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象廳早場一般八九點開始,至晚上八九點結束,五部片子一個循環,隨時入場,票價不變。
所以這就要求大家要算好時間,否則落下一部又等不到下一個循環,就會白白浪費。
因此大家就會早早的來到錄像廳等着,等着時還可以吃點東西,不然看電影時間長餓了就難受了,而且吃東西也很方便,很多錄象廳門口都有地攤,餛飩一塊五、肉餡餅一塊、豆腐腦五毛、油條一塊錢三根。
沒有網吧的時候,“刷夜”是用來指代看錄象的。
錄象廳晚場一般晚九點開始,至次日凌晨七點,也是五部左右片子的循環。後半夜的時候,老闆會拿出“大家最想看到的片子”。
錄象廳不僅是一羣人青春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
比如“大家最想看到的片子”,就讓很多人用近乎荒誕的方法告別了屁孩階段。還有或酷或痞的主角們,沒進錄象廳之前大家無法想象,墨鏡對一個男人何等重要;可以不會獨孤九劍,可你不能不會背“鴻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錄像廳看電影,之所以受大家歡迎,他放的電影大家喜歡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票價便宜。
電影票從平均的兩毛五飛竄到人均20元后,幾乎沒什麼去電影院看電影。錄象廳的價格最初是一元,後來兩元,最貴的時候也沒超過五元。
90年代中期錄像廳多的如同後世的網吧,但隨着科技的發展,VCD的流行,大家到錄像廳看片子的人就越來越少了,生意也越來越難做,錄像廳的低潮到來,錄像廳數量隨之明顯少了,錄像廳時代結束。
錄像廳不存在了,或多或少,這也配合了大家鮮衣怒馬但並沒有重量的青春。
那些記憶太侷促了、太草根了、太貧賤了,甚至讓人懷疑有沒有銘記的必要。
可我們也不能否認,託錄像廳的福,在裡面泡出來的影迷纔是今天中國電影消費的中堅力量。錯過那個時代的人不會明白,這是我們共有的秘密。
我們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精緻了,所以別忘了,我們也曾經粗糙過。
。。。。。。
冬夜萬籟寂靜,結束了一天的學習,蘇浩躺在牀上,開始思考今後的路。
自己現在要做的是考上一所戲劇院校,然後呢?
*的想法很好,要自己成爲一個自編自導自演三位一體的人,成爲明星,巨星,一代娛樂教父。
可娛樂圈劇紅人不紅,劇紅不知導演是誰,編劇那更不用說,這樣的情況比比皆是,所以不能等着。
現在要有所準備了。
馬上就是1995年,自從92年明確了市場經濟,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的地位開始。
每一年,工作、生活、金錢、物質,甚至人們的思想和觀念,都在以最迅猛的姿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現在正是變革最迅速的階段,無論是爲了什麼,都必須開始原始積累了。
從現階段講,最理想的發展路線應該是投機和投資。先依靠投機獲得暴利,滾起雪球,然後投資將要興起的行業和國內外企業,奠定相對穩定的財富基礎。
而目前最賺錢的行業都與地產相關,比如舊城改造,或做新實體制造業,侵吞國企,鑽價格雙軌制的空子,這些都是,但是沒關係、沒背景,沒充足的錢,都不是一般人能玩的了的。
所以財富積累有點難,那就考慮名聲積累。
出名也是個技術活,在這個沒有網絡,不能自我炒作的年代,想要成名只有有限的幾種辦法,可基本上蘇浩都用不上。
蘇浩思索片刻想到一個點子“賣歌?”。
可轉念一想就放棄了。
自己從沒學過音樂,不識音節,不懂樂器和聲樂,也不懂作曲,不會編曲,如果想要把後世的歌曲拿出來,至少得先學會樂理,會寫簡譜,最好還要會一兩種樂器,這樣纔不至於穿幫。
而且90年代國內音樂市場還不成熟,版權制度又非常混亂,寫歌帶來的收入很少。
1990年,有位著名作曲家和朋友合作創作了一首體育類的勵志歌曲,叫做《亞洲-雄風》,結果只拿到500元稿費和一瓶二兩半裝的瀘州老窖。
這是著名作曲家的價碼。
隨着社會經濟發展,現在市場的價格有所提升,對於著名的詞作家,一首歌詞曲的版權大概是兩千人民幣,但新人只有五百左右,賣歌賺錢,完全不指望。
而且就算不在乎錢少,只爲揚名,歌曲不一定有人要,因爲你沒名,你投遞的歌可能到不了識貨的人手裡就已經進了垃圾桶了。
1996年歌手黃.鶴翔發行第二張專輯《九-妹》。主打歌曲正是歌曲《九-妹》,正是這首歌使他紅遍大江南北,專輯銷量過百萬張。
而這首歌其實是歌手尹.相傑的歌迷寫給他的,可是篩選歌曲的工作人員一看,這是誰呀,寫的什麼東西,就直接扔進垃圾桶,根本就沒到尹.相傑手上。
當時黃.鶴翔因爲碰倒垃圾桶,發現了這首歌,覺得這首歌很好,才使其被大家熟知。
所以賣歌這條路暫時放棄。
“抄書?”
這個時代沒有網絡,想要靠文學成名,唯一的途徑,就是在各種報紙雜誌上發表作品或是出版小說。
90年代,正是改革開放大踏步前進,經濟飛速發展的年代,在這個喧噪的年代,傳統文學達到是最鼎盛的理想巔峰,這時的詩人、作家擁有龐大的粉絲羣,不亞於那些歌手明星。
但“寫書”也不是可以隨便寫的。
前世那些獲獎的中長篇小說就別想了,你一個高中生敢寫,編輯打死不會相信,更不會採用的。
這也是後世方.舟子懷疑韓少代筆事件的一個原因。因爲純文學小說需要深厚的生活閱歷、人生感悟,有完整的世界觀價值觀。
而且所有非學生類報刊,幾乎都不採用學生的自由來稿,特別是中學生的來稿,因爲在編輯眼裡中學生屬於未成年人,沒有自主能力,沒有社會信用,萬一因抄襲造成影響,編輯要承擔責任。
因此報刊規定:學生作品,除非有老師或熟悉作家推薦,否則一律不予採用。
而像韓.寒,蔣.方舟之流,如果沒有兩位作者的父親在文化出版界的人脈門路、信用保證,以及特殊的歷史機遇,他們的作品根本出版不了,更不可能成名,因此,現在即使想“借鑑”一下,都是不可能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