,既定的目標,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相由心生。

紫微帝御法相高踞中天,羣星繞行,如宮閣列布,如車輦相隨,而其“座下”北斗,鋒芒所向,直指東北。

便在張天吉那等人物,都在琢磨太霄神庭、洗玉湖等概念的時候,漫漫星空,雷聲轟鳴,震耳欲聾,又似千百面大鼓,同時擂響。只是辨別聲音的話,恐怕十個裡面有九個,都難有答案。

只是,與之相應的強橫意念,卻是橫掃天域,但凡是這一刻目注星空的修士,分明都“聽到”了那冷澈沉靜、似問非問的短句:

“吾劍何在!”

意念既生,便有長吟經天。

厚重劫雲,轟然中分,一道可以目見的長痕,自北地三湖起,及東海深處止,億萬里長途,筆直貫通。

並非餘慈真的一劍斬出億萬裡,而是西南、東北兩處劍意同起共鳴、遙相呼應,便是天地法則意志也要暫時“俯首”,一切生出阻礙的法則崩解開裂,作用於劫雲之上,生就此“天痕”異象。

“天痕”顯於東海,便在雲上海下一衆修士的注目裡,直切入那之前已然迸裂、擴張的雲層裂口,戛然而止。

可這一刻,人們分明感覺到,長空寒意飛降,凍徹肺腑。

先期東海之上,因天妄城的出現,七道垂落的硃紅星光,扭曲幅度越來越大,彷彿是被風吹彎的枝條,可星光所過之處,波開浪裂,海牀崩解,便連天空都烙下一道道痕變——世上絕無這般可怖的“枝條”,也足見天妄城防禦的堅不可摧。

然而,當寒意天降,硃紅星光亦是“凍結”。

事實上,自海面以上,所有的一切都瞬間凝固了——也只凝固了瞬間。

剎那之後,海平面上騰起了一層寒霧,遮蔽了人們的視線。

可寒霧之下,莫名地響起呻吟似的碎裂之聲。

寒霧同樣漫過了海岸線,小九已從大海生靈的反應中,見出危機,當下就叫出聲來:

“往後退!”

雖是對“搶奪”葉池佩劍的典典頗有不滿,但她更知輕重緩急,要伸手將那位從海邊接回來,但下一刻,她就連帶着葉池一起,被某種力量遠遠彈飛,落在沙灘後方。

寒霧貼着沙灘壓過來,所過之處,隱約可見下方海岸就那麼粉碎、崩解,繼而“同化”爲寒霧的一部分,繼續擴張。

海岸猶如此,東海之上,更不必說。

加持在海水中的法力,包括海水本身存在的根基,都在太玄封禁展現的動靜極致下崩潰。

製造這一切的,卻不只是太玄封禁本身,更重要的,還是那化入北斗星力,鎖定終極目標的純粹劍意。

寒霧之上,本巍然聳立的天妄城,就此灰飛煙滅!

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三)第192章 金蟬脫殼 法會規制第304章 睜眼第195章 秘府洞開 靈貓自來(上)第101章 分析第140章 奇禁第166章 大羅天網 超限之局(上)第40章 危局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上)第206章 東海北荒 大小魔劫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三)第5章 正常標準 異態變化(上)第89章 廢料碎片 暗流涌動(下)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下)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中)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上)第129章 彼道自返 心照無礙(上)第28章 太淵太玄 七星連珠(上)第343章 錘砧第92章 解衣第134章 重洗寶鏡 法貫天地(下)尾聲生死當下繼往開來第123章 飛魂傳訊 辰光破禁(上)第365章 幽藍第65章 噬魂第77章 仁義買賣 解決之道(下)第20章 鬼獸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下)第262章 白蓮法使 七轉純香(上)第71章 分流第46章 蠢貨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三)第108章 追溯萬載 教派雛形(下)第73章 功用第153章 重現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三)第71章 滅元一擊 更勝一籌(下)第279章 墓穴第59章 深瀾遠空 咒化饕餮(下)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下)第33章 天外法旨 雲上真身(上)第119章 天翼第17章 連斬第75章 兩對異同 星界之辨第107章 不屑第116章 攔海天裂 凹凸之地(上)第164章 殺劍第86章 黑月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中)第60章 飛天第2章 銅鏡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上)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上)第189章 中天鐘鳴 湖底劍吟(上)第395章 落雷第5章 正常標準 異態變化(下)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四)第176章 信息第105章 破執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三)第20章 乘龍馭風 名動天下(中)第84章 符書第322章 洗質第86章 治標治本 如此仰慕(中)第172章 成象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三)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下)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三)第149章 造化陰陽 人心所向(上)第279章 法中藏法 天魔之門(下)第380章 協議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第287章 魔靈尋蹤 人形天劫(中)第147章 立場第96章 宏願枷鎖 懷璞抱玉第220章 飛車血路 只欠東風(上)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上)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三)第83章 路上第79章 眼線後記之四中恭賀新春第14章 靈犀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完)第42章 仙引歸舟 蓮池明堂(上)第165章 利己之心 精進之途第72章 內外生滅 奇思妙想(上)第73章 試天魔法 嗅故人香(上)第222章 三華寶鼎 堅定立場(下)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五)第279章 墓穴第151章 真假不分 稟性難移(下)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三)第116章 攔海天裂 凹凸之地(三)第292章 大難臨頭 天各一方第129章 彼道自返 心照無礙(中)第280章 時不我待 欲取先予(中)第123章 買賣第14章 奇草第225章 建小地獄 亂大北荒(上)第105章 本來面目 本來手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