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合作伙伴

四月初,林子軒來到了香江。

這時候從內地前往香江並不容易,要辦理通關證件,粵省本地人會方便一些,其他省份的人還要到派出所申請,進行身份審查。

林子軒有金像獎的邀請函,理由充分,早就辦好了相關手續。

劉曉青和姜聞是演藝明星,想找理由很容易,劉曉青是去香江一家雜誌社拍封面照片,姜聞則是參加一個電影研討活動。

三人在中環的一家酒店住下,這家酒店靠近香江的蘭桂坊,那裡有不少酒吧和中高檔餐廳,是一個很適合談事情的地方。

劉曉青打電話邀約投資商。

在香江電影圈,除了那些實力雄厚的大電影公司,以及依附大電影公司的小影視公司外,還有一些較爲自由的投資商。

這些人要麼是圈外人,手裡有資金,認識電影圈的朋友,對投資電影感興趣。

要麼是圈內人,懂得行情,遇到看好的片子就投資,這種操作方式比大電影公司要靈活。

在香江,拍攝小衆的文藝電影一般都會找這樣的投資商,主要是那些大電影公司拍的都是商業片,香江電影就是商業片的天下。

《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定位是文藝片,即便他們自己說是商業片也要有人相信才行。

劉曉青打了幾通電話,和投資商約好了見面時間,三人吃過飯,各自休息。

此時離金像獎的頒獎典禮還有五天的時間,林子軒不急着和杜奇峰那些人聯繫,他來之前就打電話問過了,給他發邀請函只是出於禮貌。

《阿郎的故事》在這一屆金像獎上得獎的呼聲很高,杜奇峰也因此躋身香江名導的行列。

影片獲得成功後,電影公司想起了林子軒,在電影入圍金像獎的時候把他的名字和劇組其他成員一起報了上去,這樣金像獎的主辦方纔給林子軒發了邀請函。

林子軒對此並不意外,雙方本來就是一場生意,沒什麼交情可言。

他這次來香江主要的目的還是拉投資,能拉多少投資就是多少,剩下的回去再說,內地的市場放開了,籌集資金要比以前容易許多。

當然,這是指一兩百萬的投資,再多的話就不容易了,這時候在內地拍攝一部電影基本上就是兩百萬左右。

第二天,劉曉青先去忙工作,給一家娛樂雜誌拍封面。

林子軒和姜聞在酒店裡琢磨着怎麼忽悠投資商,研究香江的投資商對什麼感興趣,兩人看着香江當地的報紙,隨意的聊着。

“過幾年就要回歸了,他們應該對內地的政策有興趣。”林子軒猜想道。

“不一定,我覺得這幫人喜歡八卦,你看香江賣的最好的都是八卦雜誌,咱們聊點京城圈子裡的事兒,糊弄他們。”姜聞提議道。

“是聊真的還是假的?”林子軒詢問道。

在京城,老百姓侃大山是一項喜聞樂見的活動,上到國家的大政方針,下到身邊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聊上半天,其實沒有多少真話。

而且,京城的百姓因爲生活在皇城根,特愛聊國家大事,好像自己知道什麼驚天秘聞一樣,能把外地人說的一愣一愣的。

實際上,那都是瞎忽悠呢,要是真的秘聞,還能讓他在衚衕口瞎白活啊!

“聊真的幹嘛,咱們說點他們想聽的唄,就說京城演藝圈的事兒,你是寫小說的,接下來是你的活了。”姜聞不負責任的說道。

“那這樣,這個圈子以你們大院子弟爲主,你們的出身在那兒擺着呢,有神秘感,肯定能唬住他們,這就是一張龐大的關係網,包括各大電影廠、電視製作單位、電視臺等等,都有咱們的關係。”林子軒接着說道。

“過了,太過了,說的好像咱們能手眼通天一樣,那樣的話咱們還跑這來找投資啊。”姜聞搖頭道。

“咱們還年輕,屬於邊緣人物,還沒混進核心層,只能出來跑投資了。”林子軒補充道。

“這樣也行,不過也不能太邊緣,不然容易被人看輕,怎麼着也是有前途能上進的那種,要有光明的未來。”姜聞玩笑道。

兩人在酒店裡瞎侃,等着劉曉青回來。

到了晚上,三人在蘭桂坊的一家餐廳裡見到了第一位投資商,是位香江富商,看模樣就不差錢,富貴逼人。

吃飯的時候大家隨意的聊着,吃完飯到一旁的酒吧裡談事情。

原本談的不錯,只是當這位富商聽到一部文藝片要投資一百萬美金的時候非常驚訝。

這時候,一美金兌換港幣是七塊八,一百萬美金就是七百八十萬港幣。

在香江,一部文藝片的製作成本也就兩三百萬港幣的樣子,這相當於三部文藝片了。

這麼大的投資,這部電影至少要兩千萬票房以上才能收回成本。

但就算在電影行業繁榮的香江,也極少有文藝片能達到這麼高的票房,至於姜聞所說的歐洲市場,那更爲不靠譜。

除非是能在歐洲各大電影節上獲獎的影片纔會賣個好價錢。

姜聞是第一次執導電影,也沒有出名的演員出演,怎麼想都是一筆賠本的生意,香江人很精明,想從他們手裡弄到錢可不容易。

接下來的兩天基本上是同樣的狀況。

這些人願意投資小成本電影,姜聞的這個項目風險太大,成功率太低。

他們來到香江的第四天,劉曉青約到了一位以前合作過的製片人,叫做聞雋。

還是蘭桂坊的那間酒吧,四個人聊起了拍電影的事。

聞雋替他們分析了目前香江影壇的形勢,從嘉和談到永勝,從獨立製片談到寶島的資金,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很難找到投資商。

投資商投資電影不是爲了藝術,而是爲了賺錢,所以他們願意投資商業片。

藝術片也能賺錢,前提是要是張億謀那樣的導演,鞏莉那種國際知名的演員才行,《陽光燦爛的日子》不符合這個標準。

一個新手導演帶着一羣沒有名氣的演員,就算是劇本再精彩也沒辦法獲取投資商的信任。

“其實,我們最想要合作的夥伴是你。”聽了聞雋的分析,劉曉青真誠的說道。

這句話劉曉青這幾天說了不少次,每一次都是那麼的誠懇,絕對稱得上是華國演技最出色的女演員之一。(未完待續。)

第七百零一章 態度第九十一章 拉大旗作虎皮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格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很懷念它第二百一十二章 狼來了第四百零三章 深談第五百五十九章 華麗轉身第五百五十章 專業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零二章 客串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心思第六百八十五章 影響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映式第六百二十三章 陣容第六百一十三章 懵懂第七百九十三章 附加價值第五百零八章 綜藝第四百二十四章 批准第三百零一章 機遇第二十五章 生活的節奏第三百四十章 幕後推手第五百八十五章 傳媒第四百九十一章 副業第二百三十七章 武俠第三百九十七章 競爭第四百四十三章 年度大戲第二百九十一章 一個導演第四百五十二章 翻譯第五百六十五章 旅遊第五百二十八章 海選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數據第一百七十一章 停播第二百零八章 告狀信第六百二十七章 心性第六百三十五章 報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科技改變電影第四十二章 過了臘八就是年第一百八十三章 過把癮第五百四十二章 表演第九十七章 好日子第五百一十九章 點撥第六百七十九章 得年輕人者得天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結合第六百三十一章 申奧第六百零五章 小孩演大戲第五百一十五章 成長第三百四十章 幕後推手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格第一百九十五章 圈內圈外第六百六十七章 回顧第五十三章 和女演員面對面第五百四十九章 採訪第八十八章 《活着》第六百零一章 鍛鍊第六百二十五章 表演第三百零八章 把脫掉的衣服穿起來第七百一十五章 遊戲規則第三百六十八章 戲包人和人扛戲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意度第二百四十六章 投稿第四百三十三章 市場決定價值第七百六十七章 小雪日記第一百一十二章 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四百五十四章 區別第四百五十五章 叫好不叫座第四百六十九章 困頓的時光第五百三十九章 會面第八十七章 一步天堂,一步地獄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一部電影第六百六十八章 未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實力第四十一章 青春正當時第七百七十二章 在香江第一百七十六章 紅圍脖女孩第八十八章 《活着》第六百八十八章 現實第一百九十八章 困境第十九章 一堂社會課第六百八十七章 冰棍第二百二十四章 閃光點第一百九十六章 小品第八十二章 白天懂得夜的黑第七百一十四章 稿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一部電影第七十八章 波折第六百八十九章 檔期第三百零七章 撒開了耍第七百三十五章 夥伴第一章 文藝青年的美好時代第六百七十七章 聲望第十三章 綜藝時代的來臨第二百三十四章 幕後第三百零九章 不溫不火第五百六十二章 勸說第九十章 籌資第四百六十九章 困頓的時光第五百九十二章 加盟第四百四十章 簡單的力量第二百九十章 不見不散第五百八十六章 兩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