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忠良範少監

原來如此!

王倫也不禁爲其感到敬佩。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誰好誰不好,他們的心中自有一杆秤,他們表達愛憎感情的方法也很樸素。就憑這個,王倫是不會要這塊地了!

賺錢要緊,但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不能丟,對仁人志士,他還是蠻敬重的。

不過他也佩服這個人的膽量。其實六賊之禍,現在在東京城已暗中有傳聞,而當他想買地之後,所探聽到的消息均是楊戩如何爲害、鄉民如何遊離失所之類。如今親眼目睹、親耳聽說,自然又加了一層印象。只是自己是個外鄉人,這個聞學究敢和自己透底,不怕惹上事端?

“原來是範少監的房產!聽學究之言,小可敬他是忠良,自然不會再動它的主意!不過我聽說大宋不殺文人,這可是太祖定下的規矩。諒楊戩再如何跋扈,他也無法攛掇皇帝做此人神共憤之事吧?”

作爲一介文人,王倫其實對大宋最欣賞的一條便是這個傳說中的文士能保命的優待條款了。這個傳說有極大的可能性,因爲好多歷史都記載過,金兵後來攻破東京城後,在皇宮裡找到了當初宋太祖趙匡胤鐫刻的石碑,第一條就是所謂的不殺文人。

這個祖訓好哇,對官員升遷貶謫如家常飯一般的朝臣來說確實感覺到了有底線的保證。王倫,覺得自己已經頗有詞名了,是不是也能掛在文士之列?

而古人敬祖先畏鬼神,對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還是很信的。若如此,範良罪不至死吧!雖然素不相識、素未謀面,王倫本能地覺得,讀書人的種子還是保全一點的好,有骨氣的臣子也還是有好下場的好,爲百姓說話的官員也還是多些好。

見王倫如此說,聞學究嘆了一口氣道:“便是大名士如蘇東坡者,也差一點在烏臺詩案中丟了性命,哪來的太祖遺命!楊戩一夥因爲範少監之事動了殺機,聞某雖然竭力營救,卻始終無法改變結果!”

他說的真切,只是在王倫想來有些吹牛。楊戩是什麼人物,他想對人動手,憑你一個鄉間的秀才有什麼能量去救他?再說秘書少監說什麼也是從五品的大官了,和各州的刺史、殿前馬步軍都虞侯及捧日、天武、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都是平級的職務,這都自身難保,你拿什麼營救?

好吧,吹牛不上稅,王倫也不想跟他爭論這些東西,沒意思也沒價值。不過,作爲好心,他有必要提醒聞學究:“朝中有奸人當道,這些話,萬勿傳出,以免給學究帶來不測之禍!”

聞學究淡淡一笑,傲然道:“聞某雖不才,卻不怕楊戩之流加諸罪名於身!”然後聲音又莫名低沉下去:“只是可惜了範少監!”

敢情他有什麼指仗?這裡雖然是東京城東十里,卻好歹也能算天子腳下,也許朝中有三兩門親友吧。

然後王倫驀然想起一段公案來。

“敢問學究,可是名煥章的麼?”

因爲他記起來,這裡叫安仁村,可不是聞煥章發跡之地!而且敢小覷當朝權貴楊戩,必定有驚人的關係,記得書上說起過,這位聞學究和當朝的宿太尉自幼同窗之誼,也許他就是仗着這點關係?

太不夠了!宿太尉只是個名,本質上是個迂腐的文弱書生之類的文人,又無權無勢,做不成事的。

聞學究渾不在意:“正是。”

滿朝公卿都知道自己,王倫也知道沒覺得有什麼。

王倫對聞煥章一個書生有如此正氣雖然有好感,卻不想摻和着這事----一個開封府的衙役、一夥大相國寺的潑皮都能把自己捏得死死的,這有前車之鑑,更別說權勢如日中天的楊戩了。

再說他和對方又沒什麼恩怨!

“只盼有好運氣吧!不過皇帝對他的忠臣都不管,別人又操這份閒心做甚麼!”有現代人思潮的王倫如是說。俗話說的好,一飲一琢,自有分定。要是每朝每代沒幾個奸臣、沒幾個昏君,這還怎麼改朝換代呢?

換句話說,皇帝對自家的子民都不在乎了,還指望子民會對他愚忠?拉倒吧!

正所謂自作孽,不可活。在帝王家天下的歷史進程中,忠臣也只皇帝家的忠臣而已,當然,可能會給老百姓做一點實事,僅此而已。

王倫的淡然,是因爲他並沒有爲國爲民的覺悟,也殊少同代人的那種忠奸之觀。人在這個時代,先保證自己活下來、活好了,這纔是基本的人權,其它的都是扯淡。

不想聞學究卻不滿了:“天子只是一時受奸人矇蔽,遲早會撥亂反正的。我輩雖居江湖之遠,卻也要明辨是非、儘自己微薄之力懲惡揚善!等到聖天子慧心大開之際,便是忠臣雲開霧散之時。王兄弟幸勿灰心!”

敢情,他是以爲自己意志消沉,而給自己打氣呢。

望着他一幅“同樣是人,思想差距咋這麼大呢”的神色,王倫只能無語。這個時代人的覺悟如此很正常,都把國家朝政寄於皇帝一人,冀望於明君和廉正清明的官員,荒謬之極。而且在王倫對歷史的認知看來,這位聞學究還是很有理想主義色彩的。

“聖天子慧心大開…”他很想笑。終宋徽宗一生,他的慧心便都沒開…或者說,他的慧心開的不是地方,不是用在治國平天下上,而是浸淫於他自己的“道”。

他是一個好的文藝家,書法家、畫家,卻不是一個好皇帝。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王倫說。

雙方觀點有了分歧,但是王倫此來不是和他朝廷朝廷政治觀點碰撞的。說完這話,他便拜辭了此人:“聞學究請了,在下只是一個商人,對朝政不感興趣。既是此地不便交易,小可且往別處再看看。”

空歡喜一場,王倫便有些不爽,可惜了一塊好地。

怏怏又轉了一會回到原點,終於沒發現更好的地方。有珠玉在前,後繼尋地難免會與之比較,自然就百般不如意:不是太遠,便是太偏,或是交通不便,或是改造的代價過於高昂。

“兄弟不要心焦。改日再往城西走走,那邊也瀕臨汴河,兩岸都是有許多庫房的,遇到價格合適的也能買一塊。”宋萬安慰他說。

“只能如此了。不過我等兄弟走了這半天,看中的也就這一塊地,真是可惜得很。”王倫遙看着那塊伸入汴河的細長地勢十分眼熱。關起門來就自成一體,水裡還能建一個小碼頭,運輸大宗貨物都是極方便的。

再想想辦法吧。

第104章 山水郎做不出一首詞第8章 好杜遷第186章 又見西門慶第48章 動員大會第195章 大腳美女一丈青第73章 路見不平一聲吼第34章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第186章 又見西門慶第125章 王倫有禮第14章 找茬第68章 說和第129章 周邦彥要挑戰第177章 第一份固定資產第249章 不需贖身第110章 閻婆惜的心願第149章 李瓶兒第113章 神算子第182章 圍牆不簡單第147章 我想買塊地(下)第27章 快樂的太學生第144章 慵懶的李師師第34章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第43章 小騙貽情第7章 以直報怨潘公第107章 會不會不太謙虛第61章 想差了第105章 那有何難第195章 大腳美女一丈青第145章 一不小心成了香餑餑第48章 動員大會第243章 李瓶兒要讓山水郎佔便宜第153章 不摻和第71章 柳暗花明第175章 再送溫暖第217章 財色便宜了誰第218章 杜遷的覺悟第164章 殷勤的主僕第28章 放開的心態和不誠實的身體第132章 兩個老太監第185章 聚義商行第108章 折服第204章 一合之敵第122章 潑皮欺人太甚第176章 女人是努力的動力第150章 還有一個男人第47章 同文秋社第65章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第134章 讀書人不耍賴第194章 西門慶想生事第111章 無心插柳第107章 會不會不太謙虛第17章 勸酒第143章 狐假虎威第205章 焦挺威武第79章 醜郡馬宣贊第163章 此間甚好第222章 青面獸楊志第186章 又見西門慶第235章 護花使者第248章 捉姦第157章 對奴家的誠意第17章 勸酒第110章 閻婆惜的心願第231章 橫刀奪愛善莫大焉第115章 見面禮第126章 你冒用了奴家的名第80章 着意結交第198章 扈三娘尋親不遇第66章 我見青山多嫵媚第207章 促膝談心第28章 放開的心態和不誠實的身體第183章 徽宗憐才第172章 處置第128章 任是無情也動人第65章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第14章 找茬第207章 促膝談心第147章 我想買塊地(下)第88章 嫌貨纔是買賣人第54章 雙姝奪珠第40章 似此星辰非昨夜第21章 好兄弟第45章 救命稻草第113章 神算子第236章 扈三娘要離開第158章 不是愛風塵第198章 扈三娘尋親不遇第180章 李四來複仇第75章 改弦易幟的原因第108章 折服第178章 建房不是隨心所欲第111章 無心插柳第61章 想差了第140章 兄弟夠義氣(上)第113章 神算子第204章 一合之敵第227章 塗鴉或是精典第86章 奸商本質第16章 碰到軟刀子第69章 要命的入幕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