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對手戲

馮曉剛的好日子只過了兩天,兩天後姜聞找了過來,和他探討劇本。

這兩天,姜聞在家裡研讀《京城人在紐約》的劇本,還做了讀書筆記,在筆記上都是他認爲存在疑問的地方,也就是說他覺得需要修改。

他來到友誼賓館,覺得這兒條件不錯,挺暖和又管飯,就不打算走了。

姜聞按照讀書筆記上的記載逐條的和馮曉剛探討,如果你能說服他那沒問題,要是不能說服他那就要按照他的意思來。

他還把林子軒這個編劇拉上,一起研究。

怎麼說這都是認真負責的態度,有助於演員的表演,林子軒和馮曉剛挺配合。

又過了兩天,姜聞看着面試演員有意思,就主動參與了進來,還以演員的身份提出自己的意見,作爲華國一線的男演員,在演戲方面自然很有發言權。

他甚至提出了兩個演員的人選。

一個是劇中王起明的女兒,他覺得《頑主》中一位年輕女演員不錯,叫做馬晴晴。

還有一個是劇中美國人大衛,他認識一個美國人,在京城美國大使館從事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工作,他覺得那美國人不錯。

這個也好說,推薦演員是正常現象,只要合適就行。

又過了兩天,姜聞開始和馮曉剛討論拍戲的話題,這幕戲咱們怎麼拍……

“我真傻,以前光是聽說他愛較真,難交流,沒想到是真的,我算是體會到和大明星合作的滋味了。”馮曉剛對林子軒抱怨道。

“堅持住,都是爲了工作。”林子軒同情道。

對於這部《京城人在紐約》,馮曉剛付出的心血比林子軒要多,機會難得。

正如他說的那樣,林子軒還年輕,以後還有機會,他都三十多歲了,再不拼一把就晚了,姜聞是他選的演員,也適合這個角色。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奉陪到底唄,誰怕誰啊。

於是,在友誼賓館的房間裡,經常聽到他們兩人的爭吵聲,好在他們只是就事論事,吵完之後也就算了,沒鬧出什麼矛盾來,林子軒也會從中調解。

好作品都是爭吵出來的,林子軒只好這麼安慰自己。

這也說明這時候的演員不敷衍,摳細節,想把戲演好,只有這麼認真的態度才能把人物演活,不浮誇,不做作。

這是作爲演員的基本素養。

在過年前的這段時間,華國發生了一件大事,一位退居二線的領導人從京城出發一路向南,一直到了花城,在花城發表了一系列有關改革開放的講話。

華國的百姓們還不怎麼清楚,不過在官場上已經引起了震動。

小年夜,林子軒和慕姍姍回到慕姍姍家裡,陪慕致遠和李虹吃飯,這是倆人商量好的,臘八節在林子軒家吃飯,小年夜就要在慕姍姍家吃飯。

下一年輪換過來,不能厚此薄彼。

至於今年過年,兩家人都不願意去春晚現場,還是在家裡看電視舒服。

到時候林子軒會帶着林曉玲去看春晚,第二天再把妹妹送回家。

“這一次總算是心裡安穩了。”吃過飯,閒聊的時候,慕致遠感嘆道。

南方談話的事情還沒有大篇幅的報道,只是官場上早已傳開了,搞媒體的也知道個大概,尤其是在華國電視臺內部,大家都心知肚明。

只等着上面下達指示,就開始大力宣傳。

慕致遠是改革派,自然樂於見到這種情況,有了這次談話,以後的工作好做多了。

“滬城是下一個試點,今後滬城周邊地區要發展起來了。”林子軒附和道。

“確實是這樣,等過些天你把《活着》那篇小說投給滬城的《百花》雜誌,我和那家雜誌社的社長見過幾面,是個有擔當的人物。”慕致遠評價道。

林子軒點了點頭,他知道《百花》雜誌。

《百花》是華國一本具有極高影響力的純文學雜誌,以刊登中長篇小說爲主,由華國文壇的泰斗級人物李老先生於1957年創辦,目前的社長是李老的女兒李琳琳。

由於李老在文壇的超然地位,這本文學雜誌經常刊登一些思想大膽的小說。

即便審查上有問題,看在李老的面子上也就放過去了,不少先鋒派小說家都把《百花》當成他們發表小說的陣地。

既然慕致遠這麼說,就表示《活着》在《百花》雜誌上發表沒問題了。

回去的路上,林子軒和慕姍姍隨意的聊着。

“馮哥和姜哥還在吵呢?”慕姍姍好奇道,“以前看電影,就覺得姜哥不像是個知識分子,倒是有點匪氣,這脾氣可夠倔的。”

“他就是掌控的**太強,總想着什麼事都按照他的意思來。”林子軒斷定道,“你等着瞧吧,他以後鐵定當導演,要不然會憋死他。”

“他們兩人都不是省油的燈,你們這劇組有的煩了。”慕姍姍搖頭道。

“我要找個能和他演對手戲的女演員,不然鎮不住他。”林子軒決定道。

這是他和馮曉剛的一致意見,必須找一個氣場同樣強大的女演員才行,否則整部戲就會成爲姜聞一個人的表演,就會失去平衡。

好的表演是兩個演員互相的激發,而不是一個對另一個的碾壓。

“咱們國家出名的女演員都往外國跑,你也只能到外國找了。”慕姍姍說笑道。

這是華國電影圈的現狀,在出國潮的帶動下,女演員成了出國大軍中的一員,只要在國內出名了,就想着朝國際上闖蕩。

正當林子軒和馮曉剛爲女演員發愁的時候,有人敲門,走進來的是一位俏麗嫵媚的少婦。

“我叫王箕,我十分想演阿春,我認爲我有能力演好她。”少婦自信十足的說道。

王箕畢業於京城戲劇學院,畢業後分配到京城話劇院,成爲一名話劇演員。

在出國潮的帶動下,她於1987年前往美國闖蕩,先在肯塔基大學附屬的一所語言培訓中心學習英文,經過一番周折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世界藝術和文化專業學習。

在此期間,她一度生活窘迫,只能依靠打工度日。

她這次回京城過年,在圈子裡聽到有一部要到美國拍攝的電視劇,講的正是在國外生活的故事,她覺得以自己的經歷完全能夠演好。

第三百九十八章 評分第二百六十二章 同一部電影第六百九十一章 低調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年第四百七十五章 主角第八百三十一章 基礎第七百三十八章 婚禮第三百零三章 轉型第三百三十八章 比喻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片時代第七百五十八章 大片時代第二百七十章 上映第六百五十三章 角色第五百五十九章 華麗轉身第四百九十八章 舞臺第四百八十一章 京派第六百九十五章 文藝的生活第七百零六章 交流第五十二章 領證第六百一十二章 有意思第七百二十三章 首映第三百六十六章 立體第三百五十八章 暢銷第七百三十二章 擴張第七百三十三章 十年第一百九十九章 婉拒第九十九章 試鏡第二百五十章 好消息第五十四章 北漂第六百六十五章 格局第三百五十六章 平穩第一百零四章 文壇多面手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活不容易第八百一十七章 孩子們第七百一十一章 試映第三百六十一章 鑑寶第七百零七章 處罰第三百一十八章 德藝第六百五十章 上課第八十八章 《活着》第一百七十九章 雛形第二百二十六章 喬遷第三十九章 做事和做人第五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一百零七章 京城人在紐約第四百九十八章 舞臺第四百六十二章 商業價值第六百一十三章 懵懂第七百七十章 觸底反彈第九十九章 試鏡第八百二十二章 領導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紀新聞大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規矩第二百七十八章 滿月酒第九十一章 拉大旗作虎皮第三百二十六章 懷念和總結第六百一十二章 有意思第一百五十七章 獨門秘方第五百零四章 戰略伙伴第二百一十一章 兩部影片第七百零六章 交流第七百一十九章 演員和角色第一百八十一章 有幸遇見了你第六百六十一章 時不我待第二百三十四章 幕後第一百七十八章 妖嬈第一百一十六章 相通的情感第五百零六章 翻拍第二百九十四章 一席之地第二百四十一章 宣發第三百二十一章 每個人心中不同的江湖第二百七十五章 貴圈第四百七十二章 名流第八十四章 故都的秋第二百一十九章 獲獎第一百八十章 那時青春,時光正好第三十九章 做事和做人第三十一章 探班第五百零一章 年會第五百二十一章 壓力第五百五十七章 助陣第三百八十五章 角色第二百二十七章 借勢第五百七十六章 縮影第七百零一章 態度第三百五十五章 朋友圈第一百一十章 在紐約第二百零一章 常客第三百四十五章 懷舊情結第三百四十八章 不翼而飛第五百四十七章 主動權第一百零三章 和過去告別第六百零四章 反派第四百六十章 衆說紛紜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聞第七百九十七章 大牌駕到第二百三十五章 市場第四百八十四章 候選第二百四十四章 風暴第三十三章 時代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