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山河風動 雲上遐思(上)

沈婉怔了一怔,上得輦車。

這部虎輦玉輿隱輪之車,取其輕便之意,上面僅安有坐席,雖然極盡舒適,空間卻不甚寬敞,餘慈居中而坐,沈婉居於邊角,二人仍是吐息可聞,看上去倒也親近。

“沈掌櫃尋我何事?”

“妾身富貴,一族性命,操之真人之手,豈能不來?”

這還是沈婉首度在私下裡拿出這等恭敬之態,反差頗大,幾乎讓餘慈以爲是諷刺,怔了怔才反應過來。

餘慈注目看她,幾可穿透五臟六腑。

不知不覺,他和沈婉之間,竟然已是上下分明。

顯然,這是受到了近日來一系列事態變化的推動,而且在大戰之前,他們是有過交流的,沈婉應該是有某種猜測,並不奇怪。

倒是沈婉,也許是感受到了壓力,輕聲解釋:“這些年來,我苦修主上所賜法門,感應自生,自冥冥中,認得許多人物,也知道一些隱秘,唯獨不見真人。偏偏真人又是最關鍵的那個,我不免就想,怎會如此?

“若感應真實不虛,可能性便只有那幾個了。”

她還是沒有明言,也許是理智判斷出來,情感上還難以接受之故。

餘慈心中嘆了口氣,不接受才正常,他也沒有即刻改變的意思,也許日後他還要進一步熟悉這種局面。

二人說話的聲音也沒有刻意遮掩,虎輦玉輿隱輪之車畢竟是上清宗的寶物,這點兒保密性還是有的,外間挽車的四位女修,也休想聽到他們的一言半語。

“隨心閣是怎麼個意思?”

餘慈的問話不太明確,可沈婉卻是心領神會,應道:“此事應該分出三層去看。隨心閣是一層、白家是一層,白秀峰又是一層。當年上清宗在他處虛空世界的資源,部分交由隨心閣轉賣,易換可用之物。這是份極大的產出,隨心閣自然不會輕言放棄;而由哪一方掌握,哪一個人掌握,也很值得爭取。”

她稍稍一頓,既而微笑:“今日上清權柄盡在真人一身,尋來也是理所當然。”

沈婉刻意說起“尋來”二字,呼應餘慈之前的問話,顯然也把自己包括在內。

餘慈也笑:“上清虛空世界,我手中是有一處,就是那九幽冥獄,裡面資源是有一些,不過開採不易,可不要抱有太大的希望。”

“也不只是九幽冥獄。當日紫微帝御立於中天,洗玉湖底,太霄神庭已有感應,光芒萬丈,洞徹湖水,明似琉璃,真人竟不知麼?”

“唔,還有此事?”

沈婉見餘慈面色不似作僞,也有些弄不清餘慈手邊的信息渠道了,不過查漏補缺本就是應有之義,她便續道:

“上清立派以來,太霄神庭中固化虛空甬道多處,便是當年大劫之後,由於洗玉湖底地形複雜,神庭更已成爲天魔眷屬盤踞之地,多年以來,一直沒有聽說有誰能將裡面的‘寶藏’起出。如今眼看盡歸真人之手,下手哪有不急切的道理?”

“想得真多啊。”

餘慈輕諷一句,不過,他也真正明確了太霄神庭的價值。

同樣是虛空世界之間的聯繫,“貫通兩界”和“固化甬道”不是一碼事。

貫通兩界,是真真正正地打通,任何生靈、死物都可以穿過去,沒有任何限制,但兩邊天地法則必將嚴重衝突,影響一界生態,

當日東華虛空和九天外域接通,就給前者帶來了毀滅性的影響。

永淪之地撞擊真界形成“三方虛空”,至今北荒仍深受其苦。

若上清宗當年真是如此收攏虛空世界,法則衝突之下,此界早就亂成了一鍋粥。

相比之下,固化甬道就要安全多了。

就像是從天裂谷底通向血獄鬼府,兩邊有足夠的緩衝,限制也多,不會過分影響兩界的生態。這種限制,就是幾乎看不到盡頭的深度,以及高度扭曲的虛空環境,傳說就是長生真人下去,想再飛上來,也是艱難。

在餘慈手邊,類似的典型則是九幽冥獄。餘慈之所以操控自如,是虛空神通之能,也有手中《攝幽明精異圖籙》的牽引之功,要滿足兩個條件,實非常人所能及。

目前而言,全天下恐怕也只有他一人能夠如此。便是這樣,餘慈本人也從來沒有親身進入過,概因想再出來,花費的力氣實在可怕。

然而受限雖多,因其相對安全之故,實用價值反而更大。

太霄神庭之中,固化了十餘劫來,上清宗幾乎所有的虛空世界甬道,這份資源,確實是動人心絃。

資源如何運用,是個現實問題。沈婉是個好選擇,但她畢竟在上清宗門之外,宗門人還要有人主持,並與她配合經營……

念頭再轉,餘慈又是啞然失笑。這種事情,他想得也太早了些,都說多年以來太霄神庭無人能夠涉足,可此界大能衆多,面對這樣的肥肉,不撲上去咬一口,又怎麼可能?

究竟如何,還要以他親眼所見爲準。

故而,餘慈只緩緩頷首:“我知道了。”

至此便另啓話題。上位者的責任,讓他必須瞭解一下沈婉目前面臨的困難,於是他道:

“給我說說你那邊的情況?”

冷不防跳到此事上,沈婉也有些意外,但她也沒有什麼可隱瞞,秀眉微蹙,將沈氏一族受到的打壓、人才的凋零、雷家的威脅等等難事一一道來,由此也涉及了隨心閣幾個家族之間的權勢更迭等更爲複雜的背景。

餘慈聽得也是搖頭:“沒個幾百年,沈氏一族恐怕都難以翻身,還要你們血脈不絕才成。”

家族式的傳承,憑藉血脈聯繫,比之宗門一類,也許更爲穩固,可一旦受到沉重打擊,想恢復過來,也是極難。

宗門如樹,只要根系主幹還在,就算砍掉枝葉,沒幾年就能繁茂如初。

家族如人,砍掉四肢,削去皮肉,就很難再復甦,只會在失血中不斷虛弱,直到死掉。

“你是要跳出來,還是在隨心閣內發展?”

沈婉輕聲應道:“真人明鑑。如今沈氏一族休養生息纔是最緊要的,妾身也只想給他們爭一處立身之地,不至於像眼前這樣,人心惶惶,朝不保夕。”

雖沒有正面迴應,但餘慈還是知道了沈婉的需求。

對他來說,這顯然會耗費更多的精力。可自從他走出種魔之術的限制,便已經漸漸明白了,神主和信衆關係,歸根到底,就是一種契約,一種交易。

信衆必然想從神主那裡得到些什麼,也許是世俗的某種需求,也許是單純心靈上的慰藉。

但更多時候,是二者兼有,且沒有一個盡頭。

至於神主這一方,真正需要的和有意義的,只有那淹沒在複雜信息中,精煉純粹的信念而已。

看似不公平的交易,其實最是公正不過,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雙方的需求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完全可以並行不悖。

能夠有所限制的,只是神主的能力和操守;信衆的自制和誠意。

沈婉的自制在水準之上,其誠意也毋庸置疑。

所以餘慈沒有多說什麼,只微微頷首,算是接受了沈婉的“要求”。

沈婉則敏銳地感覺到,這個話題也要結束了。她已經把該說的話都說到位,也不準備再多留,便躬身告辭。

可就在她準備起身的時候,餘慈卻道:“再等等吧,說是要乘輦同遊,咱們連外面的景緻都沒怎麼看呢。”

沈婉微怔,往輦車之外瞥了眼,那飛流而過的雲氣固然變化萬端,偶爾躥出的雷火也眩目得很,此外便是上空湛藍似沒有盡頭的天穹。

長及數十里移山雲舟就在這僅有的幾種色調之間穿梭,初看雄偉壯觀,可看得久了,仍然單調。

這樣的景色,她已經看得厭了,也不認爲像餘慈這樣不可測度的強者,會真的有乘輦車遊覽的興趣。

那麼,其“留客”的做法,就很值得思量了。

不那麼明晰的念頭在心湖裡沉浮,沈婉卻是發覺,本能的反應還是要超出了念頭的轉速,某些不應有的情緒反應,通過形神深層不可知的運轉,一發地涌了出來。

故而,她垂下眼瞼,掩去心中不安,而某種想法也積蘊在心頭,使得自家的體溫略有變化。

餘慈卻是真正換了個思路。

眼下,他要測試座下輦車的作用。只他一人還不成,正好拿沈婉來當試驗品。

雖然沈婉不是出身玄門,但沈氏一族在沒有破敗前,給她打的底子還是可以的,修煉的乃是玄門正宗路數,又已踏足步虛境界,比外面挽車的四位女修,要強出不止一籌。

虎輦玉輿隱輪之車,乃是上清宗創派之始便傳承下來的聖物。並非是可以祭煉的法器,而是類似於天成秘寶。四位挽車的女修,將玄門罡氣透過絲帶,傳入輦車,與其上以萬計的符紋聯繫,激發出一部分功用。

很可惜的是,這不過是隔靴搔癢,輦車深藏的真實,恐怕發掘了不到萬分之一。

餘慈也研究過輦車上的符紋,包括車壁上,那氣韻流動的飛仙圖。

如果從符籙結構的角度看,那已經算是一個傑作,尤其是從局部觀察,不管是分形、竅眼,都安排得非常精到。

只是,在整體佈局上也太過寫意,不夠精密,也沒有經過有效的疊竅合形,如果將其視爲一個符籙,肯定是最難催動的那一種。成千上萬的竅眼,足以吞掉好幾位長生真人的修爲。

餘慈不是沒試過加以修改,但他從飛仙圖的筆觸中,感受到了某種難以把握的真意,那不只是結構上的問題,如果判斷錯誤,思路就是錯的,也就無法激發出真正的功能。

這使他想到了在北荒時,辛天君與廣微真人的理念之爭。

辛乙曾言“通竅貫氣造死胎,性靈通神纔是真”,當時還不覺得,現在看來,單純的精密結構,似乎還真的無法盡數包容性靈之妙。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部輦車,也不真的就是符籙法器。

細細思量,輦車應該是屬於存思一脈,與他的符籙派別雖同源玄門,同出上清,實則頗有差異。

換一個人在這裡,十有八九唯有搔頭而已,但對餘慈來說,也不是全無辦法。

記得說沈婉起過,這架輦車的用處,更多是用來感應道韻,封召神明。

前者且不說他,餘慈對“封召神明”一事的認知,也經過了幾個階段,

從最初耳聞,到真正從符法神通中踐行,還有不久前,萬古雲霄和紫微帝御的呈現,都在不斷修正他的概念。

餘慈固然是本命金符的道基,可上清法門中,存思的影響可謂無所不在,就是天垣本命金符中,三十六枚種子真符,形成脈絡各異的符法神通後,也有小半,顯化出神靈、寶器等等,正是存思術的特徵。

更不用說,不管餘慈築基入門時的“彩雲追月”法門,還是後來直指大道的玄元根本氣法,心內虛空,從入手時開始,走的都是標準的存思術路子。

其中玄理,隱有互通。

就是在高端的層面,餘慈也不缺乏相應的認識。

尤其是紫微帝御,號“衆星之主”,天然有統御星君神明之能,進入那個狀態之後,便等於是站在了星君體系的最高層,那也正是上清神明體系的主體,是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對餘慈來說,封召神明一點兒都不難。

但召來什麼星君神明,是要看當時的戰鬥中,氣機流轉的狀況,真的要他嚴格按照慣有的法度,把如何下手、下什麼手、裡面是怎樣一個道理說清楚,還真有些不適應。

也許需要多花一點兒研究的時間。

他現在就想,如果用笨辦法,將車上的紋路,或者是整架輦車都描畫進心內虛空,又會如何?

輦車上的真意極難捕捉,這裡一定是有相應的心法,作爲聯繫的渠道,餘慈沒有,只能把握起來就更加困難。

但他相信,這點兒問題,早晚會給攻克的。

如果沈婉能夠幫忙,進度肯定會更快……呃,這女人在想什麼?

第31章 等待第102章 內外渾沌 飛車追電(中)第177章 故舊現跡 地氣魔染第113章 跨空挪移 東西戰線(中)第93章 真文靈符 神君入夢(中)第101章 遍地烽火 生死合道(上)第175章 出竅第133章 鏡鑑人心 基本問題(中)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上)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完)第142章 華陽魔矛 神臺喪鐘(下)第115章 心有靈犀 爭入棋局(下)第200章 慾望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下)第74章 六天雷獄 自闢天地(下)後記之二中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四)第32章 馭帆同行 海底入社(三)第337章 神合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上)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四)第177章 馭器第280章 時不我待 欲取先予(中)第25章 奇人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中)第91章 外接內化 境界之別第94章 無瑕第1章 萬全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中)第394章 強突第232章 化蛇第254章 歸檔第25章 神應天域 丹成五彩(下)第91章 陽謀陰招 名動天下(中)第12章 交錯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中)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上)第249章 七星天衣 九五叱雷(上)第137章 入地第89章 廢料碎片 暗流涌動(上)第35章 山河風動 雲上遐思(下)第202章 生死同參 內外互見(下)第169章 時機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一)第246章 末節第212章 牢獄並立 外魔擾心第272章 重逢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上)第76章 說蟲第103章 尋死第157章 截胡第154章 爲王前驅 貫穿南北(上)第78章 距離第146章 怨尤第272章 重逢第30章 太淵淺探 百靈初成(上)第197章 月映千界 火煉星河第168章 大勢之戰 變數迭生(中)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五)第98章 生死合度 大局小義(上)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二)第11章 大羅之傘 人心之變(下)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三)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上)第21章 雙殺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五)第296章 有緣第30章 紫微帝御 太霄真宰(下)第112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機(上)第58章 長幡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中)第21章 女仙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中)第115章 心有靈犀 爭入棋局(下)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一)第264章 挪移之術 根腳之疑(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第71章 滅元一擊 更勝一籌(上)第207章 貪慾煞氣 蕩魂神光第128章 破界通天 清玄在前(完)第7章 船上第222章 三華寶鼎 堅定立場(下)第288章 元磁第175章 主客易位 天闕佛影(中)第21章 雙殺第152章 授劍第76章 無念第五十九章第106章 查底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上)第194章 定居豐都 九煙開府(下)第282章 秘府不秘 天闕照影(下)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上)第154章 爲王前驅 貫穿南北(下)第97章 劫經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上)第6章 他化之具 吞海妖瓶(下)第44章 合擊第144章 絕妙理由 大宗氣魄(上)第24章 寄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