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夜.店》劇本很有意思,洛尋幾次看笑了,難怪徐爭會主動跟自己推薦,這個未來娛樂圈的大佬對戲劇的觸覺判斷太敏銳了——
洛尋看好這個劇本。
所以還沒把劇本看完,洛尋就直接回復徐爭表示自己可以投資這部電影,這讓徐爭大喜過望:“我現在就讓楊青給你打電話,你有什麼要求,可以直接跟他說!”
洛尋同意。
沒一會兒就有一個陌生的電話打進來,對面是一道略顯忐忑的聲音:“您好,請問是洛尋老師嗎,我叫楊青,是爭哥讓我給您打電話的。”
“你好。”
洛尋笑着開口道:“你的劇本很有意思,我打算投資,裡面有個角色,你應該是給徐爭準備的吧,我得感謝你讓我有機會跟他再合作一次。”
“您客氣了!”
楊青大概是第一次跟洛尋這種頂級大咖聯繫,所以表現出一副不善言辭的樣子,不過洛尋還挺善於跟人打交道的,三言兩語便讓楊青放鬆了不少,還約着有空見面討論更細節的事情。
掛斷電話之後。
洛尋的笑容愈發燦爛。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徐爭跟楊青的關係非常好,好到前世徐爭曾邀請楊青一起合作拍攝《人在囧途》的第二部。
前世。
第一部《人在囧途》反響很好,領跑了那一年的暑期檔,小成本商業電影因爲類型相對固定,受衆定位明確成爲許多年輕電影創作者們選擇的切入點。
徐爭也是其中之一。
出於友情,楊青決定全力幫助徐爭做《人在囧途》第二部的劇本,他接受採訪時說:“即便那並不是自己當時最喜歡的故事,但也心甘情願爲了朋友做這件事。”
然後他們倆開始合作。
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寫出劇本大綱,卻與《人在囧途2》的版權擁有方在理念上產生了衝突,也因此被拖入長久的版權紛爭,雙方都在糾纏中相互消耗,
版權的問題很煩人。
糾纏了幾個月沒解決。
那個冬天的楊青和徐爭天天坐咖啡館抽菸,聊未來何去何從,楊青本人更是一度想從那項目中退出,但面對徐爭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後來。
楊青提出“換一個故事,去泰國拍”的想法,他把這個想法跟相關的所有人談,包括製片人、老闆,可沒有一個人支持他,似乎只有他和徐爭能看到這個項目的前景,然後他做了無數次說服的嘗試,創意經歷漫長的過程終於被公司通過,但隨後又在人事和預算問題上再一次陷入僵持,由此可見一部電影成型有多艱難,哪怕那部電影其實很優秀。
長時間的消耗讓楊青挫敗。
他爲徐爭蒐集了許多泰國的資料,起了《泰囧》這個名字,然後發了一封郵件給徐爭,在郵件裡他認真寫道,“爭哥,我退出了,你去拍《泰囧》吧,這是你一直想要去拍的電影,但不是我一直想要去拍的電影,我只能陪你走到這兒,剩下的路你自己走吧。”
……
楊青最終沒有參加《泰囧》的拍攝,但這部電影的成型跟他離不開關係,而真正讓楊青名聲大噪的其實還是後來的那部《火鍋英雄》。
儘管這部電影並不算太火。
但洛尋始終認爲這是一部被低估的作品,幾個億的票房對於影片質量而言是差點意思的,不過想到這部電影本身特色太鮮明瞭,小衆也就不是不能理解的了,況且幾個億票房不算太火,但跟差也絕對掛不上鉤,至少在上映當年是值得吹上一波的。
回憶了這麼多。
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洛尋想把楊青簽到自己的工作室,他不僅僅可以籤藝人,也可以籤導演,楊青現在還沒有自己的作品,這個時間點籤他,絕對一本萬利,更何況有楊青在,以後洛尋才能更方便和徐爭合作那部大名鼎鼎的《泰囧》。
至於《夜.店》。
指望這種小成本電影大爆是不太現實的事情,《瘋狂的石頭》已經是教科書級的小成本逆襲,這樣的例子只有一次就已經是奇蹟了,但僅僅弄個小賺,應該問題不大!
洛尋考慮過自己參演。
但最後想了想,覺得自己未必有時間,況且自己下面還有個嗷嗷待哺的新人呢,乾脆讓新人餘翔去參演這部戲吧,跟徐爭和楊青合作,算是不錯的起跳板了。
比自己當初幸運多了。
這跟洛尋看了劇本之後覺得餘翔與劇本中某個角色還算契合有關,他雖然不是很看重這個投資,但能賺錢肯定還是要賺錢的,不能因爲自己亂塞演員導致電影撲街。
以後的話。
如果順利拿下楊青,洛尋可以考慮提前做出《火鍋英雄》,這部電影的劇情梗概洛尋還有印象,而且他自己也可以考慮參演,彌補一些劇情的bug之後,也許會讓這部作品比前世更熱鬧點兒?
就算結果不能。
也不會差太遠就是了。
至於投資的錢,洛尋還是拿得出來的,像是《夜.店》這種投資量級,五六百萬就足夠了,除非洛尋邀請一些大牌來出演,但問題是誰會拿小成本的電影找一堆大牌來拍?
不現實啊。
前世也不是沒有這麼玩的,那部《煎餅俠》就有點這個意思,但那貌似是找的大牌客串,有點像是一錘子買賣,反正洛尋不打算玩這種小聰明。
所以。
光他投資《琅琊榜》所賺的錢,就夠洛尋投資一部小成本電影了,如果想玩的大一點,甚至可以追加投資到一千萬級別,這得看具體情況,現在的洛尋只打算出五百萬,除非他在這部電影身上看到了更大的潛力。
緊接着。
洛尋又計算了一下《訓練營》後面還要花費的錄製時間,尋思着電影應該什麼時候開機比較合適,這次他想在電影裡掛個職位,多學點關於拍電影的知識。
演而優則唱?
還有演而優則導。
只是演而優則導沒什麼捷徑可言,洛尋必須要腳踏實地的學東西,這需要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不是一兩部戲就能忽然頓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