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追求人類的精神自由,全靠顧誠而已……
我們要奪回價值標準,讓思想衝破牢籠。把套路狗一人一口啐死,鄙視騰雲才能成功……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中島美雪和吉田拓郎在老一輩當中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聽說華夏版和將來的dvd導演剪輯版會改用新歌作爲片尾曲,立刻在扶桑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如果說顧誠四年前塑造的形象,只是讓他在80後和90初當中普遍被關注、讓他的作品被那些人有耐心反思。
那麼,中島美雪和吉田拓郎的解讀加入進來之後,50後和60後那些於網絡隔絕、但是也經歷過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中扶桑社會劇痛的人們,也開始正視顧誠的電影背後的文化符號了。
東京,澀谷。一些被邊緣化的小酒吧,甚至是居酒屋,開始出現大量的中年人,然後不知什麼人從奇怪的角落弄來了歌詞被魔改得奇奇怪怪的歌,在那裡自嗨地歡唱。
雖然這種聲音是不會被互聯網捕捉到的,而且也着實經不起推敲,但就當是給那些失業的,降薪的,下班了爲了防止被老婆看不起不得不到酒館坐到半夜的人……一個一生的謊言吧。
另一個時空山崎貴的水平,都賺夠了扶桑人的眼淚,何況是格調比山崎貴高了無數倍的顧誠呢。
至少有數百萬人,因爲這一波灌輸而聽說了顧誠這個外國人的名字。不過對於電影的票房促進倒是沒什麼幫助——不得不承認,一旦形成民衆的狂潮之後,很多人其實不在乎電影拍的是什麼,他們只是需要一個宣泄的談資。
光罵社會是不會讓全社會引起共鳴的,哪怕扶桑社會確實衰退得很痛。那隻會讓有識之士站在鄙視鏈的高層往下俯視:然後說you-can-you-up!no-can-no-bb!
但編一個看上去邏輯自洽、而且會被未來科技支持的解決方案之後,形勢就不一樣了。
顧誠引爆了扶桑社會對於持續陣痛的不滿,又給他們描繪了一個看上去不像是烏托邦幻想鄉、而是貌似“污染的盡頭不是更多污染,而是青山綠水的治理。馬太的盡頭不再是馬太,而是資本注意自己吧自己玩死”的有盼頭歪理。
反正中島美雪和吉田拓郎都說了:貌似顧誠講的還挺有道理的。於是所有對扶桑社會現狀不滿的人,不管看不看得懂,都跟着一起罵。
當然,堅持反噴顧誠的有識之士也不少,很多扶桑的文化人媒體人都上來蹭熱度。
“顧誠的歪理邪說完全不具備可實現性,而且理論也不新鮮。”
“對,有很多前輩藝術家其實都幻想過了這種烏托邦的存在,顧誠只是在拾人牙慧。今天的輿論被如此放大,完全是因爲他手握yy網這個社交媒體,然後煽風點火所致。任何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看出,這正是顧誠爲了商業目的而進行的噁心炒作而已!”
對於大部分輿論,顧誠是不打算反駁的,不過最後見鬧得有點過火,他只好接受了《moviewalker》方面的補充採訪邀請,在電話裡面迴應了這些問題。
“我從來沒說這裡面的思想沒有前輩烏托邦藝術家想到過,也沒說我自己有什麼創見。我只是把已經存在的思想用更加容易被觀衆看懂和理解的模式表達出來而已。我只是一個拍電影的而已,你們還指望我變成思想家不成?
當然,對於爲什麼我的解讀火了,我不吝主動揣測一下:首先,這個世界上的藝術家,都不如我懂信息傳媒技術。懂技術的專家,都不如我有藝術高度和哲學修養。所以綜合下來,我勉強有幸在信息技術、藝術底蘊和哲學修養三方面都處在二流的水平,融會貫通之後看到了任何專精一脈的專家都沒法看到的高屋建瓴、普世價值,僅此而已。
最後我再強調一句,任何人對我的解讀,都不代表我本人的思想。有可能是頹廢者的自我麻醉呢?要是他們每一個人說的話,都要我來負責,這個世界豈不是太可笑了。”
女記者矢澤果步在電話裡還想問一些“未來如何實現顧誠理想的技術細節預言”,試圖打臉回去反駁其他那些抨擊他的文化人——當然,也是爲《moviewalker》博取更多的關注和口碑。
但他不想多說,丟下一句“看我怎麼做”,就掛了電話。
矢澤果步也只能接受了這個結果,把有限的內容整理一下,發佈反駁。
……
1月21日,寒假前最後一個週末,《三丁目的夕陽》在華夏首映。
高大鬆上上下下跑了不少關係,酒局無數,總算幫顧誠跑通了各項審批。完事兒之後,找顧誠彙報的時候,高大鬆還拍着顧誠的肩膀,一副老大哥語重心長的姿態教訓他:
“你下次要準備在國內上映的電影,就特麼別搞扶桑資金了。你弄幾塊扶桑人的錢在裡頭,知不知道給我跑部造成了多大麻煩!我這次都打聽到了,最晚明年開始,扶桑動漫就要全面禁止在國內上映了,日劇和電影也是一個狗屁樣。你這個片子要是再晚拍一年,神仙也救不了你。”
顧誠知道對方難做,也就讓高大鬆發發牢騷,親自在江南會擺酒請了高大鬆一頓算是賠禮。
顧誠也隱約記得,歷史上2006年兩-會開完之後,國內就開始全面禁止扶桑動漫和日劇了。從《犬夜叉》之後,再也沒什麼扶桑動漫在上星衛視放過,除非是地方小臺的私下違法盜版。這一波禁止的主要原因是外交緊張,後來也造就了東夷劇在國內徹底走紅。
然後再過個幾年,等東夷也出現外交緊張後,再改回來放鬆日劇作爲平衡,轉移注意力,纔有了16年《你的名字》等一大波扶桑動漫電影時隔十年後重新殺入國內,收割一波票房。
其實總局也難做,把所有一切都禁了,明顯不可能,何況後世有視頻網站,也管不住,總要給民間一個宣泄的口子。
只能是每次都禁當下這個節骨眼兒上跟本國外交最惡劣的兩到三個國家的文化產品,把其他的放進來,堵不如疏地轉移民間注意力。等到另一個國家外交更惡劣了,再把原先已經相對不那麼惡劣的被禁國家挑挑揀揀,放一頭出來。
當然,這並不是噴總局做得不對,因爲外國人也這麼幹。在東夷,12年以前基本上不在乎對華文化交流市場,主攻更來錢的扶桑。12年李明勃經濟不好登島拉民意、把扶桑人得罪到死、對扶桑文化產品輸出徹底完蛋之後,纔開始轉向對華善意。到16年對華重挫之後,再回頭去討好扶桑,間於齊楚。
東亞三國之間,每一國對另外兩個鄰國,在文化交流上都是這一手。不管哪個國家,政客都是一樣的。
高大鬆牢騷歸牢騷,顧誠給的錢和尊重足夠,總還能讓他安心做事。
本來,顧誠也已經做好思想準備了,這部電影在目前的國內肯定是沒有什麼共鳴的,得過個三四年目前的經濟發展模式被證明不行了,大家纔會看好。所以他覺得只要總票房做到比東夷高一些,也就滿足了。
國內的電影票價至少比東夷便宜三四成之多,所以要200萬人進電影院看,才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考慮到東夷5000萬人口能有100萬人看,顧誠估摸着國內14億人總湊得出200萬的。
而且現在還不存在視頻網站。niconico還要一個月纔開站,youtube則要三個月。所以盜版源主要還是靠dvd槍錄版,以及一部分bt/電驢資源站。盜版的相對不利,讓電影行業如今的日子至少比音樂行業好過一些。
首映日當晚。
在錢塘,在滬江,在姑蘇,在夏門,各大影院門口,給面子的粉絲還是不少的。大部分是被顧誠的名頭吸引過來,是他的粉絲。也有一些是此前對東夷和扶桑發生的事情比較瞭解的知識分子、翻牆黨。
這種現象其實也不奇怪,參考一下平行時空周潔倫自導自演的《不能說的秘密》就知道了,只要主演有足夠的流量基礎,不管拍成啥樣,至少還有粉絲去買單。何況顧誠的演技和深度絕對比周潔倫這種票友級別的明星好得多,他只是劇本故事讓國人缺少代入感而已。
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翻牆黨因爲境外的熱議而喜歡看這部電影,也就意味着體制內的人的反感。同一時刻,在京城,在金陵,在其他體制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三丁目的夕陽》首週末表現極爲撲街,除了顧誠的粉絲,那些被顧誠的人格魅力吸引進電影院的觀衆之外,路人看客就寥寥無幾了。
而深市、東莞那些山寨之都、複製之都,因爲那些喜歡規模化和馬太效應的老闆們不喜歡顧誠傳播的這種文化,從業人員也對這種格調比較牴觸。加上深市是一個移民城市,出生在本地的85後年輕人不多,連當年喜歡《流星花園》、《金粉世家》和《神鵰俠侶》的顧誠粉絲也沒幾個,最終榮登國內二線以上城市本片票房最撲街榜首。
三天週末很快過去了,第一階段的觀衆分佈情況多少統計了出來。
“錢塘,三天總觀影人次3萬7千人。滬江,總觀影人次5萬9千人。姑蘇,2萬1千人;寧波1萬8千人,夏門1萬6千人;金陵9000人,京城7500人……深市1800人,其中深市所有院線都已下檔,或僅保留一個廳的非黃金時段排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