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上已經開始出現植物,不是很高大,葉子也很小,結構簡單。
我們這些軍人吧,平時訓練完了沒啥消遣,就是賭兩把。如果自己不還抵債這件事兒傳出去,那兄弟們會認爲我人品不行,那就沒人支持我了,那將軍還不很容易就把我整倒?不行,事關重大,我的去。帝國軍隊,出發了。
在這顆編號爲邊界一號的行星上,出現了自由聯邦和帝國聯邦的部隊。按理說,周圍那麼多恆星隨便找一顆,附近至少上千顆恆星,發生撞車的概率很小很小。問題就是,大家都看中了這裡。這顆恆星的宜居帶內,就只有一顆行星。
“宜居帶”(habitable zone)其實就是指一顆恆星周圍的一定距離範圍,在這一範圍內水可以以液態形式存在,由於液態水被科學家們認爲是生命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如果一顆行星恰好落在這一範圍內,那麼它就被認爲有更大的機會擁有生命或至少擁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環境。
“宜居帶”也叫“適合居住帶”。分多種生命對象討論,一般研究的是“動物的宜居帶”。對於任何動物、植物、以至於微生物來說,都會有一個最合適其生存的地帶。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們在不同演化階段所需要的不同條件加以總結,將這些條件擴展到所需行星的條件、太陽的條件甚至是恆星系的條件等,就有了“宇宙宜居帶”的概念。
宇宙的大部分空間對於生命來說是險惡之地,只有很少的地方能成爲生命的綠洲,併爲生命的出現與發展提供合適的大氣、適宜的溫度、液態水。虛無的空間、炙熱的恆星、氣態的行星表面都難以駐留生命。似乎很難明確的給出生命所需要的環境條件。地球爲生命提供了最基本的環境之後,無論在哪個方面都爲生命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棲息場所,而地球又是迄今爲止發現的唯一一顆有生命駐留的星球。對“宇宙宜居帶”的討論,需要從空間、時間、生物多樣性等幾方面進行。
對於天文學家來說,“潛在宜居”行星是那種可以維持生命存在,但不一定能讓人類生存的星球。宜居性取決於許多因素,但液態水和大氣是兩個最爲重要的因素。一顆行星的引力會造成其主恆星的徑向速度定期出現變化,而多顆行星會使得其主恆星運動出現複雜的搖擺活動。
作爲駐有各種生命的理想場所,地球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其所處的位置,即與太陽的距離。與太陽最合適的距離是定義“宜居帶”的基礎,在該地帶可能會有與地球相似的行星存在。宜居帶中的行星接受恆星所輻射的熱量即不會少的使水結冰,也不會多的使水沸騰,剛好維持一個液態的海洋。
宜居帶的範圍應該由外部邊緣的低溫和內部邊緣的高溫限定。太陽系的兩個鄰居——金星和火星給出了宜居帶外部邊界的例子。如果與太陽的距離近,行星表面就不會存在液態海洋,像金星;太遠,又會被凍結。
如果將地球向外移動一些距離,或者減弱太陽輻射,就會使地球的表面溫度降低直至冰雪覆蓋。漸漸的二氧化碳也被凍結,形成乾冰顆粒組成的雲層,最終它們被凍結在兩極形成冰蓋。宜居帶的寬度取決於該行星與地球的異同,以及恆星的大小、年齡等。
在一個有一定碳含量的岩石行星表面,如果有一個穩定的液態海洋,它就具備了產生和駐留生命的條件。
對於類地行星來說,動物的宜居帶是這樣一個範圍:該行星可以在表面維持一個液態的海洋並且能夠保持全球平均溫度低於50℃。這個溫度基本是動物生命生存條件的上限。
如果考慮現智慧生命的居住環境,就會得到一個更窄的“宜居帶”:即一個可以生長足夠莊稼供智慧生命食用的行星。相反,一個更寬更容易定義的宜居帶是微生物生存的“宜居帶”:它幾乎包括了整個恆星系,並在恆星系形成不久一直到現在的範圍。對於其它種類的“宜居帶”,則要寬於高等生物但窄於微生物。
然後,兩支部隊相遇了。剛一相遇,兩邊的部隊都是噓噓噓,別聲張。別讓對方知道我們在這裡,不然大家見面了很尷尬。趕緊向上級彙報,就說我們遇到了敵人的主力,有三五百萬人,讓領導務必派三五千萬人來消滅對方。
其實,兩邊都是一個軍,滿編制一萬人。可是,不說三五百萬人,領導不管我們,呵呵呵。領導,也不傻。趕緊派出偵察部隊,算來算去,才一萬人。你們自己解決,並且嚴令,自己這邊兒不能吃虧。
兩邊兒的人,都安頓了下來。按理說,這麼大個行星,兩萬人,很難相遇。結果雙方投放的地點都差不多。可能選擇地點的人都是都是同一個軍校的同一個班級畢業的。好在,降落的這個地點,比較適合隱藏。
某山洞內,帝國聯邦的一隊士兵,正在洞內休息。我們本來在家呆的好好的,爲啥就來到了這裡呢?我們是誰?我們在那?這一個連的士兵,有好幾個文明,看着都奇形怪狀的。
連長,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上級怎麼想的,讓我們來這裡是爲了啥。你卡看這地方,就算是爲了防禦野獸,也該給我們點兒武器吧?讓我們自制長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