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京城演藝圈的新勢力

參加的飯局多了,就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物,林子軒由此對京城演藝圈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這是由各種小圈子混雜而成的微型江湖。

基本上有以下幾個圈子組成。

部隊文工團和地方文藝團體,這是較爲籠統的區分,這時候軍人受到尊重,部隊文工團的成員都有軍人的身份,很多歌星和演員都是文工團出身。

電影演員、電視劇演員和話劇演員也有不同的圈子,這主要是看在什麼單位工作。

還有學校組成的圈子,戲劇學院、電影學院和廣播學院,以及其他藝術院校,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各自都有自己的小圈子。

戲曲界和相聲小品演員等等,這也是京城演藝圈的一份子。

華國其他地方來京城闖蕩的北漂一族也是個圈子,他們互相照應,彼此幫忙。

這些圈子交錯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體上聊幾句就能找到彼此都熟悉的人物,大家都在四九城混日子,對各種圈子裡的成員和掌故門清的很。

對於外人來說,想要進入這些圈子並不容易,首先你要有這個資格,得到認可,其次就是有熟人介紹,否則也就不是圈子了。

這時候的演藝圈風氣尚好。

所謂的圈子大抵上是前輩提攜和照顧後輩的一種方式,大家時不時的聚在一起,聊聊演戲的經驗和最新的消息,能夠增長見聞和拉近關係。

林子軒入行一年,算是京城演藝圈的新人。

在他身邊同樣有一個小圈子,這就是以京城電視藝術中心爲主的一羣人,不過他們這羣人在京城演藝圈還屬於小字輩。

葛尤和馮曉剛雖然在演藝圈混了不少年,卻一直沒有混出名堂。

張國粒在蓉城算是個腕,但在京城屬於粉嫩的新人,還沒有打開局面。

他們這羣人和其他圈子有交集,論起來大家都有淵源,比如葛尤和馮曉剛有部隊文工團的關係,葛尤家的老爺子是電影圈的前輩。

林子軒畢業於京城廣播學院,也會混在廣播學院的圈子裡。

這個小圈子以前或許不太惹人矚目,不過隨着《編輯部的故事》的熱播,讓他們在電視圈裡嶄露頭角,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相較於葛尤的一炮而紅,林子軒和馮曉剛這種搞幕後工作的就低調許多,只有真正的圈內人才會重視他們。

尤其是林子軒,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寫了三部熱播的電視劇,《渴望》更是紅遍全華國。

這怎麼都算是奇才了。

以前林子軒是在做自己的事,交際的圈子比較窄,現在擴大了交際圈,認識了不少圈子裡的前輩,得到了認可。

不少演藝圈的前輩認爲林子軒他們這個小圈子敢想敢幹,打破傳統,是一股新勢力。

當然,這是一種善意的勉勵。

林子軒對此有着清醒的認識,他們還只是在電視圈有了點名氣,在電影圈還是個不折不扣的新人,想要在這個演藝圈混出名堂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就比如他們琢磨出的這個《大撒把》的本子,藝術中心沒有錢投資,只能找電影廠合作,在京城也只有京城電影製片廠會拍攝這種略帶文藝的劇情片。

如果政策放開,他們自己辦一家電影公司,那也要到處拉投資,組建劇組和後期製作都需要人脈,還有審覈和影院放映的環節。

只要不是拍攝地下電影,就要把正規程序摸清楚。

說到底,他們缺少製作電影方面的經驗,這是新人都會面對的問題,還需要繼續學習。

這段時間,他們這個小圈子加入了兩位新人。

陳曉藝帶着兩個女孩子不時會過來聚聚,一位叫做徐繁,一位叫做江姍。

她們三人在戲劇學院是同班同學,畢業後都分配到了京城話劇院,在做話劇演員的同時朝着影視行業發展。

徐繁比較安靜,看起來是個有主見的人,江姍性子活潑,透着江南女孩的靈秀。

“你們話劇院忙不忙?”林子軒關心道。

“我們剛工作,還在實習階段,單位的大戲輪不到我們,只能演一些小角色,空閒的很。”陳曉藝略帶抱怨的說道。

話劇行業比影視行業更爲保守,講究論資排輩,剛進單位不可能馬上就能讓你當主角,給你開一臺大戲,那不現實。

即便是陳曉藝這種已經走紅的演員也不行,這就是規矩。

就像林子軒在京城廣播電臺一樣,前三個月基本上都是打雜,表現好了纔會有機會。

“沒事,讓小林給你們寫本子演電視劇。”馮曉剛出餿主意道。

“有本子也沒錢拍,今年咱們的預算差不多了,只能等明年了。”林子軒搖頭道。

拍完《我愛我家》這部戲基本上就到年底了。

藝術中心目前來說處於盈利狀態,不過花銷也大,要改建攝影棚,添置拍攝設備,還要買一輛麪包車,不然拍攝外景很麻煩。

而且,辦公地點總不能一直在華國電視臺,李虹正想着在外邊租房子。

她看中了海淀區四季青公社的兩排平房,條件簡陋了點,環境還不錯,有一個大院子,這只是暫時的辦公地點,等賺了錢再蓋辦公樓。

“咱們是既缺錢又缺人手,日子過的緊巴巴的,英雄無用武之地啊。”馮曉剛感嘆道。

“放心吧,馮哥,今年來個開門紅,明年肯定就大豐收,到時候咱們有錢了就可着勁的花,一手拿一個大哥大,一個用來打電話,一個用來接電話,自己打給打自己玩。”林子軒玩笑道。

“那不是有病麼?就是有錢也不能這麼作啊。”馮曉剛大笑道,“還別說,這段子以後可以用在電影裡,挺有意思的。”

“咱那《大撒把》的電影本子找到路子了麼?”林子軒詢問道。

“京城電影廠倒是有想法,不過還在討論,估計要個把月纔能有結果。”馮曉剛回應道。

“要真成了女演員就別找了,也照顧照顧咱們自己人。”林子軒提議道。

“這還不是一句話的事,讓她們和尤子試試戲就成。”馮曉剛點頭道。

這就是圈子的作用,一個圈子裡的人自然會互相幫襯着。

第十八章 一個時代的印記第四十三章 家庭肥皂劇第五百五十二章 配合第五百四十二章 表演第七百七十九章 一代不如一代第三百三十一章 套路第一百八十章 那時青春,時光正好第二百一十章 第一版第二百一十二章 狼來了第五百二十五章 竹林戲第四百零二章 誠意第七百一十九章 演員和角色第四百二十一章 從頭再來第二百四十一章 宣發第六百五十八章 表演第七百九十二章 財富對話第二百一十六章 脾氣第六百四十一章 態度第八百零三章 角逐第二百六十三章 頑疾第七百三十章 賣座第八十五章 座談會第四百九十三章 贊助第二百八十四章 只肯在戲裡低頭的人第八十二章 白天懂得夜的黑第三百八十一章 這一刻第四百四十二章 主旋律第三百七十一章 洽談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使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數據第二百八十章 老徐第一百八十五章 說服第三百八十七章 幸運兒第一百七十八章 妖嬈第四百九十一章 副業第四百七十二章 名流第七百零四章 主動性第三百八十四章 順其自然第三十一章 探班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通的情感第四百六十七章 人生的悲喜劇第六百九十二章 軟肋第三十四章 寶島之行第四十五章 三個劇本第六百一十四章 看好第五百九十八章 爭議第三百五十四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五十六章 複雜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主第七百五十六章 風格第六百五十一章 品牌第一百六十九章 仿如昨日第五百一十八章 親熱戲第九十五章 情懷的價值第七百八十六章 同學第四百九十八章 舞臺第二百一十四章 房子第一百七十九章 雛形第五百九十五章 底氣第二百一十六章 脾氣第五百零七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第二百二十九章 傳媒第四百八十四章 候選第四百四十九章 合適第三十四章 寶島之行第九十一章 拉大旗作虎皮第七百六十六章 友誼第六百六十章 效率第六百二十二章 性格第八百三十一章 基礎第七百六十九章 聚會第二百一十九章 獲獎第二百二十八章 走向世界第八十四章 故都的秋第一百五十九章 紛擾第三十九章 做事和做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目的第四百七十三章 未映先火第八百三十章 豆豆第四百九十五章 舉手之勞第七百九十九章 經驗之談第二百四十六章 投稿第四百五十七章 等級第四百五十七章 等級第六百六十二章 冒險第三百四十五章 懷舊情結第四百五十三章 作家經紀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標第六百六十五章 格局第三百二十章 拿獎模式第二百九十章 不見不散第六百一十八章 倔強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導和明星第五十章 花城來客第五十三章 面試第六百一十三章 懵懂第二百九十八章 類型第七百一十六章 論壇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開端第三十五章 各有各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