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完)

此具法相,與無羽前面顯化的高冠羽士之星君形象,以及模糊的帝王之貌都有不同,至少要清晰得多。

乍一顯化,便可見其身長百尺,披髮仗劍,黑袍如雲,瀰漫半空。從“烏雲”的縫隙中,金甲鱗光,玉帶圍腰,有如實質。其面容也非常清楚,形貌威猛,作怒目之狀,頂罩圓光,巨龜長蛇,被他踏在足下,顯出無儔威儀。

餘慈認出這尊神祇法相。

玄武之神,又曰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是地位極高的神祇,在玄門神系中,位列北方第一。

法相顯化之後,無羽身外冰層便冰銷瓦解,還有山溪瀑布,也都恢復流動,此間有嫋嫋水氣浮空而上,又在玄武法相周圍繚繞多時,衍化出種種奇妙景象,良久方散入虛空。

玄武之神亦爲水神,解決這點兒事,完全不值一提。

但餘慈還是驚歎。他修煉天垣本命金符,重點在符,偶爾會有符法化現法相,但對於此道還是不甚精通,那麼,這應該就是無羽自己找到的,借用他力量的方式。

確實是非常巧妙,可惜持續的時間不太長……

轉念之時,玄武法相與那些水煙一般,由實轉虛,最終散入虛空。無羽也是緩緩坐地,調運氣息,應該是之前那具法相太耗心神氣力之故。

餘慈很想再看看她還有什麼奇思妙想,然而黑蛟真人這邊,又有了變化。

在吞海瓶的空間中,黑蛟真人已經給煉化得神智昏昏,刀槍水火不侵的蛟身,也多處殘損,奄奄一息。可這時候,餘慈發現自己漏了一件事兒,那個莫名染上身,又莫名反輸回去的毒素,正是在黑蛟身上,如今開始發揮作用。

那具蛟身,還有破損的神魂,正在毒素力量的驅動下,向着某個“模板”變化,勢頭緩慢,卻難以扭轉。

對此毒素,餘慈早已親身體會,知道很是麻煩,可不要再傳染給回來纔好。餘慈便作用於魔種,抽取黑蛟真人的記憶,查閱毒素底細。如今黑蛟真人全無反抗之力,那段記憶很簡單就給摘了出來。

“血疫龍瘟?”餘慈總算知道了毒素的名字,還有它的來歷。

他摸摸下巴,嘖,黑天教,真是久違了!

老天爺總是表現出這樣的惡趣味,在天裂谷、在北荒糾纏這麼多回還不夠,如今他到了南國,竟然又沾了上來。

即使這隱性的麻煩讓人不快,但還是有讓餘慈很滿意的成果,黑蛟真人畢竟是身份不同,餘慈在靈犀散人那裡,從妙相那裡,只得到渾渾沌沌的消息和殘缺的片斷,但從他這邊,得到的信息要清晰詳實太多。

他開始對黑天教、黑天佛母有了一個概略性的認識。

在黑蛟真人的記憶中,黑天教是一個起源於六蠻山系深處的新興教派,爲多神教,即信奉多個神祇,且有祖先崇拜的痕跡。畢竟山脈中妖類血脈前溯,都是了不得的大妖大能,列入神話傳說的,也所在多有,這很正常。

但有一位神祇,卻是關鍵,此即大黑天佛母菩薩。

這位神祇是教中崇拜神祇中,唯一一個常有神蹟靈驗者,其並不諱言,其與西方佛門的淵源,不過其教義實在與佛門大異。

其教義宣稱,真界、血獄鬼府、域外等等萬千虛空世界,是由天道屏障分隔分離,使種羣純粹,繁衍生息,其中只以“六道輪迴”等少數寶物,居中協調往來,也是各虛空世界所蘊戾氣的宣泄渠道。

但由於數劫之前的連番動亂,六道輪迴已毀,天道功用滯塞,無從宣泄,最終將釀成大劫。隨着大劫到來,一切生靈都在劫中,大多生靈都難逃一死,若要全身,便要有專門度劫之術。

教義中,沒有明指黑天佛母是最高神位,但卻指出,佛母是此一劫前後,承上啓下,繼往開來的最關鍵之神祇。

“大黑天”爲其名諱;又言道她本是佛門弟子,從佛經中領悟度劫法門,明過去、現在、未來三際,掌控三界六道生靈輪轉衍化之法,超脫不滯,圓滿覺悟,故曰“佛”。

又說她的神通,便是渡劫之寶筏,是接引衆生的不二之選,某種意義上,便是生長萬物,造就新生,故曰“母”。

又說此神雖是神通廣大,卻發下宏誓大願,未接引衆生渡此劫關,不全功德,誓不成佛,故曰“菩薩”。

如此教義神祇,在黑蛟真人看來,更像一個蠻荒教派,實力雖強,但教義失之簡陋,也無新意,愚弄那些靈智欠缺的妖魔鬼怪可以,在真界的廣大地域中,實在是沒有合適的傳播土壤,發展前景實不明朗。

近年來雖說也有擴張的意圖,但仍未越過大雷澤一線。

黑蛟真人既然抱着這等想法,其接受招攬,更多的還是對其教中所謂的《三際經》感興趣,尤其是那轉化天龍血脈的法門,也想把六蠻山當成大後方,多一條退路。

餘慈覺得,黑蛟真人的理解當然有其侷限,他並不知道,黑天教早就與東海羅剎教有了接觸和默契,在此界多個區域,設下伏筆,野心甚大。但黑蛟真人的認知,卻是一個“正常”的視角,遠比之前玄虛不明,高來高去的消息來得詳備。

此外,爲了招攬黑蛟真人,黑天教贈給他《未來星宿劫經》訣要一部,可化髓脫蛻,成就天龍之身;有龍景寶珠一顆,以爲參悟之用;有血疫龍瘟針,破強敵之用;手筆不可謂不大,卻都便宜了餘慈。

餘慈此時便觀看《未來星宿劫經》,欲窺其堂奧。

其實他對此經並不陌生,從靈犀散人那裡已得了一些片斷,妙相也提及一些,只是不見全貌,難知妙處,如今兩相結合,感覺又自不同。

不說裡面種種不可思議的妙法,靈犀、妙相、黑蛟,一個以人身轉爲玄蜂妖身,另一個化身天人,至於黑蛟,則有成就天龍之望,是同樣的經義,不同的法門,因人制宜呢,還是別的緣故?

皺眉苦思之時,天外一聲長唳。

最近試圖調整到正常時間,固定時間,大夥兒晚11點後見不到更新,就不用等了。

第39章 壯士斷腕 太上之妙(中)第69章 寒潮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下)第374章 廳議第45章 天地如網 神術如蛛(上)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四)第81章 夜訪第133章 鏡鑑人心 基本問題(上)第25章 奇人第55章 青帝寶苑 北上計劃(上)第108章 重幕之後 天闕之前(上)第143章 勢急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下)第113章 跨空挪移 東西戰線(下)第一百六十八章第51章 所得所失 其志其欲(中)第83章 爭執第146章 動衆第157章 猛獸獵場 幽燦之謀第235章 夜摩遺印 虛空納靈(上)第191章 心有高下 混氣淆靈(下)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中)第67章 香氣幻法 天人神通(下)第113章 魔藤光矢 一隅之變(上)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五)第261章 輸贏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下)第65章 劫起劫落 蓮滅蓮生(下)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下)第23章 三寶雲舟 次第飛訊(上)第74章 奇香流轉 湖上飛煙(上)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十)第175章 出竅第165章 十倍第10章 有備無備 新交舊交(下)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一)第12章 海商奇人 南國暗戰(下)第二百七十六章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下)第29章 北斗劾禁 東海凝波(下)第280章 時不我待 欲取先予(下)第269章 玄靈之尺 碧落之文(下)第205章 碧瀾飛炎 過海奇香(下)第16章 靈光明透 脫困之法(中)第336章 親戚第102章 內外渾沌 飛車追電(中)第77章 仁義買賣 解決之道(下)第67章 毀建第224章 下棋不語 表態無聲(下)第65章 大貓第153章 視若無物 初心存續(上)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下)第78章 舊殿遺骨 招引天魔第47章 萬里遙寄 故人消息(上)第五十九章第132章 加法減法 勝法敗法(下)第20章 鬼獸第81章 貫氣第141章 日月逝矣 歲不我與(下)第73章 援手第224章 穩坐第2章 神憎鬼厭 巫靈叢林(上)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下)第71章 分流第207章 動靜太玄 破神無光(下)第153章 視若無物 初心存續(上)第252章 贈禮第101章 分析第83章 爭執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下)第二百九十四章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三)第180章 五嶽縮形 神照天疆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下)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中)第275章 一頓鞭子 各走各路(上)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上)第35章 天篆第145章 湖底甬道 湖上喧囂(上)第26章 天有二日 月出雲海(三)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上)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十二)第86章 治標治本 如此仰慕(中)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上)第57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上)第294章 魔樹異種 天劫亂象(五)第135章 重立道境 劍指太霄(下)第21章 三清教化 七情入丹(三)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上)第282章 秘府不秘 天闕照影(下)第33章 天外法旨 雲上真身(下)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中)第281章 事態激化 虎口奪食(下)第7章 生死之輪 計劃一角(中)第150章 節奏激變 湖祭歸路(上)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上)後記之三中第105章 本來面目 本來手段(下)第44章 泉池文字 劍胎之考(中)第261章 陰山黑河 香料生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