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天涯海角

bookmark

和後世不同,在八十年代末期,並不是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在中國的海南島那邊還有一個小城市叫做三亞,就是那邊的最大的城市海口,大部分人也不知道,只是知道我們中國有一個省叫做海南省,在祖國的最南邊,是一個很大的島。

這種事情有一些年輕人可能不信,但是,的確是這樣,這個時候,北方沒有到過南方的人多是一種情況,另一種情況是,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他們所在的鄉村或者是沒有離開過他們所在的城市。

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時間上,都不允許他們做那麼長的旅行,這個時候,在中國除了一些國家建設的大型公園了,國家建設的一些美好的設施了,正常人們熟知的旅遊區了,其他地方真就沒有人去。

別人不說,就拿李忠信的姥姥姥爺來說,後世李忠信參加葬禮的時候,母親就說過,姥姥、姥爺一輩子最遠去過的地方,就是他所在的江城,其他的地方根本就沒有去過。

去江城的原因無他,因爲李忠信的母親在江城,他們看病或者是想外孫子的時候過來這邊看一看。

在這個年代裡,很多人從生下來一直到死,就在自己所在的地區生活一直到死亡,他們對於外面的世界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沈小岑演唱的《請到天涯海角來》這首歌紅起來了以後,很多人通過電視才知道,海南那邊有一個旅遊的地方叫做天涯海角。

“請到天涯海角來,這裡四季春常在,海南島上春風暖,好花叫你喜心懷,三月來了花正紅,五月來了花正開,八月來了花正香,十月來了花不敗,來呀來呀來呀,來呀來呀來呀,來呀來呀,來呀來請到天涯海角來,這裡花果遍地栽。”

這首演唱海南風光的好歌曲,一下子給人們羣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人們知道了在中國還有這樣的一個地方。

特別是對於每到冬天就進入冰天雪地的北方人來講,那就是一種神話性質。

古代的時候形容到天涯海角,是形容極遠的地方,或彼此相隔極遠。

白居易《春生》裡面寫的是,春生何處暗周遊,海角天涯遍始休。

而宋朝的時候,張世南《遊宦記聞》也寫到,今之遠宦及遠服賈者,皆雲天涯海角,蓋言遠也。

這個是近代很多人都知道的,再遙遠的一些傳說,則是在唐朝的時候流傳下來的,這些都被人否掉了。

按照現在人的說法,清康熙五十三年,三位欽天監欽差奉康熙皇帝諭旨在下馬嶺海邊題刻“海判南天“石刻,以此爲中國疆域的天地分界處。

南天指的是太陽所行區域,“判“是一剖兩半之意,“海“則指南海。“海判南天“綜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南海“在“海判南天“處分爲“天南海北“。

在此石刻的東南面,還有另外一塊剖石,代表三亞冬至日的正午太陽高度。而“海判南天“石刻則代表這裡的北極高度。

清雍正年間(1727年),崖州知州程哲在天涯灣的一塊海濱巨石上題刻了“天涯“二字。

民國抗戰時期,瓊崖守備司令王毅又在相鄰的巨石上題寫了“海角“二字。

1961年,郭沫若在天涯石的另一側題寫了天涯海角遊覽區七個大字。至此,天涯灣畔的這片濱海地帶便成了名副其實的“天涯海角。”

東北這邊的人,在這個時候到過廣州那邊的人還有一些,但是,到海南島那邊的人幾乎沒有,他們覺得,那種地方是不值得他們過去的地方。

這個時候和後世有高鐵,出門就可以做飛機的時候不同,這個時候,想要從東北到海南島,那需要的時間可就多了去了。

八十年代末的時候,哪怕是火車有速度還可以,坐車也是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夠到達廣州那邊,按照從江城到北京三十幾個小時的時間,從京城到廣州那邊還需要四五十個小時,也就是說,從江城到廣州那邊,要幾天幾夜的時間才能夠到達,到達廣州那邊以後,還需要坐船,可以說相當不方便。

沒有多少人能夠像李忠信和王波他們這樣,想坐飛機就能夠坐飛機直接過去的。

這個時候從江城到海南島的飛機還沒有直達的,就是到廣州那邊,也是需要從江城到黑省的省城哈市以後,從哈市飛往廣州,然後從廣州那邊在坐船到三亞。

之所以李忠信想要和王波帶着家人一起到海南那邊去一趟,是因爲李忠信有幾個想法,一呢!到廣州那邊看一看廣州那邊忠信公司發展的怎麼樣了,他的那個小姥爺在那邊能不能挑起來大梁,如果能夠挑起大梁的話,忠信公司這邊會加大對廣州那邊的投資,在廣州和深圳那邊建設大型的綜合大樓。

二呢!是到海南那邊看一看,海南那邊之前投資的幾個產業現在如何了,忠信公司的遠洋漁業在這個時候分成了兩大部分業務,其中海南那邊就有一部分,今後忠信公司會加大對海南那邊的投資力度,讓海南那邊的忠信公司業務快速發展起來。

海南那邊和中國內陸地區有着很大的不同,那邊的農副產品以及海鮮等價格十分低廉,特別是那邊的水果和蔬菜,可以這樣說,海南那邊的氣候十分好,水果蔬菜十分適合生長,更有着海南特色的產品。

而這些產品最大的弊端就是運輸問題,運送到內陸這邊十分困難。

忠信公司呢!有物流公司,而且還想要把物流公司開到全國各地,進行全國的商品流通。

這樣一來,從南道北的物流網絡慢慢就能夠建立起來,這個時候雖然沒有計算機聯網,但是,電話的逐步普及已經可以構建這樣的一種方式了。

從中國的最南端的省份海南省,一直到中國的東北地區,可以說是從最南邊到最北邊了,中國的所有地區都能夠涵蓋進去。

第一千兩百四十四章除夕第兩千兩百五十一章好馬不吃回頭草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咋想的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周邊版權的事宜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興師問罪第二百四十七章工作安排第八百八十章不過分吧第四百零八章底線和底氣第一千九百一十八章取捨之道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軍訓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很有搞頭第二百三十六章彙報工作第三百三十三章 窮折騰什麼啊第一千三百零八章希望工程第兩千零三章大佬談話第一千七百九十章王先河的算盤第兩千八百零三章吵起來了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海南夢第三千零三章下馬威第二百七十二章不淡定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也是醉了第兩千五百一十一章人設別崩了第一千兩百八十章準備搞大事情了第兩千八百八十八章解釋第兩千三百七十八章緣由第兩千零四十章頭疼的請求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第一站浦東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張鵬的想法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琢磨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風氣問題第一千零三十一章到達紐約第七百二十二章是個啥東西第一千八百章開始調查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其實就那麼簡單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覺得第兩千七百五十四章第兩千七百六十三章孰輕孰重第一百零七章 趙福天第兩千三百九十二章理念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寢室同學第兩千八百七十一章流量和話題第二百九十三章 前因後果第二十章管理和原則第一千九百零七章吳亮的心思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一個小人情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途中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低調和高調第兩千七百二十七章可怕的公司第二百六十五章 迷茫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張小國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普及的方式第一千七百零三章兩個巨頭第三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生活啊第一千三百九十章各種不信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梳理第五百六十七章 專利方面的事宜第五百八十章這怎麼可能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方案方法第九百四十一章憑天由命第三百零五章快餐連鎖的想法第兩千零六十四章語言藝術第九百七十三章亂象第一千零五十章心中所想第五十三章品牌構想第四百八十九章出售資產?第三百二十五章八四年春晚第一千零六十八章最佳思路第九百三十五章味道不同食材上找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領域問題第兩千兩百三十章豺狗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咋不識好歹呢第一千五百八十章新區第兩千四百二十七章分歧第二百一十章感觸第兩千六百一十三章觀點第九十一章 周邊衍生品第一千一百零三章背後的故事第兩千八百二十九章重逢時刻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心有正氣第一千零五十四章迂迴路線第一千五百八十章新區第兩千五百七十四章因素第一千九百零七章吳亮的心思第兩千八百四十七章語無倫次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遊戲的那點事第兩千八百四十七章語無倫次第九百一十四章期待第兩千七百一十五章最後一個問題第一千兩百章搶前抓早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突如其來的驚喜第兩千八百七十六章提問和懷疑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連消帶打第六百一十二章天弘橫元第三百四十八章觀念第兩千兩百六十四章指點的人第兩千八百五十四章思量第兩千兩百二十章開始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想通了第兩千六百零八章探討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