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裝修

八十年代的時候,人們對於門面房的裝修並不太再行,就是江城高檔賓館的裝修,李忠信都瞧不上。

裝修公司這種後世極爲紅火的行當,江城這邊還沒有產生,能做裝修的人,主要還都是國企的人。比如抹水泥啥的,都需要找江城建築公司的瓦匠(專指有一定建築結構技藝的工作人員),其他的電工活、木匠活,也都需要找各企業的相關人員,總之一句話,收拾個房子累死個人。

不過呢!李忠信只是提出來大方向,並不去實際操作這個事情,一切事情都由王波或者是楊華一些人去張羅。

門面房要從內到外進行了在裝潢,特別是飯店的上下水系統以及用電方面,李忠信都按照後世的他開度假村時候的方案來執行的,這樣做的話,基本上在幾年之內都不會出現任何問題,而且這種經驗還會讓楊華和一些人學會,今後他們無論是幫助別人家裝修,還是搞其他的,至少有了一種借鑑。飯店的地面用水泥找平之後,則鋪上了家倶一廠生產出來的組合地板。

李忠信對於實木地板的發展十分看好,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後世的大片的組合地板,就是地上鋪的最好的東西就是馬賽克(這個馬賽克可不是遮擋或者是處理圖像的馬賽克,屬於小正方形的和瓷磚功能差不多的東西,八十年代有錢人家最愛馬賽克)了,按照他的審美水準,鋪那種東西實在是看不下眼。

前一段時間,董國忠和樑國富兩個人和李忠信聊天的時候,李忠信給他們提出了建議,讓他們通過李尚勇,王波聯繫家倶一廠的一把手書記姚紅舉,和家倶一廠談一些竹板屯和福隆村之間開展的業務。

董國忠他們帶着李忠信的畫的圖紙,按照李忠信給他們講解幾遍的原理,讓家倶一廠給他們生產出來一大批,大片的鑲嵌型的複合地板。

李忠信搞複合地板生意的想法很是簡單,因爲他要開魚館裝修房子,用複合地板鋪地,再弄上鋼化玻璃的落地窗和鋼化玻璃門,那絕對是江城的頭一例。

複合地板出來以後,今後忠信食雜連鎖繼續開起來的時候,都會用到這種複合地板,無形當中也是給這種地板打了廣告。

人們看到複合地板的好處以後,這種複合地板很快就會流行起來,到時候光是賣實木地板這塊生意,就能夠帶動很大一批人致富。

這個複合地板的經銷方面,李忠信告訴董國忠和樑國富,讓他們把這個事情交給楊華來進行操作。

讓楊華在江城市第一百貨商店的後身部分,租下來一個門面房,以忠信集體公司的名義來賣這種複合地板。

楊華不單單是要售賣這種複合地板,還要繼續搞他的那個太陽能熱水袋的安裝,兩不耽誤不說,在這個地方還可以組建一個裝潢隊伍,由福隆村的李木匠和兩個瓦匠搞房屋裝潢。

只要是有技術的,或者是想要當學徒的村裡面的人,都可以到他們這邊來做這個。

頭幾炮打響了,那麼,裝修公司就能夠建立起來,今後江城誰家要裝修房子,或者是其他工廠公司裝修,他們就能夠成爲江城最早的裝修裝潢公司。

這樣一來,不但解決了竹板屯和福隆村那邊剩餘勞動力的問題,還能夠讓一些人快速致富。

李忠信最爲了解,今後這個地方就是江城的裝潢材料大市場,幾乎所有的裝潢材料都是在這個地方購買的。

家住的房屋和各個公司的裝修工作,也都將發生改變,慢慢地,像裝修材料和裝修公司都將開始火爆起來,楊華和李木匠這樣的人就會混得風生水起了。

之所以李忠信讓董國忠和樑國富出面,一是這個複合地板買賣方面,他和王波兩個人出頭都不好,畢竟李忠信說了,這個賣複合地板的事情,歸屬於竹板屯和福隆村集體來操作,他們和家倶一廠怎麼談,和楊華那邊怎麼去談,那就是他們之間的事情了,他只負責提供好的想法。

李忠信搞這個複合地板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的父親李尚勇因爲懂技術、會管理、還有大學學歷,應該再有一兩年的時間,就會高升爲家倶一廠的車間主任。

李尚勇當上車間主任也就是一年左右的時間,便被調到了質檢科當科長。

當時家倶一廠的廠長姚紅舉十分看重李尚勇的能力,想讓李尚勇當家倶一廠的廠長,可是,那個時候李尚勇特別實在,覺得他的能力不足,更不想因爲當上廠長以後忙碌而虧欠妻子和孩子。

姚紅舉升到二輕局當局長的那兩年,和李尚勇提過好幾次讓他當廠長,可是,李尚勇卻依舊沒有答應,等李尚勇想當廠長的時候,家倶一廠就已經要倒閉了。

由於改革開放大門打開,中國的家倶從八十年代中期就逐漸走向沒落,這個和家倶的外觀和實用性有着很大的關係。

家倶廠出產的家倶就是老三樣,沒有創新的意思,更沒有那種專業培養的設計人員,家倶的樣子千篇一律,到了後期,只有打品牌戰和價格戰。

八十年代的時候,家倶幾乎都是實木的,而且都是整體下來的,還沒有開始生產組合家倶,也沒有後世那種密度板的各種色彩花樣的板材。

到九十年代的時候,人們逐步開始有錢了,住到樓房的人們都希望用上好的地板或者是地磚,傢俱也都開始是組裝傢俱,因爲組裝傢俱要比那種板材的家倶運送方便,更能夠在家中進行組裝,省去了來回上下搬運的一些事情。

江城家倶一廠當時是全國有名的企業,所生產的紅葉家倶全國各地都有賣的,只不過傢俱廠的門檻低,規模性的生產廠家越來越多,而且這些生產廠家能夠推陳出新,逐漸地把那些老牌子的家倶廠湮滅在了時代的浪潮之下。

國營的家倶一廠在九十年代初因爲經營不善而倒閉以後,李尚勇下崗了,只會木匠活的父親爲了生活,做了一些他很不喜歡做的工作。

這一世,李忠信覺得,他不僅要把江城的家倶一廠搞紅火,讓父親當上家倶一廠的廠長,讓父親做他喜歡做的事情,和他的朋友在一起工作,一起努力拼搏。

現在只要家倶一廠生產這種複合地板,就能夠維持住家倶一廠不倒閉,過上兩三年的時間,他絕對會讓父親把家倶一廠搞活。

李忠信心中十分清楚,這種木製的複合地板只要出爐,絕對秒殺一切當時的地板,這個生意只要不出現太大的意外,能夠做上幾十年。

他還要讓江城家倶廠成爲後世的重要廠子,成爲中國的明星工廠。

李忠信告訴王波,讓他和福隆村的木匠頭李木匠和瓦匠頭趙東說,魚館裝修需要多少人手就上多少人手,需要花多少錢就花多少錢,不要給他省錢,他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又快又好地完成魚館的裝修。

裝修完以後,要錚明瓦亮,在外面一看上去就會感覺到亮堂堂的,特別是魚館屋內牆壁方面,要做出來那種看上去就暖暖的圖案,讓人一進入其中就有了一種好心情。

飯店一進門的地方放一個大型的展示臺,裡面放着各種要做的食材,想要吃什麼,可以直接指,也可以讓客人自己選擇做菜的方式。

幾張桌子的後面就是開放式的大廚房,廚師和後竈的工作人員做菜的過程能夠讓客人直接看到。

李忠信不怕打破一些人的傳統思維,更是想要用這種先進的思維,帶動一批敢幹的人,參與到他今後的連鎖大計劃當中,他要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並告訴其他人,只要是忠信公司做的生意,那都是賺錢的生意。

不光是碗筷要消毒,就連餐桌、座椅……這些魚館當中的用具,每天都必須要清洗消毒。

李忠信認爲,他要搞的魚館必須有特色,更要有後世的那種飲食文化,和江城另外幾家國營的飯店比較起來,讓人們更青睞於忠信魚館。

國營的飯店還沿襲着窗口憑票領菜品和主食的習慣,到飯店那邊,你得坐在飯店的凳子上面等着喊號,喊道你的號以後,你拿着服務員開具的一種小票到飯店的窗口領取飯菜。那服務的態度,就好像是客人錢了飯店無數錢一般。如果在飯店裡麪點的飯菜少了,不僅會遭到服務員的白眼,更會說一些冷場熱諷的風涼話。

而李忠信的魚館就和後世的飯店一樣,到飯店之後,服務直接跟在客人的身後點菜,客人需要什麼,或者是有什麼好的推薦,都必須做到位。要做到微笑服務,客人有什麼需求必須要用最快的速度來滿足,而且絕對不允許出現看不起客人,或者給客人臉色的狀況。

讓客人到了忠信魚館以後,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舒服,讓客人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只有這樣,飯店纔會越走越遠,越來越紅火。。

忠信魚館所用的大廚師,李忠信並沒有僱傭什麼一級廚師二級廚師這類有證的,而是選擇了憨厚老實的廚師宋波。

宋波是竹板屯那邊專門做結婚宴席的幫廚,最多算得上是一個廚師學徒。

李忠信卻是對於宋波做的菜很滿意,在整個竹板屯周邊,就沒有人比宋波做魚做的好吃的。

有着李忠信的親自指點,哪怕是宋波沒有正規的廚師基礎,李忠信也相信他能夠做出來不錯的美味,八三年的時候,廚師那是相當吃香的一個行業,有廚師證的人都是國營飯店當中工資最高的,李忠信新開這種魚館,並沒有多少炒菜,高級廚師是不會選擇到這樣一種地方來上竈的。

這時,飯店還都沿襲着老的傳統,都掛幌。掛幌在東北是很有講究的,其一,掛幌與否是飯店營業與否的象徵。掛着幌標誌着正在營業,反之則說明已打烊。要看哪家掛着幌才能進去吃飯呢。

?????其二,幌的數量代表着飯店的規模和級別。有掛一個、兩個、四個乃至更多的不等,數量越多表明飯店規模越大,經營的飯菜種類越多、廚藝也越高、

?????其三,幌的顏色昭示着飯店的服務對象。紅色的是大衆飯店,而藍色的則是回民飯店。

當時能夠掛兩個幌的飯店就是國營的大飯店,已經讓大多數的老百姓望而卻步了,李忠信把飯店直接就定位在一個幌,而且是一個紅色幌的漢民小飯店。

掛藍幌的都是回民飯店,當時除了回民之外,人們很少會光顧回民飯店,那個時候回民的講究十分多,漢族的同胞要是在回民飯店裡面聊天的時候說出來豬字,直接就能被飯店的人從飯店裡面攆出去。

李忠信記得一個笑話,母親同學有一個回民,當時請同學到回民飯店吃飯,桌上有個同學喝多了,提起來某某某家養豬,被回民飯店的廚師提着菜刀攆了半條街,要不是他的那個回民同學和那個廚師家裡面有那麼一點遠房親戚關係,當時就能把那個人砍了。

李忠信把忠信魚館的定位定得很低,讓客人到了忠信魚館以後,絕對會有一種十分受用的感覺。

在一個幌的飯店裡面,能夠享受到江城這邊四個幌的大飯店裡面都享受不到的服務,到時候想不火都難。

魚館裝修還沒有開業的這段時間裡,李忠信領着太姥和太姥爺,以及父母老姨幾個人每天都會到魚館這邊來吃飯。

李忠信說的好,三舅要開魚館,那是要開門做生意的,如果廚師做出來的飯菜水平不過關,那是會砸牌子的,一旦牌子倒了,飯店就開不起來了。

試菜,或者也算是試吃。

每天忠信魚館裡面都開兩桌酒席進行試吃,一桌是李忠信的家人,另外的一桌,就是招待和忠信公司有來往的大企業的頭頭腦腦和關係戶。

李忠信讓王波說明白了,他們請這些人到這裡是幫忙的,是讓他們提出寶貴建議的,如果飯店廚師做出來的口味能夠滿足他們的口味,到時候他們要幫着宣傳一下。

這段時間,李忠信更是讓王波和父母和太姥爺他們吹耳邊風,要出錢給他們家裡面買樓,可是,他的父親李尚勇和太姥爺堅決反對這個事情,無奈之下,李忠信只好在忠信魚館裝修以後,讓王波找人把家裡面的平房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裝修。

李忠信在這個時候想了多次,想要把他現在所做的事情和家裡麪人說一下,可是,一想到父親和太姥爺兩個老頑固,真要是把他賺到那麼多錢的事情說出來,家裡面絕對不會有現在的和諧幸福。

這想要讓家裡面住上樓,讓家裡麪人幸福開心的生活,咋就這麼難呢!

第一千三百零四章贊同的方式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評價第二百三十四章 坑你沒商量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激動第一百九十一章 品牌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周邊版權的事宜第三百二十六章新想法第兩千三百四十六章絞盡腦汁第兩千零四十五章交代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琢磨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吃飯也挺難第兩千一百一十章牛逼吹上天了第四百五十四章錢是大風颳來的?第八百零一章雙殼油輪第七百七十四章放煙花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特效公司的想法第兩千八百三十五章附庸風雅?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談判之前第九百七十章心中有數第二百九十九章李玉芳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搪塞第兩千八百四十四章探討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我真不想卷你面子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進行時第四百四十八章三方市場第一千兩百八十章準備搞大事情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孤陋寡聞第一百二十九章 清明第兩千四百三十章金融安全第九百四十三章時機來了第兩千八百六十八章打個小賭第五百四十章經略沈市的佈局第兩千九百三十一章較勁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沒有不散的宴席第四百七十七章患得患失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談話第一千九百一十一章有啥擔心的第兩千五百九十七章獎金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趕鴨子上架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人才建設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分析第一千兩百一十七章趕鴨子上架第一百七十七章變臉第九百二十六章開業了第一百六十三章 破局的方法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簡直了第兩千六百六十八章中肯的分析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捨命相救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回三亞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是個聰明人第七百一十六章偶遇第八百一十章模式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打算第八百五十六章心中有數第兩千六百三十一章分析得不錯第兩千五百三十一章搞錯了吧第一千四百九十章李忠信的想法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目的第兩千兩百三十五章感嘆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無形的裝逼第兩千兩百八十九章不慣着第兩千七百零八章不存在的第五百二十九章福利房第兩千零六十四章變化的源頭第一千兩百四十一章爭論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開始了第五百九十章啥叫不要做傻事呢?第四百七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四百六十八章這不是開玩笑呢吧?第兩千九百八十九章坑兒子第一千四百零五章那個年代的事第九百九十五章會面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態度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如此熱情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聯繫第兩千六百一十章狹隘?第兩千六百二十四章忠信物流第兩千四百一十五章不是騙錢的吧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道在瓦甓,滿燁生輝第兩千八百八十三章情景再現第兩千五百七十八章咋想的第二百三十八章沒想到的事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新的投資方向第一千零八章綜合大樓的規劃第八百五十四章能不能好好玩耍了?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觀點一致第兩千兩百三十二章去哪?第五百二十六章喜出望外第一百八十九章 寫入小黑本第三千零二十三章受之有愧第四百五十三章機會第三百九十七章共識第七百九十章自私第二百零五章神仙水第兩千六百五十九章安排妥當第七百七十六章餐飲公司第三百九十四章人傻錢多?第兩千五百二十二章討論第兩千四百三十九章鬧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