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上海灘(下)

上海東方大酒店的大宴會廳,華燈璀璨,金碧輝煌,四壁垂着丈高的黃幔彰顯帝家尊崇,東西兩側黃幔前寬大綿長的水晶桌上擺放着酒水菜點,服務的侍者穿梭其間,盛大的自助酒會又流露出皇室越發開明的信息。

被邀請者除了儀貴人的幾名舊同學,還有上海的政要,士紳望族,唐廷樞和唐家四公子也在被邀請行列。

來賓們多攜眷出席,上海特別行政市市長榮祿與上海議政院議長沈桂芬雖是針尖對麥芒的政治對手,此刻卻一團和氣談笑風生,只是兩人暗中還在較着勁,都希望能在皇妃面前多說幾句話,多留下幾張合影以在報刊上打擊對手。

朱琪琪穿了一襲黑色長裙,金色緞子面的細高跟鞋,更顯身段婀娜,性感無匹。

看着朱琪琪雪白脖頸上那串光澤的明珠,趙蘭羨慕的嘆了口氣,華燈下明珠光暈流動,映得朱琪琪越發美豔動人。

剛剛知道朱琪琪是皇妃娘娘時,趙蘭還以爲她在開玩笑,現今還好像做夢一般,除了羨慕,她更多的是爲好朋友高興。而且能有一位皇妃做朋友,趙蘭知道,自己的人生或許也走到了一個拐點,將會迎來嶄新的生活,想想還真是期待。

一直陪在皇妃身邊,趙蘭算是出盡了風頭,不知道多少政要在打聽她的來歷,一夜之間,她這個醜小鴨便飛上了枝頭,而置身這些報刊雜誌中才能見到的大人物身邊,趙蘭心中不免忐忑,可見到一直充滿自信微笑的好友,以及這些大人物圍在好友身邊時與自己心目中印象完全不同的表現,趙蘭才明白,大人物也都是人,也有喜怒哀樂高低流長,只是看面對的人是誰而已。

當唐四公子見到麗色逼人的皇妃走到他父親身側時,唐四嘆口氣,一時也不知道心中是什麼感受。

朱琪琪對唐四微微頷首,又示意父子倆免禮,對唐廷樞道:“唐伯伯,我以前沒見過您,可從四公子嘴裡早就知道您了。”

聽皇妃喊他“伯伯”,唐廷樞嚇了一跳,連說不敢當,瞟了兒子一眼,心說自己這個兒子倒也不是一無是處,也不知道怎麼就結識了皇室新貴,聽聞這位儀貴人是三大國母之一麗貴妃的親妹妹,那就更不得了了。

“唐伯伯不必客氣,我姐姐還提起過你呢,我就聽了一耳朵,可也知道唐伯伯你是實業家中的楷模。”朱琪琪在京城生活多年,現今早已一口流利的京片子。

聞聽國母都提起過自己,唐廷樞就更是凝神聆聽,說道:“老朽何德何能,得貴妃娘娘如此讚譽。”雖然早年便沉浸西學,但從骨子裡他還是老派人,下意識便想向北磕頭謝恩,但眼見廳中自助酒會的氣派,他的舉動定然格格不入,猶豫了一下,只得作罷。

朱琪琪又道:“我雖然是婦道人家,但皇上重視工商,寬容仁慈,我是知道的,唐伯伯等一衆仁翁復興本國實業,利國利民,這份功勞真該發一枚大大的金牌呢。”

唐廷樞更是連稱不敢,眼見皇妃對自己甚是親厚,心下稍安,可旋即想到自己過去與公平黨的交往,與陸月亭更多次互通書信,也不知道這次被查獲了沒有,皇妃對自己再好,怕通匪罪名坐實後,便不是這般說了。

正忐忑呢,忽聽皇妃又道:“聽聞唐大公子去了歐洲,唐伯伯可是有煩心事?”

唐廷樞臉色立變,要知道面前之人身份,唐家的事皇妃娘娘哪會放在心上,哪會在意,除非?

唐廷樞立時滿頭冷汗,或許早已事敗,自己一舉一動都在人家手掌之中。

皇妃此時卻對身側宮女道:“去請榮祿市長來,與我和唐伯伯一起合影。”這名宮女乃是九品慎容,一直伺候在朱琪琪身邊。

眼見榮祿笑容滿面的走來,唐廷樞心神一陣恍惚,榮祿是護國學社黨員,對待叛黨手段極爲殘酷,平日卻是笑呵呵的笑面虎,唐廷樞一向與他沒什麼交情,心底深處更是忌憚此人。

此時兩人站在皇妃兩側,閃光燈亮起,見榮祿對自己的笑容甚爲親熱,唐廷樞心漸漸定了……

葉昭自不會參加七姑娘舉辦的宴會,有皇室中人出面安撫唐廷樞,足可以令他吃顆寬心丸,現今葉昭正在拿着一封來自喀什的急電陷入深思。

戰爭,葉昭從來都不喜歡,國民中受教育不同,喜歡獨裁統治更爲領土每一寸擴張歡呼者比比皆是,葉昭卻喜歡政治清明,國民自信,而這種自信並不是靠武力掠奪來實現,可毫無疑問,當今的時代是弱肉強食的時代,很多時候,衝突都不可避免。

在阿富汗,突然爆發了穆斯林原教旨主義分子推翻王權的政變,幾乎一夜之間阿富汗便變了天,成立了以原教旨主義領袖拉達?穆罕默德爲總統的共和國,實則是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接着在阿富汗便出現襲擊中國商隊的事件,這也與西亞穆斯林教派衝突息息相關,隨着源自中國的白派教義傳入,在西亞的穆斯林中形成了巨大的分歧,而不願意看到東方帝國西進的政治勢力,開始暗中鼓動什葉派、遜尼派以及穆斯林原教旨主義中的激進分子攻擊新派教衆,中國人也漸漸成了激進分子攻擊的目標。

在阿富汗這個貧困之地,權力分散在部落頭領手中,現今也是帝國西陲最動盪的地區,第一次攻擊中國人的行爲也發生在此地。

西陲的動盪,自有英印當局的影子,中國在南部非洲與英國爲難,實則很早以前,英國人已經開始謀劃利用西亞的動盪來牽制帝國西進了。

葉昭慢慢落筆寫着一封長信,阿富汗雖是貧瘠荒蕪之地,卻是帝國與英國在南亞勢力範圍的緩衝區,帝國政要們大多輕視此地,葉昭卻知道未來這片土地對帝國安寧的重要性,這一點,卻要國務院、議政院以及軍方的領袖們瞭解。帝國勢力範圍擴張極快,而這種快速擴張帶來的隱患也不言而喻,如果遇到與歐洲強國的戰事,帝國周邊,從烏拉爾公國到中亞、西亞、緬泰、南洋諸島以至日本,委實處處可以被人挑起火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方是上策。

(未完待續)

第27章 點絳脣(下)第40章 連環套第96章 火炮時代第72章 倒黴的皇弟第97章 上海和談萬分抱歉第108章 新紅河谷第81章 專業人士第4章 銀子第40章 誰看不上誰?第64章 瘋了第115章 上得山多終遇虎第157章 陸月亭第57章 皇帝和女王第20章 聰明糊塗心第42章 皇嫂吉祥第98章 皇權和共和完本感言和新書的一點信息第114章 高深的學問第38章 兩小無猜第79章 仲裁官和警官第77章 印度洋看星第122章 德國人,野望第98章 皇權和共和第12章 媒人第99章 東瀛和鮮花第3章 海蘭泡第13章 天子耳目第23章 賊黨第31章 結親第44章 風波第150章 失節第53章 天音第144章 獅城風雲(上)第129章 御園驚夢第二 彈戰後格局第143章 深藍處第134章 葉氏主義第67章 刺馬的馬第87章 誰比的過誰?第184章 戰便戰第1章 花城第8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24章 大婁子(中)第178章 交涉有用嗎?第123章 妃子們第67章 雷霆萬鈞第145章 勸進第23章 交鋒第29章 西餐廳第29章 霧中舞劍誰解意第43章 船,穆斯林第29章 氏族和科學第25章 階下金枝啼第136章 四年第112章 死結第14章 越南來使第72章 洗禮第78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37章 各算機關第163章 民國版西太后第31章 審案第109章 各種博弈第38章 東洋西洋第100章 最後的武士第113章 鬆平政府第18章 八九不離十第59章 天湖城第65章 小發明家第42章 龍與虎第21章 威臨第6章 清平公正第122章 德國人,野望第136章 您是誰?第17章 骰子第53章 老馬失蹄第17章 老子叫趙三寶(下)第19章 計中計第105章 百樂門(中)第29章 西餐廳第86章 歷史的怪圈第48章 王娘第12章 公平和不公平第53章 老馬失蹄第105章 百樂門(中)第170章 皇帝和王子第32章 父女第121章 爾虞我詐第152章 陰謀和文明第48章 人中龍鳳第13章 誰同化誰?第83章 我真不是色狼!第160章 上海灘(下)第71章 帝國大廈和馬六甲第92章 九轉爲護軍第42章 看戲第37章 羔羊第10章 三千虎賁第164章 老婆跑了第15章 惡人的新玩具