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關鍵之人 核心之地(下)

邵天尊答得明白:“人算、算人之事,非我所長。所以宮裡的做法,我不關心,他們安排我來,是與天君商議三十六天,上清架構的三十六天!”

餘慈又是意外,又覺得莫名其妙:“上清三十六天?我記得貴宗的三十六天體系,多劫經營,應該更加完備吧……等等,商量三十六天,卻是何故?”

“據宮中講,東海那位,是要另開體系,翻覆天地。此番局勢下,勘天定元已然無用,宮中的想法,是要與之針鋒相對。所以……”

“所以不用你們的,用我們的?”

餘慈先是被八景宮徹底否定“勘天定元”的消息震了一記,隨後又覺得啼笑皆非:

“貴宗的心思,當真是神鬼莫測。”

“宮中想法,我不敢妄言。然而,僅就法理來說,雖然兩個‘三十六天’同樣有益於玄門,相對於宮中垂直結構,上清三十六天更穩,更適合亂局,也是不爭的事實。”

“哦?”

“上清架構的三十六天,有東西南北八天,分設四方,便如天維四柱,看似分散,但格局可分可合,靈活性強,就是一地不利,其他各方也能夠維持住局面,更有利於兵力增減調派。

“至於垂直結構,平時佔盡上風時還好,如今被搶佔先手之後,便是‘金角銀邊草肚皮’,等鋪開的時候,已經被包圍,當了‘大龍’來吃。”

餘慈大概理解邵天尊的意思了,相對於“八景三十六天”,上清三十六天更適合當前的混亂局面,也更適應八景宮優勢戰力的鋪設——八景宮有能力在真界的各個區域,同時打多場大戰,垂直結構的佈局,其實是浪費了這個優勢,也會進一步地延誤戰機。

真的按“八景三十六天”的程序來搞,一層層外擴,等羅剎鬼王在天裂谷、南海、東海等地的佈局完成,血獄鬼府、外域等法則體系自外合圍,舉三界之力壓過來,很可能就是個甕中捉鱉的局面。

到那時,幾十位地仙混戰,不管打贏打輸,留下的也只會是一個收拾不來的爛攤子。

邵天尊的理由很具有說服力,可改變真的這麼容易?

能做出這種決定,八景宮的氣魄、謀算無疑都是令人敬畏。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們又有足夠的資本和底氣。

當此混亂局面,沒有八景宮的支持,上清三十六天,真能搭得起來?

也許餘慈只是想仿效當年的上清宗,有限度地施行其“三十六天”架構,盤踞一域足矣。可在眼下,羅剎鬼王的野心昭然若揭,天地大變局中,想獨立於一域,又談何容易!

不管是對各自宗門,還是對玄門體系,合作都是一種理性的選擇,如若不然,極有可能被羅剎鬼王各個擊破。

但這種力量、資本差距懸殊的“合作”,可不只是邵天尊的“道理”所能涵蓋得了的。

八景宮付出人力、物力,號召天下玄門,你上清宗拿什麼出來?

總不會是舉玄門之力,搭起三十六天,大家哈哈一笑,繼續各玩各的吧!

用最到位的話來講:

變局之下,誰是領導者?

成功之後,誰是掌權者?

餘慈完全可以想象,要達成合作,他們這裡必須要拿出相當一部分上清三十六天的奧秘、乃至於主導權,以做交換。

八景宮必然要確保自家玄門領袖的地位——他們有這個實力、這個資格。

如此合作下來,誰吃虧、誰佔便宜,說不清。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餘慈必須要深思熟慮。

更何況,就算他傾向於合作,也需要這麼一個強大的盟友,但他很清楚,兩家合作的基礎是什麼。

上清架構是一塊,上清後聖是另一塊,後者甚至更重要。

沒有上清後聖這樣一位“神主”壓陣,八景宮根本不會給予任何信任。

問題來了,那樣一位大能,他到哪兒找去?

餘慈的掙扎,邵天尊未必看不明白,卻是徹底無視,就像羽清玄所說的那樣,這位只算天法,不算人心。

“玉簡中的結構信息,天君可以拿去參詳。下次見,我們就聊聊兩個結構並軌的法理變化……天君精通的話最好,若不成,請後聖道兄來,也可以。”

“……”

邵天尊的言語,簡直就是戳餘慈的心窩子。

餘慈唯有沉默以對,虧得在這時候,湖祭的前期準備已經完全就緒,祭臺之上,夏夫人已然入位,湖底安靜下來。

餘慈得以向邵天尊告一聲罪,暫時擺脫了這個註定甩不掉的煩惱,強自定下心神,觀察祭臺上下的情況。

邵天尊很有耐性,也習慣了獨處,眼睛似瞑非瞑,進入了一人世界。

如此做派,讓餘慈更明白,這位對湖祭恐怕是沒有半分興趣。

心中一動,餘慈通過心內虛空,和趙相山、羽清玄商量一番,又主動搭上話,問起:

“巫胎之事,貴宗怎麼看?”

邵天尊淡定回答:“我不理會宮中的常務。”

餘慈追問:“巫胎對勘天定元,不,對三十六天體系架構的影響呢。”

“……很大。”

邵天尊對涉及具體法理的內容,當真是言無不盡:“若真能成就巫胎,借力而行,體系鋪設確實是省力不少。不過還要考慮到巫門血脈體系與其他體系的互相干擾。如果是非巫門的體系,想借巫胎成事,梳理花費的時間,也不是個小數目。”

“簡單來說,就是巫門用來事半功倍;別人用來事倍功半,對吧?”

怪不得八景宮對巫胎的興趣不大,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羅剎鬼王真的用巫胎成事,或許還是八景宮所希望的——這無疑給了他們喘息之機。

那麼問題來了:

八景宮都清楚的事兒,羅剎鬼王難道就不知情?之前那麼清晰的指向,卻是何故?

湖祭正式開始,便聽得祭臺殷殷震鳴,幽煌等飛魂城修士肅立在周圍,位置分佈自有講究,此時一起口誦巫門真言,便有刺目血光,從各自頂門飛出,匯結於祭臺之上,渾染於湖水之中。

血色鋪染,卻是自有規矩法度,彷彿列了一圈血色的幕布,其中顯化出模糊影像。

餘慈定睛去看,幕布上影像,雖然模糊,但浮凸變化,栩栩如生。

據事先了解的情況,上面羅列的應是巫神治下,先民種種生息演變,其實是各支大巫血脈的展現。細看去,確實有四五支顯得特別清晰,就是巫門現存的幽、蘇、夏、唐四大血脈,也許還要包括咒鬼懷琛所污的那支。

這表示主支尚在,可以繼續繁衍生息。

每一支大巫血脈,都可以如夏夫人一般,主持祭典,換取巫神垂顧。

即使巫神沉眠後,力量衰弱,但還有許多妙用,據說巫門有一門推衍秘術,就是依靠這個。

“莽蒼千山,莽蒼千山……有了!”

不少人在對照大巫血脈出現的方位、異相,爲之後巫胎受加持之時的表現做比對。

此刻血脈顯現最清晰的,就是夏氏,代表她爲主祭,首先通過了血脈的驗證

羽清玄倒是想到另一件事,和餘慈秘語交流:“照你的說法,夏氏腹中沒有胎兒,一會兒怎麼過關?”

“那邊說,要看靈巫的‘表現’。”

意思就是,要慕容輕煙、幽蕊來幫忙。

夏夫人之前急着和餘慈攤牌,部分也是出於此中緣故。

今日的幽蕊和慕容輕煙,都披散了頭髮,手持祭器。

幽蕊面前是鼎,這是巫門非常重要的法器形制之一,就像離魂鼎,地位極高極重,如此也表明,她是本日祭祀的第一輔祭。

慕容輕煙手中是杖,爲第二輔祭。

從靈巫修爲上看,這很不合理,但若比較血脈純度,慕容輕煙也無話可說。

這種“祭祀”活動,對靈巫來說,不是什麼好活兒,非常地耗力。

幽蕊還好,她底子厚,也沒有顧忌;相反,從餘慈這個角度看,慕容輕煙秀髮光澤已經略有黯淡,偏轉爲灰質。

餘慈的視線在她背影上略微停駐,對這樣一位舊識,看她在不可逆轉的路上越走越遠,意緒自然複雜難言。

應該是攤牌的時候了。

餘慈也注意到幽煌的反應,這位看上去非常專注,但火候不對。

這場湖祭正是他逼出來的,偏偏其“專注”僅是在標準之內,只按部就班做事,而不是像惡犬一樣,死盯着祭臺上,夏夫人的種種變化。

因爲正常,所以反常。

“葛秋娘那邊……出事了!”

趙相山的傳訊,來得真是合節合拍。

就在湖祭開始後不久,夏夫人派在葛秋娘處的心腹之一,竟然反水,抓住自己當值的機會,突破警戒空隙,瞞天過海,將葛秋娘帶出,乘舟離開。此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覺,直至此時,夏夫人一系的人馬,都還懵然不知。

“葛秋娘所乘的是‘深水梭’,可以確認是往湖下來……她修爲不成,又懷着身孕,故而水下有人接應,可以確認,是幽煌一派的人手。”

飛魂城一行人,此次到洗玉湖,來得倉促,都沒什麼人手可用,辨別起來更加容易。而到這種時候,等於是撕破了半邊臉,也就更沒有什麼顧忌可言。

餘慈結合這邊的觀察,當下恍悟:

怪不得呢,原來幽煌這邊,也搞聲東擊西……

此時正值湖祭進行之時,幽煌本人勢必抽不出手來,那麼,執行這一關鍵之事的,還有別的人選嗎?

第370章 盤點第396章 主動第35章 山河風動 雲上遐思(中)第201章 上善之印 月中之城(下)第112章 拒人萬里 三方亂戰(上)第104章 聯手剿殺 若有若無(下)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上)第91章 外接內化 境界之別第7章 一念魔國 化神幽光(中)第122章 牧場第68章 壇成第66章 寶地第113章 魔藤光矢 一隅之變(中)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中)第67章 巢穴第67章 折分天地 化夢遊仙(上)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上)第272章 重逢第13章 魔種有別 野心無邊(上)第43章 五通欲染 絕善之謀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中)第147章 立場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上)第202章 眼睛第115章 心有靈犀 爭入棋局(中)第104章 勘探第84章 橫屍鬧市 魅影迷蹤(中)第200章 化形十煞 形神妙化(下)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上)第11章 大羅之傘 人心之變(下)第24章 逼宮勸退 十年之約(中)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中)第279章 法中藏法 天魔之門(上)第171章 無量之祭 天傾之變(下)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中)第9章 集市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四)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上)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中)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下)第17章 天蛇九蛻 真身投影(四)第266章 教訓第143章 超拔鎖鏈 長河掠影(下)第296章 本我主宰 天人共鳴(一)第136章 滅殺第148章 天君舊人 造化新規(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六)第218章 九幽原主 第二神通(下)第4章 雷霆之威 萬魔之池(中)第46章 紅衰翠減 黯然神傷(中)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五)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上)第43章 五通欲染 絕善之謀第108章 重幕之後 天闕之前(中)第47章 萬里遙寄 故人消息(中)第106章 查底第189章 中天鐘鳴 湖底劍吟(上)第280章 時不我待 欲取先予(上)第113章 弄潮三百九十九章 斬神第329章 玉碎第20章 栽贓第41章 興災起劫 合理置換(完)第206章 身與道合 心照魔淵(上)第7章 船上第161章 探路第286章 天奪三傑 血光玉盒第247章 化液玄真 招搖天狼(上)第175章 出竅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上)第192章 紅紗第60章 病弱美人 猙獰臂釧(中)第118章 根本加持 他化魔子(下)第60章 流星擊蠅 虛實幻境(下)第377章 煉器第162章 臨淵一躍 靜以待時第139章 觀察第316章 捷徑第183章 持中第16章 靈光明透 脫困之法(中)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五)第26章 符器祭煉 此起彼落(上)第163章 身化天地 明暗殺劍(下)第150章 節奏激變 湖祭歸路(中)第67章 巢穴第298章 三際具現 地底七日(四)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五)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上)第260章 賭鬼第126章 缺失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五)第292章 大難臨頭 天各一方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二)第263章 幻緲香身 奇貨可居(下)第13章 始動第270章 虛緲天宮 劍魔雙影(下)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七)第280章 三方第129章 彼道自返 心照無礙(下)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