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踏實

九月中旬,京城國際機場。

林子軒和姜聞剛出機場通道就見到幾名記者圍了上來,他停下腳步,落在後面。

這時候,姜聞纔是主角。

《陽光燦爛的日子》雖然只拿了一個最佳男主角,卻讓夏宇成了威尼斯最年輕的影帝。

國內的媒體對於這種打破記錄的東西尤爲感興趣,消息剛傳到國內,就有記者到青島採訪了正在上學的夏宇。

夏宇對這個獎項比較懵懂,還不太明白威尼斯影帝對他的重要性。

想想看,葛尤跑了十年龍套纔拿了一個戛納影帝,他參演第一部電影就拿了威尼斯影帝。

華國男演員想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拿影帝非常的困難,這基本上是歐洲人的主場,但在這一年,出了兩名影帝。

葛尤那個影帝因爲《活着》被禁映,沒辦法宣傳,夏宇沒事,這讓媒體非常的興奮。

不過夏宇還只是一名學生,可採訪的內容不多,媒體就把焦點對準了電影的導演姜聞,並把這部片子前前後後的故事打聽了一遍。

這是姜聞第一次執導電影,拍攝期間發生了劇組罷工事件,因爲缺少資金而多次停拍,在圈子裡不被人看好,甚至認爲片子根本完成不了。

就是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電影拍完了,還參加了電影節,拿回了一個最年輕的影帝。

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勵志的傳奇故事,記者們會有很多的素材可以寫。

前來接機的不光是記者,夏宇和一些演員也來到了機場,還送上了鮮花。

姜聞應付這種場面駕輕就熟,他從行李箱裡拿出了威尼斯影帝的獎盃,並和夏宇一起高高舉起,讓記者們盡情的拍照。

在滿足了記者的要求後,他們纔出了機場,坐車離開。

ωωω ¸ttκa n ¸¢O

“載譽而歸的感覺怎麼樣?”林子軒打趣道。

“還行吧,沒有想象的那麼好,接下來肯定還會有各種採訪,明天晚上咱們請劇組的人吃頓飯,算是慶功宴了,這陣子怕是都不清閒了。”姜聞迴應道,“回頭咱們再聊聊電影公司的事兒。”

“等資金過來再說吧,又不急於一時。”林子軒勸說道。

進入九四年,京城的民營影視公司越來越多,有時候幾個人湊一塊就註冊一公司,找到資金就開始拍影視劇,極爲盲目和混亂。

姜聞打算開一家電影製作公司,主要是爲他個人服務,相當於是個人工作室。

事實上,國內還沒有個人工作室的說法,像張億謀這樣的大導演,不屬於任何一家電影公司,極爲自由,平時的事情比較多,手下會有一幫人幫着他處理各種事務。

有人專門寫劇本,有人負責看外景,有人聯繫國外的投資商等等。

這些人有些是固定的,有些是臨時的,跟着張億謀混飯吃。

姜聞就想弄一個這樣的公司,找一幫熟人組建自己的班底,有人幫忙,以後拍電影就不會這麼混亂和忙碌了。

這一次的成功給了他極大的信心,《陽光燦爛的日子》賣得不錯,他有了資金,就想自己當家作主,掌握主動權,拍自己想拍的片子。

在拍電影方面,姜聞是個掌控**極強的人。

他想按照好夢公司的模式打造自己的班底,這是他要和林子軒商量的事情。

林子軒和姜聞告別,回到家裡。

電影學院開學,林曉玲搬到學校去了,慕姍姍在上班,家裡沒有人,院子裡稍顯空落。

他先打了個電話給慕姍姍,告訴她自己回來了,讓她放心。

然後把行李整理好,泡了杯茶,坐在沙發上休息,他翻了翻家裡訂的幾份報紙,看看最近國內有什麼新聞。

今年是華國建國45週年,還要召開十四屆四中全會。

這是一次很重要的會議,是華國第二代領導集體向第三代領導集體勝利過度的一次大會。

林子軒在娛樂版看到了張億謀對《陽光燦爛的日子》的評價。

此時,張億謀正在滬城拍攝新片,這不是記者採訪的結果,而是從劇組流傳出來的消息。

前天,張億謀和劇組裡的一幫人半夜一點多鐘出去吃宵夜,熬夜拍戲對劇組來說非常正常,電影劇組的作息都不怎麼規律。

國內電影圈已經知道《陽光燦爛的日子》獲獎的消息,大家免不了議論一番。

“我喜歡這部片子,首先這部片子很激情。”張億謀評價道。

“我不喜歡。”他身旁的策劃王賓說道。

這個王賓就是在籌備拍攝《活着》的時候和林子軒意見分歧很大的人。

所謂策劃並不是編劇,而是幫着在劇本的語言和藝術性上進行深度加工的人。

王賓原來是個作家,不過在作家的圈子裡沒有混出名堂來,便找了個機會進入電影圈,跟着張億謀討生活,他最擅長的就是把別人的小說改的面目全非。

“的確不錯,姜聞很懂戲,在一些鏡頭的處理上,往往很多老導演也難以控制。”張億謀繼續道,“另一點,這部片子拍的很有個性,激情和個性很重要。”

林子軒看了張億謀的評價,就知道他們這幫拍藝術電影的都是一個思維。

馮曉剛就不會追求激情和個性,他追求的是市場,是觀衆的滿意度。

報紙上大都是對姜聞和夏宇的讚譽之聲,就連女主角寧菁都紅了起來,不過真正電影圈裡的人看的是幕後。

有人說是張億謀捧紅了葛尤,姜聞把夏宇推上了威尼斯電影節影帝的寶座,但仔細研究就會發現《活着》和《陽光燦爛的日子》有一個共同點。

那就是都有林子軒的參與。

正是這兩部片子出了兩位歐洲電影節的影帝,以前沒有過,以後恐怕也很難重現。

眼看着快到下班的時間,林子軒起身,到廚房開始做飯。

慕姍姍下班回來,聽到廚房裡的響動,就倚在門口看着林子軒忙活,倆人也就是七八天時間沒見面,倒不是多麼想念。

這些天,她自己一個人住在偌大的院子裡,總覺得空蕩,不安穩。

她想把母親叫過來一起住,又覺得有點可笑,現在好了,心裡踏實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第四百五十七章 等級第七百八十二章 時間的味道第五十八章 花都生活第三百三十三章 經營第六百四十章 接機第一百八十章 那時青春,時光正好第六百六十一章 時不我待第七百九十二章 財富對話第四十二章 過了臘八就是年第二百九十五章 年年有今日第六百一十三章 懵懂第三百零九章 不溫不火第六十二章 回京第四百五十八章 創作理念第三百八十四章 順其自然第七百二十五章 連線第四百九十九章 加好友第六百九十三章 娛記第七百一十五章 遊戲規則第二百五十章 好消息第二百三十七章 武俠第三百六十四章 故事和形式第六百三十九章 嘗試第三百七十八章 特立獨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時候第一百零六章 記住這種感覺第六百六十五章 格局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顧第六百七十七章 聲望第四百零七章 選題第一百五十九章 紛擾第四百二十三章 神帖第六百零六章 飛馳的少年第七百六十五章 地位第三十一章 探班第五百零三章 拜碼頭第五百四十章 內核第八百一十三章 提問第三百三十八章 比喻第六百二十五章 表演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年第六十八章 以後要對他更好一點第四百五十七章 等級第三百五十五章 朋友圈第三百五十七章 優勢第五百二十七章 在路上第九十章 籌資第五百六十七章 火花第七百三十四章 天地第六百二十一章 主導第七百三十七章 票房第二百六十四章 理髮第五百零三章 拜碼頭第六十七章 以夫妻的身份第一百一十章 在紐約第六百七十四章 滿意度第七百九十六章 小圈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快車道第四百一十六章 資料片第三百三十八章 比喻第十六章 純真年代第四百五十九章 武術和舞蹈第二百四十章 檔期第五百零三章 拜碼頭第七百一十一章 試映第六十三章 二人世界第四百九十二章 搶播第一百五十五章 團圓年第二百七十九章 有文藝傾向的女讀者第三百四十一章 老演員第七百七十二章 在香江第三百九十八章 評分第六百八十一章 前奏第十三章 綜藝時代的來臨第五十二章 領證第五百一十三章 無形資產第三百六十二章 挑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幾句話第二百零九章 搏一搏第八百三十章 豆豆第七百六十七章 小雪日記第五百九十五章 底氣第一百七十九章 雛形第五百九十一章 趣味性第七百二十六章 簡單第三百四十五章 懷舊情結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映式第四百五十七章 等級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翼而飛第二百六十七章 電影學院的美麗傳說第二百八十九章 紀錄第八百零三章 角逐第四百零九章 紀實風格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生的悲喜劇第二百七十二章 科技改變電影第六百八十三章 獎項第三百零四章 市井化的江湖第二百八十九章 紀錄第五十四章 北漂第二百五十二章 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