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父女

古墨堂。

趙秉夔臉沉似水,房外落雪飄飄,雲如鉛塊,天空一片混沌,就好似他現今的心情。

今日上午,中國使館張燈結綵,竟然是攝政王收了金妃做乾女兒,邀請漢城各氏族觀禮,趙秉夔也在受邀行列,晚間,攝政王更要大擺宴席宴請各路豪族。

肅王竟然神不知鬼不覺來了漢城,真是大大出乎人的意外。

趙秉夔端着空茶杯,兀自不覺。

那青年官員心裡輕輕嘆氣,就算族長父兄被金家逼死之際,卻也沒見族長這般失魂落魄過,可也是,本以爲大事將成,誰知道千算萬算沒算到中國攝政王會來漢城,以前種種部署可謂前功盡棄,現今攝政王更擺開車馬爲金氏作勢,中國人步龘槍兵已經陸續進城,見識過使館守兵強橫的戰力,再想想幾百甚至上千中國軍隊的可怖,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漢城,對於中國人來說,就如探囊取物;京畿禁軍?在人家面前不過是個笑話,就算集結各道數萬精銳勤王,怕也不堪一擊。更別說,這勤王之師也實在師出無名了。

北國使者,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偷偷溜走,看來這位大清官員卻是早知道南朝的厲害,初始那強硬的態度不過虛張聲勢。

“院君,中國人已經派軍人進宮接王上和東洋通商使臣去使館………”青年官員小心翼翼的說。

趙秉夔深深嘆了口氣,“傳令,放行。”

使館攝政王休息室。

中午多飲了幾杯,葉昭正愜意的躺在軟榻上閉目養神,軟榻前清秀的朝鮮小侍女跪着用木槌輕輕幫攝政王敲腳。

葉昭半睡半醒之間,就覺得雙足被一雙柔嫩小手輕捏,麻麻酥酥好不舒服,不由得笑道:“恩,想不到你還有這門手藝。”但等感覺這雙小手漸趨而上,揉捏到了大腿腿根,雖那種曖昧的挑逗乃是按摩的不二法則,也極爲愜意,葉昭卻不由微微蹙眉,睜眼道:“好了,下去吧。”雖常常自嘲自己是個昏君,但總不能真的成爲昏君,朝鮮的小婢女何時這般膽大,竟敢挑逗自己。

可這一睜眼不由得一呆,卻見軟榻前跪坐幫自己揉腿的卻是風姿綽約的金妃,粉黛宮裝,秀麗明媚,精緻難言。

“女兒的手藝可還入父王法眼?”金妃笑靨如花,媚意萬千。

葉昭不由得乾咳一聲,這是怎麼話說的?

雖然早前倒是聽聞過袁世凱與明成王妃有染,但也不過野史傳說,怕多半就是假的,可這金妃又是個什麼念想?

“恩,纖指彈香,皓腕輕紗,得你侍奉,倒是神仙境界。”葉昭說着話翻身坐起,見金妃眼神有異,微微一怔,隨即省起,將枕旁的墨鏡拿起戴上。

金妃聽得出,攝政王雖然語氣讚歎,但殊無輕浮之意,心下倒是一鬆。李昪雖然荒誕好色,但金妃與他卻夫妻情重,現今獻媚與攝政王前實屬無奈,漢城暗流涌動,趙秉夔虎視眈眈,若無攝政王撐腰,王上或許無憂,但她卻是多半難逃悲慘的命運。

雖然成了攝政王螟蛉,但心下總有些惶惶,攝政王說過,喜歡等價交換,可她又有什麼依仗的?唯有身子而已。或許服侍攝政王幾晚,伺候的他舒爽,才能爲金家掙來最大的利益,不管怎麼說,這露水之情也能增進與攝政王的親密。

可見攝政王神色,顯然並不被自己美色所迷,雖有些失望,金妃卻也鬆了口氣,只是,攝政王眼神清澈無比,和這滿臉鬍鬚顯得極不搭調,若不戴眼鏡,卻端的是一個粗獷的美男子。

眼見葉昭起身,金妃忙扶他坐起,又拿過棉襪幫葉昭輕輕套上。

葉昭心下苦笑不已,靠着這柔軟香軀,被這小美婦細心伺候着穿襪子,尤其是麗人又是異國王妃身份,一副任君採擷的溫順媚態,男人的心理,若說不心動是假的。

但做人總不能真的率性而爲,那跟禽獸何異?何況這金妃,對自己半絲真情也無,迫於自己的權勢而已,亂世弱女子,雖貴爲一國主母,卻又幾多無奈?自己若霸佔了她卻和那些舊小說裡的奸臣、奸王亦或昏君有何兩樣?

下了牀,見金妃扔扶着自己,胳膊若有若無的碰觸到她酥胸,葉昭不由得苦笑道:“莫非你真想我亂龘倫不成?”

呀一聲驚呼,金妃俏臉通紅,也急忙放開了葉昭,怎麼也沒想到攝政王會冒出這麼句話,可隨即就心念一動,一咬銀牙,又走上兩步,柔美胸脯一起一伏,俏目瞥着葉昭,小聲道:“父王,父王若想,女兒都聽您的……”

葉昭啞然失笑,見她含羞帶俏的柔順媚態,心下卻也快速跳動幾下,笑着擺擺手:“我知道你那小心思,怕我不幫你,不過既然你現在是我的乾女兒,就跟你說凡句體己話,我這個人呢,還算是個好人吧,不會幹些荒誕無恥之事,你大可放心,不必委屈自己忍受這種屈辱。而且雖說你我認識不過短短几日,結親也好似是互相利用,但我希望,你我能坦誠相對,你們金家我會幫,只要你朝鮮能恪守藩屬國本分,你金家也必定萬世永昌。而且說實話,你朝鮮國小力弱,總要尋大國做靠山,而你我兩國,都有中國之說,你朝鮮納入我中國體系纔是最佳選擇,無論從文化背景亦或地理位置,中國都會成爲朝鮮的堅實盟友,而且我也相信,朝鮮士民,也定會從中受益,金妃啊,現今對於中國也好,對於朝鮮也好,都是個絕好的發展契機,錯過今日,怕要追悔莫及,別的不說,落後於那虎視眈眈的倭寇,怕你朝鮮就要遭受無比的苦難。”

金妃靜靜的聆聽,點頭,卻也沒想到,攝政王能和自己說這一番推心置腹的話。

葉昭又笑道:“你我相識時日雖短,但既然結親,父女也好,兄妹也好,關係總是近了一層,你喊我幾聲父王,我也不能令你白喊了,以後總會照顧你,照顧你金家,也希望你拿出真心,真正的尊重我,而不是來輕賤自己,也輕賤了我。”

金妃默默點頭,眼中漸漸有水霧升起,可不是,本是一國主母,卻要自輕自賤的來勾引取悅旁人,心中那屈辱誰又知道?

葉昭頓了頓道:“金妃,你可有小名?”結親時的正名實在發音怪異,葉昭到現今纔想起問她名字。

“父王喊女兒玉兒吧。”金妃垂首說。

“名字倒也好聽。”葉昭笑了笑,又道:“走吧,咱去看看我中國貨品。”

金妃溫順點頭。

一批貨物已經運進了使館,落雪紛飛,貨物都置於後院倉庫平房中。

麗人撐着五彩油傘,伴葉昭踏飛瓊碎玉走向倉房,倒是一副絕美圖畫。

行走途中,金妃突然輕笑問道:“父王,女兒有一事不解,父王莫非這心真是鐵做的?女兒雖不如父王鳳妃可令六宮粉黛失色,但自認也算花容月貌,父王就真的看不上女兒麼?”

一番長談,卻是令金妃和葉昭心情親近了許多,想起剛纔之事金妃固然害羞,可作爲比較自負的女人,又隱隱有些不服氣,只覺傷了顏面。不過幸好,在這攝政王身邊如沐春風,何況他地位何等尊崇,倒真的不用怕沒有面子,去掉僞裝,什麼都敢跟他說,倒真是平生僅有的舒暢。

葉昭好笑的道:“那倒也不是,可我知道,你與李昪感情甚好,難道我還真要淫人妻女不成?我可做不出來。”

金妃咯咯一笑,眼見進了倉房,侍衛未曾跟入,就挎起葉昭胳膊,輕笑道:“現在女兒只與父王感情好。”

葉昭乾咳一聲,揉了揉鼻子,這關係親近了,可就有些若有若無略帶禁忌的微妙曖昧,搖搖頭,走向了一排排的貨品。

現今被運來使館的只是一些比較吸引眼球的小玩意,大宗物品如布匹等尚在貨船上,鳳妃也回了商船,與商人們合計在哪裡租地爲好。

而看着那花瓣琉璃珠、萬花筒、千里鏡、懷錶自鳴鐘、玻璃鏡,金妃越來越是驚奇,從那木架上一件件拿起把玩,問道:“父王,這都是廣州商品?”

葉昭笑道:“是啊,原汁原味的中國製造。”看着這木架上擺的貨物,也不禁有些怡然自得,南部沿海的工業鏈,卻是比自己想象的發展還要快。中國工商界向來不缺開明進取之人,所缺的只是大環境,只是制度。可惜的只是,到了後世,國內製度寬鬆了,可國際大環境卻諸多限制,何況科技發展,基礎工業發展,人家早了一百多年,就是落後於現今這一刻,又豈是那麼好追趕的?

金妃卻是悠然神往,想象着鳳福晉講的那些新奇事物,輕輕嘆氣道:“女兒真是井底之蛙。”

葉昭笑了笑,略一琢磨,從懷中摸出一塊金懷錶,純金打造,精美無比,遞給金妃道:“送與你,你賞了我兩塊金錠,我總得有回報不是?”、

“父王!”金妃俏臉一紅,跺腳嬌嗔,明豔動人。

葉昭呵呵一笑,說:“接着吧。”

金妃接過,說:“謝父王,女兒定好好珍惜。”遂小心收入貼身錦緞荷包中。

琢磨着,葉昭又道:“晚間宴請你國豪紳,但你卻也不可掉以輕心,明後日你與李昪商議,領養王室孩童入宮,李昪雖年歲不大,但事事難料,總要有個準備,日後你誕下血脈自不必提,若終如前代大王一般,李昪也有香燈繼承,如此可保國政平穩。”

朝鮮國主無後情況司空見慣,前代大王就是無子嗣而崩,最後王室大妃與各路豪族選了李昪來繼承王位。

而現今葉昭教金妃的,自是經驗之談,金妃心下一凜,默默點頭,攝政王用心良苦,朝鮮國王需中國冊封才合法,如此領養了宗室子弟,如萬一王上有個三長兩短,自己卻也能爲後宮之主。

現今王宮內,已有兩代王大妃,有出身豐壤趙氏的上代大王李奐的生母神貞王妃,還有李奐之妻南陽洪氏王大妃,而自以神貞王妃地位最爲尊崇,金氏現今爲王上正妃尚在後廷有一席之地,可若李昪無子嗣而終,到時候誰又認得她來,怕也只能在後宮發黴發臭了。

“父王對女兒的恩義,女兒一輩子不會忘記。”眼見葉昭爲她勞心勞力的安排,金妃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葉昭笑道:“咱不說這個,生分了不是?”

金妃嫣然一笑,“是,女兒都聽爹爹的。”

葉昭又有些撓頭,這稱呼是越來越親暱了。

“王爺,朝鮮國主到了!”庫門轉進一名侍衛,單膝跪倒稟報。

葉昭微微點頭,對金妃道:“走吧,幾天沒見,你也該想他了。”

金妃俏臉一紅,想想在中國攝政王面前撒嬌撒癡,賣弄風情,實在對不住王上,可是,王上,他連自己的老婆都保護不了,用中國人的話說,又何其窩囊?若不是攝政王庇護,自己可不知道要遭受怎樣的屈辱了。

想着,那點歉疚很快也就被拋到了爪哇國。

使館宴客廳,如朝鮮習俗,巨大的壁掛山水扇前坐着李昪和金妃,左列第一個小桌,葉昭盤膝而坐,第二個小桌,張有存,第三個小桌丁七妹,右列小桌後盤膝而坐的依次是朝鮮權貴,以趙秉夔爲首的七八人,幾位一品大員,幾位朝鮮最強盛世家之族長。

桌上美味佳餚、瓊漿玉液,金銀器皿閃閃發亮。

實則這主位李昪很是推讓了一番,自亂事起,他就嚇得如同驚弓之鳥,再等見到中國攝政王,更是惶恐的無以復加,親眼見到中國士兵來王宮接自己與東洋通商大臣時與禁軍發生衝突,數百禁軍一觸即潰,簡直沒有半分還手能力,而現今王宮更完全被中國士兵接管,他本以爲中國人會罷黜他的王位另立賢能,誰知道到了中國使館才知道愛妃被攝政王收爲乾女兒,立時歡喜的無以復加,對葉昭更是理所當然的一口一句“岳丈”。

現今宴請各道豪族,李昪又哪敢坐主位?但攝政王堅持,他也只得聽從。

見到王上在攝政王面前的表現,金妃心裡也不知道什麼滋味,羞恥、難過、鄙夷、憐惜,五味雜陳,攝政王卻是極爲隨和,更無絲毫架子,與李昪講話時也是閒話家常,一口一聲王爺,給予了足夠的尊重,現今在羣臣面前就更是給足王上和她這個王妃面子,請兩人坐主位,他坐了側席,實則以他身份,今日又是收螟蛉的主角,加之又在中國使館,本就應坐主位。

愛屋及烏,金妃思及這四個字,更是感激不已。

幾位氏族族長,輪番給葉昭敬酒,姿態謙卑,趙秉夔更連聲告罪,言道自己有三罪,第一罪,查事不明,致有攻擊中國使館之亂;二不知道攝政王來了漢城,驚擾王駕,罪不可恕;三遣軍馬衛護皇宮保護王上和使臣大人本是好意,但卻因軍令不通以致禁軍同攝政王親軍衝突,此爲三罪。

葉昭喝了他敬的酒,笑道:“院君也不要事事攬上身,這本就不是你的過錯。”心裡微微一曬,趙秉夔看似告罪,實則話裡話外,儼然他就是漢城的真正管事,這話是給自己聽麼?

葉昭看了金妃一眼,做了個眼色。

金妃就等着呢,急忙偷偷捅了一下李昪。

李昪倒還記得這愛妃千叮萬囑的正事兒,放下酒杯,心裡琢磨,這中國果酒滋味真是鮮美,回頭卻是要跟攝政王多要一些。

見愛妃頻頻以目示意,李昪就呵呵的笑着,對趙秉夔道:“議堂,這左議政一職,本王已經有了計議,金炳學年少時以聰慧聞名,今學術有成,在戶曹甚得人望,可領左議政之職,你看可好?”

聽着李昪商量的語氣,金妃就心下嘆息,不過也難怪,王上本是沒落王族一枝,先王去世,他便被豐壤趙氏的神貞王妃領爲養子繼位,從登位第一天起,實則也沒真正體味過君臨天下的權力滋味,說到底,心底深處,還是那沒落公子的卑微。

“不行!”趙秉夔聽了李昪的話一怔,隨即斬釘截鐵的拒絕,金炳學乃是金妃的哥哥,年近四十,乃是安東金氏新一代的佼佼者,可惜的是,兵亂起時,不知躲到了何方,未能將他一舉剪除。

變亂初平,神貞王妃就與李昪講,給了趙秉夔領議政的名位,當時李昪被困在王宮,自沒半點主意,王大妃怎說怎是。

李昪一呆,他這輩子在國政上都要與朝臣商議,最開始是趙家兄弟,這兩年又變成了金家兄弟,現今眼看又要看趙秉夔眼色,被兜頭兜面的拒絕,李昪也只能訕訕道:“那,再議,再議。”對金妃的眼色視而不見。

金妃氣極,卻見父王對她微笑點頭,心下一定,開聲道:“議堂,此事王上已有決斷,議堂就不必多言了。此外捶溪君之子可愛聰穎,本宮將會領他爲養子,議堂可與羣臣合議,選吉日典禮。”

趙秉夔更是一怔,不假思索的道:“此事不妥,王上正值盛年,他日定會誕下靈兒,王妃娘娘太過多慮了。”

金妃有父王撐腰,膽氣極壯,就算金家當政時都未曾這般心裡坦然過,面對害死父親伯父的元兇,金妃實恨不得生啖其肉,但知道現今不是時候,只是冷冷道:“王上和本宮主意已定,議堂就不必再說了。”

趙秉夔不悅道:“王妃此言差矣,左議政一職,關係重大,領養血脈,更是涉及王室安危之事,可曾得王大妃首肯?”又看向李昪,道:“王上!您來說!”

李昪卻以袖掩面,喝酒。

這時就聽一個清脆的聲音道:“聽聞朝鮮乃是禮儀之邦,中國東陲之地,可怎麼君不君,臣不臣的,可真令人費解。”

說話的正是丁七妹,帶着綠色貝雷帽,跪坐黑色馬靴上,清秀女軍官別樣風情,此刻看着趙秉夔,話語平靜,不帶一絲感情波動,譏誚之意卻誰都聽得出來。

趙秉夔知道她乃是現今漢城內中國軍隊之最高長官,但畢竟攝政王沒說話,這武官想事情和文官不同,不會太多考慮利益糾葛,是以趙秉夔雖心中一驚,想起了中國人就在左側,而金妃更是攝政王乾女兒,但還是笑道:“統領大人,這是我們朝鮮人的內事,不需統領大人操心。”心說攝政王也不過平衡之意,他早晚會知道,在朝鮮,離不開我趙秉夔。

丁七妹冷冷道:“朝鮮國王乃我朝冊封之王,自有我朝庇護,對其不敬者即是對我朝不敬!”

趙秉夔心下一凜,卻見東洋通商大臣張有存笑着對丁七妹拱手:“統領大人,消消氣,想來議堂大人沒旁的意思,王上乃朝鮮之主,誰又會對其不敬?若王上政令不通,被人從中掣肘,那也要王上以正式公文或是口諭傳給統領,統領大人方可助王上平逆。而議堂大人身爲首相,與王上意見相左也是有的,可這是人家自己的政事,咱只是看客,無謂諸多意見。何況若王上堅持,首相還真能逆了王上上諭?”

丁七妹也不吱聲,只是削了烤肉一片片放入嘴裡,雖是與丁七妹唱戲,張有存也不由得心下苦笑,這小妮子傲得很,除了王爺、幾位福晉以及她一直崇慕之蘇爵爺,怕也沒人被她看在眼裡。

趙秉夔臉色陣青陣白,慢慢的坐回了席間,很顯然,雖然攝政王沒說話,但這就是他的意思。

看着只是靜靜品酒的攝政王,趙秉夔突然意識到,攝政王不開聲,可不是顧及自己顏面,而是他不用開聲,也不會跟自己說什麼,在他眼裡,自己根本就不是什麼需要談判的對象,可以說,要自己生則生,要自己死則死,。

此時幾名豪族家長已經紛紛附和金妃的意思,眼見攝政王和金妃假戲真做,好似真成了父女,安東金氏找到有史以來最強橫靠山,他們又豈會不紛紛示好?

見此情形,趙秉夔悶頭喝酒,再不言語。”!~!

第29章 西餐廳第15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2章 都統萬事忙第146章 北線戰事第七 彈皇朝家族第33章 政治任務第13章 鷹犬和巾幗第147章 獨立黨第61章 軍政一把抓第7章 戰利品第12章 公平和不公平第102章 武毅公第48章 我不是救生圈,我是巡洋艦第45章 無賴第7章 庭審第69章 船廠第25章 大婁子(下)第53章 天音第9章 咱是文明人第63章 東線無戰事第114章 八月第65章 戰爭總動員第28章 角色轉換第15章 男兒何不帶吳鉤第9章 烏雲第98章 塵埃落定第113章 乾王宮第75章 女秘書的誕生第21章 小衝突第57章 皇帝和女王第185章 諸神之戰第136章 您是誰?第73章 黑警第7章 計劃第15章 摸底第50章 觸手第194章 誰人評說第99章 西南臣僕第28章 前路漫漫第67章 刺馬的馬第28章 皇帝的意志第13章 算盤第68章 中國人的雷霆萬鈞第7章 啓蒙第14章 忽悠帝在上海第二彈第66章 飛虎第二彈第102章 他老人家第84章 都是狼第11章 絡腮鬍大哥第71章 黑鯉魚先鋒第11章 銀鞍照白馬,瘋沓如流星第60章 偶遇第57章 競折腰第166章 東俄和西俄第43章 船,穆斯林第10章 洋教習第176章 緊急協調中第10章 我不是色狼第48章 人中龍鳳第5章 行宮第71章 黑鯉魚先鋒第127章 對抗第129章 女人和戰爭第十 彈前世今生第122章 德國人,野望第89章 親王南歸第64章 四人行第139章 皇帝和嬪妃第42章 龍與虎第102章 他老人家第19章 蘭開二度第130章 再唱帝國歌第59章 雄鷹和鳥雀第25章 野蠻人第17章 火槍手的誕生第87章 誰比的過誰?第54章 月下柳梢後第61章 小紅花第140章 銀元時代第23章 天下武功第2章 都統萬事忙第143章 深藍處第101章 獵狗第150章 部落第27章 說書人第10章 洋教習第79章 走四方第62章 這個世界的主人們平安夜爲草坪而戰鬥第30章 魑魅魍魎第38章 兩小無猜第21章 威臨第140章 銀元時代第132章 乾王過年第62章 都是中國人第28章 皇帝的意志第4章 要低調第12章 紅裳不沾身第153章 黑人海岸第73章 誰家興廢誰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