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陳熙的話之後,郭啟泛先是一愣神,然後眼眸當中爆發出了一種欣喜的神色,不過沒過多少時間,那種眼神又暗淡了下去。
他這回變得更加不好意思了。
頭也是隨之低地沉沉的。
總有一種班門弄斧被當場抓獲的感覺。
他顯得很拘束。
心裡也是萌生出了退意。
他覺得應該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大不了自己走到市裡面去。
就像是當初他去投稿的時候一樣。
“我不是作家。”
葉懷瑾忽然說一句話。
“欸?”
郭啟泛猛地一擡頭。
他剛纔說什麼。
不過葉懷瑾的臉上那種十分認真的神色,看起來好像不是騙人的樣子。
還沒等郭啟泛說話,陳熙狠狠的啐了葉懷瑾一口。
然後又指了指自己:“我是一個編輯,出版社的。”
“真的嗎?”
郭啟泛似乎對編輯這個行業有一種天生的敬畏之心。
在聽到陳熙是編輯之後,他的手緊緊的捏住了自己的衣袖。
他最敬畏的人就是編輯了。
那種敬佩而又害怕的感覺。
“先喝口水吧。”
陳熙給這位少年倒了一杯熱水,然後遞到了他的面前。
郭啟泛顯得有些受寵若驚。
“不過我們要明天早上才走。
今天的話,就在這個鎮子上面休息一天了。”
陳熙決定還是帶他一起。
作家和編輯之間有很特殊的感情。
就好像是相輔相成的那種。
在看到這個少年掏出了那張單條的時候,差不多就相信一半了。
到時候要是真的發生了什麼事情。
就報警。
不過陳熙並不喜歡隨意的用惡意去揣測一個人。
那樣子的話,自己的內心也一定是黑暗的。
“好的好的,感謝感謝!”
郭啟泛連忙站起身子鞠躬表示自己的感謝。
要不是陳熙攔着,這個傢伙估計都要跪下了。
這個少年,真的是純天然的。
“你寫的是什麼?傳統文學?”
見着時間還挺多的,但是鎮子已經逛完了。
陳熙把這個少年給留了下來。
正好找個人聊聊天。
一路上能夠說上話的人很少。
葉懷瑾也是默默的坐在了一旁。
手裡抓着一支筆,在一本小本子上面塗塗改改寫寫畫畫。
“我就是隨意的寫點東西。算不得什麼文學。”
郭啟泛說這句話的時候,偷偷的看了一眼葉懷瑾。
他雖然拒絕承認他是作家的身份,但是大體的氣質還是能夠看得出來。
人往那裡一坐,一股淡雅的書香氣就飄了出來。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這是郭啟泛腦子當中飄出來的一個句子。
用來形容眼前的這個人在適合不過。
看着這麼大的車子,還有裡面那些裝飾等等,不用想就知道這是他買不起的東西。
再看回來,他能夠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裡,什麼都不用管,就安安靜靜的思考,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他早上一起來就要下地幹活,然後中午的時候抓兩口飯吃一下,又要去忙別的事情。
唯一有的時間就是晚上。
夜深的時候,一張桌子一支筆幾張紙。
寫到人困了,提不動筆的時候就昏昏悠悠的睡過去。
磕磕碰碰的寫了好幾個月,終於寫出了一份像樣的東西。
後來又偷偷摸摸的去來一趟市裡。
結果是被拒稿。
然後又用無數不多的錢去買書。
一邊學一邊寫。
寫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樣子,這才稍許有了點起色。
有了第一筆不算高的稿酬。
不過也足夠再去買幾本書了。
“嗯?”
葉懷瑾總是感覺到有一股目光注視着自己。
這讓他覺得很不自在。
擡起頭追尋過去才發現,原來是那個少年。
兩股視線相遇在空中,稍微一觸碰。
最先躲避的那個人一定是郭啟泛。
被發現了……
他立馬移開視線,隨後垂落到自己的腳尖上面。
兩個人沉默了一下。
隨後葉懷瑾放下筆,停頓了一會。
“不需要對自己的這個身份有什麼自卑的念頭。
我覺得你更應該自豪一點。
文字誕生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它算得上是一種工具,用來讓我們相互之間能夠交流溝通。
同時也是讓我們能夠有表達的能力。”
葉懷瑾指了指郭啟泛又指了指自己。
“我們之間的交流就是離不開文字,這和我們離不開呼吸,離不開吃飯是一個道理。
人類需要用文字作爲一種載體,在承載着他們內心深處的愛恨,美醜。
所以文字生長於我們的身邊,它從人類的各個裂縫中生長出來的,是人類的幻想,人類的痛苦,人類擁抱美與愛的需要,人類在醜惡中奮力的掙扎。
你試想一下,你做的工作就是把這些複雜的東西用你的文字構建出來。
這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但是你完成了。
不管成功與否。
你正在做。”
陳熙倒是有些驚訝。
她從來都沒有聽過葉懷瑾說過這麼多理論的東西。
而且,似乎這個傢伙說的話有點多了。
對了,他的本子。
陳熙把頭湊過去看的時候,就發現本子上面寫着一些他剛纔提到的東西。
葉懷瑾之所以要和郭啟泛說這些的原因很簡單。
他並不覺得當作家是一件丟臉的事情。
同時他也不喜歡這個孩子會有一種很奇怪的自卑心理。
作家在某種程度上來講算是人類思想的先驅者。
他們爲人類嘗試了上千種感情,上萬種生活方式,最後凝聚在幾個字當中,寫成一本書。
如果說作家和老人相比的話,可能作家比較冷漠。
他們絕大多數的熱情全部都用在了自己還有自己主人公的身上,沉浸在那種虛幻而又真實的世界當中。
他們不像是老人去規勸人們應該如何走接下來的路。
他們只會站在一旁,然後告訴人們,這條路的終點是這樣的。
你走還是不走和我無關。
而當讀者瞭解到之後,有的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
換句話來講,老人們說的是道理,作家們講述的是結果。
所以雖然這個孩子暫時還稱不上一個作家,姑且稱呼他爲一個文字工作者。
就算是這樣,葉懷瑾也覺得他不應該懷有這種自卑的心情。
更應該擡頭挺胸一點。
郭啟泛聽的很認真。
他之前也沒有和任何人進行過這種層面上的溝通。
而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這種理論層面上的事情。
“那麼文學又是什麼?”
郭啟泛先是沉默了一會,然後思索了一下,他決定還是把這個問題問出來。
“文學是一個很奇特的東西。”
“很奇特?”
郭啟泛重複了一下。
“對。”
葉懷瑾眼睛掃了一眼他,然後點了點頭。
“文學是在文字之上的,這種東西會讓人們在庸常當中得到喘息。
當然我更願意稱那種作品爲文學。
這類的神秘和偉大之處在於:
我們越是懂得精細、深入和舉一反三地閱讀,就越能看出每一個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獨特性、個性和侷限性。
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於這種獨特性和個性。
與此同時,我們相信自己越來越清楚地看到,世界各民族的成千上萬種聲音都追求同一個目標。
都以不同的名稱呼喚着同一些神靈,懷着同一些夢想,忍受着同樣的痛苦。
於是隨着時間的積累,這些作品不斷的累計。
在數千年來無計其數的語言和書籍交織成的斑爛錦緞中,在一些個突然徹悟的瞬間。
讀者會看見一個極其崇高的超現實的幻象,看見那由千百種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統一起來的人類的容顏。”
說到這裡的時候,葉懷瑾提起放在桌子上面的筆,然後重重的敲擊在桌面上。
噠!
一聲脆響。
像極了一錘定音的果決。
這樣的一聲輕響。
在郭啟泛的腦海當中無異於春天剛到之時的那一聲起於混沌鴻蒙之間的驚雷一般。
那一刻,他不敢不承認,一直以來的那種朦朧消失的乾乾淨淨。
然而還不止這些。
葉懷瑾說完這麼多之後,輕輕的吸了一口氣,解決之前一下子說那麼的疲憊。
這個時候,他的眼神也是無比的堅定。
“所以,文學有共性,也是有個性。
但是不管怎麼說,它的存在是人類的結晶,同時也是人類思想高度的體現。
這一切都離不開一種人。”
葉懷瑾輕輕的豎起了一根手指。
然後和郭啟泛心中預想的一樣,那個口型就是這樣子的。
那麼接下來,他一定會說那兩個字!
郭啟泛越來越期待。
他的眼睛也是越來越亮。
最後,葉懷瑾輕輕的說出了那兩個字:“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