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掌院思量了片刻,道:“嶽掌教,我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你能否收犬子爲徒,教他一些詩詞歌賦的創作方法?”
旁邊有聰明人一聽就明白過來,歷掌院的兒子今年也有三十多歲,三級學士文位多年,一直在文部任職,文書典籍編撰處執事,也是有家有口有子的成人了。
讓他的兒子拜岳恆爲師,實際上就是歷掌院自己想拜岳恆爲師,只不過面子上實在過不去,想着法子拐彎抹角的攀嶽恆這棵大樹。
見到蒙童三冊教材後,想拜岳恆爲師的黎峒書院講師們不止歷掌院一人,只不過大家都是同僚,拜師太難堪,正愁想不出好藉口呢!
“啊!我家犬子今年二十四歲,三級學士死活考不上,希望嶽掌教能幫忙指點指點。”
“我家無兒,但有個待字閨中的女兒,如果嶽掌教能教她一些粗淺的詩詞,說不定也能嫁的更好不是?”
這幫講師反應倒是挺快的,不是兒女要拜師,就是妻子或哥哥遇到瓶頸,比如一個叫常書新的講師,他竟然有個哥哥叫常舒新,還有個年邁的老爹常恆火,年近八十還筆耕不輟,一家人全都遇到瓶頸,求到嶽恆面前來。
嶽恆心知肚明,不去揭穿,大度道:“嶽某時間精力皆有限,收徒之事還是不要再提了。不過諸位同僚切莫着急,每年我都會在黎峒書院講課三個月,從新年早春至初夏,可以隨時與大家交流切磋有關詩詞歌賦的任何心得,希望大家一定不吝賜教!”
衆人面露喜色,有嶽恆這個承諾就夠了,他們已經獨立摸索了數十年。難道還等不了一年半載?
至於嶽恆所說的大家相互交流切磋,不吝賜教,衆人都認爲這是嶽恆的謙虛之言。
只有嶽恆自己心裡清楚。不吝賜教那是真的,或許在成爲文宗之前他還能依靠那些傳世詩詞投機取巧。但要想真正成爲文豪,開宗立派,自己必須擁有紮實的功底。
他堅持在黎峒書院授課,不去楚國學宮,不自己成立講堂,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讓他拋棄腦中那些記憶,最多也就是一個精品詩詞的水平。共鳴是絕無可能的。
先天缺陷,後天彌補,勤能補拙,嶽恆決定趁此機會靜心潛讀數十年,有傳世文章的提點,他不信自己一輩子都達不到前人的高度。
三天之後,訓蒙三冊之一的《音律啓蒙》流傳到楚國各地學府,成爲楚國標準的蒙學教材,楚國各地文部齊齊驚歎,若是晚生二十年。楚國文人整體實力絕對比現在高上兩成以上。
五日後,各地郡州學府低級文人聯名向當地文部申請,在各府院正常授課中。穿插講解《音律啓蒙》,他們即使大多超過二十歲,也願意重讀學習蒙童教材。
十日後,其餘九國七山六島皆派來各國文部高官,齊聚楚國皇宮,請求授權各國使用《音律啓蒙》教學各國幼兒,以及討要傳說中的後兩冊。
經過重新整頓重組後的楚國文部非常強勢,在取得嶽恆同意後,設定了較爲難辦的條件。逼得其餘國家不得不捏着鼻子答應下來。
第一個條件就是所有國家的講師在開講前,必須來到楚國學宮。接受一次嶽恆的親自授課,這是變相地讓嶽恆成爲天下講師之師。擴大他的文名,天下受到訓蒙三冊影響的孩童都將是嶽恆的學生。
第二個條件,中元世界各國文人在引用嶽恆詩詞歌賦與小說時,必須公開宣揚嶽恆的思想,不得有異心,不得瞞而不報,謊稱據爲己有。
第三個條件,嶽恆是楚國皇室宗廟牌匾文名入冊的楚國文人表率,各國低於嶽恆文位的文人們日後在見到嶽恆時,要行學位後進禮,視達者爲先,不得無辜污衊誹謗。
總體來說,嶽恆提出的三個條件都不過分,但很難辦。
訓蒙三冊是嶽恆所著,受到影響的孩童稱其爲師並不爲過,另外呼籲其他文人引用正版非常合理,行學位後進禮也是文人傳統。
很難辦就是這些條條框框,並不能完全約束每個文人,俗話說文無第一,總有那麼一些人不服的,各國文部可以下達這三個要求,但無法立法做這種事。
嶽恆無所謂了,只要逼各國文部答應下來,日後真碰到有人故意污他文名,惡意造謠生事,他也可以師出有名。
楚國上下歡騰無比,百年來第一次出現了他國“朝拜”的情形,雖然這個“朝拜”最多隻是在心理層面,但這是一個極好的現象,說明楚國在某個方面世界最強!
一時間,奉命前往皇宮講解《音律啓蒙》的嶽恆,在楚國人心中文名更勝,達到了頂峰!
……
新年過後,一年一度的職業等級考試又開始了。
武者工匠的評級考試正在緊張考試,即將輪到文人童生考試時,嶽恆接到文部邀請,希望他能回到祁郡洪縣老家看看,擔當一名巡檢考官,他欣然答應。
嶽恆沒有大張旗鼓,提前一個人通過傳送陣來到洪縣。
洪縣仍然是那個樣子,根本沒有什麼大變化,嶽恆自嘲般一笑,這才過了一年,能有什麼翻天覆地的改變?
他第一個去的地方就是舊家,那是洪縣最偏僻的貧民區,岳家更是貧困如洗,房屋透風漏雨,家中只有矮牀一張,破桌椅一副,文書典籍三五本,走的時候一個書箱就背完了全部家當。
沒想到現在,洪縣官員的做法讓他哭笑不得。
楚幽王詔令告知天下後,到現在才短短數天,洪縣地方官就找到這處舊址,大張旗鼓豎起“文人表率”的牌坊,對老屋重新修葺,將左鄰右舍劃撥出來,遷走住戶,生生打造成一處洪縣名勝古蹟!
嶽恆遠遠地看着工匠隊伍開着各式獸魂工具車,在他家破房子四周忙碌,苦笑一聲沒說什麼,這種事情是不可能完全阻止的,只要縣衙不發生強拆不補償的暴力過分行爲,一切都隨他們去。
而且左鄰右舍都覺得好呢,大冬天的也不嫌冷,全都圍着工地現場看熱鬧,那些嶽恆認識的鄰居們紛紛表示歡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