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九十四章教育方式

bookmark

李忠信坐在汽車當中,和王珊珊通了一會兒話,告訴王珊珊他過一會兒就能夠達到清華大學那邊,讓王珊珊找一個比較醒目的地方等他。

掛斷電話之後,李忠信又琢磨了起來。

李忠信想到,中國的大學教育呢!如果按照來源來講,應該說是從歐美那些個國家照搬過來的,按照制度什麼的來講,中國在教育歷史上真的沒有這樣的一種情形,這個也是和明清以後閉關鎖國等等原因有一定的關係。

但是,按照中國古代的做學問而言,也算是大致相同,有很多事情都是差不多的。

清華的梅校長說過,教育的最大目的,無外乎是使羣中之己與衆己所構成之羣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進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則此地無中外,時無古今,無往而不可通者也。

說白了講,教育的根本作用,在於使每一個接受教育的人能夠安身立命,

梅校長所說的“相位相育”,其實呢!是出自《中庸》“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提倡的就是一種和諧理念。

上個世紀30年代清華著名教授潘光旦就將這一理念應用於優生學,提出“位育教育”的概念,在教育界影響至巨。而這樣的理念,遠非科學技術能夠包容,它是一種認識,更是一種情懷,一種素養。

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爲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爲一個專家。

所謂和諧的人,正是指他身上洋溢着的人文關懷。大學不是技工學校,而是一個以身心和諧、人格健全、智力發展爲培養目標的場所。

按照李忠信後世對於教育方面的一些理解,西方教育是一種嘗試教育,先讓學生嘗試進行體驗,在體驗中發現難點,然後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在解決難點中積累驗得出結論,那是真正屬於學生自己知識的成果。

而中國的教育是一種灌輸式教育,先將成人的經驗告知學生,讓學生按部就班,在教師一步一步指導下學習實踐,那麼得到結論是書本知識,結果往往很難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李忠信曾經是大學的美術老師,這個時候也是學習美術專業的,對於這個行業的教授教給他們的知識,他就覺得有一些死板,基本上都是那種固定模式的教育。

不過呢!這樣的一種事情也不能說不好,畢竟李忠信在後世的時候看到的是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進步,而美國那邊開始逐步走向衰退。

李忠信對於交易這個事情還是比較重視的,從李忠信在江城那邊開了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的課程,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搞這個,通過中國的希望工程給全中國那些個貧困家庭孩子送去了他們需要東西的時候就能夠看出來。

李忠信一直覺得,中國與美國教育的差異首先在於兩國初等教育的教學目標不同。

中國初等教育將開發孩子的智力,孩子好處高分看成首要目標,李忠信在小時候就知道,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師的法寶。

中國這邊這個時候大多數都是中國式的填鴨教育,老師講什麼就是什麼,最重視的是語文、數學這些基礎類型的課程,其他的課程甚至都會給這些課程讓道。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李忠信在小學的時候,經常是全天都是語文數學,那些個音樂課,體育課,自然課等等,基本上是一年能夠上的數量都是有數的,遇到要考試的時候,都是語文老師或者是數學老師夾着書本就進入了教室,直接告訴同學們,體育課或者是音樂課不上了,他們要進行復習。

而在美國,初等教育的目的只有一個,培養孩子的創造力,這個東西呢!說好也好,說不好也不好。

優點是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都很豐富,也不會有什麼天性或者是想法被老師消滅在萌芽之中,初等教育在美國那邊就是玩樂,充分地釋放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快快樂樂的成長。

但是,這種方式的缺點也很大,有着絕大多數的人是沒有自主學習能力的,等他們要接觸到稍微難一點的學問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實在是太難了,他們會很容易放棄,這個事情呢!也是美國那邊後來文盲衆多的一個原因。

美國那邊的文盲所佔美國社會的比重大概是百分之三十還要多,其中黑人,也就是非裔的比重最大,還有的就是一些個美國窮人。

說白了,美國是資本主義社會,他們崇尚的東西和中國人崇尚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在資本家的眼中,所有廣大的羣衆都是爲他們服務的,他們不缺太有思想的人,他們需要的是沒有思想和想法的人。

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還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中國的孩子,成績不好,比如說期末考試或者是期中考試沒有考好,分數低下來了,那麼,中國的孩子就會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老師那邊有壓力,家長那邊有壓力,甚至還有同學之間的那種壓力。

而美國孩子那邊則不一樣,美國學生的成績單一般都是私人的東西,家長很少去看孩子的成績,家長和老師也不會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對於美國那邊來講,拿不拿高分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玩樂的過程當中收穫很多知識,分數高低並不能代表孩子的成長。

中國的教育注重對知識的積累灌輸,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尊重和對知識的繼承以及知識體系的構建。

這個是什麼意思呢!中國的教育是尊師重道,老師所傳授的知識,那就是正確的,是不容質疑的,流傳下來的東西,是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不允許學生去質疑教師講的東西。

而美國則更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際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對知識和權威的質疑,批判精神和對知識的拓展和創造。

中美兩國的這兩種教育,對待知識有很多不同態度,即中國教育的靜態與美國之間的動態差異,這一動一靜這反映兩國知識觀的差異。

第兩千八百七十八章偉大的公司?第一千八百九十一章交代第四百二十三章 這怎麼可能第兩千三百零六章簡單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回三亞第一千三百零二章財大氣粗了第兩千九百九十七章基本情況第兩千零七十五章溜達第一千零六十五章轉變思想?第兩千四百二十八章商談第三百五十五章認識程度第十六章 撲克條和人頭像(下)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一件大事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通信爲王第兩千六百二十五章總部大樓第三百九十四章人傻錢多?第一千零二十四章何樂而不爲呢!第兩千六百零九章小農思想要不得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定下來了第兩千九百三十八章小年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找個小夥伴第一千零七十二章這不就對了嗎第兩千五百五十七章滿意第二十二章買電視第九百二十六章開業了第兩千五百一十二章評價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運輸問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合作的考慮第八百八十章不過分吧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早餐的想法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鬧心事第六十七章重陽節第一千五百零九章忽然的落寞第兩千四百八十五章闡述第兩千零一十九章遊戲的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沃德斯登莊園第三百零八章用武之地第五百一十章反思第三十一章踏破鐵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毛的權力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蓮說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到校第兩千六百二十八章沒問題第一千四百三十章品牌等問題第兩千三百四十八章境界第兩千五百八十七章科研基地第兩千八百六十三章出發前第兩千三百五十九章擇業問題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安全感第五百八十七章考察什麼?第四百八十九章出售資產?第一千七百零八章主意第兩千兩百五十八章花崽子的錢不心疼第一千五百五十章合作方式第一千八百四十四章就是那麼簡單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爭論第一千一百零八章隨行就市第一百六十八章 廣告主角第兩千三百七十七章出事了第四百九十章不知所謂第兩千四百章電視臺的事第六百八十九章我小家子氣?第六百一十八章提上日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方向第二百六十一章迎刃而解第兩千四百二十四章重色輕友?第五十九章 被惦記了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早餐的想法第一千兩百七十三章第一站浦東第九百八十二章“大便宜”第兩千六百八十五章辯論第一千五百零六章心中有數第三百章章這手筆太大了第八百四十一章接風宴第一千八百八十七章忠信公司的方向第九百一十三章王大腦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沒人帶着玩第六百三十七章攤牌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很突然第兩千三百七十章機會第六十章李小名第八百八十七章潮流的開始第一千兩百七十四章擴展和沉澱的想法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彙總第兩千八百七十一章流量和話題第八十八章圓夢第兩千六百二十三章運力第兩千七百四十八章談什麼?第兩千三百零七章自相矛盾?第六百九十二章承諾第兩千九百七十八章學習提高第八百五十四章能不能好好玩耍了?第三百九十九章難以置信第兩千六百零七章搪塞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消息第六百六十二章交換的想法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特效公司的想法第兩千五百八十四章兩方面第九百五十九章提個建議第兩千九百一十二章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