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中)

極祖的感覺有些不太對。

楊朱運化的劍意藏得太深,等於是三層掩護。類似於無量虛空神主的“天魔虛空”是一層,本身的儒玄道基是一層,奇妙的劍技本身又是一層。這種情況下,一旦發動,他這邊很容易判斷失誤。

面對一個高層次的劍修,如果不知其劍意根底,不知道是從哪個法則脈絡上切過來,必然就要冒上全面喪失主動的風險。

到極祖這個境界,絕對不會有什麼自重身份的想法,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作爲他的“支點”,“謝康令”微笑着對楊朱點點頭,一步跨出,身形不見。

這不是虛空挪移神通,而是融入了凍寂魔國。

域外星空中,並不見特別明顯的變化,但在法則結構層面,相關法則,除根本法則外,都大幅扭曲。常理而言,扭曲到這種程度,除了自闢天地神通以外,天地法則意志必有反動,意圖迴歸正軌,來回震盪。

可是凍寂魔國所在,一切反向的力量都暫時凍結,維持在特殊的狀態下。

上下四方已經錯謬,冷熱變化也全數混亂,由此衍生出來的種種不可思議之事,都在天魔身中呈現。

這些只是附帶而已。

此時的楊朱算是劍修,但也只是“算是”。面對一個高明的劍修,法則的錯亂沒什麼意義,一劍斬落便是,可楊朱不能這樣,他的道基不是劍胎,只一線靈昧便能徹底衍化,他還需要與其他法則相勾連。

極祖其實是在計算,通過正常狀態下法則的運轉,和當前錯謬的狀態比對,尋找楊朱隱藏極深的根本和依仗。

凍寂魔國中,已經沒有了“謝康令”的身影,只有無數魔頭,扭曲着身影,此去彼來,看似斷續,其實魔念如洪流,時刻都在干擾、壓迫,錯亂的法則體系,更像是極祖專門爲楊朱準備的“迷宮”,

只要從裡面經過,必然會留下清晰的痕跡。

只是,這一招看起來不太靈光。

楊朱的狀態真的很難判斷。

說他遭了魔染吧,如今靈明尚存;說他道基不固吧,依舊修爲強絕;就算是明擺着的劍意,也有一些含糊不清的地方,說到底,還是楊朱目前的狀態太過詭異,身上似是而非的地方太多。

極祖只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楊朱似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找到了一個相對平衡的中間地帶。

這個平衡體現在徹底魔染和自我靈明之間,也體現在劍意根本與原有道基之間,還體現在超拔提升與根基穩固之間。

這也正是極祖最爲看重的價值所在。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極祖不會用自己的境界優勢強行壓迫,沒有比激戰時,更利於把握對手的奧妙了,他要一點點地將楊朱的秘密榨出來。

也就在此時,楊朱陡然間定下身形。界域運化,像是饕餮的巨嘴,不顧一切地吞吃天魔,極祖任他去做,凍寂魔國已經臨時將天魔化生的法度改易,吞下去容易,消化卻難!

而且,也是通過這種方式,極祖可以通過那些變異的天魔,漸漸明晰其內部的運化機理。

從結果看,改易天魔化生之理,效果一般。因爲楊朱不是針對天魔本身,而是針對天魔滋生的複雜情緒,這些情緒,非是天魔自生,而是他化而來,本無根基,抽取最是容易,帶起的雜氣、戾氣,則可充做燃料。

極祖記憶中倒是有相關的消息,稍一轉動便悟出來:

聚雜氣而精煉,拔七情而淬鋒,好像是太淵驚魂炮,海人異族法器制煉的最高成就之一!

大半年前,後聖與羅剎鬼王交戰,此物便佔了部分因素。那一戰後,四明宗和百鍊門購買此物之事,也鬧得沸沸揚揚。

極祖當然得到了相關的信息。

這是個比較意外的答案,瞭解之後,卻更爲疑惑。

最根本的,太淵驚魂炮是法器,不是法門。

極祖也知道,滅了海人異族之後,羅剎鬼王便將這種驚人的戰爭法器,安到自家“離幻天”之上,再有血獄鬼府爲“燃料庫”,只要縮在血獄鬼府一心固守,萬炮齊發之下,十來個地仙殺上門去,都要付出慘重代價。

如此威力驚人之物,難道羅剎鬼王不想着好好利用,推衍法門?

可這裡面涉及到“靈昧之法”的高端應用,其本來面目,就是劍仙昊典仗以橫掃天下的誅神刺劍意,不是劍修或精於劍道,逆推出來,也遠遠比不過原版的殺伐威能。

唔,剛剛那劍意,還真是誅神刺!

而那種似是而非的感覺,莫非就是來自於兩種不同模式之間的衝突?

一竅通,百竅通。極祖恍然明白,誅神刺是應用法門,看起楊朱卻拿它來做內煉之用,固然是下了一番苦心,卻沒有劍仙那種運化靈昧的純淨,後患可是不小。

若如此……

虛空輕顫,黑暗中,如山巨掌憑空化現,轉眼已到了楊朱頭頂。掌心指頭的紋路清晰可見,又似是而非,彷彿是無數光絲旋轉繞行,彷彿是域外極遙遠處恢宏的星河,濃縮在這一掌之間。

這一掌有個名目,叫七滅劫手。

看似平常攻伐法門,其中一掌落下,五指分別捲纏太虛、造化、生死、真幻、陰陽五類根本法則的衍生法則,掌心含動靜之規,蘊超拔之力,除魔門不太擅長的靈昧,以及爭戰時很少用及的道德之法外,涵蓋了所有的根本法則脈絡。

一掌擊手,隨法則層次的升降,威力大小由心。

像當前這一擊,雖沒有撼動根本法則層次,卻將這一方虛空的主要法則結構,拘在掌心之內,如捏泥一般隨心變化,短時間內,不是自闢天地,勝似自闢天地,簡直是在“凍寂魔國”中,另闢了一處“國中之國”,一切法則都隨心意而動。

當然,若想照顧周全,太耗心力,極祖大多數時候,都是直接把結構搞崩潰,類似於天地大劫之生髮,且是將過程濃縮在極短暫的瞬間之內,恐怖的湮滅力量,就是地仙在前硬抗,都要有被打成齏粉的覺悟。

也就是現在有“凍寂魔國”覆蓋,否則輕易用出來,老天爺第一個不答應,天劫立降,如此內外劫來,偉力相加,故曰“劫手”。

類似的技法,也不是他所獨有,比如陸沉的混元雷槌,便與之彷彿,但更加渾然天成,極祖自愧不如,而就目前而言,已經足夠了。

這種情況下,楊朱身外幾乎全無法則憑依,想在這種威壓下生存,要麼就是地仙大能,身外自闢一方法則區域,流轉不息;要麼就只有劍修所修的靈昧之法,孤影獨立。

楊朱還遠不是地仙,便只有後一種方法。

可若以此法應對,內修外用的破綻也將最大程度地出現。

不出極祖所料,確實,在這一刻,楊朱界域的運化和劍意的外發,明顯出現了脫節的症狀。

界域包容不住劍意,劍意也帶動不了界域。

就像是兩個零件,雖然是嚴絲合縫地拼接在一起,可終究還是兩樣東西、兩種性質。隨着外界壓力的劇變,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問題,無聲“斷裂”。

七滅劫手之下,劍意脫出,就此和界域分離,且沒有彌合的意思。

沒有了支撐,界域就此崩解,反衝的力量,任是哪個大劫法宗師都難以承受。

可是,楊朱輕輕巧巧地離開了,憑藉誅神刺的劍意,在滅絕性的湮滅之力中,存得一線空間,繞過巨掌手心,旁逸側出,遠遁離開。

誅神刺……真能使得出來?

不,徒有其表!

誅神刺固然鋒銳,太淵驚魂炮也是犀利,但楊朱使出來的,分明是個四不像,運化中用的是太淵驚魂炮的法理,劍意透出,又是誅神刺的法門,而且梳理得有些牽強,要通過什麼介質來轉化……

極祖的眼神何等犀利,一望之下,便知端倪,當下凍寂魔國之中,他的意念四面迴盪:

“堂堂一派宗主,什麼時候也學女子,織錦刺繡?”、

楊朱面色不變,極祖實是有些失望的,說到底,還是借重外力,這樣的話,這位的參考價值,就要大打折扣。

七滅劫手一擊不中,極祖也不再動用。

嘆息一聲,凍寂魔國深處,便有洶涌寒潮呼嘯而來,自成結構法理,使得這一片域外星空,彷彿變成了一處冰凍的星辰,任楊朱左衝右突,都逃不過寒潮的圍剿。

知道了楊朱的誅神刺徒有其表,極祖的手段自然豐富許多,如今之計,就是先將此人禁錮,再仔細研究一番。

至於楊朱失蹤,可能給北地帶來的亂局……

驀地,尖嘯聲起!

域外星空聲波無法傳導,然而凍寂魔國內部,多有衍生出來的介質,一時音波激盪,小半個魔國都搖動起來。

但見寒潮中央,楊朱不管不顧,嘶聲長嘯,身內身外,氣機如燃,任寒氣噴涌,卻無論如何都近不得身。

極祖爲之沉吟:打破平衡,甘受魔染,這個……

一念未絕,楊朱倏然以掌做劍,平空斬出,洶涌寒潮,驀然中分。

月初了,求保底月票。

第133章 鏡鑑人心 基本問題(下)第24章 高下之分 雲數之別(下)第209章 開宴第342章 袁望第124章 巧結連環 海天陣禁(上)第127章 下手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七)第125章 突至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上)第60章 流星擊蠅 虛實幻境(下)第52章 建議第51章 屠獨第195章 神庭爲基 天志不移第89章 廢料碎片 暗流涌動(下)第61章 又見第112章 發現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下)第54章 降落第141章 號令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上)第158章 雙姝第197章 苦尋第26章 符器祭煉 此起彼落(上)第133章 機緣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中)後記之四中恭賀新春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下)第218章 九幽原主 第二神通(上)第153章 視若無物 初心存續(下)第43章 現形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下)第27章 血海翻瀾 堅城利炮(上)第32章 八景巨擘 後聖真名(上)第61章 雲房密事 魔意縱橫(上)第194章 陰陽第106章 查底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八)第112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機(上)第397章 材料第212章 吾當如何 英雄本色(上)第116章 攔海天裂 凹凸之地(上)第176章 信息第39章 壯士斷腕 太上之妙(下)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七)第172章 成象第89章 天地爲爐 造化爲工(下)第16章 靈光明透 脫困之法(下)第165章 天道之影 進趨大羅(四)第11章 寶鏡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七)第171章 躍升紫府 降伏其心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一)第333章 困局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上)第179章 太玄之動 一切唯心第268章 敵情反制 地利之便(下)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三)第115章 行者東來 背後短長(下)第12章 思定靈符 島中之秘(上)第129章 福氣第381章 丹法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八)第213章 具備萬物 橫絕太空(下)第203章 釘頭七箭 星火長河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五)第208章 一人天下 並立雄才(下)第172章 大劫終至 持金過市(中)第130章 星雨第271章 羣英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八)第143章 超拔鎖鏈 長河掠影(中)後記之二中第一百一七十章 心煉困鎖三界變動上第105章 破執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上)第100章 奪人之勢 爲人之先(下)第214章 一語落凡 雛鳥觀飛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八)第43章 冷泉凝意 華茂春鬆(上)第202章 生死同參 內外互見(下)第209章 魔種生芽 大劫獻祭第287章 破魂第184章 法眼第57章 小樓故舊 雲舟北上(上)第216章 窺根見底 強勢碾壓(下)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下)第35章 山河風動 雲上遐思(下)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十一)第286章 天奪三傑 血光玉盒第40章 華陽魔窟 波撼三城(上)第12章 思定靈符 島中之秘(下)第170章 口發天憲 紫極爭鳴(中)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中)第23章 三寶雲舟 次第飛訊(四)第2章 江上交易 聲名狼藉(下)第86章 治標治本 如此仰慕(下)第262章 秘界第343章 錘砧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